基于“123”课堂体系的高职定向军士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3-24 10:44徐玉娟
时代汽车 2024年2期
关键词:军士士官定向

徐玉娟

摘 要:军士生作为士兵队伍的主体力量,是现代化队伍中的必备的高端技能。为建设现代化工匠型军士队伍,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打的赢”的高素质军士人才,提高军士生培养质量,以“123课堂体系”为抓手,探索高职定向军士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工匠型军士培养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123”课堂体系 定向军士 人才培养

在2022年以前,军士又称“士官”。自2017年起,军队不在从本科高校定向培养国防生,也不再从本科生中选拔国防生,由此定向士官成为目前普通高校唯一“订单式”培养军士人才的渠道和模式[1]。因此高职院校如何为军队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打的赢”的高素质军士人才,提高军士生培养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工作。

1 高职定向军士人才培养现状

1.1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为推进定向士官培养工作,为部队培养所需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士官人才,自2012开始面向全国在11所高校试点招收定向士官,即根据军队实际需求,由高职院校以教育部固定招生计划实施的为军事院校教育培养军队文职和专业技术岗位的专门人才。

为规范管理军事职业教育,中央军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条例(试行)》和《关于加快推进军事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高职院校定向军士的培养的规范[3]。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2]。在面对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军士的职业教育同样大有可为。

到2022年,全国一共有本科院校6所、高职院校44所由国家核定的地方高校为部队培养定向士官人才。定向培养军士已成为了军队建设和现代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军队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定向军士人才培养已经逐步发展成熟,现已成为高职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军育匠的亮点与特色。且高职院校与军队的紧密合作逐步推动了定向军士教育的深入发展,为军队输送了一批批人才。

1.2 专业设置需突出前瞻性预置

高职院校定向军士的专业设置精准对接军队改革需求,对其专业设置不断的优化调整,其专业聚焦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对于军士生的培养已经由注重数量规模向着质量效能转变。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定向军士专业按照各军各兵种的特点和校军企联合培养的要求,建设专业优势明显、符合最新技术发展趋势的职业教育专业(群)。对于技术关联性强和协同作战密切的专业,构建多专业交叉融合发展专业群,为部队培养大批素质过硬、技术技能拔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量子信息、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迅猛发展,远程精确化、无人化、隐身化等高新装备列装部队,现代作战体系急需人才先行。但是,目前相关专业士官人才培养基本属于空白,人才预先配置、预有储备的举措不多,面临着装备等人、技术缺人、任务少人的紧迫局面,其培养专业难以紧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步伐[4]。

1.3 师资力量有所提升

在高职院校定向军士人才培养中,为满足部队对士官人才的需要以及提高士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学员的培养水平。各大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拓宽军转教师引进渠道,把业务素质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和思想政治表现优秀的退役高级人才引进来。加强专业教师岗前培训及专业技能培训。联合部队、高职院校、军工企业组建校军企师资团队等诸多方式,不断强化定向军士的师资建设。

2 高职定向军士“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 工匠型军士人才是打赢现代战争的必然要求

现代战争是新技术的现代化战争,军事打击从传统战场延伸到信息化战场,战场愈加立体化、多维化[5]。 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技术,包括通信技术、电子战技术、无人机技术、网络战技术等。工匠型军士人才拥有深厚的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可以有效地操作和维护这些高科技装备,甚至在必要时进行创新和改进。工匠型军士不仅拥有理论知识,还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现代战争环境。他们可以将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的战场环境,提高军队的实战能力。工匠型军士通常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他们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对技术装备进行改进和优化。在现代化战争中,面对敌人的新型战术和新型装备,这种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高科技装备的运行需要专业的技术维护和支援,工匠型军士可以为前线提供及时、高效、专业的技术服务,保证装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军队的战斗效能。

部队为快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脚步,战争双方博弈的核心力量正逐步下沉到部队基层,归根到底现代化战争就是人才和国力的战争。当前,各军事强国军队的军士比例逐年上升,其中美国军队的军士比例已经超过70%。我国军队目前的军士总体编制数基本占士兵總数的50%,其中武器装备的操作和维修岗位几乎都是由军士来担任,特别是一些一线作战单元的军士所占员额比例达到了80%[6]。

2.2 有助于践行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追求卓越、专注细节、耐心研磨和持续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与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工匠精神强调专业执着和坚韧不拔,即“忠诚与信仰”,这同样是革命军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对使命和职责的忠诚,都需要有工匠式的坚守和投入。“荣誉与职责”,工匠型军士会全力以赴保障装备精确、可靠地运行,确保战斗力的最大化,从而维护和传承军人荣誉。“奉献与牺牲”,工匠精神强调无私奉献,耐心钻研,不计回报。这种精神与军人的奉献精神相吻合,他们愿意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专业和技能”,工匠型军士的专业和技能也是体现革命军人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他们通过精细的工作,提供高效、精确的服务,为军队的发展和战斗力提供支持。

因此工匠型军士的培养,体现革命军人必须具备“忠诚”、“敬业”“崇尚荣誉”等崇高品格,也是培育士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二者目标一致、相互交融、彼此促进。同时也彰显了忠诚、敬业、尚武、钻研、奉献、荣誉等优秀品质,它既突出了军事职业恃点,赋予先进军事文化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反映了新时期先进军事文化的内在要求,与我军文化建设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7]。

2.3 有助于提高士官队伍能力素质

作为我军新时期人才战略工程建设“五支队伍”之一,在专业技能的提升方面,工匠型军士生强调技能的精炼和深化,他在专业领域的精细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将大大提升军士队伍的专业水平,这对于现代战争中对高技术装备的操作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增强实战应用能力,工匠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工匠型军士生的培养能够加强士官队伍的实战应用能力,使他们在真实的战争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技能和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工匠型军士生的培养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他们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这对于提高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塑造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包含了对工作的热爱、对质量的追求、对细节的关注等专业精神,这些都是军士队伍所需要的重要职业素养。

军士队伍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基础,能够熟练掌握、使用、维护维修手中的武器装备。为建设现代化工匠型军士队伍,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打的赢”的高素质军士人才,提高军士生培养质量,锻造一支信仰坚定、基础坚实、专业过硬、技术精湛的军士队伍意义重大。

总的来说,目前,在职业教育中对工匠型人才的教育重视程度逐渐上升,目前职业教育中的对于工匠型人才的培养的研究多是工匠精神与单一课程的融合实践研究,缺乏“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此外对于高职定向工匠型军士人才的培养教育实践案例仍然不足,系统、深入的研究还有提升空间。

3 基于“123”课堂体系的高职定向军士工匠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定向军士工匠型技能人才即是具备“忠诚”、“敬业”、“崇尚荣誉”的崇高品格,彰显忠诚、敬业、尚武、钻研、奉献、荣誉等优秀品质,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能够熟练对装甲装备进行拆装维修作业,专业过硬、技术精湛的军士队伍。以“123课堂体系”为抓手,开展实施综合赋能工程,即是通过“第一课堂” 铸利剑,提升知识素养;“第二课堂” 树军魂,提升军事素养,“第三课堂” 砺精兵,提升工匠技能。培养—支战场上能打嬴、岗位上有技能、思想上有传承的工匠型军士队伍。

3.1 抓实“第一课堂”铸利剑,提升知识素养

1.建立“专业教师明方向、军转干部立目标、优秀军士树榜样”三位一体的导学模式。既有教育教学技能又有技术岗位实践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指导在校军士生明确学习方向;拓宽军转干部教师引进渠道,紧密对接部队需求,将优秀的退役士官或军转人才纳入聘用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中来,以军转干部的成长路径激励学生树立奋斗目标;以往届毕业优秀军士生作为范例,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用优秀毕业军士生作为在校生的榜样加以宣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

2.紧密对接部队需求,以军士生成长轨迹为主线,高职院校、训练基地、部队、军工企业多方联动共同制定工匠型军士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利于工匠型军士专业发展、技能成长的科学合理且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军政教育、基础理论、岗位实践、工匠职业素养等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

3.通过抓实“第一课堂”,加强课堂教育管理,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课、学习笔记评选、学习经验分享等一系列“学风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建立军士生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一套能够全面评价学生技能和知识水平的评价机制,并根据部队和企业的反馈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考核检验考核学员对所学知识、技能综合掌握运用能力,衡量学生否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是否具备高水平文化素养,是否掌握专业任职岗位技能,全面检验定向培养军士培养质量,已考核促进培养质量提升,实行优胜略汰,激发学生重视“第一课堂”,全面提升军士学员知识素养。

3.2 丰富“第二课堂” 树军魂,提升军事素养

1.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强化课堂教学,在课程设计中,增加军事理论教育的内容,如开设通过开设《中国共产党史》、《人民军队历史与优良传统》等课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防和军队的使命、历史以及军人的职责和荣誉。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军事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2.打好政治素养基础,引导军士打造“忠诚”、“敬业”“崇尚荣誉”的崇高品格,彰显忠诚、敬业、尚武、钻研、奉献、荣誉等优秀品质。加强军士生理想信念教育,发挥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教育作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军事历史和文化,参观军事博物馆、纪念地、红色基地等,观看军事题材的电影和文艺作品,从而接受军事文化的熏陶,树立军魂,培养军士的军魂意识。

3.通过请部队军转干部等担任学生成长成才导师,邀请在职军官或退役军官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军事经验和人生故事,或者组织学生去部队进行实地学习和交流,这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军人的生活和工作,激发他们的军事热情。开展技能大师面对面、劳模精神进课堂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进军士思想政治引领和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3.3 打造“第三课堂” 砺精兵,提升工匠技能

技能是工匠型军士的核心能力素養,也是工匠精神展示的载体。以“高技能、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为提升目标,搭建因材施教的提升平台,有目的地开展兴趣培养,激发军士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实现军士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军士生职业发展储备知识能力。在教学中,应当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训练的结合。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军士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训练则可以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包括专业操作技能、维修技能、应急处理技能等。可以通过模拟实战、实习实训等方式进行技能训练。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让军士生有机会接触最新的工具和技术,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需求,提升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举办岗位技能比武,以赛促学,激发学生传承工匠精神。培养一支战场上能打赢、岗位上有技能、思想上能传承的综合型工匠型军士队伍。

4 结语

定向军士生培养是贯彻我党新时代强军目标的重要举措,工匠型军士作为军士队伍中的高端技能人才,是现代化队伍的必备人才。开展实施综合赋能工程,培养具备“忠诚”、“敬业”“崇尚荣誉”的崇高品格,彰显忠诚、敬业、尚武、钻研、奉献、荣誉等优秀品质,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专业过硬、技术精湛的高职定向军士工匠型人才。培养—支战场上能打嬴、岗位上有技能、思想上有传承的工匠型军士队伍。

基金项目 :2022年湖南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123课堂体系”的高职定向士官工匠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ND229252);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探索立体化“三全育人”新模式,内化五育并举促进实践育人》(课题编号:21SZSDYX03)。

参考文献:

[1]蔡海鹏,闵雅婷.定向培养士官政策演进及对高职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2):53-58.

[2]陈江锋.让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大有作为”[J].北京教育(高教),2023(05):39-41.

[3]林祥德,王小明,张伟.现代战争视阈下士官职业教育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8(01):4-7.

[4]胡波.转型建设紧缺急需专业士官人才培养探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21,18(02):72-75.

[5]林祥德,许佳,张祖尧新时代军事职业教育路径探析[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20(1):65-67.

[6]司卫华,王楠楠,杨佳帅.军士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探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2,10(06):4-6.

[7]林祥德,王小明,张伟,朱红.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1):46-50.

猜你喜欢
军士士官定向
全国首批定向培养军士开始招生
军士人才任用与管理对策
合格的军士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南京明孝陵成功申遗15周年“明代军士”穿越巡游帝陵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定向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