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的太极春秋:陈式

2024-03-25 13:31王春水
少林与太极 2024年1期
关键词:陈式习练功夫

王春水

我练的陈式太极拳是老架一路83式,与沈家桢、顾留馨编著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中的套路动作并无两样,可见当时武术传承的严谨规范,对传统规矩的敬意。

教拳的张老师是一位工厂退休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的老牌大学生,待人儒雅亲和,笑容满面,风度翩翩,气质极佳。一口低吟浅唱、淡淡的吴侬软语普通话,就像太极拳一样柔和缓慢,软糯婉转,让你如沐春风。教拳过程中,有时为了强调动作,口中偶尔会蹦出一两个英语单词,听了也很自然,并不感到突兀。从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有企业技术工作者的高素质、好作风和专业精神。

这套陈式太极拳他已经练了几十年,达到了炉火纯青、收放自如的地步,83式老架一路盘下来十来分钟,快慢刚柔、起承转合率性而为,一任天然。脸不红气不喘,筋骨柔似婴儿,一点也不像六七十岁的人。

但见他神态安舒、身法飘逸、动势悠远,就像一幅灵动行走的《富春山居图》,浓墨、淡色、留白各得其所浑然天成,行云流水,百转千回,神韵意境超凡脱俗,让你沉醉其中。你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不禁感慨“技盖至此乎!”

一趟拳走过,恰似沧海一笑,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快意江湖,又如渔舟唱晚,悠扬婉转,余韵袅袅。走过拳的地面上,太极拳步法留下的痕迹如同唐代草圣张旭的狂草,让人回味无穷,欲寻其妙。一遍不过瘾,还想看第二遍。你不得不感慨中华国术的内涵和底蕴,吾国吾土文化的厚重博大、源远流长,太极拳的内涵真不是体育一词可以概括的。

張老师教拳十分认真,教我们这些业余习练者就像在工厂设计产品一样,专业精神十足。我记得陈式太极拳第一式起势和第二式金刚捣碓,他就教了一个多月。如果一个动作练得不到位,他是不会教下一个动作的。每每一个动作打到定式后,我们要停留个几分钟,他会笑眯眯地围着你转来转去,左端详右端详,好像在检查一件流水线的产品合不合格。所以一早晨练下来,腰酸腿疼。

与杨式太极拳的场子相比,学陈式太极拳的学员不过十几个人,大多比较年轻,身强体健。明显不同于杨式太极拳学员心平气和,普遍为了治病健身的目的,这个场子的一个个小心脏躁动不安,都想学点立竿见影的一招半式,以作为行走江湖的资本,与人切磋较技能占得上风,赢取些小小的名声。张老师对此心知肚明,他言道:我以前教的小年轻们有的性子急,还没有学会走,就要学跑,基础打不牢,你这套拳哪能打得好?还在外面说是中山公园张老师教的,阿拉这脸面哪能摆?还有的小年轻,不好好学太极拳锻炼身体,建设“四化”,天天想着打人,阿拉不教的。这样苦口婆心,旁敲侧击,言张三而实指李四,我们也只好老老实实地任由他老人家牵着鼻子走了。哈哈,这也许就是张老师的太极智慧吧。

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大学几年,陈式太极拳一路我已经练得相当娴熟流畅,颇具韵味,有几分老师的神采。张老师教拳,不仅教如何练,也教你这套拳每一个动作在实战当中的用法,特别强调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比如说金刚捣碓,既有拿法又有打法,特别是拿法相当巧妙,老师不讲,靠个人揣摩,很难搞得清楚。掩手肱锤是太极拳典型的拳法发力,翻身二起脚、跌叉、转身双摆莲等动作对身体协调性、柔韧性要求相当高,尽管六七十岁了,他都不厌其烦,一遍遍地做示范。

有时见我们下了功夫,练得不错,达到了他的要求,张老师心中满意,来了兴致,也讲讲过去练拳的经历。他随先辈们学太极拳,都是一个个姿势单独练习,反复习练,还要在树上包上羊皮等物,训练一个个动作的发力,“十年太极不出门么”,不是像现在这样练套路,一年半载就把这套拳学完了。说到高兴处,他话锋一转,以长者仁心告诫我们:当然了,时代不同了,要求也不一样,但你们既然练了,就要有点专业精神。不只是习练太极拳,做任何事情都要这样,比如小王同学以后要做法官、律师的,不精通法律专业,能做好工作吗?老师这样讲,我们这些学生虽然是业余的学习,也不好意思偷懒了。

他还提到以前在旧上海学太极拳就像现在的打高尔夫,也是一种很时兴的玩意儿,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玩得起的,当时的太极拳家,大都由大亨巨贾出重金请到家中作为私人教练,以授健身之道,赏玩推手技艺,在商海争斗的闲暇中也能够寻得趣味一二。有的太极拳家在社会上公开传授太极拳,如杨式太极拳家陈微明先生创办的致柔拳社等等,学的人也多是一些达官贵人、富家子弟,学费是按银元来交的。他当年学太极拳的时候,家境在学员中只能算是一般,但穿的是皮夹克,戴的手表也是瑞士的英纳格。解放后太极拳才真正造福于普通大众,普及开来。

现在想想,张老师可以说是业余习练太极拳中教练的高手了,从太极拳普及的历史演变,他实际上已经觉察出太极拳的主要功能也由技击走向祛病健身,但没有明说,所以虽然讲每个动作的打法,但从来没有实战对抗的训练。他乐呵呵地说,你们只要知道这些动作怎么用就可以了,这样盘架子就有技击意识,动作就不会走形。不然的话,以后做老师传承太极,就讲不清楚一个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太极拳毕竟是拳么。

太极拳的推手,他也顺便讲一讲,主要是单双推手的打轮,以及什么叫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张老师强调你们懂了知道了就可以了,不然太极拳练了几年还不知道这些术语所表达的技击含义,也挺难为情的。就像教套路一样,他也没有进一步地讲下去,如何通过对抗训练将这些技击方法用于实战。

张老师教太极推手,主要是挖掘它的健身价值,增加大家对健身的兴趣,这种状态下的太极推手是一种双赢的健身活动,而不是较劲角力。在四正推手基础上的活步推手确实是一项很好的双人有氧运动,运动量不小,就是在冬天,我们几轮推下来,身上也要微微出汗。

推手过程中,两人配合默契,有技击含义,但不能“顶牛”,随其意,顺其力,你进我退,随曲就伸,周而复始,相连不断,可以加深对太极拳每个动作及其精神的理解,增强身体对外界的动态平衡协调能力,所以太极拳和活步推手练得好的人,跳交谊舞带人,那是小菜一碟,比专业跳交谊舞的舞者对力的感知还要细腻轻柔,在这方面可以说无出其右者。

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尝试开展太极拳推手比赛,上海作为杨式太极拳一代大家杨澄甫先生二三十年代授拳的主要传播地,自然不甘落后。有一次我拉着同班同学方庆才,乘20路电车,兴冲冲地到黄埔体育馆看上海太极拳高手推手比赛,结果大失所望。

感到和在公园看的太极推手完全不一样,选手像拳击一样按体重分为不同级别,两人开始几轮画圈后不久便纠缠在一起,双方用力推搡较劲撕扯,以把对方推倒或推出圈外为胜,与以前我们在农村看小伙子们在麦场摔跤也差不多啦!公园推手,功入化境,力不显形,潇洒至极,那可是搭手间人即飞出丈外啊!

难道公园的太极高手都没来参赛吗?不会呀,太极的江湖,虽说有曲高和寡的世外高人,或神龙见首不见尾,或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但那毕竟是极少数。这我是晓得的,中山公园晚上关门闭园,次日早上5点钟开门,太极的嗜武者为练出超人武功,等不得公园开门,便午夜翻墙进入公园站桩走拳、舞枪弄棒。习武者多如牛毛,练成高手者少如牛角,不管是三九严寒,还是夏日酷暑,凡夫俗子们数年苦练,谁不想在官家举办的赛场上博得些许儿功名?

接触太极推手时间久了,我才知道公园的太极推手多是师父和学生配合,师父打得干脆,众人喝彩,自然心情爽朗,面上有光,感到不负平生所学,回家后,小酒也要多喝两杯;学生嗷嗷待哺,配合得更加尽心,渴望师父倾囊相授,独得其技,有朝一日也能在太极的江湖一展身手,这样皆大欢喜。偶尔学生起了点小心思,想试试师父的功夫是否可真的用于实战,用了些力量,师父发放得不顺手,就面露不悦,说你用的不是太极的劲,用了僵力。

但是在实战过程中,特别是胜负生死相搏电光火石的瞬间,人家是不会这样配合你的,也不会用你所说的“太极劲”。不管啥力,战胜你就是好力呀。况且,长此以往,师徒间虚于招架,将演练当实战,沉迷于舒适的无人能敌的虚幻场景,渐忘技击真意。一旦临敌,束手无策,缺乏应有的技击训练的应激反应,“到厮打时,忘了拿法。”当时只是心有疑惑,似明非明,事实上,以我当时的认知水平以及正沉醉在太极拳的锻炼与传说中时,不愿明白,也很难真正明白,事非经过不知其所以然啊!

这样几年练下来,自己也感到功夫见长,不负所学,感觉良好。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盘下来,浑身充满力量,那真是虎虎生威,英气外露,颇想找人切磋武道,一验身手。但是没有实战的对抗,这种练套路的感觉与真正的实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工作后,与单位驻扎的小武警互相切磋印证功夫时,我练的太極拳在实战中应用的不足就暴露无遗了。

武警练的军体拳只有十几个姿势,但是他们天天对搏训练,吃的是专业的饭,甚至吃喝坐卧都要有技击意识,防止人家偷袭。每个动作都是简单实用、指向明确、直取要害,千锤百炼,形成了条件反射,动力定型。小伙子们每日10公里越野跑,体质体能又好,与他们交手实搏,练了几年的太极拳招式一点也用不上,很是沮丧,就对所学产生了疑问。当年的小王这一点很好,既然打不过,就向对手学习,面子值几个钱?

刚工作单身,没有什么事,这样就和一个比我年龄还要小的武警战士混到了一起,跌爬滚翻,跟他学习了军体拳,练跃起前跌,两肘都磨出了茧子,还在房间悬挂起自己制作的帆布沙袋,里面按比例装入锯末、砂石,每天扎上马步,打它个200拳,沙袋上沾满了我拳头留下的暗红血迹,可见当时下了多少功夫。虽然这样苦练,但是功力并不见增长,欲拜高人为师,机缘未到,遍寻而不得。几年后,入意拳和形意拳之门,才知道打沙袋只是检验拳法的一种手段,并不能增加功力,中华功夫的奥秘在于站桩等功力训练的方法。

1992年,我从合肥到北京读研究生,就把这只沙袋送给了我华东政法学院的小学弟、淮河岸边的小老乡练拳击,不久,他也离开合肥远渡重洋赴美求学,至今胸怀故土心向家乡扎根于北美,时不时来几篇遥望故国的诗文,以抒情怀。退休时我在油管用英文教站桩、太极拳,推广中华文化,这位老弟出谋划策,帮了不少忙。现在年纪大了,他也想学太极拳,正在跟着我的油管视频学习呢。斗转星移,世事变迁,谁能说得清?咱们芸芸众生要向太极学习,随曲就伸,沾粘连随,不丢不顶,牵动四两拨千金啊。

现在“60后”陆续退休,他们的短视频流行,怀旧啊。前段时间看到一位退伍老兵怀念军旅岁月、练军体拳的视频,动作迅猛,含有杀气,你能从他目光中看到李白诗句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气势,但一些人留言不善,说这来源于传统武术的花架子没有用。我练过这套军体拳,加上这些年太极、形意、意拳等功夫的修炼切磋,一望便知这老兵不一般,是经过实战生死考验的,不禁在下面留了一段赞赏的话,以示致敬,也是对那些说闲话人的回应。

这位老兵看到我点到这套拳的要紧之处以及他眼中的杀气,那是十分激动,好像高山流水遇知音,又在网上与我互动,他的回话比我的留言还要长,有一种英雄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估计如果我再讲太多,他会飒沓如流星,奔赴千里,来与我互相切磋技艺,交流心得,杯盏觥筹间畅意人生,习武之人对功夫的痴迷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原来这位老兄和我同是“60后”,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上过战场,侦察捕俘,立下战功。

经过实战的和没有经过实战的人对功夫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对待太极拳,我们这样平时业余的习练,与过去实战生死搏杀的习练相比,尽管是同样一套拳,习练的目的、方法、下的功夫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过去练太极、形意的,一根手腕一样粗的三四米长的大杆子不离身,每天用来练习力量、速度,现在有几个人这样练的?所以很多业余习练者想练出先辈的功夫也不太现实。

记得在北京中央党校读研究生期间,我30岁正当壮年,到体育馆拿起老师那根练功用的大杆子训练,颇感吃力,“拦拿扎”十几下就坚持不下去了,其他同学也是如此,但老师每天都要抖个上百下,以加强力量的训练。老师给我们说:练大杆子只是功力训练的一部分,现在很多传统武术的习练者只是练习套路,没有功力训练,有的也不知道传统武术的诸多功力训练方法,自己感觉不错,就到一些专业的拳馆去比试,自然不是对手。同时,拿业余习练者与专业习练者来对比也不符合逻辑。

习练意拳后,看到王芗斋老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北平(现北京)的《实报》《新民报》上发表的文章,指出中国武术包括太极拳在技击方面所存在的弊端:只练习拳套子,花样越来越多害了中国武术,练套路去实战就好像让人按药方去生病。他确实指出了传统功夫所存在的问题,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一个正沉醉于美梦过程当中的人,如果被突然唤醒,那他是很不舒服的。一个习武之人练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流了那么多汗水,沉湎于师祖的光环中,你要说他练的东西不适用实战,对他来讲确实也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心理上难以承受。所以到现在,我们很多人还是接受不了芗斋先生的看法,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也许只有在实战中吃亏后才会醒悟,就像太极雷雷几次比武失败后,在视频前痛哭流涕“现在的太极拳不适合实战”的泣血之言。

太极雷雷可不是等闲之辈,他是杨式太极拳的正宗传人,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体验真功夫”节目对他曾有过专访,他与他的师父还现场演示了太极化劲“雀难飞”。这功夫非凡人所为,老王只是心向往之,传说太极宗师杨露禅有此绝技,但也仅仅是传说。现在此技被他的徒子徒孙们“真实”重现,若老人家天上有灵,一定会很感动。我辈能借此国家级权威传媒一饱眼福,也是三生有幸。

诸位设身处地想一想,这样一个在太极的江湖上享有名号,曾风光一时的大男人哭成那个样子,不是痛彻心扉又能做何解释?一定是感到多年苦功学非所用啊!

想当年,老王少年时代与小朋友较技惨败,那可是一个泪珠子都不掉,只是叹技不如人,回家后一声不响,发奋苦练。倒是偶尔以技胜人,吃亏的少年到我家门口喊叫告状,说我打了他,老爸有可能把我训斥一通。

英雄不应以成败论,太极雷雷不遮不掩,敢于通过比武失败反思太极拳,也算是一条汉子,可敬可佩。他就像《皇帝的新装》里面的那个孩童,不过说了实话而已。而那些装聋作哑,为了维护面子、利益而不愿承认现实的人,与之相比,不可以道里计。

不只是太极的江湖,在高校学术的江湖,此类人物也不罕见。2021年下半年,拜读复旦大学几位教授的译著《西方的智慧》,发现了60处比较大的翻译错误,其中30多处与英文原著意思完全相反,把罗素原著中肯定的意思译成了否定,否定的意思译成了肯定,对读者理解罗素思想造成了不应有的误导。

我费了半年功夫,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对照《西方的智慧》英文原版,把误译处一一指出,2022年上半年写了近两万字的勘误文章给复旦大学用挂号信寄去,希望“比较笔者所指出的问题是否正确,对英文原版的理解是否准确。恳切希望他们提出批评意见,也有助于笔者的提高。”人家与你装聋作哑,一个字也未回复。

这部充满严重误译的译著,20多年几次再版,名利双收,还不顾学术良知,写文章做广告说,别的译本,“翻译和编校质量都有待提高。在这些译本中,存在不少翻译错误。”自己的这本,是“一个高质量译本”,“较之现有的各种译本质量提升不少。首先,译者有哲学专业背景,对罗素的思想、哲学概念把握准确,保证了译文的质量……”

你真的不得不佩服他们超强的心理素质和信口雌黄的能力!也不得不佩服人家将学术当成生意做的变现能力!可惜这些能力远远超出了译文的功力。

你给它指出译文中的错误,没有了面子,书也卖不掉了,名利皆失,他为什么要理你呢?但是,如果一個大学失去了自我批判的能力,别人的批评也视而不见,这种大学又如何塑造出严谨求实的学风?如何出得了大师级的人才?

最后,为了提醒广大读者这个译本所存在的诸多误译之处,以免贻误后学,老王便加写了一段说明,把这篇文章放到了B站上,“从《西方的智慧》中译本的误译说起——以上海人民出版社译本为例”。(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9341244)文章中指出的60处译文错误是不是正确?大家可以明鉴。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而不是某些人的专利。

各位,这里从太极拳的反思说到高校学术的反思并没有扯远,太极拳等功夫练到至明之地,不比读一个文科博士容易。高校做学术与练太极拳都要讲究一个“真”字,要以开放的胸怀,吸取他人及其他门派之长,勇于修正错误。如果为了面子,为了利益,而不敢承认事实,不愿反思自己的不足,那你的学术或功夫就走不了太远。要知道,发现和修正错误永远是学术进步的前提,这是一个基本道理。

当然发现别人的错误是相对容易的,而拿起自我批评的武器则要难了,所以老子才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这方面老王要日勤三省,夜惕四知,不能自己眼中有梁木视而不见,只是看见别人眼中的刺。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这里面没有高尚或卑下之分,不论是做学问还是练功夫,一个人都要加强自省能力。

插曲一段,回归正题。在与小武警的切磋中,我认识到自己习练的太极拳实战起不了多大作用,平时练习的太极推手,在快如猿捷,稳准狠的拳击、脚踢、肘攻下,根本没办法运用,同时体能的差距也比较大,不过他们也惊讶我有时候的顺力化解能力。这五六年的太极拳习练改善了体质,增强了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特别是从以前病弱的体质,到现在能与小武警较量几个回合,确实也是一个不小的飞跃。

所以那段时间,我就很少练套路了,只练几个比较典型的陈式太極拳发力动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荒废多年所学实在心有不甘。平时主要习练跟武警战士学的基本拳法,同时加强体能的锻炼,在合肥的西湖——董铺水库,省水上运动队训练码头的那一片水域坚持了几年冬泳。数九寒天,独自一人在刺骨的冰水中劈波斩浪,颇有些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势。

“一个猛子扎到底,五十米远不换气。静如游鲸潜海弋,动似蛟龙挟浪起。曾记二十八年前,横渡万米若等闲。庐州风浪任我行,泛舟仰观天际远。难忘昆明湖畔寒,颐园冬泳意犹暖。平生修得文武艺,春夏秋冬法自然。”前些年的这首诗写出了老王年轻时在合肥、北京游泳锻炼时的情景。

1988年夏末秋初,我在董铺水库东西方向游了个来回,六七个小时,上万米。时而蛙泳,练练吐纳呼吸,体会水中的阻力与练太极拳时的异同,感到太极拳的绵绵不断、力发于根的用力方式,与蛙泳时胯部发力及发力后全身放松节省体力的技巧是如此的契合,便将太极拳的节节贯穿、力达于梢的用力方式有意识地糅合到蛙泳中去,在每一次划水的过程中,肢体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休息,这样长距离游泳自然省力不少。时而仰姿,如一叶扁舟漂浮于无涯的水面,四肢伸展,心身放空,水我一体,无我无水。观初秋,天高气爽,云展云舒,神眠觉如醉,悠然水中宿,那真叫一个逍遥惬意。去他的功名利禄,位尊位卑!咱且享用这天地自然间的快活再讲。“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还有一次来了兴致,一个人从单位出发,环绕董铺水库沿逆时针方向经过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科学岛”跑了一圈,25公里只多不少。沿途风景旖旎,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行人车辆极少,我一边跑一边享受大自然的赐予,随身一物不带,口渴则掬一把库水,甘甜可口。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讲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不过,一人独享蜀山脚下的山水,未免太奢侈了!那时候社会上还没有跑马拉松之说,现在才知道,这就叫“半马”。华东政法大学跑团的校友不知,30多年前,他们的老学长在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无意间做了一次“半马”的先锋。

这一段时间大运动量的体能锻炼检验了多年来练太极拳的效果,尽管练太极拳套路实战中用处不大,但病后很快恢复了健康,培养了探究功夫奥秘的兴趣。

(作者为上海太极拳爱好者。)

猜你喜欢
陈式习练功夫
浅论习练太极中放松心法的养生效果
习练太极拳膝盖疼原因探究
习练陈氏太极拳有效缓解焦虑症和抑郁症
习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文化生态的整合与重建:陈式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陈式太极拳大师——杨文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