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融合启示”类作文命题探究及高分攻略

2024-03-26 22:02王雪华豆党锋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美美试题新课标

王雪华 豆党锋

2023年高考作文试题特别是全国卷作文试题,材料短小精悍却内涵丰富,既借鉴了近年来任务驱动型作文聚焦时政热点、多年前老材料作文写作角度多元的优点,又借鉴了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在试题材料中呈现写作关键词的命题形式,从而彰显出极大的融合性,又因试题的写作任务大多立足试题材料给考生所带来的启示,故此类作文可称为“融合启示”类作文。

【标杆金题】

【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分思路】

本题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百年变局”为命题背景,关联“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热点问题,从多角度引导考生深入思考“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旨在培育能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夺取高分。

(1)材料内涵的分析。试题材料以“灯”与“花”为喻,形象地阐释了“自己”与“别人”、“一花”与“百花”之间的辩证关系,内涵丰富而又深刻。

(2)写作主题的确定。虽说试题立意的关键词为“自己”与“别人”、“一花”与“百花”,但考生的写作重点显然在“别人”与“百花”上,切忌写作主题主次不分或本末倒置。

(3)行文思路的彰显。试题要求考生阐述习总书记的讲话所蕴含的普遍的道理,考生可从“道理是什么”“为什么要践行此道理”“践行此道理之后的影响”等角度构思行文。

(4)思维品质的呈现。在思维品质的呈现上,考生可从个人的角度构思行文,亦可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构思行文,当然,文章欲彰显思维品质,应将上述两个角度结合起来构思行文。

【命题探究】

由上例及近年其他高考作文试题可以看出,新高考背景下的融合启示类作文既借鉴了老材料作文注重考查考生审题能力的优点,又借鉴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某些优点,同时还落实了新课程标准中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的测评理念,综合考查了考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四大语文学科素养,从而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1)试题材料聚焦或暗扣时政热点。如: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与时间”聚焦时政热点“科技与人文”,2023年全国乙卷“灯、花之喻”聚焦时政热点“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2023年新课标Ⅰ卷“故事的力量”聚焦或暗扣时政热点“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等。

(2)试题材料短小精悍。如: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与时间”试题材料字数为31,2023年全国乙卷“灯、花之喻”试题材料字数为82,2023年新课标Ⅰ卷“故事的力量”试题材料字数为68。

(3)试题写作角度多元。如: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与时间”可选择议论性文体来阐述“科技”与“人文”之间的辩证关系,亦可择取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写一篇记叙文,当然也可写一篇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品;2023年新课标Ⅰ卷“故事的力量”可写成记叙文通过讲述自己、他人、国家、人类的故事来抒发对“故事的力量”的感悟,可写成议论文对“故事的力量”进行阐述,亦可写成散文来抒情。

(4)试题材料包含有关立意的核心词。如: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与时间”立意的核心词是“技术”“时间”“仆人”;2023年新课标Ⅰ卷“故事的力量”立意的核心词是“好的故事”与“力量”;2023年新课标II卷“青少年的空间”立意的核心词是“放松”“沉淀”“成长”。

(5)有关立意的核心词具有深层含义。如: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与时间”,“仆人”比喻人被时间控制;2023年全国乙卷“灯、花之喻”,“吹灭别人的灯”比喻对他人的打压、制裁、遏制等,“一花”比喻自我,“百花”比喻他人。

(6)有关立意的各核心词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如:2023年全国乙卷“灯、花之喻”有关立意的各核心词“自己”与“别人”、“一花”与“百花”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2023年新课标II卷“青少年的空间”有关立意的各核心词“放松”“沉淀”“成长”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高分攻略】

根据以上命题特点,新高考背景下的融合启示类作文可采取“起——承——转——合”的结构从以下几个方面夺取高分。

(1)紧扣试题材料内涵或试题材料给予的某一启示开篇

融合启示类作文试题材料内涵可谓十分丰富,考生可立足试题材料整体内涵给予的启示立意,亦可立足试题材料内涵的某一角度给予的启示立意,考生将获得的启示作为文章的中心观点置于开篇,便能轻易使文章观点突出、中心明确。

如2023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扬开放包容之精神,铸美美与共之品质》之开篇:

吹灭别人的燈,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引述试题材料)习总书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只有用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他人打交道,才能促进共同发展。(揭示试题材料内涵)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与我们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品质息息相关。立足新时代,我们应继续弘扬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品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中心观点)

(2)文章主体应紧扣启示从多角度展开论证

融合启示类作文考生所获得的启示即为文章的中心观点,所以考生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应从多角度对中心观点进行论证,如此方能使文章论证充分。

如2023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以开放包容之精神,奏时代发展之凯歌》之主体片段:

开放包容的精神是个人取得成功的必备品质。(从个人品质的角度上论述)

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不计前嫌,两人共同谱写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陷害孙膑想要置其于死地,最终反而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蔺相如和庞涓都是有才之人,但他们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不难看出,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开放包容的精神品质。

开放包容的精神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家发展的角度上论述)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无论是来自汉族还是来自异域番邦的人士,只要是真才实学者都能得到重用,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之盛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晚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拒绝接纳国外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最终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

开放包容的精神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上论述)

过去数十年,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实践充分证明,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3)文章内容应丰富以求论证有力

内容丰富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融合启示类作文与多年前的老材料作文具有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其也是在论证一个话题,所以文章只有内容丰富,才能充分论证从试题材料中所获得的启示。

如2023年全国新课标I卷优秀作文《中国故事中的中国力量》之主体片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科技突飞猛进的中国故事,让我汲取了自立自强的中国力量。

于敏,这位没有留过洋的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了长达28年的隐姓埋名。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科技方面“点”上的素材)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而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今天,“墨子”传信、“蛟龙”探海、“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嫦娥”探月……(科技方面“面”上的素材)一项项科技成果背后的中国故事无不彰显着自立自强的中国力量,这种力量给了我面对困难永不退缩的勇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文化百花齐放的中国故事,让我汲取了智慧生活的中国力量。

改革开放初期,“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成为了多数人的生活准则,可当我们的钱包逐渐鼓起来的时候,我们又发现:生活除了需要“物质财富”,更需要诗和远方。于是,我见证了文化百花齐放的中国故事:《中国诗词大会》《绿水青山看中国》《考古公开课》等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广场舞、社区文化舞台热闹非凡;看电影、赏演出、听音乐已成为了多数人工作之余的首选休闲方式……(文化方面“面”上的素材)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不仅富了“口袋”,而且富了“脑袋”,文化百花齐放的中国故事,让我汲取了智慧生活的中国力量,这种力量给了我追求多姿多彩人生的智慧。

(4)联系时代以突出文章的现实意义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融合启示类作文试题材料给考生的启示往往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如果考生不联系时代来行文,文章在立意上则会显得很没有高度。在具体操作中,考生可以时代为背景立意,亦可联系时代升华启示。

如2023年新课标II卷优秀作文《沉淀自我,助力复兴》之片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立足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时代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通过创新创业、职业发展等方式,为国家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时代青年也要认识到,我们更应珍惜这个时代给予的机遇和平台,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家和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沉淀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贡献力量。(指出时代青年的家国责任)

(5)回扣试题材料及其给予的启示结尾

回扣試题材料及其给予的启示结尾,既能在结构上使文章首尾圆合,又能在内容上使文章中心突出,从而再次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没有离题”,可谓一箭双雕。

如2023年全国甲卷优秀作文《莫做时间的仆人,要做时间的主人》之结尾:

技术发展让我们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成为了时间的主人,但如因技术发展让我们成为了时间的仆人,这是很可悲的。(回扣试题材料)所以我们面对技术的发展,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规划以便更好地利用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避免成为时间的仆人。(回扣试题材料给予的启示)

【范本评析】

美美与共,共创文明

回望历史,驼铃悠悠,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开放包容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放眼当代,百年变局,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谱写了文明互鉴的壮丽乐章。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只有以美美与共之姿态,才能共创人类文明,因为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在春天的花园里“一花”独放亦不是“春”。(起——紧扣试题材料立意关键词及材料给予的启示开篇)

吹灭他人“灯”者,阻挡别人路者,让世界只有一种“花朵”者,其往往是自私自利、见不得别人好、心胸狭隘者。然而事实是,见不得别人好者别人并不一定就不好,想让自己好者自己并不一定就好。可谓害人害己,贻笑大方。(承——对中心观点从反面进行阐述)

五湖四海聚一家,美美与共乐天涯。以美美与共之姿态共创人类文明,有利于我们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共建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转——紧扣试题材料给予的启示从影响的角度上设置分论点一)

《礼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主体段第一则素材为名言素材)当今时代,地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果以“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之思维来与他国相處,岂不是荒唐至极?你看,自我国对外开放以来,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海南自贸区的设立,哪一项举措不是在积极建设百花齐放的“大花园”?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我们以美美与共之姿态共创人类文明,从而为我们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紧扣试题材料给予的启示准确扣题)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美美与共之姿态共创人类文明,有利于我们持续推动文明互鉴,共建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转——紧扣试题材料给予的启示从影响的角度上设置分论点二)

习总书记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主体段第一则素材为名言素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因为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可能会与一些文明发生一定的冲突,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以美美与共之姿态来推动人类文明建设,秉持“天下一家”之理念,一定会让我们人类文明的“大花园”多姿多彩,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如非如此,岂能有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成功举办?岂能有“美美与共——中法文化交流活动”在巴黎隆重举行?岂能有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运用反问语气呈现素材,既使文章内容丰富,又准确扣题)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天下一家心相连。以美美与共之姿态共创人类文明,有利于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转——紧扣试题材料给予的启示从影响的角度上设置分论点三)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主体段第一则素材为名言素材)如果苏伊士运河被堵,欧洲人的早餐咖啡恐怕就会告急;东南亚如有一场暴雨,拉丁美洲的电脑硬盘可能就会涨价;如爆发一种流行性疾病,全世界可能就要协同应战……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今天,中国以美美与共之姿态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以实际行动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迎来“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大花园”。(紧扣试题材料给予的启示准确扣题)

李斯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大千世界,虽“物之不齐”,但只要秉持“不吹灭别人的灯、不阻挡别人的路”之理念,万物皆可“和谐共生”,这便是儒家文化中的“和”之智慧。置身于百年变局中,让我们一起传承古老的中华文明,建设新时代的“百花园”。(合——引用警句并回扣试题材料及其给予的启示结尾)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编号:2023YB123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美美试题新课标
美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跳舞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