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老农”和他的“情义乡亲”

2024-03-28 20:26俞俭李思远
时代邮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信义欠条鱼腥草

● 俞俭 李思远

2023年12月1日,村民吴本伦收到了陈廷海和爱人刘志君还来的1万元欠款。当天,村民汪友顺也收到了老陈夫妻还来的2000元欠款。至此,这对夫妻所欠债务仅剩12.4万元。

因为一场变故,这对农民夫妇意外背上了近百万元债务,不跑不躲,艰苦奋斗,坚持17年一笔一笔偿还;而身为“债主”的210户村民,不追不讨,守望相助。

“总算挺过来了,看到希望了”

入冬时节,湖北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陈廷海正忙着收割地里鱼腥草的叶子。这是一味药材,晒干后有药贩子上门收,每斤2.4元。

当阳是“中国鱼腥草之乡”。鱼腥草的根与茎叶都是宝,经济效益很高。2023年夏天,陈廷海在农业部门扶持下也种了5亩鱼腥草。11月30日晚,夫妻俩盘点收入,手头上还有1万多元的利润,第二天赶紧拿着钱去还账了。“总算挺过来了,看到希望了。”陈廷海自信地说,如果明年鱼腥草行情好,一季就能把余下的账还完。

62岁的陈廷海只有高中文凭,是红光村勤劳能干、先富起来的能人。20世纪90年代末,他一边种地,一边干起农副产品经纪生意。因为他为人诚信、买卖公平,乡亲们都乐意将农副产品交给他代为销售。

2006年的夏天,陈廷海收购了村里210户村民的50多万公斤油菜籽,总价值98万元。他将这批油菜籽交售给一直有生意往来的邻县一家油脂厂,不承想油脂厂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了。

炎炎夏日,陈廷海一家如坠冰窟。“差乡亲们那么多钱,当时都不想活了。”他寝食不安,开始大把掉头发,妻子刘志君病倒在床一个多月,整日以泪洗面,一下瘦了10多斤。近百万元货款,拿什么还乡亲们啊?

意外的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没有一位乡亲上门要款索债,大家就像没有发生这事一样。陈廷海夫妇既感动又愧疚,更加坚定决心,不管多难,债一定要还,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和情义。

“只有把账还完,我才能挺直腰杆做人”

“我被人骗了,可我不能骗别人!”一个多月后,陈廷海夫妇把家里的粮食、生猪、鸡鸭等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再加上亲戚们凑起来的几万元钱,挨家挨户说明情况,请大家放心,表示决不赖账,这辈子砸锅卖铁也要还上乡亲们的血汗钱。他给每户村民打下欠条作为凭证。

为了还账,陈廷海夫妇起早摸黑地种地,农闲时便外出打工。他整合自家和流转的13亩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卖谷子赚一笔钱,还张家李家一点;外出打工挣一点钱,还王家杨家一点;勤扒苦挣,积少成多,一点一滴偿还。

在乡亲们的支持下,他后来又购买了一辆农用车,继续代购代销农副产品。收一斤稻谷、玉米,赚两三分钱,一年收售上百万斤。为了多收购一点,他起早贪黑,东奔西跑,十里八村每一条村路都很熟。八九月进入收购高峰时,他一天休息三四个小时,常常凌晨4点就起床,月明星稀才回家。

为了还债,陈廷海夫妇含辛茹苦,省吃俭用,除了日用必需品,家里没再添置什么东西。衣柜是结婚时打的,床和桌子是一个厂家淘汰的,衣服是亲戚送的。陈廷海身上一件薄薄的旧棉袄,还是11年前儿子结婚见亲家时花30多元钱买的,已透出油腻,袖口和领子都磨破了。

说起往事,妻子刘志君忍不住泪流满面。还债过程中,她与丈夫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儿子大学一毕业,果断放弃考研,早日就业,只为帮家里分担。

“只有把账还完,我才能挺直腰杆做人。”日渐佝偻的陈廷海不停地奔波劳碌着,他始终认为,做人做事,诚信为本。2022年11月,陈廷海上榜中央文明办评选的诚实守信“中国好人”。

“这个时候,就该众人抬一把”

一个人讲信义,就会被人信赖。陈廷海把红光村210户村民“债主”里的困难户列了出来,决定先还他们的钱,但他到江小盼家递上菜籽款时,却被拒绝了。江小盼说:“我们虽然困难,但眼下你们更难,先紧着其他老乡的还吧!”

看到陈廷海的遭遇,村民们不约而同地不追不讨,不少村民来他家探望时还宽慰说:“我那钱就算了,就当那一季没有种,来年再种呗!”

73岁的吴开银和陈廷海家相隔200米,6000多元的债,从未上门讨要,也没要打欠条。吴开银说,陈廷海是言而有信的人,信用远胜过欠条,现在他家每年1.5万斤稻谷都还是卖给陈廷海。

17年间,在陈廷海旧债未清的情况下,许多乡亲仍毫不犹豫地借钱给他周转,支持他买车跑经纪生意,家家户户继续把粮食交给他来收。每年虽有很多经纪人来村里收粮食,现款现结,即便价格高一点,大家也不卖。

陈廷海最艰难时,村民杨志琼将地里刚收的1000多斤棉花给他,让他拖去卖了,钱拿着周转。陈廷海17年前欠席仙兰的3000多元菜籽款,早已还清,但后来听说陈廷海收购粮食缺钱周转,老人又主动借给他8000元。她说:“这个时候,就该众人抬一把。”

村民余星香将卖粮食的钱借给陈廷海,她说:“在村里,陈廷海虽欠债百万,却没有一句骂名。”

村民们心甘情愿地守护陈廷海一家,其实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回报。陈廷海早年跑运输,又做粮食经纪,在村里,他第一个买自行车,第一个用上手机。他宽裕时,从来不忘帮衬大家。父老乡亲,左邻右舍,谁有急难之事,他都出手相助。

杨志琼谈道,以前家里穷,小孩读书交不上学费,就找陈廷海借钱,陈廷海从没推脱,也从不催着还钱。村里找陈廷海借钱读书的,少说有30户。就连平日里买种子、化肥、鱼苗、饲料这些钱,也常是陈廷海帮乡亲们垫付的。

杨邦银因为当年陈廷海借钱给他看病,保住了命,当陈廷海来给一万元粮款时,他说自己“不急着要”,让陈廷海先拿去还账周转。

当地政府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将陈廷海纳入低保,帮他办理小额信贷,提供多方面帮助。大家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他能振作精神,东山再起。

陈廷海践行的是“信”,村民们践行的是“义”,“活着把债还完”是信义,“陪他一起还债”也是信义,信义在朴实普通的农民身上熠熠生光。

在当阳市,陈廷海和红光村村民的信义故事并非个案,也不是偶然。当阳有重情重义的“蓉姐”、诚信经营的王荣柱、诚信服务的吴光美……信义精神早已刻在当阳人骨子里,萦绕整座城市。

猜你喜欢
信义欠条鱼腥草
花甲悟
亦药亦食的鱼腥草
信义兄弟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夏季良药鱼腥草
爱打欠条的爸爸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
两张欠条
欠条
两张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