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2024-03-29 11:09薛艺林
新农民 2024年6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薛艺林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落实,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阶段,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势在必行,基于此,笔者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以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推动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一体推进”战略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仅体现在处理好农村农业发展与国家整体现代化发展水平上,还体现在充分落实农业优先发展政策上,更体现在两者现代化发展的协调统一上。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战略路径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全面推动农村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1 农业现代化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

1.1 农业现代化基本特征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现代农业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模式。这种转变是基于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同时,采取增加投资,优化土地利用,以及提升农民的教育水平等措施[1]。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投资回报率,也使得各个生产要素价格降低,从而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更低成本的动力。相较于传统的依赖于简单再生产的农业经济,现代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资本的高额投入,并借助工业化生产方式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核心,展现出全新的农业形态。农业现代化具有商品化、合作化特征,并拥有高技术与现代化农民特点。

1.2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也得到了丰富。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农业生产活动机械化方面,而是开始逐渐涵盖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组织管理等与农业发展相关的方方面面。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包括建设农业产业系统、基础设施系统、运营管理系统、质量保证系统和资源保护系统等,同时,也是推动农业制度革新和技术革新的过程,旨在克服农业生产的技术障碍、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缓解资源压力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推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必须要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鼓励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思维,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当地资源的特性,制定出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顺序和农业种植布局,从而建立一个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和贸易为一体的综合农业运营模式,并为其提供商业化的外包服务,有助于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扩大农民收入来源,并提升农业发展的多样性与持续性。然而,当前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速度而言,显得较为滞后,仍需要积极思考有效的发展路径。

1.3 农村现代化内涵

从农村经济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转变以及社会进步的历程来看,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元素主要涉及到三方面,分别是农业的现代化、农村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建设,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由此可见,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以及农村城市化共同构成了农村现代化的普遍趋势和基本特征,是农村社会发展达到特定阶段的结果,同时也是所有农业国家向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过程。农村现代化代表着社会经济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发生的变化,而农村工业化是农村从乡村迈向现代化的初级发展阶段,农村现代化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建设进程,而农村工业化助力了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最后农村城镇化建设又促进了农村现代化水平,还能展现出农村现代化发展成果。

2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路径

2.1 高质量规划乡村空间结构

长久以来,我国的乡村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自然的演变过程,由于农田的分散管理以及农户家庭长时间保持的独立经营模式,并未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整体协调性规划[2]。此外,农民在选择居住地点时往往缺乏长远的考虑,不仅影响了乡村的整体布局,也对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覆盖范围的扩大、居民生活的改善以及生态环境的维护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必须要在适应乡村发展的自然地理路径、经济发展的方向、人口流动的趋势以及人文情感的需求基础上推动乡村的发展与演变。同时,还需基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高质量规划乡村空间结构,合理划分县域内的第一、二、三产业等空间,编制出一套实用型乡村规划,并在保护与开发、短期与长期、局部與全局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工业化建设和乡村布局应该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需求以及历史文化等元素相结合,以确保其发展效率能够满足乡村人口流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还需根据村民的意愿和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对于那些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状况各异、地理位置独特且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村庄,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空间结构规划方案。而对于那些暂时无法明确其发展特点的村庄,需要保持耐心,适时调整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

2.2 协调发展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村生活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这两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通常各自独立进行。然而,随着新的农村经济形态发展,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兴起,农村的生活设施建设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存在诸多不利于保证农村生活质量的问题,例如电力负荷不足、乡村道路狭窄、路网建设不完善以及停车位稀缺等,这些都成为了阻碍新型农村产业和经济形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3]。为了满足农村生活的需要,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基础设施布局,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的道路和网络设施建设,其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还限制了农业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比如农机上路和田间运输等。基于此,必须要协调发展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确保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协同进步。在水资源管理上,应致力于优化农村供水系统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同时强调节约用水的理念,包括发展农田灌溉系统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以提高水资源的再利用率。对于电力供应,应优先考虑对那些快速发展的产业集聚地的电网进行扩展和升级,以满足农村第一、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此外,应加大对偏远地区的电网扩展支持力度,以防止由于电价过高而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出现。在交通设施方面,应加强农田作业道路与主要交通运输道路之间的连接,并进一步将农村道路向自然村延伸,同时也要考虑到向农业生产区域的延伸,以保证农业生产资源和农产品的顺利运输。

2.3 构建多元化农村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前,许多地区的乡村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首先,如果农业没有得到专业化生产服务的支持,那么就无法实现对现代化的设备、设施、技术和组织结构的升级,从而无法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其次,单一种植业很难有效提高农民的家庭收入,也无法为农村提供多样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全面考虑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产业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以此推动乡村经济的多样化发展,通过创建良好的事业平台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来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通过优化人才结构来持续提高农村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为了实现现代农业的全面升级,需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及示范区的建设,将关键产业的核心元素集中起来,共同构成完整的产业链[4]。此外,还需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如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教育体验和生态健康等,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建设。例如可以建立一个跨行业的创新产业集群,实现多层次的产业交叉融合,从而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同时,还需推动“产镇融合”和“产村融合”农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通过有序规划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商业、文化和金融等基础设施和服务,来提高乡村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战略目标。

2.4 积极营造宜居、宜业的农村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水平较低,卫生设施覆盖率较低,现有的农业废弃物很难得到有效利用,不仅对农村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需要从整体的角度上考虑农业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推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生态产业的发展。此外,可以通过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为其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为了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环保的需求,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源循环链,以便能够同时处理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以及农村厕所粪便等。同时还要规划农田灌溉水系统和村庄生活用水系统的污染控制、清理等综合治理措施,既要确保农产品产地的环境安全,又要实现农村生活环境的生态安全。最后,要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大力开展绿化工程,将农业生产打造成一种独具当地特色的景观,让村庄环境成为旅游景区,积极营造宜居、宜业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大美乡村的建设目标。

2.5 加大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资源相对稀缺,且农村资金的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农民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时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阻碍了其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进程。除此之外,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也存在大量未偿还的债务情况,村庄的环境改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足。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同时也影响着国家政策性支持的力度[5]。因此,财政资金应集中用于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项目,国家财政部门还要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程度的自主权来决定如何分配财政划拨的资金。由此,在农业生产项目上投入资金时,也可以考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如道路、电力供应、供水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从而实現产业建设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针对农业产业项目以及农村建设的整体需求,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应当大力支持。目前,对于那些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建设项目,如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治理,获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难度可能会变得困难。实际上,这些项目的实施能够提升产业项目的生产效能和生态效益,因此,金融机构应该从项目长期的总收益角度出发来进行评估,并为其提供中长期的贷款和债券融资等方式进行选择,实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作用。

2.6 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整治

中国的农业发展正面临着土地资源的制约,目前,中国土地存在严重碎片化问题,尤其是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土地面积不足一亩的现象频发,直接阻碍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在乡村空间结构整体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将多个相邻村庄或乡镇作为一个整体来实施全面的土地综合整治。这样可以有效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空间布局,同时也能实现对耕地质量的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源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以及建设用地的高效分配和利用。此外,我们还需要集中力量进行耕地改造,增加耕地面积,增强耕地肥力,并完善排水、机械耕作道路等基础设施。对于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要进行系统的修复与综合治理。最后,还应积极推动闲置、低效建设用地的重新利用,优化农村空间布局,确保现代化产业和现代化业态的用地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3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是符合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思考二者的协调发展路径具有现实意义。通过高质量规划乡村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多元化农村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营造宜居、宜业的农村生态环境,加大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整治等措施,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康洁,于法稳,李福夺.中国农村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与乡村生态化耦合协调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6):182-195.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3(4):13-27.

[3] 孙方.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城乡融合发展研究[J].理论学刊,2023(6):152-158.

[4] 杨朝宇.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2):34-42.

[5] 凡启兵,胡玲.基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3,40(12):1-5.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咸宁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