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校党建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2024-03-31 17:07洪晔
唯实 2024年2期
关键词:融合建设

洪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时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二十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系统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为深入推进高校党建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高校要将“六个必须坚持”贯彻落实到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中,在思想认识、组织机制、队伍建设、谋划落实等方面增强深度融合的自觉性、针对性、实效性、长远性,发挥深度融合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生态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奋力开创社会主义大学建设新局面。

一、坚持人民至上,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本质要求。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学治校过程中必须站稳人民至上的教育立场,强化党的政治领导优势,以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深度融合的政治自觉走好新时代高校工作的群众路线。

站稳人民至上立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高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全面推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强化领导班子政治能力建设,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和院系党委会、院系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构建高校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實、同检查、同考核的融合体系,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中把牢办学“方向舵”、坚守人民教育立场。

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融合规律,把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计问策与尊重师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始终将师生放在办学中心位置,把人民至上根本宗旨贯穿于科学决策、民主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师生参与办学治校全过程的主人翁精神。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化调查研究,把握师生需求,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从师生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师生对更好教育的期盼。

树牢人民满意标尺。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高校党建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质量的根本标准。深化党建引领改革,健全完善招生、培养和就业贯通联动体系,主动布局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动态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完善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健全协同育人、资助奖励、心理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机制,全力呵护学生健康成长。深化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健全创业就业指导服务机制,保障落实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搭建衔接融通的终身学习支持体系,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坚持自信自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党的百年奋斗实践表明,我们党所坚持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思想政治优势,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把未来发展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深入推进新时代育人铸魂工程。立德树人关系到后继有人的问题,要切实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五育并举”一体化育人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与日常思政同频共振,贯通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造思政“金课”,擦亮课程体系底色。实施学生社区育人综合模式“一站式”改革,强化党建引领、队伍入驻、文化浸润、自我管理一体建设、功能叠加的党群服务中心、学生活动室、社区导师工作室等阵地空间,促进党建资源、服务资源集聚融合,优化党建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兴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文化阵地建设为载体,加强新时代校园文化体系和文明校园建设。充分挖掘校史、院史、学科史、人物史的教育元素,建强高水平文化艺术社团,用优秀的文化作品讴歌时代、浸润心灵,强化学术文化品牌和学风建设,增强融媒体传播合力。加强红色文化、区域特色文化研究,推出精品力作,开创学科基础厚实、名师人才辈出、学术成果丰硕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新局面。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加强高校党委对科技工作的统筹领导,推进有组织的科技创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建制化作用,协同融入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发挥“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塑造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创新生态,号召高校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三、坚持守正创新,建设组织有力的社会主义大学

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创新则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二者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高校改革发展既要坚持“四为”服务、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更要推进立破并举、发挥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组织优势,把党建放到改革全局和任务实践中推进,努力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创新到哪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强化“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一线任务为牵引,调整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推动党的工作延伸到教学第一线,落脚到科技创新最前沿,扎根到改革发展关键处。依托实验室、产学研平台、创新团队、项目组、学生社区等新型载体,优化党支部人才配备,创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机制,在一线行动中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提升组织生活质量。推动党支部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有机融入教学研究、科技攻关、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团队建设等高校一线业务全过程,充分调动党员骨干的积极性和带动力,组织带领党员在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转型升级等社会服务实践中建功立业、锻炼成长,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学术骨干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不断强化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

共建党建业务联盟。充分发挥高校党建的引领辐射和桥梁纽带作用。在一线融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平台等各自优势与资源禀赋,围绕创新集群布局,打通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企业等创新要素联动共享,以组织共建联建推动学科、行业、产业、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增强高校党组织在创新集群中的策源功能和支撑作用。

四、坚持问题导向,建设运行高效的现代化大学

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哪里是痛点难点哪里就是改革重点”。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自我革新、自我突破的精神谋划政策、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充分发挥党建业务融合的体制机制优势,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瞄准问题去,对着问题改,增强精准性、实效性,全面提高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协同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形式,坚持依法治校,提高内部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鼓励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围绕高校改革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完善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加强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决策、审议、评定、咨询作用。深化共青团改革,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激发院系办学活力,深化“院办校”“放管服”改革,构建责权相统一的管理体制。落实党管机构编制的政治原则,优化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构建精干高效的管理组织体系。

统筹实施评价体系改革。评价方向事关高等教育办学导向,要坚决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评价顽瘴痼疾,不断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围绕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打通更具发展活力的人才成长通道,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五唯”倾向,优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加强同行评议,健全成果分类评价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提高科研评价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长效性。

提升教育服务保障能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师生至上、生命至上,高质量创建平安校园,常态化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科学整合配置资源,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国有资产共享,深化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打造智慧型学习环境与智能化教学平台,提升“一网通办”综合治理水平。优化校园整体布局,促进办学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学科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功能互补、管理运行高效的办学格局。

五、坚持系统观念,建设服务强国建设的创新型大学

系统观念是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高校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突出前瞻性、整体性、协同性,增强全局观念,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加强顶层设计,以统筹兼顾的方法推进实施。党建引领强不强,高质量发展是“试金石”。要发挥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生态创新优势,完整准确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

坚持“党管人才”,抢抓人才“第一资源”。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要推进基层党建与人才工作同频共振、互促互进,健全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党支部书记作为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双带头人”制度全覆盖,加强高知识群体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推进高端人才集聚,面向全球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青年才俊,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统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梯队培育工程,系统构建高层次人才阶梯式发展体系。实施高水平团队培育计划,打造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学术团队,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储备,深化校地人才工作联动。

培育一流学科,打造学科建设“第一支点”。优化学科发展生态,构建一流学科、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健全学科分类评价体系,保障学科可持续健康发展。聚力打造高峰学科,持续加强一流学科培育,在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大成果培育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努力在“高原”上建“高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围绕优势学科集群实行创新交叉融合机制,形成更具活力的学科发展生态。

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提升原创性、变革性、系统性、引领性成果创新能力,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究攻关。系统推進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交叉研究平台和创新联合体。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倡议等重点工程,通过跨区域联动对接、政产学研用协同、立体合作网络构建,参与环太湖高校联盟、“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建设。发挥科技创新对地方发展的支撑作用,深入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校地同频共振、协同共赢的一体化创新。推进智库团队品牌化、矩阵化建设,推出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提供高层次咨政建言服务。面向产业集群、行业龙头,布局开放式产学研融合平台,集聚创新转化关键要素,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形成带动行业发展、区域创新的特色和比较优势。

六、坚持胸怀天下,建设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大学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要从人类发展潮流、世界变化格局、中国发展历史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对高校来说,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教育发展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拓宽国际视野,强化战略思维,实施更高水平的开放办学,努力推动高等教育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不断贡献中国高校智慧。

坚持对外开放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对外方针政策,将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作为基本出发点,统筹国际国内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营造开放包容的办学氛围。落实党管外事原则,发挥党委协调机构总揽全局、统筹谋划作用,优化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大外事”工作格局,坚决防范安全稳定、意识形态等风险,掌握防范化解风险工作主动权,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国际合作模式。

拓展师生世界眼光。充分发挥高校对外合作的载体优势和内生优势,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跨国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主动发起和加入高层次国际合作联盟,共建共享全球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输送力度,培养高校师生的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提升师生全球治理意识,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

服务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深化区域性教育合作,努力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者、贡献者和先行者。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加强国际名校中国学习中心建设,吸引优秀外国留学生来中国高校攻读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推进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高质量国际中文教育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感召力和传播力。

(作者系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融合建设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