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西南地区无公害菜豆栽培技术

2024-04-01 14:03岑启根杨光晖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菜豆病虫害种子

岑启根 杨光晖

(1贵州省册亨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兴义 552200;2贵州省册亨县纳福街道办,贵州 兴义 562400)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日渐重视,无公害蔬菜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菜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钾和钙等多种营养物质,同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通过炒、炖或凉拌等方式烹制成各种菜肴,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1]。菜豆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蔬菜,其品质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贵州西南地区作为主要蔬菜产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开展无公害菜豆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实践调查为基础,从菜豆的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定植、肥水管理、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无公害菜豆栽培技术要点,为实现菜豆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以及相关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生物学特征

菜豆的生长周期一般为60~80 d,具体周期与菜豆的品种、气候和土壤条件相关。菜豆植株高大,呈直立蔓生状,根系发达,主要密集于30 cm 土层内,最深可达100 cm,主根不明显,侧根与主根粗细相当,再生能力较差。根瘤菌与菜豆之间存在共生关系,可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供菜豆生长所需。其豆荚呈长圆形或棍棒状,长度一般为10~20 cm,表面光滑,颜色翠绿或深绿色。豆荚内含有多颗种子,种子呈肾形或圆形,颜色为黄色或白色[2]。

菜豆喜温暖环境,不耐寒冷,也不耐炎热。种子发芽适宜的温度为20~25 ℃,8 ℃以下或35 ℃以上时发芽受阻。幼苗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8~20 ℃,8 ℃时受冷害。开花结荚适宜的温度为20~25 ℃,高于27 ℃或低于15 ℃容易出现不完全花,从而导致落花落荚。菜豆属短日性蔬菜,多数品种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菜豆的生长环境需要保温保湿,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且有机质丰富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环境应避免污染和农药残留[3]。菜豆的产量较高,一般在22500~45000 kg/hm2。

2 苗期管理

2.1 品种选择

根据该地区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抗逆性、抗病性和耐旱性较强的优质、高产、抗病虫害和耐运输品种,目前该地区重点推广的菜豆品种有贵阳白棒豆、卓白十号和杰丰三号等。菜豆种子质量应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要求,纯度≥97%、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12%,籽粒大小一致。蔓生种用种量为37.5~45.0 kg/hm2,矮生种用种量为60~75 kg/hm2。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菜豆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4]。先对菜豆种子进行筛选和清洗,筛选出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去除杂质和劣质种子,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将经过晾晒的种子用55 ℃温水浸泡15 min并不断搅拌,待水温自然冷却至30 ℃后继续浸种4~5 h,使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失去活性,减少病虫害的侵袭。浸种完成后捞出待播。

2.3 菜豆种子播种

菜豆播种宜采取露地直播的方式,在播种前确定栽培方式和密度,以便更好地管理菜豆的生长[5]。根据栽培技术要求每穴播种3~4 粒干种子。播种前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在阴雨天播种。

2.4 苗期管理

播种完成后按照技术要求做好菜豆的苗期管理,重点控制温度和水分。

2.4.1 温度管理菜豆喜温暖湿润环境,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播种齐苗日间适温20~25 ℃,夜间12~15 ℃;齐苗炼苗前日间适温18~22 ℃,夜间12~13 ℃;炼苗日间适温16~18 ℃,夜间6~10 ℃。

2.4.2 水分管理菜豆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应保持土壤润湿状态,根据土壤及幼苗生长情况适当浇水。

2.4.3 炼苗管理炼苗是指在苗期通过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促进菜豆幼苗的生长和发育,为移栽做好准备。炼苗一般在定植前5 d 开始,采取降温、通风和控水的方式进行,逐渐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使幼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炼苗结束即可移栽,移栽时选用子叶完好、第一片叶初展且无病虫害的壮苗。

3 定植管理

3.1 选择地块

菜豆种植宜选择3 年以上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地块。地势高燥,雨季无积水;土层深厚疏松,保证菜豆根部的生长和养分吸收;酸碱度适宜,无化学物质或农药残留的地块适宜无公害菜豆生产[6]。

3.2 整地施肥

种植前深翻土地,翻耕深度一般为20~30 cm,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翻耕后平整土地,并按照种植习惯作畦,有利于菜豆的生长和采收[7]。

菜豆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总量。基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配合氮、磷和钾肥施用。优质的农家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有利于菜豆的生长和根系发育。施肥时磷肥全部作基肥使用,钾肥2/3做基肥,氮肥1/3做基肥。农家肥2/3撒施,1/3沟施。

3.3 定植时间

菜豆的种植一般选择春季和秋季,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气候条件和菜豆的生长习性来确定。该地区一般选择春季地下10 cm处温度稳定在12 ℃以上时作为较适宜的定植期,此时也是春夏露地菜豆栽培的适宜播种期。

3.4 定植密度

菜豆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等因素来确定。菜豆矮生种栽培密度控制在67500~75000穴/hm2,每穴2~3株;蔓生种露地栽培密度控制在34500~45000穴/hm2,每穴3~4株;大型设施栽培每穴2株。

4 田间管理

4.1 施肥管理

根据菜豆长势和生育期等,按照平衡施肥要求合理施肥,为菜豆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菜豆对于氮、磷和钾肥的需求量较大,应适时多次追施氮肥和钾肥,同时还需要适量施加钙、镁和铜等微量元素肥料,根据需要也可喷施叶面肥防早衰。在菜豆栽培过程中应根据菜豆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来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以确保菜豆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8]。

4.2 水分管理

在菜豆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必须控制浇水次数,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系腐烂。通常菜豆苗期需要浇水2~3次,每次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雨季时应注意排水,同时浇水前应注意天气变化,避免菜豆受涝。

4.3 植株调整

菜豆种植宜采用插架或吊蔓的方式。露地栽培一般采用插架的方式,人字插架可使菜豆枝蔓有序攀爬,防止倒伏,有助于提高植株的通风性和光照效果,促进菜豆的生长;保护地内一般采用吊蔓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植株密度,但需要注意及时调整枝蔓的分布,避免相互缠绕和遮光[9]。

4.4 中耕除草

在菜豆幼苗定植成活后应进行中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温度,为菜豆根系生长和根瘤菌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一般苗期中耕2~3 次,行间和株间中耕较深,靠近植株根部要浅耕,以免伤根。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可采用人工拔除或使用无公害除草剂等方法,使用除草剂时需要经过严格的技术指导,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菜豆产生药害。在中耕除草的同时进行培土,促进菜豆不定根的发育,使植株生长更加旺盛。

4.5 田园清理

菜豆收获后应及时清理田间残枝、病叶、老化叶和杂草等,这不仅有助于保持田园的卫生,还可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先将残留在地表的菜豆枯叶、残株清理干净,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清除病原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在土壤中越冬。

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菜豆的生长影响较大,应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保障菜豆的产量和品质。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10]。

5.1 农业防治

为了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宜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为了减少田间病原菌的数量,与非豆科作物进行3 年以上的轮作,可有效降低菜豆病虫害风险。在栽培过程中宜采用高畦栽培法,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同时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温度稳定,有利于菜豆的生长。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适当增施腐熟有机肥,既能为幼苗提供养分,又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通过这种方法培育壮苗可有效提高菜豆的抗病能力,促进菜豆健康生长。实践中要时刻关注菜豆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以防止病原菌扩散,对于摘除的病叶和病荚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虫害进一步扩散。保持田园清洁,及时清除杂草和落叶,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5.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可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针对大型设施栽培,通风口可使用防虫网进行封闭,以防止害虫的侵入;夏季覆盖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遮阳网可以起到避雨、防虫和遮阳的作用,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针对保护地栽培,可采用诱杀与驱避的方法。可在田间悬挂黄板(25 cm × 40 cm)诱杀蚜虫和美洲斑潜蝇,悬挂密度控制在450~600块/hm2;露地栽培可以铺设银灰色地膜或悬挂银灰色膜条,可以起到驱避蚜虫的效果;频振式杀虫灯可以诱杀多种害虫,包括蛾类、蝶类和金龟子等。

5.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抗生素和植物源农药等。

5.3.1 天敌菜豆种植过程中主要受蚜虫、豆荚螟、红蜘蛛、茶黄螨和潜叶蝇等害虫侵害,生物防治可利用的天敌昆虫有瓢虫、草蛉虫和赤眼蜂等。瓢虫可以捕食蚜虫,草蛉虫可以捕食红蜘蛛和斑潜蝇,赤眼蜂可以将卵产在寄主体内,可以在田间放养适量的天敌昆虫,或在温室中繁殖天敌昆虫,释放到田间,用来控制田间害虫。

5.3.2 病原微生物部分病原微生物可控制菜豆上的病虫害。如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通过感染害虫或病菌来防治菜豆根腐病、炭疽病等,减少害虫数量、抑制病菌繁殖,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5.3.3 微生物源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在菜豆病虫害防治中,可利用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防治菜豆纹枯病、炭疽病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菌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病虫害。

5.3.4 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是由植物提取的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物质。其中苦参碱是一种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和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生物碱,是一种广谱性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安全和调节植物生长等特点,主要防治蓟马、蚜虫和小菜蛾等害虫;藜芦碱是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菜青虫、蚜虫、叶蝉、蓟马和蝽象等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这些植物源农药可以干扰害虫的神经传导,从而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6 结语

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菜豆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农药残留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生产实践,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无公害菜豆栽培技术要点。无公害菜豆栽培技术应结合气候、土壤和农业资源条件等,制定适合的优化措施和技术方案。

猜你喜欢
菜豆病虫害种子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菜豆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
春播菜豆如何实现一播全苗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菜豆啊!我和你真的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