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森林培育工作实践路径探讨

2024-04-01 11:35豆俊波
南方农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彭水县灌木林林带

豆俊波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林业科技推广站,重庆彭水 4096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仍然是我国主要工作目标之一[1]。森林培育工作是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重要工作内容,广受各级政府的大力关注。近些年,为了解决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生态环境遗留问题,各级政府均采取了不同的森林培育措施。其中,重庆市彭水县的“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便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森林培育项目,在两年内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对缓解该地区造林绿化水平低、城乡生态修复难等突出问题,发挥出了可观的作用[2]。鉴于此,本文以“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为主,详细分析了彭水县森林培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1 现状

彭水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位于渝鄂黔隆起带向渝东中台坳下降的斜坡上,为新华构造体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复杂,受东北向构造控制,地貌呈现出“两山夹一槽”的特征。该地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平均温度约为17.50 ℃,降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约1 104.20 mm,光照偏少,无霜期较长,约312 d。彭水县面积39.03万hm2,其中以林业用地占比最高,约为25.38万hm2,占比可达65.02%,而林业用地又以森林面积为主,约22.67万hm2,森林覆盖率非常高,高达61.5%[3]。

“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实施区域位于彭水境内乌江两岸第一层山脊线范围,共涉及到鹿角、双龙、高谷等10 个乡镇。该项目总面积为1.20 万hm2,其中林地面积0.86 万hm2。森林类别以公益林为主,有国家公益林0.45万hm2,地方公益林0.30万hm2,其余为商品林,面积为0.11万hm2[4]。项目内主要优势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枫香,林分平均单位面积蓄积分别为53.25、78.15、81.85 m3·hm-2[5]。

2 实践路径

2.1 结构调整,数量提升

在森林数量提升方面,彭水县主要制订了4 项森林结构调整措施。

2.1.1 森林种植结构调整新(改)造林

彭水县预计在2021—2030 年实现880 hm2的林业用地转型,其中靛水6.67 hm2、高谷330.67 hm2、汉葭181.33 hm2、鹿角106.67 hm2、善感76.67 hm2、绍庆138 hm2、万足33.33 hm2、新田6.67 hm2。在实际改造过程中,主要选择水源条件差、单产值较低的耕地与园地,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措施,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其改造为特色经济林。同时,对生产效益较低的经济林地,开展高接换种、抚育管护等改造手段,实现经济林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在树种选择上,以营造具有彭水县特色的经济林群为目标,选择柑橘、花椒、桃、李等经济林木。

2.1.2 农村“四旁”植树

彭水县在2022—2023 年开展133.33 hm2规模的农村“四旁”植树,其中高谷51.33 hm2、汉葭12 hm2、鹿角11.33 hm2、善感15.33 hm2、绍庆34.67 hm2、万足8.67 hm2。在实际改造中,由各村社统筹组织工作开展,在耕地和园地的田间地旁、农村房前屋后、农村道路两旁、农村塘库堰周围及村镇周边营造生态林或特色经济林,坚持“能绿尽绿”的原则,充分利用零星边角空闲土地进行植树造林,提升农村整体绿色水平。在造林方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彭水县的实际气候条件与地质地形,采用株间、行间、带状和块状混交模式,针对独立小地块,采用单一树种栽植方式,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与林木质量,采用轻基质无纺布等容器合格苗进行栽植,使用2~3 年生营养袋苗。在树种选择上,考虑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观赏性,栽植了枇杷、柏木、楠木等10余种特色树种。

2.1.3 疏林地及未成林地营造林

彭水县在2021—2023年对项目区域内的333.33 hm2疏林地与未成林地进行造林,其中高谷160 hm2、汉葭66.67 hm2、鹿角31.33 hm2、善感16.33 hm2、绍庆40.67 hm2、石盘6 hm2、万足12.33 hm2。在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项目区域内两类地块进行造林活动,包括郁闭度在0.1~0.2 的林地及造林成效验收后保存株数超过造林设计株数80%且有成林可能的未郁闭地块。在造林前期工作中,结合实际地块的地形条件等因素,在征求专业机构的意见与技术要求以后,最终确定了人工植苗造林方式,并选择栽植柏木、栾树等适宜本地栽植的树种。

2.1.4 宜林地造林与灌木林地培育

彭水县在2022 年开展33.33 hm2的宜林地造林与灌木林地培育项目,该项目主要涉及到的乡镇有高谷、汉葭,地块面积分别为19.33 hm2、14 hm2。经过调研,最终确定选择宜林荒山荒地与坡度小、土质相对好的灌木林等地块实施该项目。结合实地情况,宜林荒山荒地主要采取人工植苗造林方式,结合各方意见与技术要求,最终选择柑橘、桃、花椒等树种营造经济林。在灌木林地培育方面,主要培育盖度低于40%且更新能力较弱的天然灌木林地,使此类灌木林地经过3 年培育后提升盖度超过40%,以增强灌木林地的水土保持功能。考虑到实际地形限制,最终确定了2种培育方式:1)人工补植方式,人工补植方式主要适合应用于土层较厚、坡度较缓的坡地,实际补植过程中,结合专业意见,确定补植量控制在20%~40%,为了提升补植灌木林的存活率与林木质量,补植结束后均采取了相应的抚育管理手段。2)封山育林方式,封山育林主要面向坡地陡、难以到达的灌木林地,采取自然修复的方式开展封山育林,树种以枫香、柏木、栾树、黄栌等树种为主,营造生态林,封山育林处的灌木林地高度均有明显提升。

2.2 规模优化,质量提升

在森林质量提升方面,彭水县主要制订了4 项森林质量规模优化措施。

2.2.1 景观示范林建设

彭水县在2021年实施66.67 hm2规模的景观示范林建设,其中高谷33.67 hm2、汉葭15.33 hm2、鹿角8 hm2、善感9.67 hm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靠近乌江及主要交通道路的区域进行项目建设,采取人工造林的方式,以营造混交林为主提升森林观赏性,选择的树种有香樟、红枫、黄栌等10余种生态树,在混交方式选择上,主要分为块状、行间及株间等方式,并按照实际混交树种合理确定混交比例。同时,结合具有本土特色的蚩尤文化,以景观示范林构造乌江画廊的亮丽底色,在增加森林观赏性的同时,有效地扩大了生态容量。

2.2.2 森林抚育

彭水县预计在2021—2030 年进行3 000 hm2的森林抚育工作,其中靛水56 hm2、高谷654 hm2、汉葭596.67 hm2、鹿角380.67 hm2、善感242.67 hm2、绍庆492.67 hm2、石 盘140 hm2、双 龙81.33 hm2、万 足294.67 hm2、新田61.33 hm2。结合实际林木生长情况,最终确定对中幼龄林进行抚育,具体为幼林郁闭成林到林分成熟前,近5 年未开展抚育工作的林木。根据抚育工作要求,最终确定了修枝割灌、除草与补植补播两种抚育方式。

2.2.3 低效林改造

彭水县在2022—2023年对项目区域内146.67 hm2的低效林进行改造,其中高谷50.67 hm2、汉葭27.33 hm2、鹿角23.33 hm2、善感8.67 hm2、绍庆18 hm2、万足14 hm2、新田4.67 hm2。在前期调研工作中,对项目区域内因为树种或种源选择不合理、无法做到适地适树、经营管理不当等,已经出现生长衰退、地力退化、功能下降、效益低下等问题的有林地与灌木林地进行了统计,在实际改造工作中,主要采取的手段有纯林改混交林、针叶林改阔叶林、单层林改复层林、生态林改景观林等“四改”措施,做到有规划地提升林分质量,实现低效林向高效林的转型。

2.2.4 建成区、园区及码头绿化美化

彭水县在2022—2023 年对项目区域内建成区、园区及码头进行了绿化美化,项目覆盖面积达66.67 hm2,其中高谷25.33 hm2、汉葭18 hm2、鹿角16.67 hm2、绍庆3.33 hm2、万足3.33 hm2。选择的地块主要为城镇建成区、交通码头的荒裸地、拆迁遗留空地等,采用人工补植结合人工补播的方式,栽植红枫、银杏及混合花种等,提升绿地系统的观赏性。

3 保障措施

3.1 细化工作职责

彭水县森林培育保障性工作的有序开展应注重工作职责细化,为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项目发展,需要从组织上有效协调政府部门机构,作为一项区域重点建设工作,彭水县成立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指挥部,由县长任总指挥长,政府办公厅、发改委、财政局、林业局等机构作为此次项目的主要成员。彭水县政府督查室负责对该项目的督查与考核,工作开展中各个相关部门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在森林培育工作项目中的目标、任务。在工作开展中有项目技术管理、物资管理和资金管理部门提供支持,彭水县林业局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设计编辑,并进行技术指导。“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森林培育项目的具体任务职责如表1所示。

表1 彭水县“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森林培育项目工作职责

3.2 加强项目监管

彭水县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要求对各类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全过程监督检查,项目开展中施工单位建立了内部自检队伍,以提高项目施工质量。按照森林培育建设方案,实行了项目目标管理制度,由领导小组定期与不定期开展项目质量与进度监督检查工作,并对“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项目中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项目施工中以合同方式进行严格管理,在森林培育项目竣工后按照合同要求逐级验收,落实项目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项目监督管理职责。

在项目资金支持上,依据项目建设任务目标确定了总体补助金额,建设项目资金使用中进行了同步监督管理,通过审计跟踪定期形成审计结果并向项目领导小组报告,避免在森林培育建设项目中出现挪用项目资金,资金违纪使用和违法事件等问题,保证“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项目资金能够在施工中及时到位,为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彭水县“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项目作为重点建设项目,要创新投融资体系,发挥政府的引导性作用,在政府统筹监督管理下,做好建设项目的统筹管理工作。

3.3 优化种苗管理

彭水县森林培育工作中坚持了乡土、抗逆与生态经济原则,积极提倡营造混交林,注重不同类型树种的合理搭配,维持生物多样性。“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项目中将种苗管理工作与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根据项目实施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差异性,倡导种植不同类型的树种,通过区域定向培育,提高林木良种和经济树种的使用率。树种管理中严格执行种苗“一签两证”和质量管理责任制,以保证种苗满足建设项目要求。森林培育建设中任何参与部门与单位不能单独购买和使用无生产经营许可证和未经检疫的林木种苗,对于质量无法达到Ⅰ~Ⅱ级良种标准的种苗严禁用于造林。此外,在经济林培育中采用了轻基质容器苗,从而提高种苗的培育质量。

3.4 强化资源管护

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项目区内严禁开展采石、修路和放牧等破坏林地行为,若因工程需要确实需要处置的,需要处置规定进行报批审核,对于项目建设区内出现的恶意破坏行为应予以严厉处罚。彭水县森林培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在森林资源管护中应做好阶段性成果巩固工作。根据“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要求,定期开展抚育管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等工作,全面提升森林养护管理工作质量。管护期间,在领导组指示下成立了森林专业管护队伍,落实各项分管工作,推进森林培育工作内容落实到位。

4 结语

新时期森林培育工作关乎地区生态发展总体质量,彭水县为推动城乡生态修复工作发展,实施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项目。在森林培育项目中以森林数量和质量提升为重点内容,明确了项目建设期间的各项保障措施,在政府各机构协同合作下为区域森林培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彭水县灌木林林带
重庆彭水县:土特产线上“赶场”
彭水县黑洞河水库施工导流方案比较
内蒙古自治区灌木林资源现状与保护发展对策
多措并举显成效 脱贫攻坚见真章——重庆市彭水县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青海高原高山灌木林植被特点及主要类型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兰州南北两山雨养灌木林地植物群落稳定性调查研究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Lovers Lane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