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发展赛道
——江苏宿迁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赋能绿色生活探访

2024-04-02 05:13国网江苏宿迁供电公司张海军颜靖尧朱婉菁
农电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宿迁市宿迁企事业

■ 国网江苏宿迁供电公司 张海军 颜靖尧 朱婉菁

2023 年12 月5 日,江苏宿迁供电公司员工对市区新投运的30 辆电动巴士充电桩进行检查,及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确保充电设施安全可靠运行。更好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推动市民绿色低碳出行。

充电设施建设关乎民生。宿迁按下充电设施建设“加速键”,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城乡充电服务网络,持续推动充电设施建设工程加快落地,有效缓解市民出行“里程焦虑”问题。

政企协力,双向奔赴,推动出台绿色出行支撑政策文件

2023 年12 月4 日一早,宿迁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徐洲驾驶电动汽车到班上后,发现电量不足,便到宿迁迁供电公司和宿迁经开区管委会共同投放的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给爱车充电。

为积极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充电桩建设,满足绿色出行需要,在引导“白天充电和有序充电”上进行探索和实践,2023 年年初,宿迁供电公司成立工作专班,历时2 个月对市区29 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走访并形成调研报告。针对调研中采集到的车位资源紧张、配变容量不足、收益如何共享等实际问题,工作专班第一时间积极与宿迁市工信、发改及省公司营销部等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在宿迁市工信局广泛征求各县区及市直相关部门单位意见后,又集中讨论补充完善,最终于2023 年4 月17 日正式印发了《宿迁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江苏省首个充分利用机关企事业单位内外部停车位资源和加快建设、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持政策、配套环境、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等工作方案在宿迁率先落地。

《方案》明确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利用内外部停车位资源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新建停车场的停车位配建充电设施比例不低于车位数的10%,对外开放的停车位配建比例不低于车位数的20%。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结合单位自身实际,扎实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此外,宿迁供电公司在促请《方案》出台及走访机关企事业单位调研过程中,对于有建设意愿并要求尽快建设到位的建设银行、蒙牛乳业、惠然实业、宿迁经开区管委会、泗洪政务服务中心、钟吾国际学校等单位,落实专人上门跟进服务,推动加快实施。

自2022 年营商环境“获得电力”指数将居民充电便利度纳入评价体系以来,公司推动政府相继出台了《宿迁市居民住宅小区电动汽车自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指导意见》《2022 年宿迁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文件。“文件的出台对我市充电网络拓展完善、进一步提升充电便利度,提高企事业单位配变经济运行水平,减少电网调节资源投资等必将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宿迁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自《方案》实施以来,宿迁已有51 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设充电设施,建设交流充电桩63 台、直流充电桩173 台,合计充电功率1.07万千瓦。2023 年1—11 月,宿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总充电量达4 700 余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9%。得益于这些充电设施建设,绿色低碳出行成为新风尚。

数量更多,服务更优,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如雨后春笋

2023 年11 月28 日,在宿城区府苑小区,数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正在为新能源汽车服务。“这里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共享的,有需要的新能源汽车车主都可以把车开到这里充电。”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说,该小区作为共享充电小区,在扩建的公共停车位上建设了充电设施并对外开放,提供方便的公共充电服务。而这只是宿迁探索共享充电小区建设成果的缩影之一。为提高充电便利度,宿迁市在全省范围内创新提出共享充电小区建设。相关部门根据扩建的充电停车位数量评定一星、二星、三星共享充电小区,并分别给予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委员会一次性资金奖励。既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改扩建,又鼓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克服困难,进入老旧小区,实现双向发力,破解老旧居民小区充电难题。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车主中长途出行需求,宿迁推进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建设。“高速服务区充电站让我们车主感到很安心,治好了我的‘充电焦虑’。”在淮徐高速洋河服务区快速充电站,车主徐先生在休息的同时,车也在充着电,高速服务区配套的充电设施是他驾驶新能源汽车跑长途的底气。

“宿迁实现境内高速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在做好日常维护的同时,还通过调配移动充电车,更好地为广大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服务。”国网宿迁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宿迁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让新能源汽车“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乡”成为现实。宿迁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政府监测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宿迁市已建设各类型新能源汽车充电站430 余座,充电桩2 400 余台,实现高速服务区、乡镇地区全覆盖,主城区形成3 千米“充电服务圈”。

相关的设施越来越丰富,市民出行也变得越来越便捷,这是每位宿迁市民都能感受到的变化。2022 年,宿迁发布了《宿迁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将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园区、旅游景区等场所的充电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将在宿迁市中心城市范围内设置公共充电设施186 座、充电桩2 462 个;远期规划至2035 年,设置公共充电站296 座、充电桩3 826 个。

顺利“安家”,幸福加码,非机动车充电设施应用场景越发丰富

整洁的车棚、便捷的充电桩……走进宿迁市区项王小区二期,充电式停车棚内整齐停放着多辆电动自行车。

宿迁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针对新建、在建的住宅小区、居民楼院等建设项目,严格按照《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防火设计标准》建设并纳入审批范畴。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实事项目以及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等工作予以推进;推动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按照技术标准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设施,便于员工在单位集中停放充电。

越来越多的智能充电设施“上岗”,有效提高群众的安全指数。

让居民的爱车顺利“安家”,为幸福生活加码。在市区金港花园、项王小区一期等21 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新增非机动车充电桩及插座6 000余个。市民在充分享受到方便、快捷、安全的同时,也切切实实提升了安全感、幸福感和收获感。

“2022 年,小区启动改造工程,为了满足居民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需求,同时也为了解决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充分考虑使用便利性、安全性后,小区共建成56 座充电式停车棚,目前均已投入使用,可容纳800 多辆电动自行车充电。”该小区党支部书记赵娟介绍。

“2023 年,我们计划在辖区建设充电设施共260 套,充电点位2 000 多个,目前大部分设施已投入使用。实现辖区居民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以及其他停放电动自行车较多的场所基本配备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系统。”宿城区古城街道应急管理局局长胥志刚介绍,古城街道将合理规划布局、加快建设进度,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

当前,宿迁不少菜市场也引入了非机动车公共充电设施。“之前一些经营户会私拉电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2022 年,菜场进行了改造,除了对内部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外,还安装了非机动车充电棚,满足商户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靳塘城市之家菜市场负责人蔡光明说。

在市区西楚农贸市场,这里也增设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市民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缴费后就能进行充电。“菜场新安装的充电桩解决了我们的充电难题,交费1 元可以充4 小时。”西楚农贸市场商户谢女士,一边用手机扫码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一边高兴地说。

猜你喜欢
宿迁市宿迁企事业
宿迁市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宿迁,宿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做优做强工会企事业的几点思考
宿迁市农业发展需“三方突破”
宿迁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