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栓先行,远离卒中

2024-04-02 08:36作者廖紫琼董淑杰刘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年1期
关键词:抗栓房颤抗凝

作者:廖紫琼,董淑杰,刘芳*

单位: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191;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药学部,深圳 518107

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可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偏瘫(半身不遂)等,是我国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脑卒中可引发偏瘫等严重不良后果,那么脑卒中是否可以预防呢?应该如何预防呢?

■ 脑卒中如何预防

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血脂异常、肾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不良的生活习惯(久坐不动、大量饮酒和吸烟)等均是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若对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2]。预防脑卒中的方法包括戒烟、戒酒、适当运动,以及服用药物控制血脂、血糖和血压。此外,对于已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和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患者,使用抗栓药物也是预防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

■ 抗栓药物为什么可以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也被称为“脑血栓”,是指颅内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并影响大脑的功能。当大脑的血液供给出现中断或减少时,脑组织会因缺血而无法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脑细胞缺氧几分钟就会开始死亡,从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易发生在房颤和脑动脉粥样硬化这2类患者中,常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等抗栓药物进行预防。

对于房颤患者,心房的“颤抖”会导致血液流动缓慢且杂乱无章,因此血液易在心脏淤积并形成血栓。在心脏形成的血栓易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动阻塞大脑动脉,导致大脑内血流受阻和脑组织缺血,从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3]。抗凝药物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使其不易在心脏形成血栓,进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研究表明[4],抗凝治疗可使房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降低64%。因此,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可减少心脏内血栓形成,避免心脏血栓脱落及阻塞脑血管,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当颅内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脂肪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厚,导致血管越来越狭窄,进而阻碍了血液的正常流通。粥样硬化斑块易破裂,一旦发生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将迅速“拥抱”聚集,形成血栓,堵住狭窄的血管,进一步阻断血液的正常流动,从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5]。因此,颅内动脉存在粥样硬化的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阻止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的血栓,并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 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常用的抗栓药物有哪些

选择正确的抗栓药物才能有效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常用的抗栓药物主要分为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2大类。抗凝药物可减少房颤患者心脏内血栓形成,预防由于心脏血栓形成和脱落所引发的缺血性脑卒中。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艾多沙班、阿哌沙班等)[6]。

抗血小板药物可阻止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的血栓,主要用于存在脑动脉粥样硬化或并存其他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栓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切记勿自行服用抗栓药物。此外,使用抗栓药物易引起出血,应密切注意是否有黑便、血便、血尿、鼻黏膜出血等出血现象。

■ 快速识别脑卒中的预警信号

脑卒中发病急,且病情变化迅速,快速识别出脑卒中可帮助我们尽快获得正确的紧急治疗,因此需掌握脑卒中的预警信号。若突然出现视力模糊、语言障碍、听力减退、面部偏瘫等症状,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可使用“中风120口诀”快速辨别脑卒中[7]:①“1”看,看1张脸,是否出现脸不对称、口角歪斜。②“2”查,查2只手臂,平行举起,是否有单侧无力。③“0”听,聆听语言,是否出现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以上任何一个问题若回答“是”,都高度怀疑其发生了脑卒中,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用药小贴士

预防脑卒中除了要积极戒烟、戒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外,房颤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栓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可防可控,可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防患于未然,才能远离脑卒中,保持健康。

猜你喜欢
抗栓房颤抗凝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冠心病患者四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抗栓治疗进展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