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路径

2024-04-02 06:26闫晓辉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班级

闫晓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素质教育中,德育作为培养学生品格和道德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小学阶段尤为关键。而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想、品德、智力、美感、体能等方面,而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优秀的品德。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对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德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创新思维、情感表达等综合素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组织集体活动、开展主题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集体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主动学习能力,这些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生活态度具有深远影响。

其次,德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和校园文化,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以及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通过德育,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班级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德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当今社会,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社会的进步培养更多有责任心的新一代。

二、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代社会,许多学生家长都忙于工作,无法及时给予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有些家庭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导致学生对道德的认识模糊。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学生道德观念淡薄的一个原因,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如功利主义、物质追求至上等,这些价值观会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学生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和观念的诱导,出现品行不端、道德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一些学校和班主任将重点放在学科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有些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二)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

首先,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对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理解程度有限,缺乏对错误行为后果的全面认知,并且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在课堂上打闹、争抢玩具,或者在操场上追逐打闹,不顾及他人的安全。其次,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常常会因为自己的情绪波动而表现出不良的行为。如有的学生感到生气、沮丧或不满时会发脾气、争吵或打架,常常难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导致冲动行为的发生。再次,小学生的个体意识和责任感不强,难以承担自身的行为后果,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容易陷入无规律的生活状态,缺乏自觉规划时间的能力。最后,社交环境也对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当身边的同伴存在不良行为习惯时,学生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难以正确区分和选择。

(三)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在小学德育中,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的,家长可能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事务无法有效参与学生的德育。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庭都面临着忙碌的生活节奏,学生父母可能需要长时间工作,或者有其他家庭事务需要处理,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这就使得家长在学生德育方面的角色被削弱,学生在家里得不到充分的道德指导。其次,在一些家庭中,学生父母可能没有受过良好的德育,或者对如何进行德育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从而无法有效指导学生,未能给予学生正确的道德导向。再次,家长可能没有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文化,缺乏对道德行为的明确要求,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让学生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最后,一些家庭存在过度溺爱或过度放任学生的问题。有的家长溺爱学生,过度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缺乏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和引导,还有的家长过于放任学生的行为,缺乏适当的限制。这种过度溺爱或过度放任的家庭环境导致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无法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

三、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路径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班主任应该积极展示自身的品德和良好的道德观念,言传身教,将诚实守信、勤奋努力、乐于助人等正面行为示范给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关注集体利益,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班主任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班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烦恼,了解学生的困惑;设置课堂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增进彼此间的信任。班主任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来建立师生关系,例如,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友谊和团队精神,或者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班主任互动,还可以创造机会与学生共进午餐、参加户外运动等,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最后,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情感需求和发展特点,班主任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并针对性地给予其关心和指导,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其困惑和需求,给予适当支持。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取得好的成绩时,班主任应该及时给予其肯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可以设立班级奖励机制,促使学生发展自身素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德育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以上策略,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德育中收获更好的成果。

(二)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既能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又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班主任应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班主任要确保对学生的惩戒是公正且有秩序的,避免以偏概全或者采用过度严厉的处理方式。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能够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公平对待,从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其次,在素质教育中,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担当起教育指导者的责任,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课程、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应对危险的能力。例如,班主任可以教授学生如何避免交通事故、如何防范网络安全问题等,锻炼学生辨别和预防不安全因素的能力。

再次,班主任应该建立一个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从而更愿意向班主任求助和反映问题。班主任可以与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沟通,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同时,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最后,班主任要积极地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家长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安全活动和教育讲座,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选择。

首先,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不同,班主任要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相应的活动选择。例如,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组织体育竞赛、训练等活动;对于喜欢艺术的学生,可以组织美术比赛、音乐会等活动。多样化的活动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更愿意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其次,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团队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例如,组织班级运动会、文艺汇演、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一起参与规划和组织,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结识新朋友,共同面对挑战,增强集体荣誉感。

再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也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公园、博物馆等,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同时,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如为老人送温暖、为贫困地区捐款等,以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能力。

最后,班主任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班主任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在学生面临困难时给予其指导。同时,班主任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分享会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士与学生交流经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其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涉及学生的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等方面,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一,班主任可以开展情绪管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班主任可以通过讲座、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情绪的表达方式、调节方法以及正面情绪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帮助其认识到不同情绪的特点,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第二,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对提高学习效率、规划个人生活非常关键。班主任可以開展时间管理讲座、班会活动等,向学生介绍一些时间管理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时间管理目标,并定期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第三,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管理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内容,涉及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计划的制定等。班主任可以通过讲解学习策略、分享学习经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组织学生互相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第四,班级规章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并进行宣传和解释,定期检查学生对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及时采取奖惩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

第五,班主任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家校合作等方式给予学生适当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自我管理方法。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展开研究,提出一系列策略,希望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创造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同时,与学生家长密切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宋行军)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