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2024-04-02 07:56叶丽云
小学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作业设计学习动机

叶丽云

〔摘    要〕  本文以“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为主题,探讨了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系统地评估了不同类型数学作业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旨在探究不同类型数学作业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方面的作用。研究方法包括对多所农村小学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反馈。研究结果显示,在作业设计上,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导性问题和难度设置合理的作业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增强学习动机。此外,与纯粹机械重复的练习相比,综合性、拓展性作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  作业设计;有效性;学习动机;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9    058-060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扮演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角色。农村小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学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材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教学资源,其作业设计对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笔者发现,在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材中的数学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否与农村学生的学习特点相适应,仍需深入研究。其次,作业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情感需求,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并以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材为研究背景,通过实践和研究,寻求更加符合农村小学学生实际情况的数学作业设计方法。本文从教材内容分析、作业设计原则、学生学习反馈等角度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其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效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提供可行的作业设计策略,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教育决策者提供依据,以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农村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业发展。数学作业设计在学生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巩固知识的手段,也是培養学习习惯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

数学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点复习与强化、拓展与应用、综合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已有研究在探讨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优化方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表明,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科兴趣,但过多的重复性作业可能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此外,作业的开放性和引导性也受到关注。一些研究提倡设计开放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多样化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而另一些研究则强调作业的引导性,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二)项目式学习与学习自主性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项目式学习逐渐受到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中,农村小学数学作业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和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效果。项目式学习可以巧妙地融入数学作业设计,具体应用包括问题导向的作业设计、跨学科整合、社区服务项目等方面。

学习自主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性、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能够有效地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在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培养学习自主性可以从任务分解与计划制订、资源获取与合理利用、自我评价与反思这三个方面入手。

项目式学习与学习自主性在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有着重要作用。将项目式学习融入数学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以致用,培养跨学科思维;同时,培养学习自主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三)农村教育面临挑战

农村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多重困境与挑战。许多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师资力量较弱,学生家庭背景差异较大,这些都影响了数学教育的实施和效果。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的特点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为后续的讨论提供背景,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以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通过深入分析不同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动机、理解能力和成绩的影响,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更为科学的作业设计指导。

本文研究对象为农村的小学生,涵盖不同年级和学习水平的学生。从不同学校和年级中选择适当的样本,以确保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泛化性。

样本选择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首先根据农村小学的年级划分进行分层,然后从每个年级中随机选择若干所学校。在每所学校中,随机选取若干班级,然后从每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样本。样本的数量符合足够性原则,以确保研究的可信度和统计的显著性。

为了全面了解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式。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了解他们对不同数学作业设计的看法和评价。问卷涵盖学习动机、理解难度、作业时长等方面的问题。

成绩分析:收集学生数学成绩数据,对比不同作业设计下学生成绩的差异,从而评估作业设计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课堂观察:实地观察课堂教学情况,记录教师在不同作业设计下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反应,以了解作业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对成绩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以验证不同作业设计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对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文字材料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关键主题和模式,以揭示不同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表现的影响。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遵循伦理原则,确保研究对象的隐私权和权益受到保护。取得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知情同意,并保证所得数据仅用于研究目的。

通过深入研究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研究预期可以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更具指导性的作业设计原则,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为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但本研究可能受到地域、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方式等因素的限制,研究结果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局限。此外,由于研究设计的复杂性,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和资源限制。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数学作业设计的实际情况

数学作业设计在教育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以下是从教师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的角度对数学作业设计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

1.教师问卷调查

通过教师问卷调查,可以了解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实际做法和看法。

作业数量和难度:多数教师倾向于设计适量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然而,部分教师可能会设计过多或过难的作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习动力。

作业类型:教师通常会设计练习题、应用题和拓展题等不同类型的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个性化:一些教师尝试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设计个性化作业,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2.访谈分析

通过访谈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数学作业设计的背后原因和实际实施情况。

教学目标:教师普遍认为作业设计应紧密联系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激发兴趣。

反馈机制:许多教师强调作业的反馈机制的重要性,通过检查和评价作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提供指导。

时间管理:一些教师提到作业的时间管理很关键,应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完成作业,同时不影响其他学科和课外活动。

3.文献分析

从研究文献中可以获取关于数学作业设计的广泛观点和实际情况。

认知理论:文献表明,数学作业设计应基于认知理论,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作业。

多样性:研究顯示,多样性的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例如运用不同形式的问题、情境和材料。

连接教学:作业设计应与课堂教学相衔接,充分利用作业作为巩固和拓展课堂内容的机会。

综上,数学作业设计在实际情况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作业数量和难度的平衡是一个挑战,需要教师权衡学习负担和学习效果。个性化作业设计有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作业的目标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通过反馈机制帮助学生进步。时间管理对于作业完成和学习的整体平衡至关重要。作业设计应考虑认知理论和多样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二)项目式学习对学习自主性的影响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习内容组织成具有解决实际问题任务的项目,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项目式学习通常涉及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和执行项目任务,这种参与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任务的实践性和挑战性,更有可能主动参与,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同时,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面对实际,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搜索、整理信息,自主管理时间,提出解决方案,并逐步实施,这些步骤都促进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项目式学习在提升农村小学生学习自主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参与项目,学生能够培养探究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计划与管理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自主性,更愿意主动参与和探索,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式学习也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必要的指导和反馈。教师在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合作交流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五、结语

本研究关注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及其对学习自主性的影响。通过实践和数据分析,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业设计与学习成效关系:研究认为,合理设计的数学作业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成效。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实际问题和学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项目式学习与学习自主性:本研究强调了项目式学习在提升学习自主性方面的积极影响。让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对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交流技能大有裨益。

【本论文系2023年度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实践性作业实施路径探究”的成果之一,KCA2023290】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吴传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36):89-90.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作业设计学习动机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