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分析

2024-04-02 07:49王浚川
公关世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分析大学生

王浚川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之下,因此各大高校在落实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都增加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注度,并对相关教学指导进行完善与优化。大学生作为目前新时代创新创业的主要群体之一,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因为自身能力有限、学校师资基础薄弱、缺少专业培训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最终创新创业成果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提出针对性实践策略成为必然工作,本文将从就业与机会和政策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问题,再结合现实因素分析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在大幅度增加,而社会能提供给他们的工作和机会有限,导致市场上出现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的情况,对学生而言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学生在如此的就业压力下,开始选择自主创业,尝试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特长与创造力,从而获得个人的成功。基于此,高校应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以增加学生对创业认知、认可度为目标,保证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并加强顶层设计,基于资源的整合强化创新创业体验性,久而久之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专业,营造良好就业氛围。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方面

1.知识储备不足

目前阶段我国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普遍体现出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欠缺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与分析,从而难以对消费者需求和趋势进行准确判断,最终造成产品、服务与市场要求不匹配的问题;第二,商业运用的知识欠缺,包括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致使后续自主创业企业运用时管理混乱、成本控制不当、营销策略失误问题频发;第三,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不足,导致产品、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状态;第四,对公司注册、税务缴纳、知识产权保护等创业过程中需遵守的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容易在实践中出现违规行为,在无形中为企业带来风险;第五,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欠缺,创业必须具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有效组织和协调团队成员的情况下发挥团队无限潜能,但是大学生在此方面能力也有所欠缺,不利于团队发展,降低创业成功率。

2.缺乏社会经验

很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导致在创业过程中经常遇到阻碍,创业成功率始终难以提高。首先,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学校环境中,所以对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了解有限,从而难以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与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的关系,对各类关系无法妥善处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其次,创新创业过程中学生对社会和市场风险的评估及应对十分重要,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经验和判断力,但大部分学生此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经常出现对突发问题处理不当的情况;最后,在商业合作和谈判中,创新创业阶段的大学生也处于劣势状态,他们未能充分掌握此方面的技巧,最终很可能影响合作和项目的高效率、高质量推进[1]。

3.创新意识待提升

大学生的创业想要获得成功,就一定要明确“新”的重要性,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都需要积极创新,然而实践过程中,许多大学生思维固化,习惯于参考他人的成功方法,或依赖于传统的思维模式,无法突破现有的框架而提出新颖、有创意的想法。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大量大学生缺少持续学习的精神,创新创业是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如果不能长期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那么无论是创造能力还是发展的潜能都难以被挖掘,创业也会止步不前。与此同时,很多学生还缺少向传统发出挑战的勇气和决心,畏惧困难和失败,久而久之创业、创新的动力被消磨,也难以获得成功。最后,在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跨界整合也逐渐被重视,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期间,由于知识储备不足、社会经验不足,很难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到一起,导致单向化利用资源,自然也难以实现创业的创新和突破。

4.创业选择与市场需求的偏差

大学生初步接触到社会,对市场情况、行业发展、消费者需求都还没有深入理解,因此,往往在项目选择、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盲目心理和理想化心态。首先缺少市场调研经验,对市场目标、潜在客户需求的了解严重不足,产品与服务难以和市场需求匹配,与此同时,他们还会过于理想化地看待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相较于真正的市场竞争,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无法得到可持续发展。此外,大量大学生在尝试创新创业实践前,所学专业偏向技术类,因此创新创业过程中更重视技术的创新,很有可能出现,自身企业技术先进,但是不符合市场需求,难以实现技术的商业化转化,无法获得成功。还有部分学生习惯于观察行业、产品的热门信息,产生盲从心理,这样做往往会使创业昙花一现,无法获取长足的发展。为避免上述偏差,大学生在创新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与分析,了解消费者、市场发展、发挥发展等的实时信息,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选择,实现持续性发展[2]。

(二)机会与政策方面

1.创业机会识别

创业机会识别指在对市场机会的识别与把握,大学生由于对行业了解不足、对市场敏感度等原因,无法在选择创业领域的过程中深度了解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加之存在较为乐观或悲观的心态,对市场潜在价值的评估经常过高、过低,从而无法对创业机会进行准确判断。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识别创业机会的过程中,习惯性使用直觉和感性判断,忽视了对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判断依据不足也容易影响创业效果。面对以上问题,学生应尝试与行业人士交流、学习,不仅学习经验,也积累丰富人脉,在真正了解市场的前提下提高创业机会识别能力。

2.创业环境不佳

由于一些負面新闻和个别的不良企业,社会整体对大学生的信任度降低,认为他们经验不足、社会资源匮乏,都很难实现创业的成功。此外,一些传统观念始终影响着社会对大学生的判断,大部分家长、教师都认为学生毕业后应寻找一份稳定工作,而不是去进行风险创业,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也会对大学生创业心态造成影响。最后大学生创新创业期间,需要办理各种手续、证件,包括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于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而言,这些手续繁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办理,在创业的基础阶段就受到阻碍,容易打消他们的创业积极性[3]。

3.政府支持不足

伴随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深入开展,部分创业时间长、发展好的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已经与最初大不相同,对于国家、政府扶持政策的需求也呈现出差异性,但是,部分现有的政策还未能达到与时俱进,对大学生创业的保障性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同时,国家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创业,且颁布多条政策,但是在落实阶段,一些地方的政府、政策执行部门,未能按照规定制定配套的政策实施方法,经常找理由推诿,无法将对大学生有切实帮助的政策有效落实,或者部分又会的创业支持政策有较高的门槛,也涉及多个部门的合作,这些部门对手续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大学生在申请创业优惠条件时也会受到一定阻碍。最后,监督检查机制的缺乏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政府执行政策未能设置相应的考核机制,也未能将监督检查变成常态化任务,致使政策落实效果不佳,影响学生的创业成果。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分析

基于当前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学校应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基础支持,政府也应制定更科学的扶助政策,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以培养,助力人才的发展,也保证社会的长足进步。

(一)明确创新创业培育能力培训整体思路

首先,学校方面应该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培育体系,在日常交互中增强学生思维创新意识,为他们创业能力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落实该想法的过程中,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竞赛,包括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意大赛等,让大学生将创业、创新的思想植根于自己的大脑,并通过丰富的活动与竞赛经验,不断增强实践能力,也养成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良好习惯,为未来实践发展奠定基础[4]。其次,应在校内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如定期举办讲座、论坛等活动,从根本上加大对创新创业理念的宣传力度,也让学生从内心深度点燃创业精神,在实际生活中释放自身的创业热情。此外,学校方面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服务、项目评估、融资支持等服务,让所有人在创业初期能想有所依、行有所援,生成无限的创新创业动力,在更多有效支持下取得创业实践的成功。

同时,还要搭建更多外在的平台,如深化校企合作,高校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提供最原始的创业支持,合作期间,学生不仅能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内部的运行规律,还能融入商业环境,在观察与实践中了解当前阶段的市场需求,为自身的创业实践积累素材,久而久之,形成正向的创业意识,在丰富资源中获得自我成长。或者学校与政府部门积极沟通,为大学生争取更多创新创业方面政策的支持,包括创业贷款、税收优惠、创业场地等,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大学生的创业成本、风险明显降低,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也相对提高。

(二)完善实践基地孵化模式,推动创新创业实践转化

学校与政府部门在现有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孵化模式上,还要进行进一步完善与优化,致力于打造出一支专业化孵化服务团队,需要完成以下相关工作:

1.推动“创业辅导+天使投资”孵化服务模式,由成功的企业家、投资人、创业者组建成专业的创业辅导团队,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创业指导和建议,由辅助团队牵头举办创业讲座、工作坊等活动,及时分享创业经验,进行更全面的市场分析和商业模式分析,同时与天使投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建立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基于对融资平台的搭建,实现优质项目与投资人对接目标,保证获得充足的创业项目资金注入,也助力项目的快速发展。

2.建立“线上线下社区+交互设计研发”的新型孵化模式,对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建立线上的社区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交流、学习、合作的机会,他们可以随时在平台内分享创业经验、项目信息以及自己了解到的行业动态,由此能进一步加快信息的流通,也能保证有效的知识得到更大范围地分享。除了线上的社区,还需要建立线下的实践基地,配备好工作空间、会议室、培训室等设施,让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在正式运行项目前获得实践操作的机会,并获取更专业的导师指导和项目支持服务。最后强调资源的整合与交互设计研发,加强大学生创业者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孵化器”的合作,提高实践基地的影响力,获取更多有效资源,并突出交互设计研发的功能,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创意构思、原型设计、测试反馈等服务,实现创业者与用户、利益相关者的交互,对产品、服务的设计都进行不断优化与改进,定期对实训基地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完成服务内容与策略的调整,实现持续发展。

利用“创业辅导+天使投资”与“线上线下社区+交互设计研发”的孵化模式,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他们创新创业的孵化与成功率,也间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5]。

(三)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原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渠道基本上只有指导学生参与比赛、提供简单实践场所两种,这两种渠道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因此学校也应增加相关培养渠道,包括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等,让学生不断获得接受、动手、专业实践、社交以及管理能力的提升,还可以组织更多类型的创业实践比赛,如商业运营模拟、项目创新等,基于此搭建仿真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实训基地等。最后为激励学生,保证他们在无限动力支撑下落实创新创业计划,政府部门也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由政府出面发动风险投资、民间资助、慈善资助等,提供最充足的创业资金支持,营造出更轻松、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增强学生综合实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有助于学生打破固定思维,在充分发挥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前提下,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学校与社会针对学生在就业与机会政策方面问题进行人才扶持计划的全面优化,突出培养实效,实现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启发,为他们整理思路、创造机会,再借对实训基地孵化模式的完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保证他们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谭雨婷,张慧敏,黄沛仪等.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2,33(21):30-32.

[2]周朱燦.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山西青年,2022,(21):132-134.

[3]张春晖.创新素能导向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与提升[J].营销界,2022,(21):155-157.

[4]边疆,周辉.论体育精神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J].甘肃教育研究,2022,(10):118-120.

[5]黄迎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国际公关,2022,(19):65-67.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分析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