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李冰文化的精神内涵分析及其传承价值探讨

2024-04-03 22:26王丽娟李云鹏朱云枫
中国水利 2024年2期
关键词:李冰都江堰水利

王丽娟,陈 曜,李云鹏,3,朱云枫,3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2.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00038,北京;3.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100038,北京;4.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611830,成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讲道:“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条件决定了水利是中华民族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水利的历史伴随中华文明的进程,自大禹以降,凡兴水利、除水害有功者皆被载入史册,成为激励后人前行的楷模和凝聚力量治水兴邦的精神纽带,这是中华文化珍贵的内涵。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问题越繁杂,挑战越严峻,越需要我们站稳人民立场,以礼敬和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于公元前256 年主持修建都江堰,由此深深地影响了秦国历史、四川历史乃至中华民族的历史。因为都江堰的巨大作用和李冰本人的巨大影响,李冰成为科学治水、造福人民的水利行业象征、水利人象征和具有独特人文价值的文化符号。很多人都提出过李冰文化精神内涵的具体文字表述,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近年,我国水利事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全面、深刻地提炼、传承李冰文化,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古堰文明,引领现代水利,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代李冰文化精神内涵的提炼

1.基本原则

基于李冰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对其进行科学提炼应结合国家需求,紧贴时代脉搏,本着体现独特性,同时便于大家接受和推广的原则进行。

(1)体现特色

任何一种文化精神内涵的表述,都有其鲜明的特色。所谓特色鲜明,就是要提炼出李冰文化精神层面的最本质特征,且应避免雷同,着力突出特色。

(2)与国家需求相结合

对李冰文化精神内涵的提炼,应着眼于当代中国所处时代的特征,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

(3)采用价值意识形态的表述

马克思价值论层面的“精神”,指的是能够反映、体现和表征价值主体的价值观念特征、价值思想内涵的价值意识。李冰文化精神内涵的提炼应着重体现其蕴含的价值意识。因此,在具体表述上,应采用价值意识形态语言,且表述要经得起推敲,逻辑自洽。

2.具体表述

笔者认为李冰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以李冰为代表的都江堰历代治水先贤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都江堰的建设管理发展过程中、治水实践中所形成和体现的执政理念、科学思想、优秀品德及与之相关的民族情感,也是都江堰巨大作用、历史地位、独特价值的反映。本着客观、便于接受和推广的原则,提出李冰文化精神内涵的具体表述为“治水兴邦,师法自然,求实创新,人水和谐”。

其中,“治水兴邦”是从服务民生的角度,体现执政为民、强本固基的治国需求,揭示水利事业的价值取向;“师法自然”是从治水思想的角度,体现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科学理念,揭示水利事业的实践遵循;“求实创新”是从传承发展的角度,体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运行特色,揭示水利事业的管理精髓;“人水和谐”是从永续利用的角度,体现生态平衡发展理念和系统思维,揭示水利事业的发展方向。

(1)治水兴邦

李冰究竟在何时任蜀守,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如《史记·河渠书》中只是简单地提到“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汉书·沟洫志》则只在“冰”之前加了姓氏“李”。后汉末应劭《风俗通》说:“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晋常璩《华阳国志》说:“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明代杨慎说:“周赧王十四年,秦蜀守李冰凿离碓,避沫水之害。”尽管说法不一,李冰任秦蜀守的历史事实均在文献中出现过。1974 年都江堰渠首工程附近外江桥基坑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其胸前铭文“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其两袖铭文“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掾”“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是李冰任蜀守的又一佐证。

李冰是秦灭蜀国后蜀郡的第二任太守。当时蜀郡亟须发展经济,使社会稳定;亟须增加物资,支持秦国政权的统一战争。治水,减少洪涝灾害,发展农业,疏浚各处河道方便交通是面临的要务。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上任后修建都江堰,整治大渡河水道,改善水运条件,导洛,沟通岷江与沱江,开发绵水灌溉等,做了大量实事。

李冰在蜀地治水的成效,应该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来看。短期成效是减轻水患、疏通水路交通以及发挥一定的灌溉效益,从当时的主观意图来讲,前两方面是主要的。《史记》中称“有余则用溉浸”,《华阳国志》中也称“又溉灌三郡”,这一点大家都是认可的。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灌溉效益则越来越大。从长期和战略的角度来看,李冰治水的成效和历史影响显然更大,集中起来说,就是对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造就。“天府之国”说法的起源,早期的文献主要是《华阳国志》和《三国志》。《三国志》作者陈寿,成书于西晋,约公元280—290年间。其中的《蜀志》,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有这样一句话:“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是历史上最早将成都平原称作“天府之土”。略晚一点,《华阳国志》中也有类似评述,也是后世评价都江堰工程引述最多的描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一个地方要能被称为“天府”,起码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稳定、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第二,非常发达的经济水平;第三,相对稳定的政治、军事环境。而前两个,都要归功于都江堰。因此,说都江堰造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是名副其实的。

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扬州、益州(以四川成都为代表)成为经济繁荣的代表,就有了“扬一益二”的称道。抗日战争时期,因都江堰繁荣富庶的成都平原成为全国战场的大后方,源源不断地向战争前线输送粮食,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打下重要基础。目前都江堰以占全省约1/20的土地,提供了全省1/4的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产能,养育了全省1/3的人口,为保障四川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生态良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纵观都江堰自修建后2200 多年,经久不衰、效益宏大,无论和平时期还是战乱时期,都发挥着稳定当地社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进而促进国家富强的“压舱石”作用,深刻影响了当地社会,奠定了四川的重要战略地位。

(2)师法自然

都江堰是水利工程技术与中国哲学巧妙结合的典范之作,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精髓。道法自然,以自然之法为法,这是法的最高境界。李冰深谙其理,他在思考治水之法的时候,巧妙运用道法自然的思想,尽量利用自然条件来实现人的目标。

首先,都江堰渠首的选址非常巧妙:一是从整个成都平原来看,这一位置处于成都平原的顶点,能够使岷江水从此处顺畅流入内江,自流流遍成都平原,这对分洪、通航、灌溉都是最有利的;二是从岷江来看,此处位于岷江出山口段,是河流弯道的凹岸,便于分流、引水,同时可以利用弯道环流的作用将河底砂石排到外江,减少内江的淤积。

其次,都江堰是无坝分水,鱼嘴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须绕行鱼嘴上游的弯道,主流直冲内江,内江稍深,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这就利用地形和水流规律,达到“分四六、平潦旱”的目的。飞沙堰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当内江引水量超过需要时,水便会从堰顶排泄到外江去,还能带走大量的泥沙,水量越大,泄洪的能力就越强,使成都平原免受洪涝灾害;而当内江引进的水量过小时,飞沙堰便自动失去泄洪功能,变成拦水进入内江的堤堰,保证了充足的水量流入宝瓶口。宝瓶口是都江堰控制引水量的工程,起着束水的作用,严格控制着进入成都平原的水流量,特别是当上游水量过大时,洪水被离堆阻挡回涌,大量的洪水便从飞沙堰这个通道溢入外江流走,而宝瓶口则保持了灌溉农田所需的水量。

总之,渠首三大工程因势利导,巧妙地利用水流规律解决了引水、泄洪和排沙的矛盾,形成了“宝瓶口引水灌溉—鱼嘴分流分沙—飞沙堰阻流排沙”的铁三角关系,不仅可以分洪、灌溉,而且妥善解决了泥沙问题,使得都江堰能够保持2200多年,一直发挥防洪、航运以及灌溉作用。此外,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即竹笼、杩槎、羊圈、干砌卵石,所用材料皆取于自然,具有造价低廉、工艺简便、循环利用等优点,保障了都江堰的正常运行。

(3)求实创新

纵观都江堰2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求实创新是都江堰长效运行的制胜法宝。以李冰为代表的都江堰历代治水先贤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创新,因时制宜。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体系、水利管理建筑设施、河工技术、岁修经验等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得以完善。

据《华阳国志·蜀志》和《史记》记载,李冰建都江堰,当时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凿离堆、开宝瓶口,确定了都江堰整个工程体系的选址;二是开渠系、通水运、灌溉农田,最主要的内江干渠就是穿成都的“二江”,也就是《华阳国志》里说的郫江、检江,今天的府河、南河;第三个是立石人,实际上就是树立水尺。《华阳国志》中记载,李冰建都江堰后,“於玉女房下自涉邮(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由于《史记》中并没有提到这事,而《华阳国志》的记载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所以很长时间都只是流传。直到1974 年岁修,在外江闸施工时,在安澜索桥下方的河床上发掘出了一尊完整的李冰石像,而且上面有铭文:“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公元168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掾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在渠首区域后来又发现过4尊石像,1975年出土了一尊无头的持锸石人像,2005年又出土了两尊无头石像,2014年还发现一尊无头石像。虽然不能确定这里面有没有、哪些是李冰所立,但《华阳国志》中讲的这件事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了。而且这段文字还给我们提供了石像的功能信息:监测水位,以保障都江堰的引水充足和防洪安全,实际上发挥水尺的作用。

西汉至唐代,都江堰灌区迅速发展,渠首逐渐完善,飞沙堰在公元662年建成,标志着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布局的成型。文翁于公元前157年率先扩大了都江堰灌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特别征人保护和维修都江堰,并设立堰官,专门负责都江堰的管理事务。唐代,是中国农耕文化鼎盛时期,都江堰的灌溉面积迅速扩大,促进了成都平原经济的空前繁荣。

宋朝至清朝,都江堰灌区进一步发展,水利管理建筑设施、河工技术、岁修经验等也得以完善。宋代刻于宝瓶口内江左岸的水则,既是测量内江进水量的准则,也是控制飞沙堰和人字堤顶高的重要标尺;明代埋于飞沙堰对面左岸的卧铁,是疏浚河道的基准。此外,在长期的治理与维修过程中,历代治水先贤将疏浚河床和修筑堤岸结合起来,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河工技术和岁修经验,这些技术经验都以刻石的方式保存在二王庙内。

都江堰工程技术变革的时代在20 世纪30 年代启动。水泥的运用,标志着现代水利技术、建筑材料和工程结构进入古老的灌溉工程。20世纪中叶以后,都江堰得到了飞速发展。灌溉面积于1993 年突破1000 万亩(1 亩=1/15 hm2,下同),2021 年灌溉面积已达1089万亩,是全国灌溉面积最大的特大型灌区。

(4)人水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特别提到都江堰古代灌溉工程,将都江堰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事例。

从水对人的作用而言,自都江堰修建后,灌区水系纵横,池沼密布。丰沛、稳定的水资源通过众多的人工水系与自然水系源源不断地输向灌区,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为成都平原及其他灌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也为成都平原及灌区的生物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

从人对水的作用而言,2200 多年来,都江堰维持了稳定、良好的水循环和水环境。都江堰引水采取自然分流,鱼嘴以下的岷江正流和内江河系始终保持同时过水状态,不会出现枯竭状态,没有破坏原生态系统。近年,岷江流经鱼嘴处的水量为130 亿~140 亿m3/a,而都江堰引水约100亿m3/a。历史上引水更少。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具有生态环保的特点,没有彻底阻断水的循环。在两个方面体现很充分:一是众多人工水系、自然水系,星罗棋布的蓄水设施和农田促进地表水的广泛分布与流动;二是用传统堰工技术所修建的输水通道和设施形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交流和互相补充。历史上人类社会活动对水的影响都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没有发生全域性的、灾难性的水生态问题。水源水质总体稳定良好。可以说,2200多年的持续发展表明,都江堰兴水利、除水害,但没有危害水、破坏生态,是人水和谐的典范。

随着形势的发展,都江堰也面临人多水少、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同时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今后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人水和谐既是都江堰历史上体现得很充分的地方,也是必须勇于直面、解决完善的命题,更是都江堰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李冰文化的传承发展

李冰作为秦灭蜀国后蜀郡的第二任太守,上任后不畏艰难,为蜀民做了大量实事,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同时蜀郡的经济发展也为秦国政权的统一战争提供了大量物资,使蜀郡成为秦国坚实、富饶的大后方。新时代要弘扬李冰文化,首先要提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官之道,要坚持站在人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刻为人民谋利益,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当代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要从总体性、全局性、系统性上把握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李冰为代表的古代水利专家修建的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都江堰建成2200 余年后的今天,成都平原经济繁荣,而都江堰渠首所在的岷江和周边的青城山依然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良好,充分践行了中国特有的人水和谐的价值追求。新时代要弘扬李冰文化,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此解决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都江堰的历史进程中,乘势利导规划了“宝瓶口引水灌溉—鱼嘴分流分沙—飞沙堰阻流排沙”工程体系,因时制宜运用了“四六分流、取清排浑”等科学理念,归纳提炼总结了“三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等技术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蓬勃的创造力,对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有极大的启示和借鉴价值。新时代要弘扬李冰文化,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高质量、高标准的品牌工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品质的大国工匠。而以李冰为代表的都江堰历代治水先贤一生执着专注于治水,创造了都江堰这样的工程奇迹,成为“大国工匠”。新时代要弘扬李冰文化,就要传承“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决打赢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攻坚战。

四、结 语

新时期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提炼李冰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一次科学实践。本文提出李冰文化精神内涵的具体表述为“治水兴邦,师法自然,求实创新,人水和谐”。同时建议新时代传承发扬李冰文化,要提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官之道,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传承“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李冰都江堰水利
李冰湜作品
拜水都江堰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Time-Consistent Investment and Reinsurance Problems for Mean-Variance Insurers with Default Risk Under Variance Premium Principle
留住夏天的礼物
千古奇观——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