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整理念下《语文园地》教学例析

2024-04-04 15:32谢肖艳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语文能力

谢肖艳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具有小初衔接、承上启下的特点。“承上”主要是总结运用小学阶段所学语文知识、方法与技能,“启下”主要体现在课文学习中以叙事为主向议论过渡、古诗词集中阅读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编者意图,树立统整的理念,既要突出整册教材承载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又要关注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语文园地》在单元教学中的总结与提升的功能,顺利达成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标。

一、有效梳理,明确《语文园地》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安排了四个《语文园地》,下面对其设置的主要栏目和相应的教学目标作一梳理。

“交流平台”是常设栏目,四个“交流平台”中,前两个主要针对单元语文要素(分清主次与详略、交流对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的感受)的学习,以学习伙伴对话的形式将学习方法直观、清楚地加以呈现,具有归纳、总结的作用;后两个主要梳理、总结小学阶段的学习重点(分析文章好的开头和结尾、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积累、归类并进行提炼,使之成为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核心知识与能力,这是《语文园地》中体现小初衔接的重点内容所在。

“词句段运用”也是常设栏目,六年级下册安排的“词句段运用”训练内容,保持了从单元课文出发发现有价值的语言现象的特点,对接与落实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的多项学习要求,如第四单元“体会表达效果”等,也有向第四学段延伸的训练要求,如第五单元中“体会引用的好处”等,这些同样具有小初衔接的意图在其中。

“日积月累”也是一个常设栏目,梳理四个《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从所选入的古诗、俗语、名言警句看,主要体现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自主理解相关文本的意思,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书写提示”是非常设栏目,安排了两次,有学写行书楷书提高书写速度的训练,还有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体会即赏析,在感受书法艺术魅力中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横向关联,重视在整体上培养语文能力

横向关联是指在单元内部,板块与板块之间在内容方面存在内在的联系,从人物主题到语文要素都处在紧密相连、互相促进之中,使整个单元成为有机的整体。尤其是《语文园地》处在单元的最后位置,具有对单元进行规整的意味,也是在综合训练中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所在。

以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看,该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和“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二者都指向了“分清主次”这一语文能力。《语文园地》在“交流平台”中以“读写例话”的体例重点谈了在读写中如何分清主次并把主要内容写详细的方法,指导学生结合单元课文《北京的春节》进行理解与把握:一是文章在内容表达上有详略的分别,二是文章内容上的主与次是作者根据表达重点决定的;三是阅读时分清主次,能够有效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四是习作中做到详略得当,可以有效突出重点与中心。学生学习并掌握“交流平台”表述的内容,需要重视与单元课文建立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不同板块的内容中:一是单元页,提纲挈领地呈现单元人文主题(民风民俗)和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二是精读课文,从课后练习可以看出它对接的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北京的春节》是在了解课文表达顺序中初步感知详略安排的效果和作者根据中心抓住特点写详细的方法,《腊八粥》是在分清详略的基础上精读“等粥”部分的四个生动场景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三是略读课文,《藏戏》是在自主学习中迁移运用在两篇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四是读写活动,在“口语交际”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行即兴发言,在习作中做到详略得当,体现从整体上综合发展语文能力。

三、纵向联系,关注从连续性实现教学发展

纵向联系体现在对本单元教学目标要求的把握需要瞻前顾后、前后勾连,找准相关语文要素目标教学的梯度,从中看出该知识点在整个语文能力体系中的位置。

如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对良好学习习惯的总结,涉及课外阅读、读书方法、习作修改、勤问勤查等方面,这些都属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经常面对并通过长时间训练才能逐渐养成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细化,并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呈现,体现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经历具体的变化过程,进而提炼出可以推而广之的科学学习方法。以读书方法为例,“交流平台”中只谈及“边读边思考”“批注”,实际上,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在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中就系统安排了读书方法的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出来:三年级有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借助关键语句理解和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四年级有学习用多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五年级有根据要求梳理信息以把握主要内容,在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六年级有读小说的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和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等。这些就是可以从“交流平台”梳理、总结的系列读书方法,这些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随着小学阶段的结束而结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同样需要综合运用上述读书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稳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读写融合,追求以综合性发展语文能力

读写融合是统编教材编写上的特色,通常都体现在阅读与表达训练中,在本册教材《语文园地》中也有充分体现,尤其是第四单元的“交流平台”呈现的“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直接体现了阅读与表达的关联性,追求在综合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这一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列出了教材中部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把“分析这樣写的好处”作为训练要求提出来,属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逐个进行分析,真正懂得这些开头和结尾好在哪里。先看“好的开头”:《藏戏》的开头是连续的三个问句以三个自然段呈现,在先声夺人中突出了藏戏表演“戴着面具”“没有舞台”“时间超长”的特点,为下面的具体描写提供了清晰的线索;《草原》的开头代入感强,能够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效果,仿佛跟着作品一起在“看”草原,在融情于景中,让读者充满期待。再看“好的结尾”:《匆匆》的结尾是“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以问句的形式作结,显然没有给出最后的答案,并不是作者不知道答案,而是在留有余味中启发读者去思考与探索,同时还具有与开头相呼应的效果;《那个星期天》结束在很独特的场景描写中,以“光线”的消逝暗示原本充满期盼的“那个星期天”的结束,预示着作者的相应的情感没有随之结束,有发人深省的意味;最后看典型的首尾呼应,即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被编者界定在“好的”范围内,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一个日期“4月28日”,并强调那一天的难忘,突出作者对遇害的父亲的无比思念之情,这种强烈的情感贯穿文章首尾,使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具有浑然一体的效果。有了上述理解,学生不仅懂得在阅读中重视理解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表达,而且在习作中也会注意在开头和结尾上下功夫,形成具有吸引人的表达。

总之,在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小初衔接的学习特点,以整体视野观照编者意图,发挥各个栏目具有的独特助学功能,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语文能力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语文园地”教学初探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语文园地”在单元整组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