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同步加仓 A股慢牛有望延续

2024-04-04 14:06玄铁
证券市场周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沪综指日元宏观

玄铁

始于2009年的大国央行联手救市行动终于悉数转向,本周日本央行宣布加息,成了最后的谢幕者。过去15年里,全球牛市主推手是资本品和消费品通胀的螺旋上升。这能否成为A股慢牛路线的新指南?

国家队托市VS外资渐入市

3月份,沪综指围绕三千点波动,已进入前期密集成交区,短期获利盘抛压较大。后市将如何演绎?

乐观来看,推动A股继续上行的内因有三:一是技术反弹需求。截至3月20日,沪综指年内上涨3.52%,恐慌性抛售情绪消失,短线有望冲击年线;二是政策利好驱动。鉴于回购注销新规细则尚未出台,高息股有上涨动力;三是国家队护盘式增仓并未终止。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294亿元,其中,2月非银新增贷款4050亿元,同比多增3872亿元,单月增量创有统计数据以来次高,第一高为2015年7月的8864亿元,当时国家队开始入场救市。国泰君安等券商研报称,新增非银贷款或为证金等国家队新增融资所致。

截至20日,A股本月單日平均成交额为10320亿元,高于上月的均值9568亿元,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增资入市并未明显降温。其中,北向资金前三个月的月度净买入金额分别约为-145.1亿、607.4亿和257.6亿元,所对应当月沪综指涨幅分别为-6.27%、8.13%和2.14%,呈现高度正相关。无独有偶,美国银行19日公布的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本月,乐观投资者正以2017年4月以来最快的速度涌入新兴市场股市。

日元存继续贬值空间?

20日,北向资金持股市值2.16万亿元,为A股总市值的2.74%,较2月5日的谷值1.81万亿增加19.3%,高于同期沪综指12.4%的涨幅。鉴于北向资金多以增量资金和透明操作方式出现,具有风向标属性,极易放大市场本来的供需缺口,从而收获短期定价权和超额收益。

由此推论,从2021年以来,A股持续趋弱的主因之一是外资参与度转低。统计显示,A股、印度股市和日本股市的外资交易占全市场之比分别约为一成、四成和六成。

显著对比是,外资持有日股的市值占比,从1990年的4.7%提升到目前的约三成。日本2020年至2023年的GDP年度同比增速分别为-4.1%、2.6%、1%和1.9%,堪称恢复性弱增长;股市年度涨幅分别约为16%、4.91%、-9.37%和28.2%,今年以来更是大涨近两成。

这是华尔街加速收割美元红利的征兆吗?截至20日22时,美元兑日元汇率升至151.74,较2021年年初低位大涨47.9%,年内涨幅达7.7%。其中,3月18日~20日累计上涨1.73%。“日元先生”榊原英资称,若美元对日元汇率升至155至160的水平,日本当局可能会进行干预。此言或被市场解读为日元继续贬值背书。

宏观去杠杆VS股市加杠杆

本轮全球牛市的主基调是估值牛市,是债务驱动的杠杆上开花。日本央行直接进入股市,堪称股市加杠杆的极致演绎。据日本央行透露,截至去年9月末,持有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账面价值约为37万亿日元,账面收益目前已增至30万亿日元。本周,其宣布不再增持ETF,算是功成身退,A股国家队能否效仿?

毕竟,中国经济增量对世界贡献率约为三成,股市市值占全球比重约为一成。乐观看,若中国宏观去杠杆策略转为实体经济优先,兼顾虚拟经济,则A股有望补涨。

数据显示,美国宏观杠杆率2021年为281%,2023年下降到258%,其主要受股市、楼市齐涨影响。此外,美国2021年和2023年CPI同比增速分别为4.7%和3.4%。可以说,资本品和消费品联袂通胀,才是宏观去杠杆利器,代价是投资者杠杆大升。据摩根大通估算,目前,华尔街对冲基金杠杆率约为2.7倍,接近2017年以来的峰值。

美股杠杆率高处不胜寒,A股监管强调防风险至上,市场加杠杆空间极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的数据显示,2022和2023年末的宏观杠杆率分别为274.3%和287.8%,当年名义GDP增速分别为5.3%和4.6%。

从去年9月11日起,A股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监管松绑。上月国家队大举入市,市况明显改观。3月15日,富时罗素进行指数调仓,将沪深港通扩容后的新调入部分A股纳入因子从12.5%提升至25%,海外资金增配A股意愿上升。显然,若是内资外资同步加杠杆,A股慢牛格局有望持续。

(作者系职业投资人。文中所提基金仅为举例,不作为买入推荐。)

猜你喜欢
沪综指日元宏观
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日元走势
宏观与政策
宏观
宏观
日元贬值,日企倒闭猛增
宏观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