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2024-04-06 16:59王大琼
关键词:协同创新

王大琼

【摘  要】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动成渝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创新发展,是实现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论文以近年来成渝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研究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还存在产业同质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和内部经济格局失衡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剖析,提出完善制度保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协同创新环境、夯实基础设施等措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助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1-0164-03

1 引言

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成渝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区位条件,在西部地区都具有领先优势,是支撑中国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协同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增强成都和重庆的辐射带动能力,提升中部城市的经济实力,又要引领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推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發展格局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4]。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将对国家发展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更是新时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要。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成渝地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2022年成渝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指数相较2021年增长1.8个百分点,达到105.2。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2022年,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总量77 587.99亿元,与2019年的63 000亿元相比增长23%,占全国的比重增长0.1个百分点,发展势头向好。2023年上半年成渝城市群16市GDP总量合计39 252.07亿元,GDP增量2 410.22亿元,名义增速6.54%。成渝城市群地区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在成渝城市群16市中,有11个市的GDP名义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2.2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次产业发展势头向好,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一、二、三产业相较上年均有所增长,平均增长率达到3.4%,且三次产业结构为8.3∶38.5∶53.2,与201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占比12.4∶51.4∶36.2相比,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2.3 工业发展提质增质

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全国首个入选的跨省域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22年规模达16 800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0.9%,是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7 044.12亿元,比上年增长3.9%;2022年,两地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4 000亿元。

2.4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 460.1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7.8%。其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达2 37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此外,2022年川渝两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6 500亿元。重庆、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和4.2%。

2.5 资源要素聚集能力提升

从人力资源看,2022年,双城经济圈常住人口为9 874.50万人,相较2019年上涨两百多万人。从金融资本看,202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1.1%和12.3%。融资总量达到全国的7.2%。此外,2023年前三季度川渝两地人口流动超过2022年全年,达2亿多人次,两地互投资金总额较2020年增长18.09亿元[5]。

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问题分析

3.1 产业同质化问题日益明显

成都、重庆作为成渝地区经济圈的领头羊,两地的GDP占整个经济圈的62%,由于两地的地缘位置毗邻,资源禀赋相似,产业体系均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两地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等细分产业呈现较为明显的同质化竞争发展趋势。

3.2 成渝地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差距

成渝地区大部分城市的创新水平属于较低的状态,只有成都和重庆是高创新水平,区域内创新水平参差不齐[6]。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一流”大学数量仅为长三角的27%、京津冀的25%,高端创新主体明显不足;在科技创新实力较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仅初步具备开展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平台基础,成都、重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仅为12所和10所,成都市占比不到北京的16%、上海的38%,创新平台建设不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每万人专利授权数19件,仅为粤港澳的15.7%、长三角的38.78%、京津冀的50%,创新产出水平较低。综合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能力有待提升[7]。

从科研经费投入来看,根据《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份有12个,四川排第8名,重庆并未上榜。2022年京津冀、长三角地区R&D经费分别为4 260.9亿元和9 386.3亿元,分别增长7.9%和11.4%;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领头羊城市的成都和重庆,2022年(R&D)经费投入分别是732.26亿元和686.6亿元。由此可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研创新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显著。

3.3 成渝地区内部经济格局失衡

在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大城市发展的“虹吸”效应显著强于“辐射”效应,导致人力资源和资本向两个大城市集聚,而作为两个城市之间的中小城市,缺乏影响力,削弱了两个大城市之间的连接性,无法形成联动发展。成都、重庆中心城区对产业虹吸能力强,产业过度集聚于两大核心城市,导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非均衡性发展,城市功能优化和能级提升受到影响。数据显示,2010年重庆和成都两座城市的GDP总量为其余14个城市GDP总量的1.3倍,到2023年上半年,重庆和成都两座城市的GDP总量为其余14个城市GDP总量的1.76倍。而且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的GDP总量占整个城市群的63.8%,排名垫底的雅安的GDP只有成都GDP的3.9%。由此可见,成渝经济圈内这种断层式差距一直存在。重庆和成都遥遥领先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其余城市,侧面反映了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成都和重庆,区域内的差距持续加大,内部发展格局失衡。

从企业价值来看,《2023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显示,成渝城市群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为9 256.82亿元,重庆、宜宾和成都三市的上榜企业品牌价值占比达到77.4%。由此可见,成渝城市群上市公司品牌价值不均衡,也反映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发展格局不平衡。

4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

4.1 制度保障,完善协同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

成渝地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创新发展应先制定配套制度措施,编制成渝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发展的总体建设方案,做好规划建设。此外,应该学习借鉴现有的比较成功的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针对涉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本相关的详细章程,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2 立足优势,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好我国拥有世界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的优势,锻长板,补短板。一方面,充分发挥制造业产业规模优势。整合优势产业,立足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运用好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发展,利用好现有优势积极锻造长板,进一步提升产业互补性、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另一方面,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补齐制造业产业链短板。成渝地区是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和中国柔性显示产业最大集聚地,但配套环节和关键材料缺失,供应体系亟待完善。因此,必须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积极引进或研发现有产业链中的空缺产业,补齐产业链条,补足产业短板,才能进一步推进延链强链,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4.3 错位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每过二三十年都有一批符合时代特色的主流产品,能够提前谋划抓住热点,就能在时代的风口上遥遥领先。川渝地区作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制造却显得较为冷清。去年川渝两地共生产汽车318万辆,全国占比12%,其中新能源汽车只有45万辆。由此可见,成渝地区在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要前瞻谋划布局符合地区发展优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错位布局,区域间形成产业链关系而非竞争关系,解决成渝两地产业同质化的问题,抢占先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更高效更现代化的区域经济结构,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对于成渝地区的“中部塌陷”问题,首先,需要大力提升成都和重庆的辐射作用,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周边产业基础薄弱的城市,积极谋划符合当地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城市转型升级。其次,还可借鉴脱贫攻坚的对口帮扶政策,以强带弱,扶持中间城市的发展,实现中部城市的崛起,在中间城市布局成都、重庆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上下游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一体联动的完整产业链条,逐步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

4.4 提质升级,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借助“一带一路”比较优势,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开发研究,联合举办各类交流会议,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集聚能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驾护航。

首先,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大力推进核心技术攻关;通过产学研用的方式,将区域内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主体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的合作创新体系,夯实创新基础。其次,搭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更高程度的创新产出。最后,建立健全高科技产业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对高新行业和关键技术加大投入,对发展潜力大的行业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努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西部现代化金融中心。

4.5 基本支撑,夯实基础设施和科技人才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一是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城市间的交通便捷度对人才流动和物流枢纽发展都大有裨益。构建完善高效的交通网络体系是推进成渝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发展的必要支撑。二是不断完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医疗、教育相关领域积极布局,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形成企业与高校间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将高端院校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高科技产出。三是政府应制定招才引智的相关政策,吸引人才,并落实配套的公共服务机制。提高生活满意度,提升区域内高学历高素质劳动力的保有率,为成渝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累更多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0/21/content_5643875.htm,2021-10-2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2022-10-25.

【3】梁元,曹俺艮,季青云,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3,36(04):15-17.

【4】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01/content_5739555.htm,2023-02-01.

【5】陈杨,谢鹏.最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晒出成绩单[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900144690116536&wfr=spider&for=pc,2023-12-10.

【6】黃寰,况嘉欣,张秋凤,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研究[J].技术经济,2021,40(06):31-38.

【7】严红,邓益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J/OL].四川行政学院学报:1-13[2024-02-22].

【作者简介】王大琼(1997-),女,四川凉山人,助教,研究方向:现代化产业体系。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
基于区域创新环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专业建设新机制的实践探索
优化师资管理机制改革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