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肟与甲泼尼龙对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4-04-07 02:18申雪坡陈友帅杨生
河北医药 2024年5期
关键词:尼龙头孢阿奇

申雪坡 陈友帅 杨生

儿童支原体感染致大叶肺炎属于儿科常见较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是由空气、飞沫传播支原体感染肺部引起呈现大叶性分布的急性肺组织炎症[1]。患儿感染后出现持续高热、咳嗽、肺部啰音、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若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甚至还会引发肺不张、胸腔积液、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及坏死性肺炎等严重情况。目前,随着抗生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支原体耐药株逐渐增多,导致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威胁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生命健康[2]。临床治疗该疾病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头孢他啶、头孢菌素等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长期服用产生耐药,疗效下降,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引起更多不良反应,不利于患儿恢复健康,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在临床治疗加用糖皮质激素可较好提高疗效[3]。而甲泼尼龙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炎、抗免疫力、抗休克及速效作用,是治疗变态反应、炎性反应的优选药物[4]。本研究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肟加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致大叶肺炎的安全性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支原体感染致大叶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16±1.35)岁;病程2~6 d,平均(4.58±0.49)d。观察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86±1.24)岁;病程3~7 d,平均(4.73±0.35)d。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晓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中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5]且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及病原菌检查确诊;②近1周内未使用过激素及免疫调节剂者;③可配合治疗且依从性良好者;④无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

1.2.2 排除标准:①患有先天性心脏疾病者;②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合并肺结核及支气管哮喘者;④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者;⑤合并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肟治疗:静脉滴注10 mg/kg阿奇霉素注射液(河南省国药医药有限公司;规格:2 mL:0.25 g×2支/盒),1次/d,连续用药3 d后停用4 d;再给予20 mg/kg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湖北天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 g×10瓶/盒),3次/d;同时停药4 d后改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江西康之源医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14片/盒)给予口服给药10 mg/kg,1次/d,连续口服3 d后停药4 d。上述为1个治疗周期,持续治疗3个周期。

1.3.2 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肟加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甲泼尼龙,静脉滴注2 mg/kg甲泼尼龙注射液(河南省普众康医药有限公司;规格:40 mg)1次/d,连续用药5 d后根据患儿病情变化,调整给药剂量为2 mg/kg,2次/d,连续用药3~5 d后再次调整剂量为:1 mg/kg,1次/d,直至退热3 d后停药。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估:观察和比较2组患儿咳嗽、高热、肺部啰音、肺部阴影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变化情况。

1.4.2 血清CRP、LDH水平及ESR评估:治疗前后采集2组患儿早晨空腹静脉血3~4 mL,置入抗凝试管中,静置20 min之后离心处理,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于-20℃环境下保存,待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CRP检测试剂盒以免疫比浊法对血清中CRP含量进行测定,正常参考范围:≤10 mg/L。酶比色法检测LDH水平,正常参考范围:速率法(LED-L法)100~240 U/L。魏氏法检测ESR,正常参考范围:男0~15 mm/h,女0~20 mm/h。

1.4.3 动脉血气及血常规指标评估:2组患儿于治疗前后采用M78162血气分析仪测定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血常规指标WBC、NEUT及MONO应用sysm1×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自动分析。

1.4.4 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评估:记录和观察治疗后2组患儿呕吐、腹泻及静脉炎的总发生率。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6]中的疗效标准。①有效:2组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有所缓解,肺部啰音明显改善,经胸片复查,肺部阴影面积明显缩小,症状减少量≤30%;②显效:患儿未见反复发烧症状,体温保持正常,咳嗽及肺部啰音等症状基本完全消失,症状减少量≤65%;③治愈:患儿胸片检查正常,临床症状基本完全消失,症状减少量≤90%;④无效:治疗后患儿体温及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肺部阴影面积未见缩小甚至增大,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治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后2组患儿咳嗽、高热、肺部啰音、肺部阴影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更佳(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n=60,d,

2.2 2组患儿血清CRP、LDH水平及ESR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CRP、LDH水平及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更佳(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血清CRP、LDH水平及ESR比较 n=60,

2.3 2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PaO2、PaCO2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更佳(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动脉血气比较 n=60,

2.4 2组患儿血常规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WBC、NEUT、MONO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更佳(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血常规指标比较 n=60,

2.5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n=60,例(%)

2.6 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n=60,例(%)

3 讨论

近年来,儿童难治性支原体感染致大叶肺炎的患病率日趋升高,支原体已成为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其病情发展迅速,短期内肺部病变呈大叶性分布或呈节段性分布于大部分肺组织,若不及时治疗,易引发肺通换气功能降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坏死性肺炎等严重情况,威胁患儿生命[7]。临床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阿奇霉素、头孢唑肟是学龄期肺炎患儿经验性治疗选择的一线药物,阿奇霉素具有对酸稳定、半衰期长、抗菌谱较广、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分布广、安全性高及疗效显著等优势,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感染,其抗炎、抗感染作用较强,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8]。头孢唑肟钠是一种头孢菌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与细胞壁合成来杀灭细菌,抗菌谱较广,临床常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多部位感染[9]。但是,随着此类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长期使用该类药物,易产生耐药菌株,从而导致机体耐药,还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影响疗效及安全性。

甲泼尼龙属中效糖皮质激素,其药代动力学为一级动力学,血浆药物半衰期为2.3~4 h,生物半衰期为12~36 h[10]。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作用,可减轻机体对各种刺激性所致病理反应,减少炎性渗出,其静脉给药起效迅速,抗炎作用强,靶器官药物浓度高,经机体代谢无需肝脏转化,不良反应较少[11]。

本研究表明,治疗后2组患儿咳嗽、高热、肺部啰音、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更优,说明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肟加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强,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及炎性反应,提高疗效并缩短疗程。分析原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机体免疫系统紊乱,患儿出现呼吸道及全身异常炎症,单用抗生素类药物,临床抗菌疗效受限,加用适当剂量的甲泼尼龙辅助治疗,有效调节肺部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亢进,降低肺部损伤。甲泼尼龙不经肝脏转化,对垂体轴、水钠潴留抑制干扰小,抑制细菌繁殖,降低气道炎症,缓解气道水肿症状及支气管痉挛,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稳固疗效,改善预后,缩短病程[12]。而2组血清CRP、LDH水平及ESR经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水平更佳,说明加用甲泼尼龙,采取三联药物疗法,可快速控制变态反应性炎症。分析原因:甲泼尼龙作用于人体白细胞吞噬功能上,通过抑制白细胞吞噬功能,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量,控制人体毛细血管纤维壁增生,压制黏多糖分泌,进而对炎症产生抑制作用。而阿奇霉素及头孢唑肟两者抗菌谱广,有效抑制分子内脱水反应,均针对多种细菌、支原体感染有较强作用[13]。三联药物治疗,有效抑制炎性因子再生,提高药物作用,使药物存在机体浓度高且作用持久,改善药代动力学,促进机体恢复。治疗后,2组动脉血气及血常规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更显著,说明患儿炎性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呼气、换气功能有所改善。分析原因:免疫抑制药物的加入,抗炎、抗感染及杀灭细菌疗效显效,患儿肺部及全身炎症得到有效抑制,肺部组织损伤得到良好恢复,降低呼吸道分泌物,解除毛细血管封闭状态,改善肺部通气功能,进而促进动脉血气及血常规指标水平恢复。治疗后2组患儿呕吐、腹泻、静脉炎发生率及临床疗效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更佳,说明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结合疗法,药物给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较低,起效快,安全性稳定,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分析原因:科学合理的用药机制,以惯序周期给药治疗,期间根据病情状态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与次数,有效避免抗生素类药物长期往复使用对机体产生耐药,稳定药效[14]。而甲泼尼龙作用于机体,不经肝脏转化,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其静脉给药起效快,抗炎效果确切的优势,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良好。三联药物治疗,巩固疗效,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肟加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支原体感染致大叶肺炎,起效速度快,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效促进机体康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尼龙头孢阿奇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尼龙6的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
阿奇,出发
电子及汽车用的高热稳定尼龙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安有尼龙扣的清理鞋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