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建立规范化干预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4-04-07 02:18宋丹丹顾臻禹
河北医药 2024年5期
关键词:负性患肢规范化

宋丹丹 顾臻禹

在外科常见疾病中,下肢骨折是其中之一,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老年人群发病率最高[1]。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加上意外事故、交通事故频率发生,导致老年下肢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下肢骨折,但是手术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刺激,致使患者出现一些负性情绪和生理应激反应[2]。老年下肢骨折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主要是受术后长期卧床休息和手术切口刺激等因素的影响所致。此外,老年患者自身抵抗力弱,并且常合并有其他慢性病,导致手术的耐受性差。因此,一定要注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规范化护理干预是通过制定规范的护理流程,针对每个护理环节按标准操作,以此来提高护理效果[3]。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用于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6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5.89±3.21)岁;因意外坠落、跌伤等导致骨折18例,因交通事故导致骨折12例,因砸伤和压伤等导致骨折1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5.21±3.56)岁;因意外坠落、跌伤等导致骨折17例,因交通事故导致骨折11例,因砸伤和压伤等导致骨折15例。2组性别比、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4]:①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②年龄均≥60岁;③新鲜骨折患者;④术前超声检查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1.2.2 排除标准[5]:①存在手术禁忌证者;②既往合并血栓性疾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④无完整病历资料、无监护人的患者;⑤恶性肿瘤、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骨科护理:包括术前常规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记录,准备手术器械,维持患者体温和室温,护理人员协助医师完成手术操作等。

1.3.2 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

1.3.2.1 护理人员要在术前对患者的患肢情况进行评估,评价患肢的疼痛程度、色泽和皮肤温度。比较健侧与患肢的颜色差异,观察患肢的温度情况,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患肢的皮肤清洁,并时刻关注患肢颜色变化、温度变化和有无损伤情况发生。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尤其注意不要碰撞和挤压患肢。

1.3.2.2 护理人员要同时测量患者患肢和健侧相同位置的周径,观察患肢周径的变化,将患肢的肿胀程度及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若患者存在较高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要及时给予患者溶栓治疗,在用药前后的12 h,评估患者静脉回流情况和患肢肿胀的改善情况。

1.3.2.3 研究显示,那屈肝素钙不会导致患者的出血风险增加,并且对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6]。因此,术前可以给予患者皮下注射0.4 mL那屈肝素钙注射液,这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的效果。

1.3.2.4 监测患者肺栓塞,观察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如果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胸痛和呼吸急促等情况,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1.3.2.5 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态度温和、亲切、真诚,让患者积极配合护理,鼓励患者进行咳嗽、深呼吸等活动,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开导患者。

1.3.2.6 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主诉,术后要及时对患者的患肢和伤口进行处理,为改善静脉回流将患肢略微抬高于心脏水平以上。若患者主诉下肢有沉重、胀痛感,则说明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可辅助西药、中药外敷患肢。

1.3.2.7 术后早期,在卧床休息的基础上尽量避免血栓脱落、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要经常协助患者翻身和帮助患者进行患侧活动。

1.3.2.8 给予患者饮食护理,通过易消化、营养含量高、清淡的饮食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以补充营养丰富的高热量、高蛋白的主食为佳,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1.3.2.9 为患者提供功能锻炼护理,帮助患者按摩各关节,下肢从脚趾到髋关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为期1周。1周后,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关节被动屈伸、肌肉收缩等康复护理。

1.4 观察指标 (1)2组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2)2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7]评估,总分172分,共包括43个有效条目,得分越高代表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汉密尔顿负性情绪自评量表(SAS和SDS)[8]评估2组的心理负性情绪,得分越高说明心理负性情绪越严重。(4)2组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依从和不依从评估。(5)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2组的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9]。(6)记录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感染、便秘、静脉血栓、压疮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n=43,分,

2.2 2组患者心理负性情绪自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2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心理负性情绪自评分比较 n=43,分,

2.3 2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的PT、aPTT、Fbg、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Fbg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PT、aPTT、TT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n=43,

2.4 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n=43,d,

2.5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见表5。

表5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n=43,例(%)

2.6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低于对照组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43,例(%)

3 讨论

近年来,规范化护理干预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该种护理模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时,术前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疾病情况进行评估,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术后对患者的下肢周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对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风险的患者,给予抗凝药物或溶栓治疗,同时在护理期间为患者提供积极的健康饮食指导[10]。护理人员在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时候,监测患者的氧分压、的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防止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此外,术后协助患者翻身,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发现患者存在负性情绪时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和治疗的配合度。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为患者制定合适的锻炼方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2组的Fbg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T、aPTT、TT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患者机体的高凝状态得到缓解,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缩短。

创伤或应激容易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机体活动能力受限,需要卧床休养,若其认知水平降低,会导致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抑郁、焦虑情绪加深,这对患者的康复极其不利。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12]。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该给予规范化护理干预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它可以弥补骨科常规护理的片面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明显提高患者生活的能力[13]。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72.09%。表明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郭红等[14]研究指出,患者早日进行功能训练可预防并发症如关节僵硬、静脉血栓、肌萎缩等的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低于对照组的37.21%。这是因为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利,可以促使患者早日离床活动,这就减少了便秘、肺部感染、压疮等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建立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负性患肢规范化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