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学” 视角下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双重逻辑

2024-04-08 13:19安琴玲
今古文创 2024年12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逻辑

【摘要】话语、思想与文化相辅相成。话语是文化的载体,思想是文化的表现方式。“话语”是主体用来表达自身思想、情感和观点的载体,其实质是自我意识和意识形态的表达。以“大哲学”语境下中西马哲学三者相互交融为视野,通过对三者进行比较所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便成为用以表达自我意识和意识形态的共识。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有其基本逻辑和内在规律,需要在中西哲学的对话与会通中提炼,需在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实践中扩充。从“大哲学”视野和实践角度去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价值和实践逻辑,有助于形成关于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理性认知和文化自信,并形成坚持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行为自觉与文化自强。

【关键词】大哲学;话语体系;逻辑;理性自觉;文化自强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4)12-006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2.0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立足我国国情、历史所形成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高度关注,将它作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以及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用以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是扎根中国大地,依据我国独特历史、国情和文化形成中国特色文化,更是承载自我意识和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在于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点、风格和气派的中国表达、中国修辞和中国语境,用“语言”将观点、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表达出来,是增强我国文化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抓手。

一、“大哲学”概念探析

“大哲学”是赵敦华先生用来总结20世纪中西马哲学对话与会通的经验教训。在《20世纪中西马哲学会通的历程和逻辑》这本著作中,赵敦华以中国哲学“三化”为起点,将20世纪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与会通分为四个阶段。[2]肇端阶段(1900—1930)是有识之士为改造中国文化而虚心学习西方哲学的阶段。彰显阶段(1931—1949)是以彰显理性主义、自由解放以及民主主义为目的的阶段。艰难探索阶段(1950—1978),新中国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制度。踔厉阶段(1978—)涌入了大量西方哲学著作,呈现出学术著作数量多、规模大的局面。不论是20世纪初的学习西方哲学运动还是改革开放的“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盛况,都在表明中国哲学现代化转型和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离不开西方哲学。正如汤一介先生所说:“无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树立,或是现代型‘中国哲学的建构,都离不开西方哲学,都是由西方哲学传入引起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哲学的建立受惠于西方。”[3]因此,当代中国傳统哲学的现代化研究或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需具备“大哲学”视野。

何为“大哲学” ?马克思对未来哲学作出过将哲学不再作为是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立的特定体系,而是变成面向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哲学的展望。[4]在这里,“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立的特定体系”是指“纯哲学”,即永恒、绝对、不变的体系,而马克思所说的“面向世界的一般哲学”即世界哲学或是具有“大哲学”价值意蕴。[5]“大哲学”经由马克思提出、赵敦华使用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大哲学”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中国哲学现代化和西方哲学处境化,三者相互融合的产物[6],其本质是通过三者之间的融合贯通,彰显哲学的现实关怀并打造自主的哲学话语体系。

长期以来,受专业分工影响,我国哲学学科体制形成的中西马三足鼎立格局使二级哲学学科成为“纯哲学”,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与会通在这一现象与处境下失去其活力,逐渐表现为一种形式对话。正是出于学科建设和实践的需要,逐渐打破中西马之间的形式化对话,形成中西马三者互相融合的局面是彰显当代哲学现实关怀和打造自主哲学话语体系的行动指南。

二、价值逻辑:基于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

价值选择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所谓价值逻辑就是人类基于价值目的,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对自然属性与人类需要的辩证统一关系所做出的价值选择。纵观中西马哲学对话和会通历程,通过三者比较,我们发现,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是基于特定文化背景,对时代之变、人民之需、实践之问做出的价值选择。

(一)时代价值:顺应时代对哲学观念提出的创新要求

问题是时代的反映,话语体系的建构来源于对时代问题的探索。20世纪中西马哲学对话的前两个阶段意在表明西方哲学因其“自觉意识”“自由观念”等特点有助于改造当时的社会现状传入中国,但同后两个阶段相比,西方哲学因其“探究不变、绝对、超验的逻辑”逐渐处于是否必要传入的质疑之中。受地理条件、信仰信念、国家等因素的影响,西方哲学一元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哲学的多元论成为中西哲学比较的重心。一直以来,西方侧重于将范畴、概念、知识等当作哲学并秉持着“中国有宗教、无哲学”的价值观,然而事实上,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尤其随着西方哲学危机的到来与蔓延,哲学新一轮的发展必须更深入触及至影响哲学概念形成的多元文化背景问题,西方哲学一元论的思维方式或是西方哲学“纯哲学”形式逐渐显示出弊端和危害。哲学以其开放性、发展性逻辑逐渐成为当代或未来中西马哲学对话的基本方向,“大哲学”逐渐显示出优势。

“大哲学”是时代的产物,站在21世纪背景下思考时代问题无疑成为中西马荟萃的焦点。用“时代眼光”、以“时代背景为参照系”解读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并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是彰显我们观察问题角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不同,是顺应时代对哲学观念提出的创新要求。

(二)民本价值: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情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西方哲学以形而上学为根源,从认识论出发吟唱了形而上学的悲歌,将个人理性、精神当作独立于身体、物质的实在,极力推崇与发扬个人理性与精神的价值。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与表达方式将现实的人异化为独立于物质世界的抽象的人,过度关注精神世界和理性思维的发展状况是与人自身发展的需求不符合的。因此,基于“大哲学”背景对中西马哲学三者的比较,马克思哲学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关于马克思哲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7]马克思将唯物主义称之为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人类的“新唯物主义”和立足于共产主义者的实践唯物主义。这样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与人本主义相联系,建立在马克思哲学基础上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应是关注现实世界和关心人本身的学说,是符合人性、获得个人自由的“以人为本”的学说,亦称人道主义学说。

(三)实践价值:提供改变世界的方法论原则

哲学以改变世界为根本目的。中国特色哲学将实践观作为话语体系的灵魂,将辩证法作为话语体系的精髓[8]与“大哲学”是分不开的。“大哲学”观念是相对于某一特定体系所提出来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中国哲学现代化和西方哲学处境化三者互相融合的局面与产物,是变成世界哲学的过程。“大哲学”与世界哲学之间蕴含着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要求中国在坚持中国本土文化的同时也要将世界哲学的共性结合起来。如果中国特色哲学没有包含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如果西方哲学处境化祛除哲学“爱智求真”的本性,如果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失去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终极关怀,那就成了故步自封、狭隘自大的说教。[9]因此,中国特色哲学以“大哲学”为视角,在坚持马克思哲学方法论原则下,在践行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合一和西方哲学爱智求真的驱动下,建构以实践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将理想变为现实,在为世界哲学提供范式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

三、实践逻辑:基于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

内在必然性

人类社会历史从整体上来说是一部实践史,其蕴含的自身发展的现实必然性是决定时代发展方向和道路的根本动力。所谓实践逻辑就是人类根据事物的本真性和内在必然性要求在遵守一定社会规则和准则的前提下改造客观事物的活动,即是实践主体遵守自然与社会规律改造客体的实践行为。通俗来说,就是实践主体在“大哲学”观念条件下基于中国实践、文化底蕴和时代问题,在与实践环境、实践对象等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有效衔接理论认知和客观实践的距离,实现建构中国自主话语体系的目的。

(一)扎根中国实践,提升中国特色哲学话语权

从根本上说,任何一种话语体系的建构都由实践激发,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也不例外[10],这就要求我们应以实践为基础并在更宏大的历史视野中解读中国实践。中国哲学是民族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特色哲学是在立足中国大地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气派的中国表达。[11]因此,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应与中国国情、实践相结合。

此外,世界在运动,建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需要我们站在更宏大的历史视野中解读中国实践。一方面,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哲学现代化历程,结合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需要,立足当前与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总结和思考西方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经验与教训。另一方面,基于中国文化处境和结构,形成具有本色化、中国化的话语风格,增强话语表达方式的感染力,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的话语影响力。

(二)立足文化底蕴,增强中国自主话语体系建构主体的身份自觉

语言、思想与文化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思想是文化的表现方式,语言表达思想,思想靠语言表达。换句话说,语言表达成为彰显人自我意识的载体。中国特色哲学实质是用民族语言表达思想,其话语体系的建构就是人自我意识的理论表达。因此,如何培养人的自我意识,如何增强主体的身份自觉便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重心。

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是在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传承中探索和建构起来的,这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思想,并深入探索中国传统哲学与其语言表达。一方面,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以中国文化为参照,积极培养“大哲学”处境下中国传统优秀哲学思想的理性自觉与中国文化意识。另一方面,以“中国人眼光”研究中国哲学,用本色化语言表达思想。语言是用来表达、传递思想的载体,其实质是通过优化话语表达,将概念、范畴、原理等生活化、通俗化。“以中国人眼光”研究中国哲学就是通过本色化语言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的基本思想被理解、接受、消化和认同的结果,从而增强中国自主话语体系建构主体的理性认知、身份自觉与文化自信。

(三)关注时代问题,构建具有时代性的新话语体系

“世界正在哲学化。”在信息化时代,与之而来的便是我们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话语体系、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因此,新的社会现实所引发的更深刻地思考“什么是哲学”“怎样在新时代背景下打造中国自主话语结构”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并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活的灵魂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哲学?人们将哲学称为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看法与观点,即哲学应思考时代。哲学是时代思想的精华意味着什么?思想的精华实际上是最高的理想,亦即精神或灵魂。精神与身体相互依存,哲学作为思想的精神是与承载精神的身体分不开的,那么时代可看成是承载精神的身体。因此,哲学要成为时代思想的精华就必须维系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关系。首先,维系并不断进行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与会通。中西马是彼此交织、相互促进的同一历程。这意味着哲学二级学科及本身的发展不仅应注重自身内部表达形式与内容的结构,更要借助“大哲学”促进自身内容与形式的完善。其次,建构与时代主题相适应的结构与话语体系。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重心、研究重点的变化。马克思哲学在马克思去世一百多年来被发展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因此,我们应不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总结与提炼,为中国特色哲学理论成果打上时代的烙印。

文化建设离不开理论建设与话语建设,理论建设与话语建设互为表里。通过理论建设构建起的话语建设可以充分展现民族精神和创新活力。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是衔接理论建设与话语建设的桥梁,是将理论转为话语的方案。“大哲学”视野下建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是一项长期并繁重的使命,是将20世纪中西马哲学对话与会通的中国哲学以及21世纪取得的成就展示给全世界的过程,是在崭新视角下思考中国与世界命运的生动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3.

[2]赵敦华,李元.20世纪中西马哲学会通的历程和逻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4.

[3]汤一介.西方哲学冲击下的中国现代哲学[J].文史哲,2008,(02):28-3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20.

[5]李登贵,刘景钊,赵敦华.“大哲学”观与中国现代的哲学发展——赵敦华教授访谈录[J].晋阳学刊,2006,(03):

3-12.

[6]赵敦华,李元.20世纪中西马哲学会通的历程和逻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117.

[7]列宁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0.

[8]单传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百年探索[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02):1-9.

[9]赵敦华.中西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交流[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01):47-52+158.

[10]杨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内涵[N].光明日报,2019-5-18(15).

[11]王伟光.加快构建学科、学术、话语“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哲学创新体系[J].马克思主義哲学,2022,(04):6-17.

作者简介:

安琴玲,女,湖南张家界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父母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