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蹚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2024-04-08 22:21
活力 2024年5期
关键词:物业集体经济集体

刘 平

(中共阳泉市委党校,阳泉 045000)

引 言

当前,“三农”问题依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短板,通过激活乡村的内源性力量并借助外部资源,充分谋划、拓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振兴的效能。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

1.村集体物业经济的概念

村集体物业经济指的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部分搬迁安置村、城市近郊村全盘考量自身优势,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基础上,集体成员有效利用集体资产、闲置资源,通过集体开发、转包租赁、兴建产业、运营资产等多种方式,使这些资产资源“动”起来、“活”起来,形成集体成员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受收益,以此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2.目前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

(1)留地利用型。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利用搬迁安置村、城市近郊村土地价值高、流转快的独特优势,在符合村土地总体建设规划的条件下,通过自己开发或与其他经营主体合资、合办等形式,兴建铺面、办公楼、住宅等物业项目,通过租赁充实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

(2)盘活存量型。城市近郊村在搬迁后往往会留下大量闲置资产、土地。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其盘活,将闲置的旧厂房、楼堂及配套设施等通过收购、置换、改建等方式,或者将留存下来的建设用地及农户不用的宅基地,在符合用地规划的前提下,通过重建新的物业房产的形式,让其进入市场交易,从而扩大村集体物业租赁收入。

(3)规划调整型。近年来,一些城市近郊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自身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开阔等天然条件,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节约用地、产业集聚”为宗旨,围绕区域“土特产”优势,将自然景观、资源、资产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发展块状经济,参与现代农业的开发。

(二)理论依据

不同的学者或组织对“新内生发展理论”的理解大有不同,但仍可以概括出相同的一些理念:它作为一种地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理论,是在保护和尊重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本地优势资源、资产,并充分借助外部的市场、知识和网络等资源,调动地方与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在内外部资源双重动力的驱动下,激发当地的发展潜力,提升当地发展的自主性,构建符合当地利益的发展路径。“新内生发展理论”应用于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体现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实现对搬迁安置村、城市近郊村各种闲置的资源、资产的挖掘并有机整合、融合,充分激发出村民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充分借助外部的资源力量,最终促进本地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1]。

二、目前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村集体物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思路单一,难以科学地开发并利用地区的有限资源。村集体物业经济主要集中在城中村和城郊村,基本以卫生保洁、苗木绿化、底商租赁等浅层次管理为主要形式,还是一种低层次、低增长的发展模式,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如今大多数村庄通过“带头人”规划的方式来支配村资源的发展,这个“带头人”往往是村干部,而部分村干部在科学规划、经营能力、整合要素等方面缺乏系统思维,这直接造成村集体物业经济模式发展的创新思路较少。同时,受自给自足思想的影响,部分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偏低,综合素质不高。加之受市场经济“利己”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农民往往更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的发展,导致好的项目、想法难以落地。此外,部分农村地区对农民教育重视度不够,即使有培训课程,也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无法使本土农民尽其所长。

第二,资金缺口较大,村集体物业经济的项目推进缓慢。一些村棚改项目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安置进展缓慢、配套设施不健全的问题;而一些村集体经济项目尚处于规划中,项目受资金影响迟迟不能落地,项目推进缓慢。无论发展什么样的村集体物业经济模式,资金是最基础的保证。但无论从内部还是从外部来看,资金融通的获取都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内部融资主要来自当地农民的入股,而当前农民收入水平整体上较低,可以提供的入股资金较少;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共服务负担又过重。当前,村集体经济承担着地区的社会保障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基础公共服务的大量支出,这些费用占到总支出的一半以上,而真正用于集体经济经营的费用不到一半,过重的公共服务支出导致用于集体物业经济经营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缩水。外部融资主要来自银行贷款、政府扶持和外界投资。我国多数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先天的局限性,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经营方式单一,资产变现能力差,缺少有效抵押物,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政府的财政扶持缺少稳定性,财政扶持力度不仅受到当年财政收支的影响,而且财政的资金支持也是短期的。在吸引外界投资方面,村集体物业经济在我国发展不够成熟,实力不够稳固,投资者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在资金投入上比较谨慎。因此,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村集体物业经济的融资难度,成为制约村集体物业经济进一步拓展发展模式的瓶颈。

第三,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缺乏,村集体物业经济管理运营能力偏弱。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农村优质劳动力外流。近年来,虽然我国城乡在加速融合,但是在平台视野及软、硬件资源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在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之下,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流向城市。二是高素质人才留不住、引进难。富有吸引力的薪酬和福利是留住人才建设乡村的关键。而实际上,许多返乡创业的能人虽然有加入村干部队伍的意愿,但工资待遇、发展前景与村干部所担负的“三农”任务相比,在自我评价上感觉不对等。一些本土的职业农民受农村政策、环境的影响,不能有效发挥他们的能力和价值,致使人才流失,更不用说引入专业型的经营管理人才。农村的资金、政策、发展环境,可以说整体的营商生态决定了难以形成专业经营人才集聚的洼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优质人力资源要素得不到优化配置,制约了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开发与拓展。

三、拓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探析

(一)以党建引领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的政治方向

第一,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站位。在拓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积极进取的村级“两委”干部队伍,关键选好支部带头人,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头雁”效用,着重从本地区的发家能人、返乡创业人员、返乡高等受教育者中选拔基层干部,打造团结进取的党组织工作团队。第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领导能力。①努力提升个人本领。农村基层干部要及时了解村集体物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跟进国家对其的政策要求,还要有意识地借助现代传媒、科技等工具,培养并提升自己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项目的决策能力,以及应对风险的变通处理能力等,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②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领导广大农民的组织力。通过政策宣讲活动、借鉴先进地区的村集体物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打开农民的视野,让农民认识到发展好农村集体物业经济与实现自身富裕的密切关系,关注农民需求,回应农民关切,调动村民参与建设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村集体物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第三,落实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比如细化考评机制,将干部引领农民群众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获得实绩与评先评优等挂钩、与职位提拔相挂钩。

(二)创新发展模式,为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拓宽道路

第一,编制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方面,在认识上高度重视。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引入专业机构,对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体谋划指导。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上进行成本估算、方案制定,以提高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在编制规划内容时,要以党的相关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抓住政策的发展机遇,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统一布局,科学合理地编制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规划,以提升资源的集聚力。第二,探索、优化集体物业经济发展的多种模式,打破区域限制,实现联村(区域)共建。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整合资源和资金,采用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发展异地置业、飞地经济,实现更大规模的经营,获取更大的收益。一方面,可以立足于各基层党组织,在邻村党组织的联建机制下,带动人才互动、资源互享、产业互育、环境互顾,探索出村集体物业经济跨村联营新模式。另一方面,可以立足当地已有优势项目,将单个难以扩大提升优势项目的行政村联合起来,实现跨村股份联合,各集体经济组织平均占股,成立联合社或公司,并在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做到股份量化,保障农民利益。第三,坚持开放理念联合外部多元主体。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要坚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理念,立足农业纵向探索三次产业融合,以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实现产业提质升级。比如,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宣传效果较好的电商公司进行合作,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电商优势,利用短视频平台等做好“土特产”文章。同时,可以探索基层党组织联合龙头企业或者产业园区的组织形式,或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其他经营主体,引入职业经理人,共同开发运营村集体物业资产,多角度挖掘优势,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出更具发展能力的组织发展模式,从而多方面增加村集体的经营性收入,实现村集体物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三)加强政府政策扶持,为拓展村集体物业经济模式创造良好环境

1.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第一,加大财政税收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在财政政策上,可通过优惠政策来调动农民合作组织、集体企业等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以“间接帮扶”的形式实现。还可优化农村的软、硬件环境,形成吸引优势生产要素的洼地,以“外围支持”的方式实现。二是在税收政策上,对优势项目模式发展中产生的税费,在政策范围内要尽最大所能予以减免,从而降低运营成本。第二,加大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地方政府可以将村集体物业经济作为农业信贷的重点,为其提供信用担保;也可以通过发行新基建债券或彩票来探索创新型融资模式。第三,加大用地的政策支持力度。农村集体土地被国家建设征用后,政府在土地规划中要优先考虑,适度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同时,创新发展思路,加快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农村的“三产融合”“三变”改革相融合,探索村集体物业经济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2.全面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一,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更多考虑人口、村庄结构变化的基础上,统筹布局,优先建设既方便群众生活、又方便促进生产的项目,推动物联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聚焦养老、教育、医疗,通过远程会诊、流动服务车等创新模式,让农民享受到便利的服务。同时,持续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开阔农民视野和提高素质。在农村地区,除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还应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引入专项教育。比如,政府搭建学习涉农资源信息库平台,引进科研院所、涉农高职院校的经营管理专家、学者和社会上的涉农技术能人,与村集体进行长期稳固的教育培训联结,主动协调、邀请专家和人才下乡开展研学和指导工作[3]。

(四)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为拓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做好人才储备

第一,培育新型本土职业农民。拓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立足于本土农民,充分发掘本土人才的潜力。①正确遴选培育对象。让真正扎根乡村,又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能力的人优先接受培育。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要接地气,紧紧围绕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实际与农民的需求展开,重点关注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等开展培训,要着力在轮岗锻炼上下功夫,通过实践进一步强化理论吸收。③采取多样的培训方式。把培训办进田间、合作社和企业,或到先进地区实地观摩,或采用“互联网+农业”共建共享学习资源。④加强持续跟进服务。加强与培训对象的联系,对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

第二,完善人才引留机制。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充分发挥“村两委”在人才引留上的积极作用。①在政策支持中引留人才。要优先提高人才的薪资、社保和民生方面的待遇。特别是在薪资待遇、职称评定上,要以拓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效为标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能人要提拔与重用,畅通人才上升的激励通道。②在项目发展中引留人才。村集体在选择“造血”项目时,要结合引入人才的专业特点,让人才在拓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得到培养、经受锻炼、实现其自身价值,使其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前景充满期望,从而为村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物业集体经济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物业服务
地铁车辆段及上盖物业开发一体化探讨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警犬集体过生日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