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理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04-08 08:22孙晓鹏贾淑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5期
关键词:肝郁脾虚西医

孙晓鹏 贾淑兰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病变之一, 典型症状是各种胃肠道消化异常, 出现腹胀、腹痛和上腹不适等, 并且与神经系统异常相关,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现阶段无明确结论证实其发病机理, 所以临床上西医对此病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根据全国名老中医贾淑兰教授经验理论认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疲劳、七情过度、饮食不当等引发, 其可影响脾和肝气, 导致肝郁脾虚, 其治疗方法在于益气健脾、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临床上通过中药治疗此病的患者逐渐增多。此次研究目的是通过自拟理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详细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取自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在本院诊断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5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 例)和对照组(28 例)。观察组中男15 例, 女12 例;年龄22~75 岁, 平均年龄(51.9±10.4)岁。对照组中男16 例, 女12 例;年龄25~74 岁,平均年龄(52.4±9.9)岁。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比。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满足功能性食管胃十二指肠病罗马Ⅳ诊断标准[2]中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要求;中医诊断满足《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3]中对肝郁脾虚证的诊断要求。

1.3 纳入标准 ①满足以上诊断要求;②过去2 周内未服用与本病相关的治疗药物;③患者自愿参与相关试验项目,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②对试验药物过敏的患者;③合并消化性溃疡、胃黏膜有重度异型增生, 或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④患有严重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⑥患有精神性疾病或不能配合试验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10003, 规格:10 mg×30 s)治疗, 10 mg/次, 每日早中晚口服, 于餐前15~30 min服用。观察组给予自拟理胃汤治疗, 方药组成:枳实20 g, 党参20 g, 白术25 g, 柴胡25 g, 丹参20 g, 姜半夏12 g, 陈皮20 g, 白芍12 g, 砂仁10 g, 炙甘草20 g。1 剂/d,水煎后分2 次口服。14 d 是1 个疗程, 维持2 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中医和西医症状评分。用胃脘胀满、两胁胀满、叹息纳差等指标评估中医症状转归情况;用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烧灼感等指标评估西医症状转归情况。症状消失是0 分, 轻微症状是2 分, 中度症状是4 分, 重度症状是6 分;疗效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愈:疗效评分≥90%;显效:疗效评分为70%~89%;有效:疗效评分为30%~69%;无效:疗效评分≤29%。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判断焦虑情况, 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判断抑郁情况,通过健康调查简表(SF-36)判断生活质量情况。分数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生活质量越好。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后中、西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的胃脘胀满、两胁胀满、叹息纳差、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上腹烧灼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中、西医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治疗后中、西医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胃脘胀满 两胁胀满 叹息纳差 餐后饱胀不适 上腹痛 上腹烧灼感观察组 27 1.86±0.13a 1.77±0.12a 2.03±0.04a 1.98±0.11a 1.92±0.06a 2.15±0.14a对照组 28 2.15±0.14 2.05±0.12 2.19±0.03 2.15±0.14 2.17±0.05 2.36±0.13 t 7.953 8.651 16.823 4.995 16.812 5.76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治疗后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治疗后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观察组 27 61.74±5.57a 60.96±6.35a 98.46±1.76a对照组 28 66.37±8.64 68.96±7.60 76.41±1.82 t 2.352 4.228 45.650 P 0.022 0.000 0.000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诱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尽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在药物选择以及具体治疗方案上, 主要以促进胃肠动力和抑制胃酸等药物治疗为主, 虽可减轻临床症状, 但无根本性的解决办法, 并且副作用较大、复发率较高。本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 虽其辨证分型标准也尚未明确规范, 但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中表现出了明显优势, 如个体化、对证治疗、副作用少及复发率低等。全国名老中医贾淑兰教授长期致力于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 在总结现代医学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及治法治则的基础上, 结合祖国医学及临床经验, 指出该病病位主要在胃, 与肝脾两脏相关, 肝喜条达, 若忧思郁怒, 肝气横逆, 脾胃同居中焦,势必克脾犯胃, 以肝气郁结不畅、脾运失职、升降失司、胃气不和为基本病机, 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和当今社会压力普遍增大的特征, 提出本病在临床证型中主要以肝郁脾虚型为主。其治疗原则是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结合多年经验, 采用自拟理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此方柴胡可疏肝理气, 解郁散结;白术可健脾益气, 共为君药。党参可补气和中,健脾益肾, 可助白术健脾益之功气, 并可增理气, 可改善脾胃气虚;枳实、陈皮可行气消滞, 健脾和胃;白芍可养肝生血, 甘缓消痛, 诸药可助柴胡养肝生血, 理气散结, 共为臣药。半夏、砂仁可燥湿降逆, 利气止呕;丹参可行血化瘀, 止痛舒络;甘草可调和诸药, 并助白芍甘缓消痛之功, 共为佐使药。现代药理学发现, 柴胡中的多种糖类化合物, 可以显著增加机体免疫水平, 减少胃液的分泌, 显著修复黏膜的损伤;白术中的醇类和酮类化合物, 可以调节胃肠道平滑肌的活动性, 增加胃肠道蠕动, 并且增加消化道中蛋白的消化时间[4];党参中的成分可以阻滞胃液的过度分泌, 保持胃黏膜上的酸碱平衡, 有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枳实的有效成分可以显著增加肠道平滑肌的活动, 促进胃肠道有规律的蠕动;白芍中的白芍总苷有止痛、抗惊、镇静、抗感染、促进免疫、保肝等功能[5];陈皮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增强胃肠道蠕动;姜半夏有阻滞胃液过度生成和修复溃疡的功能;丹参中含有的丹酚酸类、挥发油、丹参酮类以及微量元素等可以显著改善血液循环系统, 而且有抗感染、增强免疫功能等功能;砂仁中富含的挥发油成分, 可以抑制损伤胃肠黏膜的细胞因子, 从而保护器官, 并且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枳实富含的挥发油成分可以显著减轻消化道的应激反应,增强胃肠道的排气, 调节胃液的生成, 增加血清中生长抑素和5-羟色胺的浓度, 对整个消化道的功能有显著改善;甘草有显著的抗感染、抑制溃疡等作用[6], 可以增强胃肠道中平滑肌的收缩功能, 并减少胃液的生成。最近几年功能性消化不良被当作一种精神类疾病,所以精神及心理原因对此病的干扰被临床逐渐关注。其中焦虑、抑郁是比较典型的精神原因, 其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诱发关系紧密[7,8]。通过“肠-脑互动机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伴随抑郁或者焦虑的精神异常, 并且会进一步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8,9]。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如果患者有长期抑郁、焦虑等精神异常时, 其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几率是普通人的8 倍以上, 但还是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功能性消化不良和精神疾病之间是否有相关性[10-12]。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根据全国名老中医贾淑兰教授经验理论, 用自拟理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中、西医症状, 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改善消化不良, 提高总体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肝郁脾虚西医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