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价值与路径探索

2024-04-09 05:09宋细莲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4年2期
关键词:协同心理健康育人

宋细莲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发展重任。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与复杂的社会形势,高校必须开展必要的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其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立足社会、报效国家。因此,协同育人已经成为当下高校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旨在通过深入挖掘不同专业的思政元素,充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健全人格,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心理咨询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并养成良好的品行。由此可见,虽然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學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两者都将培养学生精神品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作为教育目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载体,两者存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现实价值与融合路径,旨在为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提供思路与借鉴。

一、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现实价值

课程思政教育重在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心理健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两者协同育人能够形成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有助于院校培育出德育素养与心理素质双全的高质量人才,更好地应对社会各行各业旺盛的人才需求。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大学生思想修养与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教育旨在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引领和塑造,从而达到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目的,进而作用于学生后续的成长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社交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旨在通过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等,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战胜心理困难、养成良好心态。二者的协同教育能够有效推动大学生实现思想修养与心理素质的综合发展。具体来说,大学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校园与社会的交叉口,现实困境与心理难题往往相互交织,而单一的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无法解决当前阶段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只有让心理教育摆脱专业化束缚,提高课程思政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的渗透力,真正做到以心养性、以德树人,让两者共同作用于学生成长,才能使学生在面对一些现实困境与心理难题时,既能够从客观层面分析现实问题的成因,又能从个人角度出发对自身心理做出调整。总之,二者的协同育人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绪观念、提高情绪控制能力、获得与调整心理状态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与自信心,提升解决各类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平衡大学生个体发展与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

课程思政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等宏观意识,重视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利益和他人需求。通过开展课程思政、举办各类集体性的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导其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学生关注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旨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道理,明白健康的身体与健全的人格是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崇高理想的基本前提。因此,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能够有效平衡两种教育目标与教育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只有实现个体发展与关注他人之间的平衡,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以思政课程为教学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教育导向,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促使其产生社会责任感,自觉加入弘扬社会正气的队伍中。另外,课程思政教育也重视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深度挖掘与利用这些思政教育资源,既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又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人文情怀,了解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奋勇拼搏等精神的现实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与集体利益观念,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将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进行融合并协同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坚定正确政治信仰的同时保持心理健康。此外,丰富的课程思政实践也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将学生培养成拥有健康心理、政治信念坚定、有一定自律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合格公民。

(四)助力素质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践行

进入新时代,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最初的“实施素质教育”转变为“发展素质教育”,这不仅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上的重大变化,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发展素质教育的重心在于五育并举、因材施教,而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在推动五育并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两种教育教学手段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分别强调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合思政教育能够将价值引领、思想升华融入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当中,从而做到情知互补、知情合一。情感与实践的相互补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也是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推手,不仅使学生的心理认知与思政认知由静态的知识掌握转为动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也使传统的显性教育逐渐转化为体验性更高的隐形引导,既更新了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呈现形式,又进一步丰富了当代道德情感教育模式,引发了师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思考。

二、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工作应当立足高等教育全局,充分利用高校校园资源与地方思政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在科学分析与把握当代大学生发展规律与成长特点的基础上,找准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让两者共同助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找准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的契合点,促进教学内容深度融合

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意识形态的教育难度大大提升,除了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外,也要重视思想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大多与其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有密切联系,因此要想切实解决其心理问题,就必须借助课程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基于此,高校应当利用培训与宣传等方式,让专业教师树立协同育人理念,通过深入研习课程思政内容与心理健康知识找到教育内容中的契合点,从而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环节,把思想引领、价值引导与心理疏导进行充分结合。具体表现为在讲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案例时引入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课程思政的理想信念教育为例,教师在讲述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总结历史人物在应对历史问题中体现出的心理特点来引出心理健康教育话题,并鼓励学生学习历史人物体现出的积极正面的心理情绪,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是化解不良情绪、解决各类现实问题的重要前提。此外,对某一学生的道德败坏行为进行批评与教育时,不应当局限于道德品质这一思政角度,还应当从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探究其产生此种行为的心理根源,找到其心理困扰,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穿插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纠正学生的错误心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手段促进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

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并不是单一地将教学内容结合就能实现,还需要考虑二者在教学手段上的有机融合与互相渗透。大学生已经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与质疑能力,专业课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这一特点,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与心理健康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例如,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和人文问题,发现案例中人物的情绪需求与心理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加深学生对课程思政知识及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除启发式教学外,教师还应加强合作式教学的应用,在理论性的课程思政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在项目式的课程思政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以促进学生间不同思想与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让大学生能够对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清晰认知,并通过集体协商与探讨的方式获得解决途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身政治素养与心理素质的提升。

(三)加强专业教师思政素養与心理素养建设,增强协同育人效果

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师主体,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与心理素养对协同育人效果起着关键作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高校应当重视教师的素养建设,通过多方举措强化师资力量,助推协同育人进程。一方面,高校应当为专业教师提供定期的校内素养培训与校外学习机会,或邀请地方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专家在校园开设课堂讲座,向教师传授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与内容设计方式,使教师了解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引导专业课教师在提升专业教学能力之余,多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情绪状态与心理健康问题,提升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鼓励教师自主了解与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逐渐养成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协同育人形式的教学习惯,提高教育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进而满足学生在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需求,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四)重构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评价机制,引导育人方向

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质是塑造学生优秀的品格,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培育学生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两种教育的内容与目标具有关联性。开展二者的协同育人工作需要在育人效果评价机制层面打破专业壁垒,融合评价标准,从评价的内容、原则、方向、激励措施等方面重构院校协同育人评价体系,这既是提高协同育人效果的关键举措,也是对专业教师育人目标、内容、手段的指导与引领。在评价内容上,高校应当把学生的学习行为、道德行为、社会适应性、人际关系、心理生活质量等心理健康评价内容融入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行、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等课程思政的评价内容中,在内容上做到协同评价,并采取立体的评价方式,运用“定量+定性”的双重评价方式来完善评价体系。另外,高校应完善协同评价形式,在传统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互评,开通以互联网平台为主的教学评价渠道,对学生的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进行全方位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评价体系。

三、结语

学校是培育学生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的重要阵地,完善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是新时期思政教育的重心,构建社会主义心理服务体系是新时代心理学教学工作者的新方向。因此,课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工作应聚焦新时代的新思想,从内容、手段、师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索协同育人路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助力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协同心理健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