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煤电一体化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探索实践

2024-04-10 10:20王志江王锡明谢国威
中国煤炭工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电厂煤矿改革

▊ 文/崔 霖 王志江 王锡明 谢国威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面对新征程新使命,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立足“煤电联营专业化公司”战略定位,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通过深化煤电一体化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在煤电资源互补利用、煤电资源共享保障、综合效益统筹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一体化管控运营水平;同时,以增强企业核心功能为重点,不断强化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功能,深挖煤电一体化协同创效潜力、提升与“一利五率”相适应的价值创造能力,打造煤电一体化标杆企业,构筑低碳、安全、稳定、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践行为经济助力、为社会赋能的使命担当。

一、实施煤电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煤炭与电力两大行业具有一定的共生性、互补性和博弈性,两者的发展水平以及和谐程度,直接影响到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实施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或煤电联营的经营模式,可充分发挥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特点,是化解煤电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煤炭行业与电力行业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具有诸多现实意义。

1.实施煤电一体化改革是煤电企业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路径

目前,我国煤价相对市场化,煤价会随着供需等市场因素发生波动;电价市场化程度不深,新一轮电改尽管已经在稳步推进,但要完全实现电价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煤电顶牛的矛盾在短期内仍然难以彻底扭转。准确认识当前能源行业形势和产业政策,实施煤电一体化改革有助于从本质上突破机制与体制方面所造成的矛盾,是解决煤电之争、实现资源高效清洁转化的必要途径,也是当前煤炭、电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必由之路。

2.实施煤电一体化改革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煤炭与煤电居于我国基础性、支柱性能源产业的地位难以改变。煤炭、煤电企业适时修改和调整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煤电企业准确把握产业政策的导向性,洞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并迅速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通过实施煤电一体化改革,可以促使煤炭和电力产业共同协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能源转型,从体制机制的根源上实现突破,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3.实施煤电一体化改革是煤电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煤电一体化有利于促进煤炭、电力企业生产与管理一体化运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互为供给侧和消费侧。通过建设坑口电厂,同步实现煤、电、水、汽、灰等生产原料的资源综合利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压缩管理链条,整合人、财、物等方面资源,实现集约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形成管理功能良性互补、效应协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能源管理体系,在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4.实施煤电一体化改革是煤电企业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煤电一体化是一种低成本、集约化、节约型能源生产模式,是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的具体体现。煤电一体化运营模式具有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优势,可以减少公共资源占用和生态污染,有效发挥能源安全兜底作用,更加便于推进煤矿绿色转型发展;实施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等发展模式,对于打造综合清洁能源外送基地和清洁低碳自用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神公司煤电一体化改革的实践路径探索

1.深挖煤电一体化优势

国神公司坚持“煤电联营专业化公司”战略定位,重点从煤电资源互补利用、煤炭均衡生产与发电、煤炭购销与发电、技术优势互补、共享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深挖煤电一体化创效潜力和运转效能,坚定不移推进煤电一体化协同发展。

(1)煤电资源互补利用。主要围绕“煤来电去、水来汽去、煤来灰去、煤来烟去”进行研究。“煤来电去”是在煤矿直供电厂燃料的基础上,实现电厂直供煤矿生产用电,以煤供电、以电促煤、互相依托,保持生产成本领先。“水来汽去”是将煤矿疏干水经过处理后作为电厂生产用水,电厂再将蒸汽反送到煤矿用于生产生活供热,消除矿井水处理后直排存在的环保隐患,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解决煤矿供热汽源,降低企业成本。“煤来灰去”是电厂燃烧煤矿来煤和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煤,将产生的灰渣用于煤矿开采后的回填复垦、返井利用等,实现煤矿回填综合治理和电厂灰渣贮存一体化,打造生态环保绿色矿区。“煤来烟去”是以煤炭在电厂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为“资源”解决煤矿采空区防灭火问题,将烟气注入采空区进行碳封存,减少碳排放。

(2)煤炭均衡生产与发电。利用高效的协同机制,将煤炭生产流程与发电过程有机结合,强化煤矿生产与电厂发电之间的计划平衡关系,发挥煤电一体化协同优势,其重要意义表现为稳定生产秩序、优化设备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3)煤炭购销与发电。坚持煤炭购销、发电整体利润最大化原则,根据市场行情和区域特性,科学测算煤炭购销和发电的边际效益,及时调整策略,多卖高价煤,多发经济电,低热值煤发电,高热值煤创效,为公司创造更多利润。

(4)技术优势互补。积极探索电厂、煤矿在专业技术资源、关联系统管理、对外业务协调、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煤电一体化单位电厂和煤矿各自的技术资源和专业优势,实现技术优势互补、安全生产共赢。

(5)共享保障。通过协同整合电厂和煤矿共有项目,在消防救护、后勤医疗、采制化、计量、水处理、物资储备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集约式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能,凸显“价值创造”的优势。

2.国神公司煤电一体化改革实践

(1)煤电一体化改革总体思路。坚持以提升煤电资源优势互补、协同价值创造、综合效益统筹为基本遵循,对煤电公司及其所属煤矿、电厂的职能定位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落实煤电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主体责任,夯实煤电一体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基础,充分发挥一体化运营的比较优势,提高煤矿与电厂的专业生产效能,提升煤电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2)明确各层级功能定位。把煤电公司作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主体,依法履行法人主体责任,以煤电一体化综合管理、计划统筹、资源配置、生产调度和经营管理为重点,强化基础管理,统一经营策略、生产计划、生产调度与安全监管,做好资源统筹与协调,不断挖掘和发挥煤电一体化优势,提升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煤矿、电厂作为煤电公司下属的生产单元,以专业管理、现场管理、成本控制为重点,强化专业管理,做好现场生产组织、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严格控制生产成本。

(3)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体系和组织架构。秉承构建创新规范、科学高效管控体系的总体原则与思路,在管理职能、关系、边界、权责的清晰划分下,实现国神公司与基层单位的有效对接。通过组织优化,由煤电公司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的主体责任,夯实煤电公司发展基础,落实好“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结合煤电公司的管理实际,从党的建设、公司治理等21个维度对煤电公司与煤矿、电厂的管理职能进行划分,厘清管理边界与管理关系,杜绝管理“缺位、越位、错位”现象的发生。形成煤电公司突出协同创效,统筹抓发展、抓经营、抓协同;电厂、煤矿突出专业化管理,心无旁骛专职抓安全、抓生产、抓技改的格局。

(4)构建和完善凸显煤电一体化发展优势的品牌理念体系。将文化引领作为推进煤电一体化改革的先行条件,坚持一流导向、传承发扬、系统推进、共建共享的原则,全面落实国资委《关于开展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的通知》总体安排,纵深推进RISE品牌战略,制定品牌引领行动方案,从品牌核心价值、品牌定位、品牌目标、品牌愿景、品牌口号、品牌个性6个方面入手,纵深推进品牌文化建设,大力重塑文化基因,全面推进文化融合,强化文化引领保障,在推行煤电一体化改革期间,实现了管控模式平稳过渡、管理流程有序衔接、员工队伍和谐稳定、生产经营有条不紊,持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使品牌及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推动落实煤电一体化的“润滑剂”和“强心剂”。

三、国神公司煤电一体化改革的实践成效

1.在实践中展现了发展活力和创效潜力

国神公司将煤电一体化运营向纵深推进、向广度发展,紧紧围绕“煤电联营专业化公司”战略定位,率先探索具有全国首创性的煤电一体化管理改革,完成6家煤电公司一体化改革,初步形成了煤电一体化单位“行政管理共享化、板块管理专业化”管理模式;完善了“集中统一、协调配合、联动互促”的运营机制,真正实现了一个法人、一套班子,统一指挥、统筹经营、协同发展,企业经营效益连年攀升。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管理效能、实现优势互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现了较强的发展韧性、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

2.在实践中显现了抗风险能力和保供稳价能力

改革实践证明,煤电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形成煤矿与电厂稳定供应模式,还可以推动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煤电合作机制,缓解煤电矛盾;在强化煤电机组保供能力、夯实民生保障、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无论处于煤强电弱还是煤弱电强的发展周期,二者均可以理顺关系、实现互补,在破解煤电行业壁垒的同时,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不断增强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在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企业充分发挥煤电一体协同保供“稳定器”“压舱石”作用,荣获中国社会责任金牛奖。

3.在实践中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

通过改革实践,各煤电公司实现了“1+1=1”的集约化、高效能管理模式,企业形成握指成拳、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分工更加清晰明确,地企关系更加高效顺畅,极大地提升了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一体化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提升,有力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哈密、宝清、和丰、博州等多个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进入加速期。同时,在改革实践中积极开展褐煤提质、固废综合利用和高碱煤掺烧等关键技术共性难点研究,形成了诸多具有国神“煤电一体化”产业特色的科技创新成果,国神煤电一体化品牌效应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有力提升。

猜你喜欢
电厂煤矿改革
改革之路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厂开放
智慧电厂来袭
智慧电厂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用Citect构造电厂辅网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