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应急消防救援驻防站装备一体化建设方案研究

2024-04-11 10:17刘文礼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航空救援消防

刘文礼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消防救援大队,河南 焦作 454450)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的发生频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为了更加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的发展刻不容缓。航空应急消防救援与其他的救援方式不同,除了需要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与设备外,还需要依托相应的基础设施。为了提高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的响应效率,就需要合理规划驻防站。这样才能够让航空应急消防救援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1 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的意义

自然灾害以及一些其他的突发事故、灾难无法避免,只有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展开及时有效的救援,才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在目前的应急消防救援工作中,航空应急消防救援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不但救援范围相对更大,响应速度也更快,可以迅速到达事故地点展开救援,是当前最高效的一种救援方式。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突发事故,都有明显的突发性、紧迫性以及破坏性,例如,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地震这种自然灾害会严重毁坏交通,给地面的救援带来极大的阻碍,航空应急救援是当时唯一可以采取的救援手段,但是由于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起步较晚,所以导致当时的救援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在救援工作完成后,相关部门对救援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制定出了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大体框架以及发展规划,这是我国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的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除了道路损毁外,地面的拥堵以及消防车的速度也会延误最佳的救援时间,当发生特大灾害时,往往会出现当地的消防救援力量不足的现象,这时就需要紧急寻求外地消防救援力量的支援。在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外地的消防支援只有航空应急救援可以以最快的到达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当灾难发生在山区或者是交通极为不便的地区,会增加救援困难,空中救援不但反应快速,其机动灵活的特点并不会受到复杂地形条件的阻碍,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山火、洪涝、地震等都可以快速展开营救。航空应急救援可以完成多项工作,例如灾情勘察、图像传输、紧急运转、空降人员物资等。航空应急消防救援工作的发展,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目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的发展现状

在以往的特大灾害中,航空应急消防救援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汶川、玉树地震时,除了要救援受伤的群众外,灾情现场大量没有受伤的人员无法立即进行转移,急需要大量的食物、水源、帐篷、药品等物资,航空应急救援向灾区现场运送了大量的各类物资,同时按照人员分类开展紧急撤离,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员的伤亡。2008年前,我国的航空应急救援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近年来,社会各界共同致力于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的发展,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在各类突发事件中也逐渐发挥出了更加显著的作用。虽然航空应急消防救援有诸多应用优势,但是由于涉及多个领域,例如军队、民航、公安、消防、气象、应急等多个部门,所以在沟通、协调、组织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只有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才能让应急消防救援有更高的效率。另外,就是目前我国的航空应急消防救援在各个地区的力量分布并不均匀,各个地区的装备、空域条件以及基础保障设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自然灾害、事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这是影响救援效率最主要的原因。目前,我国关于航空应急消防救援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这一因素也影响了救援效率。由于我国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的起步较晚,所以目前我国用于专业救援的直升机数量还远远不够,与一些起步较早的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以外,很多直升机上面并没有配备专业的搜索、救援等设备,在一些大规模的救援活动中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相对其他救援方式而言,更加依赖基础设施,只有保证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服务要求,才能切实提高救援效率。在当前航空应急消防救援队伍的组成中,军队有其本身的职责,一般只用于紧迫的、重大灾害的紧急救援。而航空企业往往会受到资金限制而无法配备齐全专业的航空救援设备,应急救援训练也没有做到常态化管理。

3 航空应急消防救援驻防站装备一体化的具体建设方案

3.1 分级建立航空应急救援队伍

航空应急消防救援涉及到多个领域,驻防站装备一体化的建设,首先,需要制定发展规划,要以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快速反应、完善配套等作为发展要求,不仅要遵循国家相关要求,还要对灾害事故进行预测,可以有效解决救援设备、人员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这时就需要与现有消防救援队伍相融合,利用现有队伍场地减轻建设压力,增大任务装备的结合。还需要充分依托国家航空应急消防救援总队,各地也要加大财政拨款,用于建设航空应急消防救援驻防站设备一体化,同时要对地方航空力量进行整合,选拔出专业的航空应急消防救援人才,要包含飞行人员、实战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医疗服务人员等。分级建立救援队伍,可以有效提升救援效率,当灾害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投入救援,避免因等待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其次,要建立并完善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对消防救援机构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要对参与救援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对于享有的权利以及要履行的义务进行明确。要确定好救援主体,这样当灾情发生时更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让航空应急消防救援体系能够不断完善并逐渐与国际接轨。有了专业的救援人才,就需要加强当地救援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不断增加飞行覆盖范围。航空应急消防救援设施要依托我国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布局,例如,飞行基地、救助机场、护林航站等。对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要配备更高等级的设施设备,例如,水上机场、无人机起降点等。对于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都要合理进行规划,做到既可以保证救援需求,又不造成资源的浪费。

3.2 合理配备应急消防救援装备

要设置专项资金用于配备航空应急消防救援装备,要合理配置大型救援装备,例如,重型直升机、无人机、水陆两栖飞机、专用指挥机、高原型救援直升机等。专用指挥机上面要具备红外成像、远程通讯、指挥功能等。除了大型设备外,还要根据救援队伍的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防护、通讯、灭火等专业救援器材,同时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救援绞车、货物吊挂、应急浮筒、外部扩音器、强光搜索灯、紧急医疗救护设备、速降系统、通信导航系统、声呐探测仪、有毒气体检测仪、红外线夜视仪等。不仅要具备高精尖设备,还要具备应对不同环境的日常应用设备。这样在救援时才能够更加高效,并且可以随时待命,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灾害。不同类型的救援任务需要使用不同救援机型,不同的使用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运行成本,所以不仅要针对不同的救援类型提前做好预案,还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对于不同的机型和相应的救援设备进行合理搭配。对于基础保障设施的建设工作要不断进行完善,要以直升机可以在30分钟内到达灾情现场作为建设目标,相关管理部门要进行牵头,不仅要实现协同发展,还要做到布局合理。除了通用机场、固定运行基地外,还可以在高速公路、医院以及较高楼层的顶部对起降点进行合理布局,这是增加覆盖范围、提高响应速度的必要措施。只有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真正做到网格化管理,才能让航空应急消防救援有更大的服务范围。虽然航空救援有极大的应用优势,但是,直升机在低空或者超低空飞行需要获得审批。这一规定虽然可以提高飞行的安全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的效率。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开通了应急救援绿色通道,这一规定虽然优化了审批程序,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空域使用要求。对于空域的使用管理规定要持续进行优化,对于空域的划分、空管的服务保障政策进行不断完善,低空空域的管理要逐渐做到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对于地震、洪涝、火灾较为频发的地区要建立平灾结合的空域使用机制,按照不同的空域性质进行科学划分,全面提升灾情应急响应速度。对于低空空域的监控、应急通信系统要逐渐进行完善,同时要配备专业的基础设施以及救援设备。要设立应急调度指挥部,指挥部要满足调度指挥以及储存物资的要求。

3.3 加强专业救援人才的培养工作

自然灾害或者是大型的事故、灾难不但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给社会的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需要不断加强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的建设,不仅要保障基础设施和救援装备的完整性,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救援人才。航空应急消防救援对于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救援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任何一个细节不谨慎都会影响救援结果,只有不断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够提升救援效率,让人员的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能够降到最低。首先,要构建航空应急消防救援人才体系,只有救援人员、基础设施以及救援装备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让救援更加高效。我国的疆域较为辽阔,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类型所需要的救援技能、救援设备都不相同,同时救援过程中还需要各个环节的人员紧密配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救援工作。各个分支的训练团队都要做到常态化训练,这样当灾情发生时,就可以立即投入救援中。除此以外,还要不断拓宽救援人才的选拔、培养渠道。对于刚刚选拔出来的救援队员,要进行系统、全面、严格的训练,这样才能够培养出训练有素、成熟精干的救援团队。院校基础与救援专业结合的培训方式目前较为有效,救援机构可以与航空院校达成合作,这样培养就会更加有针对性。恶劣的天气以及特殊、复杂的地理环境都会对飞行造成影响,要重视飞行技术的相关培训,这是完成救援任务的基础保障。对于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设立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的相关学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更好地保障救援人才的需求。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业的培训场所,不断完善培训设施设备的建设。另外,还要不断提高航空应急消防救援人员的相关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航空应急消防救援工作中。

3.4 扶持整合各种救援力量

除了专门的航空应急消防救援团队外,一些民间的救援力量也不可忽视。一方面,要通过专门的政策来调动航空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例如采取补贴或者购买通航企业服务等。另一方面,要重视民间救援力量,民间救援力量具有更强的机动性,但是可以会受到基础条件的限制,相关部门要注意整合民间的救援力量,要加强不同救援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通过资源互补、优势共享等方式来共同提高救援效率。要加大对民间救援力量的装备配置工作,重点组建森林航空消防救援、交通救助飞行队等关键力量。

4 结语

航空应急消防救援驻防站装备一体化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灾情发生时的处理能力以及应对水平,虽然航空应急消防救援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但是对于救援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是设施设备的要求也明显更高。我国的航空应急消防救援的起步相对较晚,再加上需要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所以需要国家统筹管理。要不断优化各种审批流程,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各种类型的救援装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够切实提高航空应急消防救援水平。

猜你喜欢
航空救援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紧急救援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3D打印大救援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