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策略

2024-04-11 10:17逯海燕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蓄电池动力

逯海燕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87)

2022年,工信部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提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明确下一步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应用体系,实现行业规范化管理,提升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水平。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下一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期间,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主要策略。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到1185万辆,动力蓄电池配套达到532GWH。2022年,全球碳排放量达到368亿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全世界各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新能源汽车具有轻污染、低能耗等传统燃油汽车不具备的优势,能够对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紧缺问题进行改善,因此,我国十分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获取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根据相关研究分析,新能源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量相比较传统燃油汽车降低1/5以上,尽管在应用环节,新能源汽车被证明有着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但是,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而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动力蓄电池生产、回收利用等消耗材料以及能源消耗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1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现状

1.1 政策现状

现阶段,我国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工作初步建立了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原则的政策体系,而且在逐步完善中。因此,可以根据政策制定年份规划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前。在这一阶段是采用个别条款的方式规定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中提出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达到5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应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利用等环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应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回收、再制造、再利用等环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应实现可再生利用,鼓励开展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第二阶段,2016~2018年。在这一阶段是以政府为主导,推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专项政策。《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应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导则》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推广应用管理办法》,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率应达到70%以上,建立健全的回收利用体系和技术标准。

第三阶段,2018年后。在这一阶段,是政策不断完善和全面试点的阶段。《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推广实施方案》发布,建立起全国性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推广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率应达到80%以上,建立健全的回收利用体系和技术标准,2035年,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这些政策文件的推出,不仅能够完善管理政策内容,而且还能推动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汽车企业等落实试点工作。

1.2 标准现状

现阶段,我国关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各个环节、阶段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如GB/T 38590-2020《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可拆解性设计指南》,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可拆解性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拆解方法等内容,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GB/T 38589-2020《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可回收性设计指南》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可回收性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回收流程等内容,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GB/T 38591-2020《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存储规范》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存储条件和要求,以保证其在存储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GB/T 38588-2020《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可梯次利用设计指南》,该标准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可梯次利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利用流程等内容,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等。一系列标准制定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起到规范和管理的作用。

1.3 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销量超过688万辆,同比增长93.4%。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减免购置税、免费牌照、免费停车等优惠政策,以及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补贴和扶持。基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明确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回收体系、梯级利用以及再生利用等。回收体系是将各个相关主体产生的动力蓄电池进行回收、存储和搬运的统称,尽管我国开始构建回收体系,但是缺乏完善性。梯级利用是将新能源汽车中退役下来的动力蓄电池应用到其他领域,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目前,我国梯级利用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阶段,相关企业开始在电力系统储能、小型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再生利用是对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拆解、破碎、冶炼等的处理手段,将其中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现阶段,我国在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等方面已经具备应的产业基础,多数企业应用湿法回收工艺技术,具有安全性和环保性。

2 基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策略

2.1 加强回收体系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现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需要加强回收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和机制,提高回收效率和质量。首先,要对政策法规进行完善,确定相关建设目标、标准及要求,鼓励和引导相关新能源汽车企业实施回收利用工作。从测试评价角度,在梯次场景、材料回收、材料再生、退役电池等四个维度都要建立起完善的测试评价方式和相对应的回收标准。其次,建设完善的回收网络。例如,在城市和乡村设立合适的回收站点,方便消费者回收废旧动力蓄电池和其他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站点应当布局合理、覆盖面广,方便消费者到达和使用。最后,建立回收体系,包括回收、拆解、再制造、再利用等多个环节,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损害。

2.2 推广再制造和再利用技术

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再制造和再利用技术,将废旧电池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降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本和资源消耗。具体而言,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资金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再制造和再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对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合作和联合攻关。通过建立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再制造和再利用的示范项目,推广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新材料和新体系电车的研究,对目前现有电化学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实施技术创新,促使锂离子电池逐渐向着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大单体电池以及一体化集成技术方向发展。最后,鼓励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再制造和再利用技术企业,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3 完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

基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过程中,还要对与之相协调、对应的财税支持政策进行完善,调整落实方向,进而从回收利用渠道竞争能力提升、规范的层面,给予相关参与主体一些财政方面的支持,如补贴、投资、奖励等,鼓励相关参与主体加强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研发和生产投入,包括私人消费者、汽车生产企业、综合应用企业等,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产品售价,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产品售价,提高市场竞争力。

2.4 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

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或部门,负责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监管工作,制定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企业生产符合环保、质量等要求,并加强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产品质量监管,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对产品进行抽检和监督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同时,政府可以实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信用评级制度,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对信用较好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对信用较差的企业采取惩罚措施。另外,基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建立行业协会或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引导企业规范生产和经营行为,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形象。这样一来,通过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可以规范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行业自律也可以推动企业规范生产和经营行为,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形象,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5 提升报废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管理的规范性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的情况,要想实现产业低碳发展,就要对动力蓄电池充分回收和利用,而废旧动力蓄电池主要来源于报废环节,需要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规范和管理,以免出现废旧动力蓄电池非法流失的问题。(1)明确报废拆解回收管理制度,确保报废动力蓄电池能够流向具有专业技术水平,获取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拆解工作。(2)提升技术标准,加强规范性管理,对相关拆解企业提出要具备的工作技能、工作条件等,明确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步骤,包括拆解预处理、动力电池包拆解、锂离子电池储存和搬运、动力电池模组拆解。(3)针对报废汽车上拆卸下来的废旧动力蓄电池要进行追溯管理,对梯次利用的电池产品实施溯源管理,根据《关于开通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备案系统的通知》(中机函〔2018〕73号)的要求,对汽车企业生产的动力蓄电池或者梯次利用电池产品进行编码标识。汽车生产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综合应用企业等应该在溯源管理平台上申请自己的账号,将溯源信息上传其中。

3 结语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加强回收体系建设、推广再制造和再利用技术、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完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提升报废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管理的规范性等策略,可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加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基础,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低碳发展。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蓄电池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聊聊蓄电池的那点事儿(1) 汽车蓄电池的前世
动力船
蓄电池去哪儿了
蓄电池去哪儿了?VOL12.雷克萨斯RX450h
蓄电池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