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在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研究

2024-04-11 10:17钟健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承包商建设工程工程造价

钟健

(广西格派电池新材料有限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0)

工程价款结算是工程建设领域时常出现争议的问题,在开展工程量清单计价工作前,因为工程竣工结算程序多头审查抑或是以审代拖,产生久拖不结,更甚至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现象,进而引起严重社会问题。对此,为有效解决各类工程纠纷问题,国家相继颁发有关政策与条例并加以实施。而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价格对于工程总造价有着一定影响,特别是相对特殊的新型建筑材料,但是相关管理机构尚未及时发布最新信息,对于建筑工程材料及设备的造价控制也亟待优化。就建设工程而言,其所需要的材料及设备较多,所以在材料及设备上的经费支出亦相对较高,对于工程造价展开合理且科学的分析便显得尤为重要,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工程风险问题产生。

1 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在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问题

1.1 价格约定方式不合理

一方面,材料及设备价格不调整指的是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各类材料及设备价格不因建筑市场价格波动而进行调整,全面执行投标材料及设备报价过程中确定的综合单价的材料及设备价格。事实上,此种方式是把材料及设备风险转移至承包商,由承包商全面承担风险,这对于承包商在投标报价上提出更高要求,其必须充分掌握市场价格信息整体变化及风险范畴,然而,承包商通常难以做到这一点。所以,此种不调整方式尽管由承包商全面承担材料及设备价格风险,但若遇到主要材料及设备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状况,便难以保障建设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并且会在较大限度上对工程整体进度与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以材料及设备价格不调整的形式处理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上涨风险缺乏合理性。另一方面,材料及设备价格按时调整指的是在建设工程具体施工中针对各类材料、设备均随着波动后的价格展开调整与计算的造价控制方法。从表面上而言,此种方法契合建设工程具体情况,但实质上材料及设备价格风险由业主全面承担,而承包商则并不承担材料及设备价格变动所产生的任何风险,此种方法并不契合风险分担的建设工程管理准则,同时也违背国家全面推进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指导思想,对于承包商明确风险意识与强化企业管理能力并无帮助。按时调整与结算,也是导致项目投资使用以及工程造价三超的根本源头,所以,此种方法不应被全面提倡和运用。

1.2 合同纠纷问题严重

建设工程施工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纠纷问题,所以在施工前期各方主体均要签署合同,然而,因为建筑材料及设备价格波动较大,在较大限度上会对工程项目造价预算结果产生影响,使得项目最终所运用的实际价格与合同规定的价格产生偏差。部分建设工程项目甚至还会产生合同签署缺乏严谨性,往往会忽略市场当下建筑材料及设备价格波动的实际影响因素,造成项目施工以具体施工材料和设备价格展开采购工作,最终与合同规定产生出入,进而造成合同纠纷问题。若产生合同纠纷问题,则会导致建设施工进度放缓,对项目造价控制带来负面影响。

1.3 市场供需关系变化

一般而言,建筑市场中各类材料及设备的供需关系始终处在变化状态下。在建筑市场某类材料及设备供需关系体现出供大于求的特点时,则其价格便会降低,进而节约建筑成本。反之,若建筑材料及设备关系体现出供不应求时,则其价格便会不断上涨,从而导致建筑成本随之提高。换句话说,建筑材料及设备价格受到市场规律与供需关系所影响,尽管这是建设工程造价工作者难以预料且掌控的内容,但造价工作者要积极汇总近年来建筑市场各类材料及设备的供需关系变化的一般规律,深入探究建筑材料及设备价格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基于建筑市场具体发展现状与态势等科学预估市场材料及设备价格,唯有如此,才能最大化发挥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在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对各类风险的预估及规避作用。

2 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在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策略

2.1 构建材料信息管理体系,完善采购组织机构

一方面,构建信息管理体系。在建设工程所需材料及设备选择中,通常需要在不同建材市场与供应商中进行选择,所以要对建设工程需要的材料及设备展开分类分型,基于材料及设备划分实际进行分类管理,深入分析材料及设备供应来源,对材料及设备价格进行加工处理,将其汇总为完整列表,以此为基础建设信息管理体系。在当下建筑市场价格不断波动的影响下,可以实时修正汇总的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价格信息管理总列表,贯彻落实源头处材料及设备价格波动的科学控制。另一方面,完善材料及设备采购组织机构。建设工程需要以专业化施工材料及设备为支撑,而采购部门承载着工程施工材料、设备的研究和决策工作,以及组织供应商竞标活动等。该组织机构要选派专业人士开展施工材料及设备的科学规划、采购成本核算、供应商选择等诸多领域的组织、签订工作,而在此过程中,采购小组必须充分了解个人责任制,统筹规划各组成员所承载的具体任务,互相展开监督管理,全面推进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选择的有序实施。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招标工作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进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规定推动招标工作落到实处,合理且科学甄别建设工程招标定价,确定其是否拥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诚然,在项目招标中,部分企业为得到建筑权,普遍会采取低价中标的策略,后期在建设工程项目推进中改变既定施工计划,以此来提升经济效益。该现象使得企业难以精准把控工程项目具体造价,对工程造价管控亦具有不利影响。在建设工程项目投标进程中,需要确保投标内容科学性及公平性,以此为投标企业供给公平参与机会。建设工程招投标进程中,必须严格审核与把关各投标企业整体资质,涵盖企业前期业绩与技术管理水准,筛选信誉良好、报价适宜且资质较佳的企业。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者要基于国家相关规定及标准明确定额及收费要求,同时基于工程施工难度及周围环境确定基价,规避基价过低与企业不良施工行为等问题产生,防止这些问题产生对工程质量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增加后期返工成本。

2.2 完善材料设备询价工作,提升造价控制效率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不断发展,材料与设备市场价格亦产生大幅度波动。在中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及具体施工过程中,因为项目工期相对较长,所以为更加透明与合理地确定建设工程所需材料及设备价格,针对工程造价信息当中并未发布的各类材料及设备仅能借助市场询价形式了解、确定有关价格。现阶段,业界主要运用的询价方法具体涵盖:首先,电话询价方法。要获得生产厂家具体联系方式,而后借助电话以采购者身份向生产厂家询问在有关建设工程施工期间的材料及设备价格;抑或是借助网络平台,向处在相同地区的材料及设备生产企业了解同一类型、同一规格以及同一建设施工期间的材料及设备销售价格。此种询价方法有着便利快捷、费用成本投入低以及节约时间的优势特征,但同时,此种询价方法亦存在一定弊端,即所获得的价格信息精准度偏低,缺乏实质性参考依据。其次,网络询价方法。借助商贸网站展开材料及设备价格查询。此种方法整体操作过程和电话询价具有一定相似性,优势特征在于能够打印借助网络平台获得的材料及设备价格信息,以此作为辅助企业审计工作开展的证据,而不足则在于网络平台中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且存在较多虚假信息。再次,实地询价方法。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可选择本地区或周边地区,选派审计工作者直接前往生产企业、生产厂家或者市场线下经销门店展开材料及设备询价。该方法的优势体现在能够掌握充分的价格信息依据,且价格信息也相对精准。而缺点则体现在部分材料及设备生产厂家相对较少,可供选择的范围也较为狭窄,需要消耗较长时间寻找相关生产企业和生产厂家,所投入的成本费用也偏高。此外,也可以在供应商抑或是施工方引领下前往生产厂家进行材料及设备询价。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掌握充分价格信息依据,可以有效减少寻找时间成本,能够获得生产企业或厂家报价单等科学的审计证据。而缺点则在于材料及设备价格会受到供应商或者施工方所干扰,导致价格信息缺乏精准性。最后,向业内有关单位机构后者熟悉建筑市场的单位展开价格及设备询价。在此过程中,可面向使用过同一材料及设备,或者类似材料及设备的熟识供货商与建筑商展开询价,借助其熟知市场发展动态的优势作用,掌握有关材料及设备价格。此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价格信息相对真实,而缺点则体现在所获得的价格信息依据仍不够充分。上述询价方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建筑材料及设备所需数量、种类进行灵活运用,从而达到理想效果。

2.3 时刻关注材料价格波动,优化相关合同条款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项目通常施工周期过长,在项目施工中,材料及设备价格产生变动无可避免。对于材料及设备价格展开造价控制要尤其关注事前控制,在相关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当中明确规定风险对策,清晰罗列对材料及设备价格风险的有效规避及分担条款,是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在招投标中造价控制的关键内容。针对材料及设备价格提升风险的控制,在建设企业招标文件与合同约定中的具体处理方法体现在:材料及设备价格不调整、按时调整以及有限制调整。而据上文所述,前两种方法并不具备合理性,因此要通过有限制调整来优化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在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诚然,有限制调整指的是建设工程施工材料及设备价格在工程施工期间,材料及设备价格波动达到报价时的10%或者15%,则要对于超出部分加以调整。而这里指的10%或者15%便是价格调整的主要限制因素。此种方法作为风险分担方法,由承包商全面承担超出材料及设备报价的部分,而超出限制因素的部分则由业主承担。此种造价控制方法可以充分呈现在具体招投标中投标工作者要按照个体管理水平与实际能力,以良性竞争方法招揽建设工程项目,实现当下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目的,映照市场材料及设备价格波动对于建设工程造价所形成的影响。所以,此种材料及设备价格有限制调整是在事前阶段对于价格风险的有效控制方法。另外,还要全方位了解合同约定,强化合同管理,让承包商在工程招标过程中针对材料及设备价格进行严谨报价,并且还要对建设工程所需的后备材料、制作材料及预购对策实施全方位考量,让业主能够获得更加合理的报价,规避投资失控情况产生。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在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对于后期项目施工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与关注造价控制管理,采用多样化手段,保证各项管理工作与施工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因为材料及设备费用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加大,所以,如何有效控制其价格与其风险便显得十分重要。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造价控制的思路、方法对于承包商和业主来说是相同的,要重视市场询价方法选择和应用,规避报价与市场范畴偏离过大。

猜你喜欢
承包商建设工程工程造价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工程造价之旅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