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阈下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的国家认同建构

2024-04-14 18:15万喃喃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红歌仪式国家

万喃喃

(上海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上海 20007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36。红歌是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奋斗过程中孕育和传承的重要红色资源,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载体,是具有政治色彩的音乐形式。在近代中国,青年群体以歌唱的方式启蒙、表达和传递爱国情感,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个体与国家认同关系[2]。“以歌爱国”是我国培养青年人国家认同的教育实践、文化实践和媒介实践。近年来,以“我和我的祖国”“青春为祖国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为主题的高校师生红歌快闪活动被主流媒介进行了多次报道,引发微博话题热议,大量音画并茂的短视频广泛传播。2019年,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发布了“青春为祖国歌唱”拉歌活动的358个短视频。2021年,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学联发起“百校接力唱百年”活动,传播逾200个短视频。2022年,“微言教育”再次推出“《领航》,在校园唱响”系列短视频。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的传播具有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所提出的传播仪式观的特点,人们犹如参加了一场以国家为神圣物的集体典礼,这不仅能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还能广泛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情怀。

一、传播仪式观视阈下的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

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把传播分为两大类:传播的传递观(a transmission view of communication)和传播的仪式观(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如果说,传递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出于控制的目的在地域范围拓展信息;那么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则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3]17-18。传播仪式观的重点在于通过“共享”“参与”“团体”和“拥有共同信仰”的行为来维系社会。在传播仪式观的理论框架之下,本文认为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的传播具备共享爱国信仰和建构国家认同的社会功能,并认为如果短视频所记录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仪式,这种社会功能会出现叠加性的强化。

(一)记录以歌爱国:高校红歌快闪属于政治仪式

政治仪式是由政治组织或政治人物发起,为达到一定政治目的或表达某种政治意愿和理念而进行的象征性活动,是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4]。《礼记·乐记》中记载: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在政治仪式中,歌唱常常成为一个仪式环节或者就是仪式本身,唱歌的人经常是青年学生。1937—1945年间,延安共涌现延安青年大合唱团等36个音乐社团开展文艺下乡活动,用歌曲宣传革命思想[5]。新中国成立后,唱红歌逐渐成为一种象征热爱祖国的政治仪式。红歌一般时长几分钟,歌曲主题鲜明,歌词生动抒情,旋律优美激昂并且易于传唱。快闪则从一种自发的行为艺术逐渐发展成为目的明确、富有组织性、表演性强、有媒介参与的社会群体行为。不同于传统的舞台歌唱表演,红歌快闪融入社会生活的现实背景,汇集了更为丰富的象征符号,采用了更加多元的演出形式,并且拓展了广阔的仪式空间。高校红歌快闪常常遵循“主要表演者歌声响起—人群被吸引而聚集—主要表演者与现场观看者协同进行演绎—以热爱祖国为核心延展仪式行为”的仪式程序,仪式程序蕴含明显的媒介逻辑以适应短视频的传播。短视频有别于传统的MTV,并非仅以展示演唱者的风采和突出歌曲旋律为中心,而是综合运用歌词文本、符号展演、影像叙事、人物采访和身体表演等创造和传递意义。

(二)进行议程设置:多重权力保障仪式的合法性

仪式本身就是权力。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交织着传统权力、政治权力、群体权力和媒介权力等。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礼乐仪式是我国的社会传统,传统权力保障了大学生唱红歌的行为能够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和认同。政治权力则进行了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如2019年全国两千多所高校的百万师生参与了“青春为祖国歌唱”网络拉歌活动。国家意志、组织主导、各高校执行的政治权力链条确保规模庞大的仪式有序有效完成。同时,大学生借助由共同身份集结而成的群体权力完成了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传统权力、政治权力和群体权力保障了高校红歌快闪仪式的合法性,媒介行使自身权力进行议程设置才成为可能。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媒介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议程设置可以是单次的,也可以是长期的系列报道。以被视为一种国家象征的《新闻联播》节目为例,2019年5月初,其三次报道高校“青春为祖国歌唱”红歌快闪活动;2020年国庆期间,两次报道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师生快闪唱响《我的祖国》;2022年年初,两周内六次报道高校师生快闪同唱《领航》等,形成了持续性、周期性、节庆性的媒介强议程现象。主流媒体还与微博、B站等众多网络媒体形成了议程的共振和一种仪式化的报道方式,进而促进了短视频的广泛传播。

(三)再塑集体记忆:以国家政治节日为仪式时间

仪式经常与节日相伴而生,节日的设置就是要凸显记忆和传递价值。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依托政治节日而周期性创作传播,再现节日中蕴含的集体记忆,巩固集体记忆和扩容集体记忆。近年来我国持续迎来重要的纪念日: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不仅促进了高校红歌快闪仪式规模的扩大和举办频率的提高,也形成了一种延续性的社会文化制度,在“逢五、逢十、逢百”之外的日常节日中持续进行仪式实践和短视频传播。媒介对仪式时间的强调会引起媒介使用者的相应重视,短视频为集体记忆进行了宛如加冕一般的社会书写,人们在建构集体记忆中促进了社会凝聚,为社会发展奠定思想共识。

(四)形成情感能量:以物理信息场景为仪式空间

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的仪式空间包括“现场”的物理场景和“在场”的信息场景。美国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认为社会场景既包括物理场景,如一间房屋,也包括媒介营造的信息场景[6]7。高校红歌快闪的物理场景是现实生活中的仪式“现场”,包括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等高校建筑、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等大国重器、长征第一渡口等红色地标。精心选择的仪式“现场”蕴含国家历史或国家成就等特殊元素,人们服从神圣空间的感召而保持敬仰之心。媒介的介入则建构了更多人“在场”的信息场景,实现了物理场景的极大扩容。2019年,“青春为祖国歌唱”拉歌视频总播放量达45亿,微博话题阅读量3.2亿。2021年,《人民日报》主持微博话题“北大献礼建党百年主题快闪”,话题阅读量迅速超过2500万。通过阅读、观看、转发、点赞等行为,大量的社会公众进入高校红歌快闪的仪式空间,并通过“青春和祖国一起闪光”“向母校敬礼”“感动,哭了”等弹幕和评论加入仪式互动。“现场”人群与“在场”人群建立情感链条,产生情感共鸣,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能量。

二、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的国家认同建构实践

国家认同即一个国家的公民对其所属政治共同体的身份肯认与情感归属[7]。国家认同主要包括政治、情感和身份等要素。国家认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国家政权持续进行社会动员而得以建立、巩固和延续的。当代大学生演唱的红歌主要包括革命战争年代流传的经典歌曲、新近创作的时代之作和词曲隽永的大学校歌等。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通过展演象征符号、塑造集体记忆、进行情感动员和实践仪式表演,促进大学生的国家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形象认同以及身份认同。

(一)象征符号促进国家政治认同

象征符号是构成仪式的基本元素。“象征符号”是指某物:它通过与另一些事物有类似的品质或在事实或思维上有联系,被人们普遍认作另一些事物理所当然的典型或代表物体,或使人们联想起另一些物体[8]20。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汇集大量国家象征符号,主要可以分为经典型国家符号、拓展型国家符号和艺术型国家符号,人们通过国家象征符号进行政治识别、深化政治认知、加强政治体验,最终促进政治认同。

经典型国家符号是一经确定就不轻易更改,甚至受到法律保护的,代表国家政治权威的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多所高校短视频不约而同以校园中奏国歌、升五星红旗、展示国徽作为叙事的开端。此外,天安门、党旗、党徽等国家符号也反复出现。人们通过熟悉的符号清晰感受到国家在场,从而进入信仰共享的仪式之中。拓展型国家符号是一种特殊符号,如京剧表演、大熊猫和C919国产大飞机等。国粹、国宝和大国重器承载了我国的文化政策、外交政策和科技政策,能够深化和拓展人们的政治认知。艺术型国家符号主要包括歌曲符号和色彩符号等。2019年,中宣部发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2021年,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遴选工作完成。2022年,多所高校唱响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歌曲《领航》。红歌作为政治资源被国家不断征用、反复书写和持续创作,人们在传唱红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同时,红色旗帜、红色服装、红色心形贴纸和红色气球等中国红元素也广泛体现在短视频之中。红色元素引发人们热烈、喜庆和光荣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时可以演唱红歌或者使用红色物品,从而加强了个体和国家之间紧密相关的体验感。

(二)集体记忆生成国家价值认同

认同根植于记忆之中。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是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9]39-40。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所呈现集体记忆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实现国家独立及不断走向富强的红色历史。红色历史主要包括红色地标、红色人物和红色事件等。短视频采用建构视觉中心、调用黑白影像以及情景再现的手法引领人们对红色历史进行集体回顾,并传递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信仰和价值。

2021年,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发布,红色地标是伟大精神的孕育源头。在短视频中,嘉兴南湖红船之畔、延安宝塔山下、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等标志性的地点成为仪式空间,被航拍镜头、全景镜头、近景镜头、特写镜头等大量画面反复强调,空间本身作为记忆存储容器的神圣性被媒介确认,与之关联的红船精神、延安精神、西迁精神等也随之彰显。红色人物主要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先烈、革命英雄和知名爱国人士等,短视频借用大量黑白影像资料书写红色人物记忆。如浙江传媒学院《奋斗的青春》采用了毛泽东阅兵的黑白影像资料,中国人民大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使用了学校第一次开学典礼上刘少奇和朱德致辞的黑白影像资料。黑白影像资料确保了红色人物的历史性、真实性、权威性和生动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崇敬之情,红色人物身上凝聚的爱国主义信仰得以传承给大学生。红色事件是具有正面意义的历史事件,能够成为记忆焦点。在中央美术学院短视频《我和我的祖国》中,大学生们扮演战士演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胜利渡长江”的历史场景。山东艺术学院将《毕业歌》《高举革命大旗》《青春啊青春》等具有时代特色的歌曲进行了串烧,大学生们还原了20世纪30年代青年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20世纪60年代热血青年支援边疆建设、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青年工人进行劳动生产等社会重大事件。共享集体记忆促使抽象的价值变得具体可感知,历史与当下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联系,大学生成为集体记忆新的书写者,从而产生国家价值认同。

(三)情感动员激发国家形象认同

国家是看不见的,在它能被看见之前必须对之人格化,在它能被爱戴之前必须对之象征化,在它能被认知之前必须对之形象化[10]7。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综合文本、影像等视听语言,激发人们对于祖国的亲缘性情感、归属性情感和自豪性情感,塑造了祖国母亲、大好河山、繁荣富强的国家形象。想象的国家能够被感知,歌颂随之产生,国家形象得以被认同。

歌词是短视频的重要文本。《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祖国,慈祥的母亲》等红歌反复说明了“国家与人民”是“母亲与孩子”的亲缘关系。“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等歌词,配合微笑的脸庞、欢聚的人群和明媚的校园等画面,传递出真挚动人的情感。亲缘是一种非常稳定和紧密的社会关系,当祖国作为呵护养育孩子的慈爱母亲被大学生反复咏唱时,祖国母亲的形象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同。领土首先指地球表面的一定物理空间,因与国家相关而具有政治含义。领土认同是国家认同不可或缺的内容[11]。短视频用一系列影像描绘出国家领土面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爱祖国的蓝天》、大连海洋大学《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中国地质大学《勘探队员之歌》等短视频中出现了飞机在晴朗的天空中飞翔、轮船在蔚蓝的大海上航行、高校师生登顶珠穆朗玛峰等画面。各校短视频中也多次出现巍峨的长城、奔腾的黄河和壮阔的边疆等空镜头。辽阔的领土影像与新闻报道中所使用的“红土地”“黄河之畔”“祁连山下”“青山绿水”“跨越万里”“天涯海角”等词语,共同勾勒了拥有大好河山的国家形象,使人们获得对国家领土的归属感。同时,高校创造的“首个”“第一”“一流”等独特贡献也用字幕强调在了画面之上。重庆大学《青春正铿锵》展示了“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在月球上成功培育出第一株人类的植物嫩芽。浙江大学《超越梦想》标注了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哺乳动物细胞图谱的课题组等。极具新闻价值的社会荣誉能够激发人们的自豪性情感,从而激发繁荣富强的国家形象认同。

(四)仪式表演链接公民身份认同

仪式是表演性的,政治仪式的表演汇集了群体中优秀的成员来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重要身份。大学生在短视频中扮演了三种角色:现实的学习者角色、未来的建设者角色和期待的接班人角色。他们通过身体仪态、服装服饰、行为动作示范了理想化的社会角色形象,从而实现公民身份的认同。

大学生是知识青年。短视频用课堂听讲、图书馆看书、实验室做实验、操场锻炼等画面勾勒出大学生的学习者角色,为角色发展做好铺垫。建设者角色通过职业专属制服、特定职业行为、职业所属环境和职业辅助工具等一系列的职业元素来体现。

如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学生身穿制服驾驶飞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学生潜入海底观察鱼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来到丰收的稻田,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走进转播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学生身穿白大褂巡查病房等。建设者是学习者的进阶角色,大学生凭借所学专业的实际运用进行了角色叠加和提升。进而,短视频借助仪式精英进行了大学生接班人的身份确认。仪式精英是有突出贡献的个体和团队,主要包括学术精英两院院士、政治精英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行业精英全国劳模、团队精英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仪式精英与大学生进行了有效互动。复旦大学人民教育家于漪把一根粉笔交给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中央美术学院百岁老人“共和国形象设计师”周令钊为大学生讲述国徽、共青团团旗和少先队队旗的设计方案,浙江师范大学老校长蒋风在仪式现场寄语大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等。仪式精英被誉为“祖国的铁粉”,他们以形象示范、行为示范和思想示范引领大学生成长,激励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勇担社会责任,实现接班人的身份认同。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红歌作为一种柔性的政治力量时时唱响在社会生活之中,唤起人们的国家认同。高校红歌快闪短视频融合了政治逻辑、媒介逻辑、艺术逻辑和校园逻辑,爱国主义得到了生动描述和有效强化,展示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社会期待。红歌常唱常新,唱响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情感深处和认同深处。

猜你喜欢
红歌仪式国家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红歌串串烧
苏区红歌串烧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Talking strategies
MARCHING TO A RED DRUM BEAT 听红歌,说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