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投入,孩子“希望感”越高

2024-04-15 22:25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县域导向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强调要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强化对儿童心理问题的筛查和干预。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应仅局限于对心理疾病的甄别与干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事前预防可能比事后處理更为重要。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希望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希望感”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思维,包含路径和动力思维两个部分,路径思维可以使个体产生多种目标实现策略,动力思维则能够推动个体朝着目标前进。 对儿童来说,“希望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 ,也是儿童抑郁的一种保护性心理资源 ,培育儿童的“希望感”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西部县域儿童“希望感”的培养为心理健康问题的事前预防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西部县域儿童所处的生存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受父母外出务工所限,父母不能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各种问题,排解不良情绪,更容易使孩子产生孤独、无助感,缺乏主动追求目标的能力与动力。而“希望感”这一目标导向思维的形成有助于儿童的压力应对 ,也有助于儿童在面对生活事件时保持积极的状态,同时也能缓解父母关爱缺失的不利影响。父母情感卷入和认知卷入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儿童“希望感”的发展。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县域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偏向”不是好导向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