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N-链接护理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照护者中的应用

2024-04-15 02:21陈美华赵翠平李妍杨海燕金璐马婷娜李小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维度

陈美华 赵翠平 李妍 杨海燕 金璐 马婷娜 李小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江苏省常州市,213000)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病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等[1-2]。随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明显上升,有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截止2019 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在1000 万例以上,占全球首位[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接受24 h 照护,而照护者长期高精神负荷状态下,心理、生理、经济等多方面负担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从而使其照护质量明显降低[4-5]。因此,需给予其有效干预措施以缓解照护负担,提升其照护能力,从而促进患者机体康复[6]。NNN-链接是将护理诊断(NANDA-I)、结局分类(NOC)、措施分类(NIC)三项护理程序结合的护理模式,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加清晰的概念及框架指导[6]。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庭照护者实施NNN-链接护理模式干预,探讨NNN-链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 年1—12 月医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6 例及其家庭照护者96 名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例和48 名。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0 例;平均年龄68.13±5.71 岁;平均病程4.08±0.72 年。观察组患者中男30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68.49±5.84 岁;平均病程4.11±0.75 年。对照组家庭照护者中男15 名,女33 名;平均年龄45.27±5.96 岁。观察组家庭照护者中男12 名,女36 名;平均年龄45.71±6.03 岁。患者纳入条件:年龄<80 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 版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病情稳定;近4 周未接受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排除条件: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合并脑部恶性肿瘤;合并癫痫;由其他原因造成的痴呆;临床资料不全;中途退出此研究。家庭照护者纳入条件:符合“照护者角色紧张”护理诊断;承担患者主要照护责任;患者直系亲属;无偿照护者;小学以上学历;具有正常交流沟通能力;配合完成此研究。家庭照护者排除条件:存在既往精神病史;中途退出此研究。两组患者及其家庭照护者性别、年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伦理审批号:【2022】KY018-01,家庭照护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家庭照护者NNN-链接护理模式

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照护者角色紧张”NNN-链接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人员培训:首先成立有护士长负责的NNN-链接护理模式干预小组,护士长对小组成员实施培训,内容主要为NNN-链接护理模式相关知识、内容及意义、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家庭照护知识及技巧等,重点对NNN-链接护理模式的应用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培训,并在培训后实施考核,所有成员考核通过后方落实干预。

(2)措施实施:干预人员在每天15:00 对患者实施干预,每位患者均分4 个步骤完成干预,包括入院评估、护理诊断、结局制订措施、实施与评价,具体如下:①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由护士依据护理诊断标准识别有“照顾者角色紧张”的家庭照护者。 ②护理诊断。为每位具有“照顾者角色紧张”护理诊断的家庭照护者建立独立的信息档案,由结局测评员采用“护理结局量表”评测干预前的状态。③依据护理结局制订措施。依据“护理结局分类”选择每位患者相应的建议结局,每项结局均采用Likert 评分法进行评级。注意在选择建议结局时需综合考虑诊断依据、诊断相关的影响因素、可能影响护理结局的特征、与诊断相关的结局以及偏好等。④实施与评价。依据家庭照护者的建议结局,选择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家庭照护者进行干预,每隔7 d 采用“护理结局量表”对其状态进行评价,记录于护理措施实施记录本上,对其中分数升高幅度较小的护理措施加强干预力度。患者出院时应再次采用“护理结局量表”对家庭照护者的状态进行评价,制订个性化的出院干预方案。

1.3 观察指标

(1)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包括定向力(0~10分)、计算力(0~5 分)、记忆力(0~3 分)、回忆力(0~3 分)、语言能力(0~9 分)共5 个维度,总分0~30 分,评分越高则认知功能越好[7]。

(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 分。ADL >60 分为轻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可自理;41~60 分为中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需他人部分协助;20~40 分为重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需他人大量协助;<20 分为完全残疾,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完全依赖他人[8]。

(3)身心健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家庭照护者身心健康状态,包括9 个维度共90 个条目,每个条目1~5 分,各维度得分=某一维度条目总分/某一维度条目数。评分越高则身心健康状态越差[9]。

(4)照护能力:采用家庭照护能力量表(FCTI)评价两组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共5 个维度,每个维度5 个条目,共25 个条目,每个条目0~2 分,总分0~50 分,评分越高则照护能力越差[10]。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22.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构成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 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MSE 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yion(points)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daily living abiliti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2.3 两组家庭照护者干预前后SCL-90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家庭照护者SCL-90 各维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个月后,观察组家庭照护者SCL-90 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家庭照护者干预前后SCL-90 评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cl-90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of family caregiver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points)

2.4 两组家庭照护者干预前后FCTl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家庭照护者FCTI 各维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个月后,观察组家庭照护者FCT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家庭照护者干预前后照护能力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care ability between two groups of family caregiver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points)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尚缺乏有效治疗访视,所以如何实施有效护理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缓解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内仍受家庭观念及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家属通常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而随着患者病程的进展,给主要照顾者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照顾者会面临随时可能失去至亲的痛苦与悲伤,所以应给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主要照顾者有效支持干预。目前国内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者的干预措施内容主要停留于对其相关照护技能及疾病等知识的培训、心理疏导等,但往往会对照护者自身身体状况等方面缺乏关注,同时相关干预措施缺乏系统性[11-12]。因此需给予患者照护者应用较为完整理念或模式并与相关干预措施相结合,则可有效保障家庭照护者的生理、心理健康,提升患者及其照护者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13-14]。NNN-链接最早源于美国爱荷华大学护理学院的护理分类和临床效力中心与美国临床护理专家们提出的护理语言链接,其是一种整合护理诊断、护理结局及护理措施的理论框架,能够为护理过程提供清晰且明确的定义,进而利于临床实践。有研究中通过对髋膝置换患者实施NNN-链接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减轻膝关节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15]。在本研究中将NNN-链接护理模式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亦取得了显著效果。

3.1 NNN-链接护理模式可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MSE 量表各维度评分与总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应用NNN-链接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该干预模式通过建立干预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实施培训,可有效提升干预人员的专业性,使其在对患者及其照护者实施干预时能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纠正其过往错误认知[16-17]。同时NNN-链接护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充分提高干预的针对性,并通过对护理结局的动态评估对相关措施实施调整,在明确具体护理方向的同时,提升护理干预的准确性,从而利于各干预措施向有利于护理结局的方向改进。此外,NNN-链接护理模式能够将干预过程规范化,利于考核与执行,因此干预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讲解更具专业性和统一性,最终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18-19]。

3.2 NNN-链接护理模式可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减轻其心理负担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NNN-链接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提升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分析原因主要为,该模式能够科学整合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结局,提升患者家庭照护者健康认知,利于其采取主动措施,改善患者目前病情[20-21]。此外,该干预模式还能够指导具体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升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22-24]。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家庭照护者SCL-90 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NNN-链接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家庭照顾者身心健康状况,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25-26]。分析原因主要为,患者家庭照顾者对患者长期24 h 照护,较易引发生生理、心理问题,从而降低了对患者的照护能力[27-28]。而通过NNN-链接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通过营养管理、能量管理等可有效保障患者家庭照护者机体健康,同时给予其有效心理指导和情绪控制,对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实施有效心理疏导,从而缓解患者照护者的心理负担,促进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29-31]。综上所述,NNN-链接护理模式可促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者身心健康,提高其照护能力,从而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且并未追踪患者的长期预后,尚需后期开展合理的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以验证。

猜你喜欢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维度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