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本草考证

2024-04-16 07:29王培珍潘子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5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杂病论嫩枝

王培珍 潘子阳 薛 亚 陈 军*

1.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上海 200090;2.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上海 201203;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 200071

桂枝,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1]。在现代《中药学》的教科书中基本将桂枝归为辛温解表药,但实际临床应用中,其治疗作用十分广泛,可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桂枝”一名始见于《伤寒杂病论》,书中所载113 方被后世称为经方并沿用至今,而桂枝是《伤寒杂病论》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味之一,据统计《伤寒杂病论》中含桂类方剂共39个,其中桂5个,桂枝34个,除桂枝人参汤外,桂枝药味后都标注“去皮”应用[2]。纵观桂枝的加工炮制方法并无“去皮”一说,但仲景缘何在《伤寒杂病论》中言之去皮,因此了解《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药用历史,知晓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蕴含的不同内容,对现代医学实践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3]。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依次从桂枝的名称、基源、产地、功效和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与考证。

1 桂与桂枝名称考证

“桂枝”一名始见于东汉时期的《伤寒杂病论》,在同时期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并未有桂枝之名,只载有“菌桂”和“牡桂”,但未描述其植物形态及药用部位,因此无法确定二者是否就是桂枝[7]。三国时期的《吴普本草》记载了桂及其异名,曰:“桂。一名止唾。”[8]其后,无论是晋代的《名医别录》抑或是南北朝时期的《本草经集注》都收载了菌桂、牡桂和桂;唐代《新修本草》分别记载了菌桂、牡桂和桂三物,但苏敬等人在谨案部分将牡桂、桂、肉桂、桂枝、桂心视为一物,曰:“其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一名桂心。”[9]可见在唐代,肉桂与桂枝被牡桂与桂作为异名来使用,桂心亦收录在牡桂中。五代时期的《蜀本草》则继承《新修本草》对桂的说法,仍将桂枝与肉桂作为牡桂嫩枝的异名[10]。曰:“牡桂叶狭,长于箘桂叶一二倍,其嫩枝皮半卷,多紫肉中皱起,肌理虚软,谓之桂枝,又名肉桂,削去上皮,名曰桂心,药中以此为善。”至宋代,桂枝开始细分,认为桂枝就是桂的嫩枝部分,但据日本学者真柳诚从考古学、植物学、文献学等多方面出发,对张仲景医书中的桂类药物进行了详考,认为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将《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中的所有桂类药物统一改为“桂枝”,导致后世均认为《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就是桂枝[11]。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认为《本经》中的牡桂就是桂枝,并引用陈修园之侄解释《伤寒论》中桂枝去皮的说法,“《伤寒论》用桂枝,皆注明去皮,非去枝上之皮也。古人用桂枝,惟取当年新生嫩枝,折视之内外如一,皮骨不分,若见有皮骨可以辨者去之不用,故曰去皮,陈修园之侄鸣岐曾详论之。”[12]上世纪五十年代始,桂枝与肉桂的名称在各版本的教材中均开始明确区分,现行的《中国药典》以及各地方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均将桂枝和肉桂作为两味不同的中药饮片来收载。

综上所述,桂枝之名虽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记载,但在同时期的医学本草著作中并无记载,而桂、菌桂、牡桂则成为当时的主流之名。桂枝之名再次出现是在《新修本草》中,但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作为牡桂的异名存在,直至宋代以后,桂枝才真正作为一味单独的药材被收载记录。

2 桂与桂枝基原考证

关于桂的植物形态与药材形态在古籍中记载颇多,先秦时期的《尔雅》记载:“桂树叶似枇杷而大,白华,华而不著子,丛生岩岭,枝叶冬夏长青,间无杂木。”[5]晋代《南方草木状》记载了三种植物形态的桂,言其特性为“冬夏长青”,其文曰:“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交趾置桂园。桂有三种:叶如柏叶,皮赤者为丹桂;叶似柿叶者为菌桂;其叶似枇杷叶者为牡桂。”[13]按肉桂叶呈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革质,上面无毛具光泽,下面披短柔毛。柿叶、枇杷叶和肉桂的叶形颇有相似之处,所以古人用这种比类方法加以描述,可以简洁地说明桂的叶形特征。至于说“叶如柏叶”,可能是传写错误,后《新修本草》亦提出类似疑义。南梁《本草经集注》收载了菌桂、牡桂和桂[14],从药材形态而言,“菌桂”从原来的“正圆如竹”变成了“惟嫩枝破卷成圆”,而陶弘景也提出疑问觉得此种“菌桂”并非真的“菌桂”;“牡桂”为“状似桂而扁广殊薄,皮色黄,脂肉甚少,气如木兰,味亦类桂”;“桂案《本经》唯有菌桂、牡桂,而无此桂,用体大同小异,今世用便有三种……所用悉与前说相应。”

宋《本草图经》“桂”条下有八幅有关桂的植物图,其中桂和宾州桂两图与肉桂形态基本一致(图1、图2),除叶形相似外,还显示出樟科植物三出叶脉的特征,与《新修本草》“箘桂,叶似柿叶,中有纵文三道,表衷无毛而光泽”[15]所言一致。后世本草多引用前代本草对桂的描述,如《本草汇言》记载桂:“牡桂……叶色四时长青,凌冬不凋,如枇杷叶,边有锯齿,中心有纵纹两道,宛如圭形。木皮紫赤坚厚,臭香,气烈味重者为最。枝皮为桂枝,干皮之薄者为桂皮,厚者为肉桂、桂心。又菌桂……正圆如竹,小于牡桂,亦自为林,凌冬不凋。叶如柿叶,尖狭光泽,边无锯齿,中心有纵纹三道……亦以皮之厚薄,分桂心、桂枝之差等也。”[16]宋代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云:“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道如圭形,故字从圭。”[17]从训诂学的角度分析了“桂”字的象形意义,同时也符合桂的植物形态。《本草纲目》曰:“桂有数种,以今参访,牡桂,叶长如枇杷叶,坚硬有毛及锯齿,其花色白,其皮多脂。菌桂,叶如柿叶,而尖狭光净,有三纵纹而无锯齿,其花有黄有白,其皮薄而卷。今商人所货,皆此二桂。”[18]

1959年出版的《药材资料汇编》将桂枝收录在肉桂项下,为樟科常绿乔木,药用为桂树枒枝连木质的那部分[19]。现行《中国药典》与《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桂枝的来源描述一致,均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3 桂与桂枝产地考证

《山海经·海内南经》曰:“桂林八树在番隅东。”[4]提示桂的产地可能是“番隅”,即今天的广东番禺。《本经》中记载“菌桂,生山谷岩崖间”“牡桂,生南海,山谷”。[7]据《汉书》记载,汉代的南海郡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四个县,郡治番禺,故推测在《本经》中菌桂与牡桂都有可能是作为当时桂枝的来源[20]。《南方草木状》言“桂出合浦”[13];《名医别录》记载“桂生交趾、桂林”;陶弘景云“今出广州者好”[21];《新修本草》言“菌桂生交趾、桂林山谷岩崖间、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阳”[9]。 宋代《本草图经》记载桂、菌桂、牡桂的产地基本处于交趾、南海、岭南等南方地区,与今日桂的所产地基本一致,文曰:“桂,菌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阳。”[22]金元的《汤液本草》延续了前朝桂及其他桂树的产地,并进一步精确其产地,以柳州、象州最多,曰:“菌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木桂生桂阳。从岭至海尽有桂树,惟柳州、象州最多。”[ 23]后历代本草著作对其产地均沿用了此类表述,以上诸书所指地域基本处于广东北江流域、广西桂江流域一带,与现今桂枝的产地,主产于我国的广东、广西两省相一致。

4 桂与桂枝功效考证

最早记载“桂”具食用价值的是《礼记·檀弓上》,当时与姜一起作为调味料来使用,曰:“曾子曰: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为姜桂之谓也。”[24]古人云:“药从食来,食具药功,药具食性。”医方著作《五十二病方》则多次记载了“桂”的药用价值,也正是“药食同源”转换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曰:“【诸伤】:膏、甘草各二,桂、畺(薑)、椒毁一垸咅(杯)酒中,饮之,日【壹】饮,以其二。”[25]

《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以前医家对桂枝的认识,言其:“味辛,温,无毒。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7]魏晋时期《名医别录》对比《本经》中牡桂的功效增加了出汗,曰:“无毒。主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21]桂的功效极其多,几乎囊括了现今桂枝加肉桂的功效,这与当时桂的来源不明确有关,其文曰:“桂味甘、辛,大热,有毒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出汗,止烦,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踈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久服神仙,不老。”唐宋时期,《新修本草》和《开宝本草》对桂枝的功效认识基本沿袭了《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宋代寇氏在其《本草衍义》中虽只收载了“桂”,但在条目中将几种桂的效用作了梳理。其文曰:“桂大热。”[26]《素问》云:“辛甘发散为阳。故汉张仲景桂枝汤,治伤寒,表虚皆须此药,是专用辛甘之意也。”《本草》第一又云:“疗寒以热药。故知三种之桂,不取菌桂、牡桂者,盖此二种,性止温而已,不可以治风寒之病。独有一字桂,《本经》言甘辛大热,此正合《素问》辛甘发散为阳之说,尤知菌、牡二桂不及也。然《本经》止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其木身粗厚处,亦不中用。”明确《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是除去外皮后桂的嫩枝。金元时期的《医学启源》认为桂枝具有四种功效,文曰:“治伤风头痛一也,开腠理二也,解表三也,去皮肤风湿四也。”[27]首次提出了桂枝“解肌发表”的功效。到了明清时期,本草著作颇多,对桂枝的功效主治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本草蒙筌》言桂枝“治上焦头目,兼横行手臂,调荣血,和肌表止烦出汗,疏邪散风”[28],首次提出了桂枝具有“横行手臂”的作用;《本草纲目》认为桂枝“泄奔腾,散下焦蓄血,利肺气”[18];《本经疏证》对历代的桂枝功效进行了归纳总结:“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29]近代张锡纯认为桂枝能升大气、降逆气、散邪气和引导三焦下通膀胱,以利小便,并将其归结为力善宣通所致,又用其味甘诠释善和脾胃之能。1959年出版的《药材资料汇编》将桂枝的功效表述为发汗解热降冲剂,温经通络。现行《中国药典》和《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桂枝功效主治的描述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桂枝的功用是在历史长河与临床实践中不断增加并明确的。历代医家总结出桂枝的功效主要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利水,平冲降逆,补中益气,平肝,散下焦蓄血等。但从总结的功效上来看,有些功效在今天的临床上或《药典》《炮规》及教科书中并未有记载,这可能是早期的桂类药物相混所造成的结果。

5 桂枝现代研究进展

药理研究[30]表明,桂枝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抗肿瘤、镇静镇痛、利尿等作用。现代研究亦表明桂枝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为以桂皮醛为主的挥发性成分,尚含有有机酸类、鞣质类、糖类、香豆素类、甾体类等成分,而目前国内外对桂枝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类和有机酸类。桂枝中的桂皮醛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并能兴奋唾液与胃液分泌而健胃,兴奋汗腺而解热,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而平喘,同时改善外周循环;而肉桂酸则具有抗菌、利胆、升白、抗突变、诱导人肺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等药理作用;原儿茶酸是植物中抗炎、抗菌的活性成分。

桂枝的挥发油对急慢性和免疫损伤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影响炎症介质生成及抗氧化等有关。韩爱霞等[31]将100%桂枝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桂枝在体外对以上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汤奇等[32]采用鸡胚法,观察桂枝挥发油和桂皮醛抗流感病毒生长的作用,结果显示两者均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桂皮醛可能是其抗病毒效应的主要成分之一。桂皮醛具有良好的体内体外抗肿瘤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黑色素瘤、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肝细胞瘤细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人肿瘤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的同时,也能诱发其细胞凋亡,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保护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33]。研究[34]还发现,桂枝中的桂皮醛化合物具有解热镇痛和抗惊厥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小鼠给予桂皮醛后,可延长其痛阈时间,对疼痛有明显拮抗作用;其自主活动减少,可增加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同时拮抗士的宁作用,降低烟碱致惊厥,抑制听源性惊厥等。

桂枝作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大量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已证实其在多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因此,对桂枝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临床意义。

6 讨论

综上所述,桂枝一词始见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但在与仲景同年代的本草书籍中并无桂枝一说,故无法明确仲景时期所用的去皮桂枝到底为何物;至唐代,桂枝作为牡桂与桂的异名出现,但在用药部位上已经开始有所区分,药用的为小枝或嫩枝皮;至宋代,桂枝开始逐步细分,药用就是桂的嫩枝部分,之后大抵同意宋代的说法。桂枝产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北江流域和广西桂江流域一带,与今日桂枝的产区范围相符合。在功用方面,桂枝主要入心、肺、膀胱经,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与古籍记载桂枝能“调荣血、和肌表、利肺气”基本一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中的挥发油为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解热镇痛、利尿等作用。时至今日考证仲景方用桂枝的名实沿革与演变,辨清古今用桂异同,对研读经书,指导临床用药,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杂病论嫩枝
早春的嫩枝
《伤寒杂病论》方药辨治肩周炎探析
钻天柳嫩枝扦插苗生长特性研究及优良单株选择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美国红枫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裂叶垂枝桦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浅谈《伤寒杂病论》中谵语的证治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