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都建平”瓦砚钩沉—附“都司空”板瓦考

2024-04-17 12:38杨虓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4期

杨虓

摘 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都建平”瓦砚,砚盖上刻有“百二长生馆珍藏”,系晚清官员吴大澂旧藏,经考证为吴氏在任职陕甘学政期间所得,后由方若递藏,再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由“都建平”考证都司空负责诏狱,及编制指挥囚徒从事板瓦制作和城墙修筑等工作。

关键词:瓦砚;都司空;吴大澂;百二长生馆;方若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4.003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方“都建平”砚(图1)。砚为方形,长17厘米,宽10厘米,灰色陶制,上端有圆形墨池,下端有竖长条阳文戳印三字“都建平”,戳印周圍有数道不规则绳纹,风格古拙。配红木砚盒,盒盖上双行隶书绿彩阴刻“汉都建平瓦砚”,左下落款“戊子仲春上浣”“百二长生馆珍藏”,应原为吴大澂之物,后由方若递藏。

此瓦砚为残板瓦,下端有竖长条阳文戳印三字“都建平”,全铭应为“都建平×年”。建平为西汉哀帝年号,自公元前6年至公元前3年,共计4年。都应为“都司空”简称,新莽改称保城都司空。

1 “都司空”板瓦

1.1 “都司空”戳印及官职沿革

板瓦上“都”“都司空”戳印,即此器物的监造者,都司空在板瓦制作过程中加盖监造官戳印,确保产品质量,以表示对制作板瓦工作的负责,这也正是“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制度的体现。

汉代都司空一职见载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掌亲属,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可知都司空令丞为宗正的属官之一,其职责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颜师古注》,“如淳曰:‘律,司空主水及罪人。”都司空作为宗正属官主“罪人”,管理都司空狱①,有收押皇亲国戚有罪责者的职责。都司空狱作为汉武帝时诸诏狱之一,据《资治通鉴·汉纪卷十一·胡三省注》载:“汉时(左右)都司空、上林、中都官皆有诏狱,盖奉诏以拘囚,因以为名。”

都司空履行其诏狱职责的传世史料仅一处,即窦婴系狱事。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于是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雠,欺谩。劾系都司空。”窦婴被都司空弹劾并关入狱中,窦婴为窦太后侄,因此可证都司空主皇亲国戚有罪责者。

另《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又伪为左右都司空、上林中都官诏狱书,逮诸侯太子幸臣。”及《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裴骃集解》载:“晋灼曰:‘《百官表》宗正有左右都司空,上林有水司空,皆主囚徒官也。”均称都司空有左右之分。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少府属官有左右司空。”以都司空分为左右之说,概误少府属官中的左右司空为宗正属官中的都司空。或晋灼所见汉书与今本不同,在此无从详考,但均明确了都司空主都司空诏狱的职责。

又《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颜师古注》载:“贾谊曰‘输之司空,编之徒官。”《汉书·贾谊传》中引其《新书》原文作“输之司寇,编之徒官”。此处司空为主狱官,司寇为系狱囚徒。二者均可证明从狱中输出囚徒,在刑徒官的监督指挥下编次成列从事刑役。

据《汉书·刑法志》载,时男性囚徒从事的刑役有“城旦舂”,主要劳役为筑城②。因此由诸司空所掌这些囚徒从事相关工作的可能性极高,而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都司空(造)”板瓦也证明了这一点。

西汉自哀平以降,王莽逐渐掌握实权,在其复古改制的过程中都司空改名为保城都司空。保城都司空一名未见于传世文献记载,但考古发掘的板瓦铭文中有大量实物出现,目前发现的起始年为新莽始建国三年,较改宗正为宗伯稍晚(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保城”,应与城池守备及修筑有关,今考古发掘有“保城都司空”戳印的板瓦几乎出土于汉长安旧城中的“直城门”及“霸城门”相关区域,也可以证明。

汉初都司空掌诏狱管理囚徒,并监督指挥刑徒制作长安城宫殿和城池的板瓦,至王莽改制时都司空的职责从主都司空诏狱向主城门等处砖瓦修筑转变,加上东汉初年对西汉诸诏狱的大量裁撤等原因,都司空一职失去了存在价值。又由《后汉书·百官志三》载:“中兴省都司空令、丞。”可看出都司空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1.2 文献著录的“都司空”戳印板瓦

“都司空”板瓦自晚清开始受到藏家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屡有考古出土,现将笔者所见到文献中收录、考古报告中出现的“都司空”板瓦戳印内容及其时间整理如表1所示。

永三年为西汉光帝永光三年之省文,因永光以前年号无称永者,故以永简称。元寿或写作元受,通用。始建国天凤是新莽的第二个年号,也简称天凤。

由以上归纳都司空戳印板瓦的铭文组合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仅年号;

②年号+都司空+(瓦);

③都+年号+(瓦);

④年号+保城都司空;

⑤特殊者:居摄年、都元始司空。

可见西汉早期延和、永光仅有年号戳印。自元延开始,年号后加入都司空。建平至元寿、元始年间,将“都”作为简称置于年号前。王莽摄政后,居摄二年之后改为年号后加都司空。新莽年间改为年号后加保城都司空。自东汉始未见有都司空或保城都司空板瓦戳印。

从前面都司空纪年瓦片上考订分析,有学者认为,西汉末至新莽时期长安城曾大加修缮过六次:元延元年、建平三年、元始五年、居摄二年、始建国四年、始建国天凤四年、始建国天凤五年。但笔者结合近年来考古发掘资料和晚清民国收藏都司空戳印板瓦,总结西汉末至新莽时期对汉长安城城墙修缮有以下年号时期:延和元年、永光三年、元延元年、建平元年、建平三年、元寿二年、元始五年、居摄二年、始建国三年、始建国四年、始建国五年、始建国天凤四年、始建国天凤五年。

2 百二长生馆

2.1 百二长生馆

百二长生馆,是吴大澂的斋号。吴大澂(1835—1902)(图4),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愙斋,江苏吴县人。一生宦迹遍布大江南北及朝鲜。从政以外,吴大澂还将许多精力花费在金石与古文字上,是著名的金石学家。

吴大澂的收藏数量丰富,门类繁多,遍及青铜器、古玉器、封泥印玺、瓷器砖瓦、古籍碑帖、书画、虎符铜镜等,名重一时。吴氏根据其收藏的门类起有不同斋号名称,“百二长生馆”是其收藏陶类和砖瓦类器物的斋名,并有辑《百二长生馆藏砖目》和《百二长生馆藏瓦目》收录部分砖瓦类收藏。

吴大澂嗣孙吴湖帆回忆:“先尚书公视学秦陇,輶轩所经,访甘泉之遗址,吊未央之故墟,得断砖完甓数以千计,其中古瓦当占有百二,文曰‘长生未央‘长生无极者尤多,因名石经室之后轩曰‘百二长生馆。”另外,从吴大澂与友人的交游和诗中也可窥知一二,如其为沈秉成③题诗《鲽砚庐图》有句:“我自长安来,捧砚登公堂。载瓦百二十,长生乐未央。”④句中暗藏“百二长生”之来历。吴大澂启程赴陕西前,李慈铭⑤为其题五律,其一曰:

百二秦川启,山河接陇凉。

至尊方侧席,大帅已平羌。

慷慨登车始,文章致治长。

此邦多古迹,余事及缣缃⑥。

因此笔者认为,“百二”还可能一语双关,不仅表示数量,也代表“百二秦川”—吴大澂曾造访、摹古和所收藏大部分砖瓦来源的三秦之地。

有万憙主人⑦处收藏杨沂孙⑧为吴大澂题写的“百二长生馆”篆书题额(图5),落款为“光绪三年丁丑孟夏。恒轩先生属,濠叟杨沂孙篆”。因此“百二长生馆”斋号最迟在光绪三年(1877)就已使用,此时吴家尚居苏州府双林巷老宅。光绪十年(1884),因子姓渐繁,吴家购置新第于苏州葑门内南仓桥十梓街之东口⑨,以上吴湖帆的回忆则是吴家新宅内的百二长生馆位置,在石经室⑩后的轩阁。吴湖帆出生于吴家新宅,其回忆:“童年时跟从朱遂颖夫子k读书,每届夏日,辄移砚百二长生馆。”l

2.2 “都建平”瓦来源

吴大澂的古瓦类藏品,可从以下文献和藏品中看到:清末吴隐所辑的《愙斋砖瓦录》,上海博物馆《吴大澂秦汉瓦当四轴》,有万憙主人藏《愙斋公手题秦汉瓦当文三十六种》,顾廷龙辑《吴愙斋先生年谱》附录的《百二长生馆藏瓦目》,以及吴大澂书信等文献。

《愙斋砖瓦录》是清末民初吴隐辑录吴大澂所藏砖瓦等拓本,其中收录瓦当、砖、钱范共17件。《百二长生馆藏瓦目》本为王佩诤据吴大澂手稿传写的草目,所漏较多,顾廷龙虽有所补但也未能记录完全,共收录吴大澂所藏瓦当156种。遗憾的是,以上目录均未见此“都建平”瓦砚踪迹。

此“都建平”瓦砚的来历,系吴大澂在任陕甘学政期间所得。吴大澂致簠斋陈介祺m书信中称:“岁暮自陇南回署,迭奉手书并造像、弩机、砖瓦各拓之赐。……适有都便,检呈新莽残瓦拓六、建平残瓦拓一、万字残瓦一、千金瓦器一、瓦拓三、瓦器拓二、隋虎符拓一、金文拓二,均求教之。……正月廿二日。”n查《愙斋自订年谱》,吴大澂光绪元年(1875)十月出棚补试甘肃巩、泰、阶三属,岁科并考,岁暮回署。

吴大澂当时与众多金石名流均保持密切的书信往来,信中多涉及对古器物的寻访、传拓、鉴藏、考辨等话题。吴一旦有新的收藏,便差人做拓片寄给陈求教。此信附寄在陕西所得砖瓦、虎符、金文等拓片,其中的“建平残瓦”,应系此件“都建平”瓦砚的前身,吴氏做成拓片寄给簠斋以求教切磋。

红木砚盖上刻有“戊子仲春上浣”,应为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上旬制作。《吴愙斋年谱》中记载这一时间:“新年政清,以画遣取。”或许也正因“新年公牍稍闲,略得静趣”,才有了这方西汉“都建平”瓦硯的改造和审美雅趣。

2.3 吴大澂与瓦砚

吴大澂对砖瓦收藏亦是情有独钟。其自幼受到祖父与外祖父影响热衷收藏,在京时是琉璃厂古董店的常客,赴陕西公务之余也经常前往当地古董市场或向本地藏家了解鉴藏情况。吴大澂曾在给陈介祺的信中说:“今夏得瓦十余种,颇有佳者……又购得四种‘宜富当贵,中有‘千金二字,甚精。今又遣人续往搜购,当不致绝响也。”o吴大澂在西安对砖瓦器物的收藏,十分痴迷,近乎疯狂。

吴大澂的砖瓦类收藏中也有来自友人的馈赠。《愙斋砖瓦录》中收录吴大澂所藏“有万憙”瓦当拓片(图6),自题云:“余在关中三年觅此瓦未得,还京后,友人购此见寄,憙何如也!”友人自陕西购瓦后,寄来赠予吴大澂,吴喜出望外,也因而有斋号“有万憙”。

除了购买古瓦和友人相赠,吴大澂还亲赴田野采集收藏。瓦片质重,售价也不及瓷铜,商人也不愿携出外省,但吴大澂却对砖瓦收藏情有独钟,不仅在市肆购买,还屡往各遗迹躬自搜求。《吴愙斋年谱》记载,吴在同治十三年(1874)八月游阳甲城p,访未央宫故址q,得残砖完瓦千余。光绪二年(1876)正月廿二日吴大澂致陈介祺的信中提到,“或惜乡人多不解事,或地不爱宝,无意中自得之耳”r。吴大澂自述曾捡到唐干陵残瓦于《述圣记》碑下土中s,他不但亲自采集,而且差遣家仆去遗址捡拾砖瓦,吴大澂九月六日致陈介祺信中说:“近日遣仆赴淳化甘泉宫故址,拾得残瓦三……”t吴大澂通过亲往或差遣仆人采集,将无人问津的残瓦悉数收之。

2.4 方若递藏

吴大澂晚年遭遇兵败革职,为生计所迫只得靠变卖毕生的收藏、售书画古铜器自给u,他的砖瓦类藏品也随之流入市场,后被方若递藏。

方若,原名方城,字楚青、楚卿。后改名方若,并改字药雨v,号劬园,晚年别号古货富翁。浙江定海人,清同治诸生,富于收藏。1949年,此“都建平”瓦砚随着方若的部分收藏自天津调拨入北京历史博物馆。此件“都建平”瓦砚的发现,补充了《百二长生馆藏瓦目》仅存条目的缺漏。

4 古瓦入砚

瓦砚,又称砚瓦,指用古瓦制成的砚。因材质、石性被判断是否可以制砚的基本条件,而古瓦,尤其是秦汉宫殿砖瓦用澄泥制成的,做工考据,质地坚实润泽,适合发墨。板瓦身如半桶,背部磨平,雕出砚池即可为砚。因此早在唐宋时期已有文人将古瓦改造为砚台,唐代吴融在《古瓦砚赋》中写道:“勿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宋代欧阳修有《古瓦砚》诗:“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于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

瓦砚中还有一种瓦当砚,即以古瓦当作为砚身。数年前在拍卖市场出现一件“羽阳千岁”瓦砚,也原系吴大澂的百二长生馆之收藏。砚体为战国的“羽阳千岁”瓦当,背面磨刻砚池。砚盖为红木所制,盖面上半部刻有“周瓦”,较大隶书字体,左右两侧分别刻“羽阳千岁”篆书、“秦汉瓦当之祖”楷书,下部分楷书刻:“羽阳千岁瓦,《汉书·地理志》载:‘右扶风县羽阳,有羽阳宫,秦武王起也。按秦武王在位四年,元年辛亥即周赧王五年,尚在始皇兼并天下以前八十九年。宋元祐六年,宝鸡权氏濬池得此瓦,见《渑水燕谈录》。大澂。”瓦砚的墨池中刻有的“吴氏所藏瓦当之祖”双行篆书款。吴在陕西时曾悬银五十两预购一枚羽阳宫瓦而不得,于光绪十五年(1889)得此“羽阳千岁”瓦,在其日记中也有“二十日,刻羽阳千岁瓦”。

至清一代文人好古瓦砚蔚成风气,上至帝王贵族,下至文人百姓,都以得到一方瓦砚为至快之事,这应得益于清代金石考据学的兴盛。而古瓦是图案和文字的重要载体之一,古瓦上的吉祥图案如:云气纹、四神纹、兽瑞纹、莲华纹、几何纹等;吉语如:益延寿、长生无极、永奉无疆、千秋万岁等;纪年如:建平三年、建安十五年等,不仅图案精美,铭文书法行云流水,富于变化,值得反复赏读,对于热爱金石考据的文人来说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再将古瓦改造为风格古旧朴拙的文房之宝,为书房添加古雅之气,在吴大澂等一众清代文人之间成为风雅之事。

注釋

①徐天麟.西汉会要·卷六十三[M].岭南学海堂.1879(清光绪五年).

②韩树峰.秦汉徒刑散论[J].历史研究,2005(3):37-52,190.

③沈秉成(1823—1895),字仲复,号耦园主人,浙江归安人。

④吴大澂.愙斋诗存[M].印晓峰,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1.

⑤李慈铭(1830—1894),字式侯,号莼客,浙江会稽人。

⑥顾廷龙.顾廷龙全集·著作卷 吴愙斋年谱 严九能年谱[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87.

⑦有万憙主人,王双强,山西临汾人,当代收藏家。

⑧杨沂孙(1812—1884),字子舆,号泳春、濠叟,江苏常熟人。

⑨顾廷龙.顾廷龙全集·著作卷 吴愙斋年谱 严九能年谱[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195.

⑩吴大澂斋名。

k朱遂颖夫子,名葆龄,字遂颖,吴县廪贡生,吴湖帆老师,曾任江苏省立苏州中学国文、美术教员。

l吴湖帆.吴乘·百二长生馆[J].古今:半月刊,1944(46):[页码不详].该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m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人。

n吴大澂.吴大澂书信四种[M].陆德富,张晓川,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9:31.

ot吴大澂.吴大澂书信四种[M].陆德富,张晓川,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9:37.

p即汉长安城。

q顾廷龙.顾廷龙全集·著作卷 吴愙斋年谱 严九能年谱[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91.

r吴大澂.吴大澂书信四种[M].陆德富,张晓川,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9:32.

s顾廷龙.顾廷龙全集·著作卷 吴愙斋年谱 严九能年谱[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95.

u赵尔巽.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9608.

v张同礼.我所知道的方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