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医学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及路径探索

2024-04-17 07:14齐乔芳王克杰李超堃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2期
关键词:劳动精神价值意蕴路径探索

齐乔芳 王克杰 李超堃

摘 要: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充分挖掘劳动精神背后的育人内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培育劳动精神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树立担当意识。新时代医学院校劳动精神培育以勤俭节约为本分,以艰苦奋斗为要求,以锐意创新为目标,以无私奉献为境界,从加强统筹规划、注重特色资源、强化专业指导、创新培育方式、关注实施效果、促进社会及家庭参与等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为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关键词:医学院校;劳动精神;价值意蕴;路径探索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新时代医学院校要充分挖掘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积极探索劳动精神培育的路径,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情怀,提升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为医学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一、新时代医学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劳动精神作为未来医学领域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劳动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其次,劳动精神所蕴含的勤奋、认真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职责使命,树立患者生命健康至上的理念,在医疗实践中将患者的急难愁盼放在首位。最后,劳动精神的培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医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这就要求医学生要具备创新精神,锐意进取,不断适应变化的医疗环境,追求“最大公约数”,积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在医疗实践中展现对患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总之,将劳动精神融入新时代医学院校教育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强化责任担当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使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应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医学生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为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新时代医学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

劳动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尤其在医学院校教育教学中尤为明显。医学院校发扬以勤俭节约为本分、以艰苦奋斗为要求、以锐意创新为目标、以无私奉献为境界的劳动精神,在培育医学人才优良品质和综合素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以勤俭节约为本分,让劳动精神成为生活的信条

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意味着一份社会责任。在医学院校教育教学中,以勤俭节约为本分的劳动精神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上,这一劳动精神能够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引导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地服务患者需求。

(二)以艰苦奋斗为要求,让劳动精神成为奋斗的动力

艰苦奋斗是劳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医学院校教育教学中,要通过严格的学业考核和临床实习实训等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品质,让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追求卓越。

(三)以锐意创新为目标,让劳动精神成为创新的引擎

创新是推动医学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在医学院校教育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追求医学前沿动态及最新的医学知识,掌握和应用相关医学技术和方法。通过科研项目、临床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医学生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不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成长。

(四)以无私奉献为境界,让劳动精神成为社会的风尚

医学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无私奉献是医学人才应有的境界。在医学院校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免费义诊等方式在医疗实践中关心患者、关注社会,厚植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医学事业的整体发展中。

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锐意创新、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劳动精神,是培育医学人才的重要资源。劳动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够塑造学生优秀的品质,还能够引导学生在医学领域不断成长和健康发展。一方面,医学院校应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为健康中原、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也需要各社会主体共同努力,为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育人环境和条件支持,让劳动精神在医学领域得到充分发扬。

三、新时代医学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的路径探索

新时代医学院校劳动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挖掘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发挥其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医学院校必须进行以下方面的路径探索,以确保劳动精神在医学院校教育教学中得到有效弘扬和传承。

(一)加强统筹规划,构建劳动精神培育教学体系

医学院校应将劳动精神培育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体系,将其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指导方针,将劳动精神融入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各方面,构建统一的培育教学体系,确保每个医学生都能够接受劳动精神的洗礼。

(二)注重因地制宜,挖掘劳动精神培育的特色资源

不同医学院校在地理、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资源。医学院校劳动精神的培育应充分考虑自身特色,通过结合地方文化、社会实践等方式,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让劳动精神的培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对劳动精神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三)强化专业指导,组建劳动精神培育的教师队伍

专业指导作为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一环,需要打造一支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的教师队伍。医学院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其在劳动精神培育方面的指导能力。同时也可以邀请医学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让劳动精神的培育更加全面科学。

(四)注重协同联动,创新劳动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

劳动精神的培育需要社会多方的支持和配合,医学院校应加强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培育网络。要不断创新培育方式方法,如开展劳动精神主题讲座、研讨会,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劳动精神培育的形式和内容。

(五)关注实施效果,强化劳动精神培育的过程评价

劳动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中的实施效果。医学院校通过建立过程性评价指标,对劳动精神培育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培育策略及时调整和优化,确保劳动精神培育效果最大化。

(六)重视融合协同,完善劳动精神培育的保障机制

劳动精神的培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医学院校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积极寻求与家庭、社会的合作,与家长共同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与社会开展合作育人,只有形成育人合力才能确保劳动精神培育的持续深入。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培育医学人才的劳动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劳动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够提升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还能助力其成为具有高尚医德医风的优秀医学人才,培养出更多具有劳动精神的优秀医学人才。新时代医学院校勞动精神培育应从加强统筹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强化专业指导、注重协同联动、关注实施效果、重视融合协同等方面出发,将劳动精神的培育融入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

责编:勉 耘

猜你喜欢
劳动精神价值意蕴路径探索
新时代劳动精神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路径
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践行机制的研究文献综述
论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性、困难与对策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共享发展理念内涵、障碍和路径探索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