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VR技术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2024-04-17 10:00陈璐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2期
关键词:VR技术教育培训党员

陈璐

摘 要:VR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多感知性、构思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将VR技术应用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能够激发学员学习的内在动力,创新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健全学习效果评价机制,有助于提升教育培训效果。通过探讨VR技术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从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VR情境设置、突出红色基因的VR情境创设、突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成就的VR情境融入三个方面着手,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关键词:VR技术;党员;教育培训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指出,要灵活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互动式、观摩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探索“课堂+基地”实训模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探索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受众特点的教育培训有效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以信息化技术赋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已成为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顺应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计算机领域内的三维空间立体化技术,为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现实条件。

一、VR技术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集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VR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沉浸性,可让使用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二是交互性,主要是指人机交互,使用者进入虚拟空间后,可利用键盘、鼠标、传感设备等与虚拟环境产生作用。三是多感知性,指除视觉、听觉等普通计算机能够提供的感知外,VR还可以提供力觉、触觉、运动感知等。四是构思性,又称想象性或共享性,主要表现为使用者在虚拟世界与周围的人或物进行互动,这种全新的时间和空间感受给使用者带来更大的想象和构思空间。五是自主性,是指在虚拟世界中,人或物会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规律进行运作,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手段。使用者能够置身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中,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从而达到增强学习记忆力、深化情感认知的目的。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VR技术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力推动信息化技术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激发学员学习内在动力

传统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大多是单一的理论灌输,很多精心设计的教育培训内容难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而VR培训由于不受时空限制,学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只需要戴上头盔拿起手柄,就能身临其境般置身于培训场景中,培训内容能够训练学员的听觉、触觉和视觉,唤起学员的好奇心。学员能够体验爬雪山、过草地等真实场景,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感悟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乐观主义情怀,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和“玩中学”。比如,天津大学自主研发的“思政VR”教学产品,构建了“紅色场馆我来学”“红色场馆我来讲”“红色场馆我来建”三位一体的VR实践教学体系,极大激发了学习者的内在动力,这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具有借鉴意义。

(二)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

体验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VR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够使学员的体验更加直观。当前,学员受互联网影响较深,偏好信息化技术手段,探索将VR技术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能使教育培训内容润物无声地植根于学员心中,提高教育培训成效。比如,江西理工大学将VR技术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研发了“第三次反‘围剿体验系统”,还原了此次战役的历史背景,介绍了战役的时间线及双方行军路线等,使学员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三)健全学员学习评价机制

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能够真实记录学员的学习过程,及时检验学员的学习内容,准确反馈学员的学习效果。VR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够在信息交互过程中,根据学员学习内容的停留时长等,合理设置考核内容,实现互动式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依靠分数和学时检验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因此,加大VR技术研发力度,使其能够根据学员年龄、学历、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设置考核评价体制,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有效提升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二、“VR技术+党员教育”的实践路径

将VR技术应用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有很多实践路径可供选择。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等几个方面着力开发。

(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VR情境设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丰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重要源泉。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VR情境设置,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篇章、先贤典故等用数字化手段展现出来,能够引导学员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正确认识、辩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面对各种社会思潮,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毒害侵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时代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利用VR技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完美契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

(二)突出红色基因的VR情境创设

将VR技术用于呈现红色基因,其沉浸性、交互性、多感知性等特点会得到充分展现。当前,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成功实践有很多,具体的应用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对现有的革命纪念馆、红色展览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进行实地拍摄,以VR全景呈现,让学员全方位、互动式观看革命文物,沉浸式感知相关教学内容,从而坚定学员的理想信念。二是通过VR技术进行情境创设,还原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红军长征等典型红色元素已经通过VR技术大量地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三)突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成就的VR情境融入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22年,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主办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展览专门建设了数字化网上展馆,运用数字化技术,全要素、全景式呈现实体展览的丰富内容,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如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融入VR情境,可以讓学员充分感受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引导学员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VR技术+党员教育”普遍推广应用的突破点

当前,“VR技术+党员教育”已经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应当看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发展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提高。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优秀技术开发人才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坚定学员的理想信念和提升学员的能力。培训的手段固然重要,但培训的内容更为重要。融入VR技术后,教育培训内容的质量依然是决定培训效果的核心指标。如何紧贴学员实际,开发出相应的实践应用情境以提升学员的情感认知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VR技术开发人员大多不懂得教育培训的内在规律,而熟悉教育培训的人员又对VR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等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培养两者兼具的优秀技术开发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二)突破技术瓶颈

当前,VR技术应用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还存在交互性不强、学员参与感差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问题。VR技术的交互模式主要通过头盔、手柄等装置来实现。在使用这些装置时,大多需要依赖PC等大型设备,可移动性比较差。如何增强设备的移动性,充分发挥VR技术的交互性优势,使学员从“参观者”向“参与者”转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三)规范VR技术行业标准

当前,VR技术在显示、交互、内容、接口等方面的规范不够统一,不同厂家的产品不能较好兼容。这不仅增加了利用VR技术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本,也制约了VR技术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因此,要尽快规范VR技术的行业标准,增强硬件和产品的通用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EB/OL].(2019-11-11).https://

www.gov.cn/zhengce/2019-11/11/content_5450

978.htm.

[2]张文秀.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2(8).

[3]朱亚娟.“VR+智慧型党建阵地”模式构建研究[J].行政科学论坛,2019(12).

责编:初 心

猜你喜欢
VR技术教育培训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解析AR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VR(虚拟)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影响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