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与鞋匠

2024-04-18 09:37孟昭庚
龙门阵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鞋鞋匠红灯笼

孟昭庚

乾隆听完,从身上掏出一文钱放在桌上说:“我也入个股吧,就入这一文钱股。”

二十五岁登上帝位的清朝皇帝乾隆,可谓是年轻的风流天子。乾隆皇帝最喜效法他祖父康熙大帝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所到之处,若逢他高兴,就吟诗题字,所以北京城的城里城外留下了他很多墨宝,在民间也传下了许多他微服私访的故事。

话说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乾隆爷用过晚膳,觉得皇宫里太闹腾,便脱下龙袍,换上便衣,没带随从,独自悄悄地出了皇宫。他一来外出透透气,二来去三街六巷逛逛,看看市井百姓是怎样过年的。

乾隆爷溜达着来到前门外,穿过珠宝市,进了大栅栏,大年之夜,全城官商士民都沉浸在欢庆新年的氛围中。在鞭炮声和欢声笑语中,乾隆爷转了几条大街,看到人人穿新衣、戴新帽,家家贴对联、挂红灯笼,到处灯火通明,喜气洋洋,一派国泰民安的兴隆景象,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转了几条街,乾隆爷一点不觉得累。他兴致勃勃地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漫步,踅进了一条小胡同,往前走了一阵,走到一户人家的门前,看见这家既没有挂红灯笼,也没有贴对联,虚掩着门,冷冷清清。他觉得,这户人家怎么与街坊邻居如此格格不入?好生奇怪,就停下脚步,上前用手指敲门。

“谁呀?”从里面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乾隆回答道:“我!”

一会儿,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拉开了门,手里还拿着一只正在纳底儿的鞋,望着乾隆,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乾隆爷还没有等他说声“请”,就径直进了门。屋子又小又窄,地面坑坑洼洼,室内寒气逼人,一点暖意也没有,屋里点着一盏小油灯,光亮就像夏夜里的萤火虫那样微弱。只能睡下一个人的小炕上放着几双布棉鞋,靠墙放着大大小小的已经没有漆面的鞋柜子,黑乎乎的墙上挂着一串串粗粗细细的麻绳,原来这是个小鞋铺。

老头儿打量着乾隆爷,见此人器宇轩昂,挺面善,说话又很和气,不像是过年没鞋穿而到他这个小铺子里赶做布棉鞋的主儿,便客气地请他在矮木凳上坐。室内只有两个矮木凳,没有椅子。

尚未过而立之年的乾隆爷没有坐,他站到炕边,抄着手,问道:“老人家,生意兴隆吗?”

老头儿随口答道:“我是孤老头子,开个小鞋铺,挣几个小钱,糊糊口,有什么兴隆?”

乾隆接着问:“过年了,怎么不歇歇呢?”

老头儿说:“订鞋的人等着明天初一穿着它拜年呢!”

乾隆“噢”了一声,又问:“人家门口都挂着红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唯独你家没挂红灯笼,没贴对联,是怎么回事呀?”

老头儿就着小油灯,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回答道:“我倒是买了一张红纸,可我大字不识一个,不会写,又没工夫去求人,就不贴了。”说到这里,老头儿笑道:“不贴对联,老天爷总不会把我摞在年这边,不让我过去吧!”

乾隆觉得这个老头儿说话蛮风趣的,就说:“你要不嫌弃,我给你写吧!”

“那可太好了!”老头儿高兴地说。他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从邻居家借来笔墨砚台,研好墨,把红纸拿来,放到小桌上。

乾隆铺好红纸,裁了一副对联、一张横批,还剩下一条纸。他拿起笔,蘸上墨,唰唰唰,一会儿工夫就写成了一副对联。

上联写的是“大楦头小楦头乒乒乓乓打出穷鬼去”;

下联写的是“粗麻绳细麻绳吱吱嘎嘎拉进财神来”。

横批写什么呢?乾隆一时半会儿没想出来。

这时,一直在忙着活儿的老头儿凑到乾隆跟前说:“现如今是乾隆爷当朝,天下太平,我们老百姓都托皇上的福,这横批就写‘天子万年吧!”

这可把乾隆乐坏了!龙颜大悦,他提笔就在横批上写下“天子万年”这四个字。

写完了对联,乾隆又看了看那些做好的鞋子,发现这老鞋匠的手艺还真好!就问:“就凭你的手艺怎么没赚到钱呢?”

老头儿说:“我的鞋子做得好,很耐穿,人肯买,就是本钱少,又没帮手,一天起早睡晚,就做那么几双,没办法呀!”

乾隆聽完,从身上掏出一文钱放在桌上说:“我也入个股吧,就入这一文钱股。”

老头儿一看一文钱,心中好笑,这一文钱,一团麻绳都买不来,这能算入股吗?可又一想,过年了,图个吉利,便也收下了。转过身来问:“先生您贵姓啊?家住哪里?我也好记上账,日后好分红啊!”

乾隆拿过剩下的那个红纸条,提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说:“不用细问,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说完就走了。

老头儿看了一眼,一个字也不认识,就把它扔在桌上。心想:“管他呢!”

老头儿忙活到三更天,才把要在初一取货的那十双布棉鞋全弄好,他这才打了糨糊把对联贴在门上。洗洗刷刷,待一切收拾妥当已快到四更天了,他十分疲惫地摸上床铺。

在左邻右舍迎财神的鞭炮声中,老头儿进入了梦乡。他做了一个好梦,梦见自己发了大财,成了受人尊敬的员外。多年不来往的亲戚也都上门了,说不尽的奉承话。他领养了一个孤儿当养子,养子对他很孝顺,成婚后给他生了两个孙子,孙子整日围着他,像小喜鹊似的喳喳叫,亲切地叫他爷爷……

门外的嘈杂声将他从美梦中惊醒。听到有叫门声,他还以为是跟他订货的那几个顾客来取货的,赶紧穿衣下床开门。门一开,他惊呆了,门口是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二三百个人,都睁大着眼睛在看他家门上的对联,一个个叽叽喳喳、交头接耳,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再抬头一看,门前路上还停了一顶官轿,从轿里走下一个派头不小的大官,被人簇拥着朝他家走来……

原来,大年初一,人们起得早,喝过了团圆茶就出来拜年了。有人看到小鞋铺门上的对联十分惊诧,不但对联有趣、有学问,而且就连那字也是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一个个像活的一样在眼前跳跃!不用说这条街上的那几个戴眼镜、迈着八字步、一步三摇的文人学士写不出来,恐怕北京城也很少有人能写出这样一手好字!一个看,两个看,看的人越来越多,竟把胡同口的路给堵上了。

当朝宰相刘墉,也就是朝野上下人人都晓得的那个刘罗锅,大年清晨,坐着八抬大轿上朝路过这里,路被人塞住了。跟差赶紧上前查问是怎么回事。刘墉听罢禀报,满腹狐疑地下轿走过来,一看这家铺子门上的对联一下子就愣住了,他识得乾隆的御笔,知道这是紫禁城那位喜欢微服私访的主子留下的墨宝,连忙对着对联磕了几个响头,恭恭敬敬地进了铺子,很客气地问老鞋匠:“老人家,这是怎么回事?”

老头儿就把昨晚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又把那张红纸条拿给他看。只见上面写着:“姓乾,名老大,紫禁城里是我家。”

刘墉看完红纸条,问老人家:你家鞋铺可有字号?老头说:“我一个穷鞋匠,一个小鞋铺,哪有什么字号!”

刘墉赶忙吩咐手下,飞马回府,取来一块牌匾,提笔在上面写了四个大字:“皇家鞋铺”,吩咐老头儿赶快挂上。

刘墉上轿登上了金銮殿。这时候满朝文武大臣都来给皇上拜年,刘墉上前给皇上行了大礼后,悄悄地对乾隆说:“恭喜万岁爷的皇家鞋铺开张了!祝贺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乾隆听了哈哈大笑,立即下旨:文武百官,都要到“皇家鞋铺”做双新鞋,先交钱,后取货。

刘墉一马当先,下朝后,便带头去那“皇家鞋铺”,给老鞋匠一只元宝,请老鞋匠给他做双布鞋!这样一来,满朝文武群僚,三百文官,四百武将,九卿四相,八大朝臣,文武状元,前后都督,一个一个都带着银子到“皇家鞋铺”,请老鞋匠给做双布鞋!这可把老头儿忙坏了,赶忙雇了十几个会做鞋的伙计,请了一位账房先生,租了个四合院子,老头儿当上了掌柜,每天就是量脚做鞋样,由伙计们动手,日夜不停地给这些朝官们做布鞋。

后来,皇帝还将老鞋匠请进宫,将皇帝、皇后、贵妃、嫔妃的鞋样子给他,请他照鞋样子做鞋。上行下效,这么一来,皇宫里那些老少宫娥、大小太监,都争先恐后地一窝蜂似的去“皇家鞋铺”做鞋。

“皇家鞋铺”的名号越传越远。你想呀,连皇帝都入股的鞋铺,那做出来的鞋能差吗?穿在脚上,肯定能行好运!方圆二三百里之内的,但凡有头有脸的人都会到皇家鞋铺定做布鞋。而那些过去常到老鞋匠鞋铺做鞋、买鞋的平头百姓也就只能望着这“皇家鞋铺”而兴叹了,不想去凑热闹,实事求是地讲,他们也无法“挂到号”!不是老鞋匠不想再给这些往昔的老顾客做鞋,而是身不由己了!

老鞋匠鞋鋪的生意越来越好,越做越大,赚了很多钱,发了大财!发了大财后的老鞋匠没有忘本,他拿出钱来周济那些鳏寡孤独之人,每遇荒时暴月,他都在各路口搭粥棚,给那些路过这里的逃荒讨饭的人施舍饭食。

人们都很感念这位“皇家鞋铺”的老掌柜!老掌柜享年八十,无病无痛地驾鹤西去。

猜你喜欢
小鞋鞋匠红灯笼
小鞋子不听话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小鞋子
小红鞋
四颗补鞋钉
童年的红灯笼
红灯笼
大红灯笼高高挂
平安夜的擦鞋匠
小鞋永远呱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