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推动地质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4-04-22 06:41郝亚儒
资源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勘查河南省建设

郝亚儒

2月26日,2024年河南省地质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明确了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地质科技创新、促进地质产业发展等7项重点工作。

服务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保障国家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是地质队伍的重要使命,也是地质工作的重大机遇。河南省地质局坚持以大型资源基地建设为主线,扎实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多个项目纳入中央财政找矿突破项目库,新提交一批大中型矿产地,新增或升级资源量金36.68吨、银1151.63吨、铝土矿1223.44万吨、铅锌88.56万吨、萤石215.22万吨。

为更好地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河南省地质局将围绕经济发展需求,紧盯重要矿种、重要矿集区,进一步推进新一轮找矿工作,强化铝土矿、高纯石英、铜等紧缺战略性矿产勘查;以重要成矿远景区为重点,瞄准页岩气、煤层气、地热等,加大清洁能源勘查力度,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同时,扩大地质援疆成果,优化境外勘查开发布局。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

建设美丽河南,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实施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保障行动等,都离不开地质工作的精细调查、精准服务。河南省地质局聚焦国家和全省战略部署,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全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南阳市、鹤壁市生态修复项目助力“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组织实施河南省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项目,完成42个县(区)4594个矿山的水土污染状况调查评价,累计修复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10.2万亩、湿地2.3万亩。

为全力服务生态强省建设,河南省地质局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推动重要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提升;做好水文地质与生态地质基础调查,进一步摸清家底;服务乡村振兴和文旅文创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河南省地质局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挥地质灾害防治主力军作用,积极构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网络,在13个省辖市设立工作站,推动技术力量下沉,并選派专家团队,参与92座尾矿库“头顶库”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在主汛期,出动技术人员近3万人次,对全省70多个县(市、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三查”工作,并在包县支撑基础上,组建26个专家组,现场指导开展工作,做到预警不解除、专家不撤离,为守住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金标准”作出了应有贡献。

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河南省地质局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补短板、强弱项,加强能力建设。强化基础支撑,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学术经验交流,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持续开展专业培训和实战演练;突出预警响应,建立省应急突击队,开展日常督导检查,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落实和响应能力提升;提升监测能力,抓好郑州市试点的同时,探索实施“隐患点+风险区”监测预警新模式,推进河南省大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普适性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精准度和时效性,为早期识别、风险评估做好支撑。

提升科研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为地质行业科技创新和地质调查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省地质局落实“四个面向”重大要求,围绕“卡脖子”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地下水污染快速识别与风险监测管控技术”通过成果验收,省重点研发专项“合峪矿集区深部找矿及成矿系统识别工程”完成项目设计,高纯石英提纯技术和中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铌钽矿石中铌钽及伴生元素分析”获批行业标准,河南省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顺利通过评审,北斗系统河南分中心建设稳步推进“豫西成矿带熊耳山—小秦岭成矿与整装勘查选区研究及找矿重大突破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地质事业发展新动能,河南省地质局将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积极做好科研立项,加强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以人才优势打造创新优势、竞争优势。推动勘查技术升级,加强成矿理论、先进勘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交叉专业联合施策和综合研究,打造空天地井一体化的勘查技术体系。实现数字化转型,建好用好地质大数据管理平台,加快推进北斗系统河南分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工作信息化、成果数字化、服务智能化水平,以数字地质赋能全省高质量发展。支持研究院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一流地质科研机构,开展重大科技攻关。

推动地质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重点业务板块,是不断增强企业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抓手。河南省地质局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新形势,加强政策研究指导,推动矿物新材料、清洁能源产业化,做大做强地质产业,为全省培育发展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作出应有贡献。2023年,全省地质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1.29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27.7%。

为积极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大局,河南省地质局坚持站位全省、放眼全国,全力以赴拼经济,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构建“特色+品牌+规模”的发展格局。做好行业引领,继续开展地质产业发展研究,用好地质及相关产业统计成果,更好指导全省地质产业发展。加强勘查开发,加快对已探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新兴产业破冰抢滩、培育壮大。服务区域发展,与省辖市政府全面深化合作,推动地质产业深度融入地方经济。抓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三门峡油气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着力培育新的油气资源接续基地,加快高纯石英产业化步伐,提升河南省油气资源的安全保障水平。支持豫地科技集团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要素,完善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旗舰劲旅。

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是为地质工作“走出去”营造巨大空间的重要举措。河南省地质局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朋友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地质服务。积极参与沿黄九省“英雄地质队”创建联盟,牵头成立“中部六省地质系统服务国家战略联盟”,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贡献更多地质力量。响应中央援疆号召,成立河南地质哈密工作站。扎实推进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赴非洲、东南亚、南美考察,接待巴西、南非、老挝等代表团来访,成立河南“一带一路”矿业产业联盟,邀请省直部门、矿业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法律等相关机构,共同参与海外找矿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河南省地质局坚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

次”方面下功夫,推动高水平对外合作。抓“朋友圈”拓展,加强与省直部

门、地质类高校、科研单位等沟通作,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共同实施创新研究。抓合作协议落实,制定落实方案,细化任务清单,健全工作机制,加快项目落地,推动合作走深走实。抓学会协会作用发挥,健全完善学会协会组织,发挥统筹协商、搭建平台、规范管理等方面作用,为地质工作高效开展贡献力量。

守牢安全底线

安全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河南省地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地质工作服务安全发展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

为持续营造安全和谐发展氛围,河南省地质局将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抓实抓细防范措施,以高质量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深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确保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抓好平安建设,坚持底线思维,聚焦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织密防范网络,确保全系统持续安全稳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引领树立良好风气,加强诚信建设,提倡健康生活理念,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幸福感、归属感。

猜你喜欢
勘查河南省建设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