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记忆

2024-04-22 08:23林哲宇
青年文学家 2024年6期
关键词:阳关情愫诗词

林哲宇

我曾漫步在家乡那座“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的南方小城,眺望“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湘水。“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正是这浓郁的书香气,让我对诗词有着特别的情愫。我把这种情愫称之为“诗的记忆”。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这种诗的记忆来自孩提时代便开始的诗歌学习所留下的痕迹,它随成长而延长,终成为不可磨灭的文化血脉。于我而言,诗,是从牙牙学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启蒙,到求学时“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顿挫;从年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轻狂,到年长“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悲怀,诗歌的传承自有约定俗成的逻辑,构造出从先秦田园,到长安五陵,又进入成都草堂的文化记忆。

事实上,这种使得记忆,并非独存于个体的记忆当中,而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诗的记忆在漫卷烟波的楚江中欸乃桨声里越发深刻。我们常常会以“天生我材必有用”自豪,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宽。我们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作情思,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哀愁。正如余秋雨先生在《阳关雪》中所言:“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

也正是这份记忆,驱动我们怀着迷恋之心进行寻诗的行为,并由此将寻常景物赋予独特的价值,寒山寺的钟声,扬州的烟花,易水的白雪,塑造出一个个诗的故乡,引领我们在每段旅程中都与诗不期而遇。伫立寻常巷陌,脱口而出记忆里的诗篇,让初见的异地也如久别重逢的故土般亲切。

木心先生在《芹香子》中曾言:“你是从诗三百篇中褰裳涉水而來,髡彼两髦,一身古远的芹香。越陌度阡到我身边躺下,到我身边躺下已是楚辞苍茫了。”当我们携诗而行,听诗歌呓语着蒹葭白露,渭城阳关,竟仿佛那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属于我们的诗的记忆。

自垂髫之年受诗词的熏陶,到朱颜翠发时对诗词的陶醉,至将来须眉皓然对诗词的沉浸,我们一生都与诗词不离不弃。五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诗韵,在今日,化作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大唐不夜城“对诗”场面的人声鼎沸。诗歌之美,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消逝;诗的记忆,只会在中华民族子孙的传承中越发熠熠生辉。

诗词永远记忆犹新,永远回味无穷。感谢诗歌,为记忆遍染文化亮色。

猜你喜欢
阳关情愫诗词
遥望阳关
写意情愫缱绻心头炽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的硬笔书法”情愫“
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
西出阳关
黄沙当中寻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