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方 茶 事

2024-04-25 05:04蔺丽燕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陆文夫碧螺春茶事

蔺丽燕

内容介绍

四方茶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从未停止。茶,从古至今,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滋养身体与心灵的智慧。杯盏容纳茶叶沉浮,茶香氤氲抚慰人心。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这是中国人独有的诗意与浪漫。

精品展示

汪曾祺与茶

◎姚维儒

汪曾祺先生是文坛有名的茶客,他说他最值得回忆的时光就是在昆明西南联大喝茶清闲之时。他的《泡茶馆》,完全凭记忆追怀了抗战期间西南联大校门口的一系列茶馆,及其布置风格的区别。昆明茶室,有大茶楼、小店铺之分,汪先生那时是一介穷书生,喝不起好茶,只能邀二三学子或同道,在昆明小茶店里抒发文人情愫。

“泡茶馆”是西南联大学生特有的说法,本地人叫做“坐茶馆”。“坐”,本有消磨时间的意思,“泡”则更胜一筹,这是从北京带过去的一个字。联大学生上茶馆,除了闲聊,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读书的。汪曾祺说他泡茶馆可以接触社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都会让他发生兴趣,他都想了解了解。

汪曾祺喝了一辈子的茶,却谦虚地说:“对茶实在是个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换三次叶子。每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坐水,沏茶。但是毫不讲究。对茶叶不挑剔。青茶、绿茶、花茶、红茶、沱茶、乌龙茶,但有便喝。

汪先生喝茶是喝得很酽的。曾在机关开会,有女同志尝了他的一口茶,说是“跟药一样”。汪先生喝茶浓酽,跟小时候的熏陶也有点关系。祖父汪嘉勋喝茶考究,大多喝龙井,泡在一个深栗色的扁肚子的宜兴砂壶里,用一个细瓷小杯倒出来喝。他喝茶喝得很酽,一次要放多半壶茶叶。喝得很慢,喝一口,还得回味一下。汪先生后来到了外面,有时喝到龙井茶,就会想起他的祖父。

汪曾祺这一辈子喝茶印象最深的有几次:

1946年冬,开明书店在绿杨邨请客。饭后,汪曾祺和靳以、黄裳几个人到巴金先生家喝功夫茶。几个人围着浅黄色的老式圆桌,看陈蕴珍(萧珊)“表演”:濯器、炽炭、注水、淋壶、筛茶。每人喝了三小杯。汪先生第一次喝功夫茶,印象深刻。

1947年春,汪曾祺和几个在一个中学教书的同事到杭州去玩。除了“西湖景”,还有在虎跑喝的一杯龙井。真正的狮峰龙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玻璃杯里,茶叶皆直立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入口香浓,直透脏腑,真是好茶!只是太贵了。一杯茶,一块大洋,比吃一顿饭还贵。狮峰茶名不虚传,但不得虎跑水不可能有这样的味道。

汪曾祺在苏州东山的雕花楼喝过一次新采的碧螺春。碧螺春真是好,不过茶是泡在大碗里的,他觉得有点煞风景。后来他问陆文夫,陆文夫说碧螺春就是讲究用大碗喝的。茶极细,器极粗,亦怪!

汪曾祺还在湖南桃源喝过一次擂茶。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木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

谈到喝茶的习惯,汪曾祺先生说:“我喝茶,纯粹为解渴和恋上茶的味儿,如若非得有个专业的茶道知识,我也只能旁听插不上话。可我就偏好这口,喝茶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习惯,与其说是习惯,不如说我对茶有依恋的情怀。真实的生活终究是充满烟火气息的,遇到了茶,忙碌的生活有了一束光,流浪的腳步有了停顿,平淡的生活有了流光烟火。”

(选自《高邮日报》2023年2月27日,有删改)

●赏读

作者围绕“茶事”,为我们讲述了汪曾祺先生与茶的诸多过往。

全文没有铺张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分夸大的描摹,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汪曾祺先生与茶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些看似零碎的片段,因为有了“茶事”的支撑,顿时有了生活的温度和情怀。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件件不离它。汪曾祺先生喝茶、写茶,无不流露出他对烟火人间的深深热爱。

猜你喜欢
陆文夫碧螺春茶事
茶事春秋
茅盾与陆文夫
苏州碧螺春上市 产量同比增长超20%
记丁俊之教授的茶事人生
吴都碧螺春 一嫩三鲜回甘浓
崂山茶事
一种缘分
回到公元800年,探寻晚唐的茶事
陆文夫与《苏州杂志》
——由《苏州杂志》解读陆文夫的三重身份
也说碧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