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科研单位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的实践举措

2024-04-26 01:35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黎舒婷舒东胜易柏年李亚馨马骏
办公室业务 2024年5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成果党员

文/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黎舒婷 舒东胜 易柏年 李亚馨 马骏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章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电力科研单位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单位和科技创新主体,其开展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多重考验,如何推动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电力科研单位党组织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电力科研单位工作现状分析

(一)电力科研单位党建工作的现状。科技创新工作是科研单位的主要业务以及中心工作,科技人员是科研单位的主要群体,他们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其中党员人数占总人数的80%以上。电力科研单位通常以科研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科技人员的主要考核指标,党建工作不是首要的考核指标[1],这也就导致党建工作往往满足于做好“三会一课”等常规动作、停留在“有没有”的层面,具体实践载体不够丰富、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党建价值创造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电力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电力科研单位承担着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提升电力事业发展的重大使命。近年来,电力技术提升显著、科研成果丰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间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电力单位科技创新工作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如能源规划领域实验条件亟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挑战不断升级、绿色低碳管理对电力企业提出更高要求等。

(三)电力科研单位党建与科技创新工作融通现状。推进党建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是加快电力科研单位创新步伐的根本保证,有的党组织对“深度融合”的认知和实践还停留在简单的“机械叠加”上,有的满足于“概念式”融合,缺乏“机制性”融通,有的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做,热衷于党建蹭业务、业务蹭党建[2],形成了“两张皮”的问题,如何深度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有针对性、实践性的具体举措。

二、电力科研单位工作管理流程

实施“党建+科技创新”工程是推动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工作相融并进的载体之一,围绕电力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建强党的基层组织,创新党的活动载体,把党员组织起来、把职工发动起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并进,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党建+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立项申请、项目审批、培训宣贯、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晾晒成果、质量评价七个环节。

(一)立项申请。年初,各党组织向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立项申请,注明建议开展的项目名称、项目类别、项目实施必要性、项目主要内容、项目预期目标等。

(二)项目审批。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征集各党组织提交的申请,经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审核后,提交党委会研究,下达立项通知书,对项目实施提出要求。

(三)培训宣贯。立项通知书下发后,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各项目负责人参与“党建+科技创新”工程专题培训,宣贯“党建+科技创新”工程相关制度规定、项目实施流程和管理要求。

(四)制定方案。立项通知书下发后,各党组织撰写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方法举措、预期成果等内容,做好“党建+科技创新”工程活动里程碑计划,拟定具体的专业评价标准,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五)组织实施。围绕“党建+科技创新”工程重点推进情况,以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共产党员服务队、红领攻关团队、结对共建、下基层、宣誓授旗等为抓手[3],组织引导党员在重大任务中勇挑重担、主动作为,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六)晾晒成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及时共享和发布“党建+科技创新”工程经验亮点和特色成果,明确“党建+”的切入点、理清整体思路、展现阶段成果,展示电力科研单位干部职工科技创新工作的新成果、新风貌。

(七)质量评价。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各项目质量评价标准,听取项目开展情况汇报,组织优秀项目评审工作,择优推广应用优秀成果。其中,评价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两类。通用标准涵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作风引领、使命引领等方面;专业标准涵盖目标完成情况(如重点工作落实、经营支撑能力、创新成果、提质增效等)和业务与党建融入融合情况(如“一岗双责”落实、价值创造、队伍建设、创先争优、特色经验宣传推广等)。需要注意的是,“党建+科技创新”工程开展情况,应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电力科研单位工作主要思路

(一)夯实党建基础,做到质量更高。抓住党建工作,树立“红色引领、勇毅前行”的价值主张,在此基础上引领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开展。坚持“夯基础”和“强功能”一体推进,在严密组织体系、严肃组织生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严明党建责任上下功夫[4],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推动“党建+科技创新”工程质量有效提升。

(二)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定位更准。直面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痛点,坚持生产经营出题、党建工作破题,从电力企业转型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找准党建与科技创新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5][6],有的放矢、务实推进、精准发力,杜绝贴标签、扩大化,力戒形式主义,坚决破除“两张皮”现象。

(三)运用工程概念,做到机制更优。将工程概念贯穿于“党建+科技创新”的每个环节,如设计方案、确立标准、过程督导、动态改进、闭环管理全过程,将长效机制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通过现场观摩、成果展评等方式,宣传“党建+科技创新”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7],营造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的浓厚氛围。

(四)构建责任体系,做到保障更实。科技创新工作归管理部门党组织担负抓融合、促落实的主体责任,做好谋划、督促、检查、指导;党建部门履行协调责任。与业务部门党组织加强联动;基层党支部履行好统筹实施责任,针对性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党委抓统筹、业务部门抓融合、党支部抓落实、广大党员争先锋的良性机制[8]。

四、电力科研单位工作实践做法

(一)强化制度保障,建立科技工作负责人管理机制。发挥党委前置把关、领航定向作用,明确“专业牵头、上下联动、分级管理、齐抓共管”的方式,科学量化“党建+”评价标准,创新建立《科技工作负责人管理方案》,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风险管控。在选拔任用方面,坚持“政治过硬、专业过硬”的“双过硬”任用标准,对申请人的政治素质、工作经验、研究经历等方面进行评分选拔;在考核评定方面,每年对负责人开展星级评定,依据进度管控、经费使用、成果成效、合规管理等项目全过程实施情况,对负责人的履责能力精准画像,按照一至四星4个等级划分(其中四星级负责人比例不超过15%);在考核激励方面,高星负责人将在项目申报、经费下达、工资分配、职员聘任、专家评选等给予不同政策倾斜,二星及以下负责人年度绩效原则上不推荐为A,有效激发科技工作负责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突出阵地建设,建立科研项目合作体系。用好宣传阵地,依托微信公众号等内外部媒体平台,与其他电力科研单位形成定期互动、经验交流、成果共享机制,打造纵向贯通的科研项目合作体系。依托科研体系研究力量,聚焦电力企业重大科研项目,抽调党员骨干组建柔性技术团队,与其他电力科研单位共同开展重点课题研究,推进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9]。深化科研体系联动,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联动”活动,鼓励各党组织、各红领攻关团队“走出去、取真经”,要求每一次调研都要带着问题、明确主题,调研后务必形成调研报告并及时分享,不定期评选优秀调研报告,构建“党建搭台、业务唱戏,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争先机制,汇聚上下游产业科技合力,全力服务科技创新大局。

(三)坚持协同培育,优化人才成长导航机制。坚持党管人才,推行“项目育人才”模式,努力把青年科研人才培养为党员、把青年党员培养为带头人、把党员带头人培养为干部[10],分层分类地推进人才选拔培养,形成各专业由1名带头人、2~3名专业后备和3~5名业务骨干组成的人才梯队,加快打造“专业素质优秀、层次结构合理、行业内有影响”的一流人才队伍。健全完善师带徒机制,为新入职员工配置“红蓝”双导师(思政导师、业务导师),在规划、技经、评审、设计等专业领域建立种子选手、专业尖兵、中流砥柱、初生牛犊等阶梯人才库。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培育人才,因地制宜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推进电网转型、新型电力系统、新跨越行动等重点任务落地实施。

(四)注重产教融合,创设智慧科研云课堂。发挥自身“智库”优势,搭建“云课堂”线上直播授课平台,组织党员技术骨干面向社会讲授双碳、新型电力系统等前沿热点知识,输出知识产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能源电力等重要论述设置课程,注重讲解近在眼前、急需掌握的新技术,注重讲解能够提升能力和拓宽视野的新知识,如《从西方双碳左右横跳看中国双碳稳健步伐》《欧洲怎么还有负电价》等课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让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形成“基层点课、互学互促”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电力科研单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研究动力。

(五)加快成果转化,构筑科研成果培育平台。制定人才发展、创先争优、创新引领、依法合规四项战略落地方案,搭建“储备库+实验室+攻关团队+课题研究+成果运用”五位一体研究体系,建立并动态更新“四库”(即科技项目储备库、重点课题研究库、成果转化储备库、标准创制储备库),强化重大成果培育。抓实“四库”管理应用,做好入库项目的审核把关和积累拔高,加强项目成果培育整合,加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力度。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单位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探索开展国际标准立项前期储备工作,力争在建标立制及成果奖励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五、电力科研单位工作预期成效

(一)在支撑保障上有力度。通过实施“党建+科技创新”工程,构筑起了党委“挂牌出题”、党支部“揭榜领题”、红领团队“亮牌解题”的良性格局。

(二)在人才培育上有提升。通过思想政治引领,激发党建活力,汇聚起了一批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党员技术骨干。

(三)在创新创效上有成果。促进科技项目立项级别、质量和数量屡创新高,营造昂扬向上、向难求成、顶压奋进、同心同德的浓厚科研氛围。

六、结语

只有融入中心,党建工作才有生命力;只有价值创造,党建工作方能转化为生产力。实施“党建+科技创新”工程是推动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工作相融并进的载体之一,电力科研单位应坚持融入中心工作、融合专业发展、融通具体实践,在项目管理中推进负责人“双履责”“双考核”,在合作共赢中深化科研体系建设,在人才培育中优化梯队建设,在以教保研中打造网络云课堂,巩固拓展双向奔赴的“党建+科技创新”格局,走出一条独具电力企业特色的党建驱动科技创新道路。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成果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