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的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2024-04-26 13:35姚李忠
旅游纵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设施旅游

陆 静 姚李忠

(1.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蚌埠 233000;2.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

引言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乡村旅游蕴含着丰富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具备独特的区域特色和旅游资源优势。然而,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等,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亟须不断地创新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一、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

(一)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发展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产业模式,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开展农家乐、民宿、农产品销售等旅游业态,能促进农民增收,并扩大农村就业机会,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其次,乡村旅游还能激发和挖掘乡村的新兴产业。例如,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餐饮、特色手工艺品等需求,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乡村的经济发展路径[1]。乡村旅游还能促进农产品生产的多样化和差异化,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保护和传承乡村的文化

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游客会涉足乡村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这些元素构成了乡村的独特文化资源。乡村旅游的开展使乡村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乡村旅游也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例如,开展文化体验项目、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体验乡村文化,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

(三)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首先,乡村旅游需要良好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公交站等,以方便游客的到达和出行,政府应通过修建新的道路、改善乡村公共交通等方式,提高基础设施的水平。其次,乡村旅游对于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需求较大,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供水、供电等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二、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首先,一些地区过度依赖传统的农家乐、民宿等单一旅游形式,缺乏创新性和差异化,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其次,一些地方在开展乡村旅游时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盲目模仿他人的成功经验,导致产生了大量雷同的旅游产品,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在追求短期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旅游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纷纷效仿他人成功的产品,缺乏原创性和独特性,导致市场上同质化产品层出不穷。而对于游客来说,面对相似的旅游产品选择时,产生犹豫和困惑,无法获得真正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

(二)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游客难以到达和游览远离城市区域的乡村景区。其次,并不是每个乡村地区都有良好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保障,在游客高峰期,供水、供电等问题经常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影响游客的体验度。此外,一些乡村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存在老旧、简陋的情况,无法与现代化的旅游需求相匹配。例如,缺乏完善的信息传播和服务平台、欠缺现代化的住宿设施、配套设施有限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提升。

(三)旅游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首先,一些地方的旅游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和综合能力。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和持续学习的机会,一些从业人员在产品知识、服务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导致旅游服务品质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游客对于高质量服务的期待。其次,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尚不健全,缺乏规范的服务标准和流程,使得旅游服务缺乏统一性和一致性,存在服务不规范、信息不透明、投诉处理缓慢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

(四)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

首先,一些地方为了迎合旅游需求,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例如,滥采滥挖农特产品、乱设乱建景点等行为造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损害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其次,一些旅游从业者缺乏环保意识,无法正确地对待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导致如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不文明行为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再次,一些地方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导致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对于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评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规范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没有得到有效地监控和管理,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

三、基于乡村振兴的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策略

(一)产品创新:进行个性化与特色化发展

1.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

不同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特色,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例如,位于高原的村庄可开发高原特色的生态游、牧民文化体验游等产品;而位于江南水乡的村庄则可以开发水乡特色的古村游、水乡美食游等产品[2]。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深入地挖掘地方特色,开发出具有较高独特性和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2.推广乡村体验式和主题性旅游项目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乡村体验式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参与农耕体验、手工艺制作、乡土美食制作等活动,更加亲近自然和当地的乡村生活。例如,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乡村推出主题为“走进历史”的活动,游客参观古老的建筑、听取当地的历史传说,并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

(二)设施创新:完善多元化旅游基础设施

1.优化交通网络与信息服务平台

首先,应该致力于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包括修补和改善道路,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发展绿色出行方式,如自行车租赁点、步行道等。其次,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景点介绍、住宿预订、旅游活动安排等多种服务。例如,建立乡村旅游App,提供景点导航、农家乐预订、特色活动推荐等服务,让游客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提高旅游体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提升旅游配套设施与公共便利性

首先,应该加强对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提升。例如,在乡村改善并丰富民宿、客栈的设施,提高住宿的舒适度和品质。其次,加强公共便利设施的建设,包括厕所、休息点、垃圾处理设施等,提升游客的出行和体验舒适度,也有利于乡村环境的保护和整洁度。另外,在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便利性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参与,充分考虑当地文化和习俗,尊重当地环境和资源的特点,推动乡村旅游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3]。

(三)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与服务体验

1.强化从业人员培训与服务标准化

首先,应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例如,开展岗前培训、举办专业技能比赛、组织经验交流等方式,培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提升其在旅游服务中的综合能力。其次,推行服务标准化,制定统一的服务流程和标准,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例如,制定详细的服务操作手册,明确游客接待流程、投诉处理流程等。

2.引入智能化服务与个性化关怀

首先,利用智能技术提升旅游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例如,在乡村景区设置智能导览系统,提供语音导览、实时导航等服务,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和方便游览。其次,通过发掘游客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关怀[4]。例如,收集游客的信息,了解其喜好、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行程、推荐特色活动等。采取这些策略可以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体验。

(四)环境创新:绿色旅游与生态保育相结合

1.实施可持续旅游资源管理策略

首先,需要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地规划和管理,合理地分配资源和开发利用。例如,对于自然景点,制定游客容量限制,以预约系统或时间分段等措施来平衡游客流量。其次,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加强对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例如,推行垃圾分类与回收,建设合理的污水处理设施,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游客提供更加清洁、美丽的旅游环境。

2.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旅游模式

循环经济意味着将资源的利用与再生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最大化价值。在乡村旅游中,发展与旅游相关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废弃物品转化为手工艺品、艺术品等,使游客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有选择地购买。例如,乡村开设废旧物品回收加工作坊,将废旧自行车和废旧轮胎等转化为艺术品或家居装饰品,吸引游客购买,从而推动废物资源的再利用[5]。

四、结语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创新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地挖掘乡村旅游的内在潜力,创新产品和服务,优化服务质量,融入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理念,才能确保乡村旅游沿着可持续的道路前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未来,乡村旅游应加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游客体验,并注重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传播,让乡村成为活化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设施旅游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旅游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