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在线庭审问题研究

2024-04-27 10:37黄潇
华章 2024年3期
关键词:权利保障刑事案件

[摘 要]在刑事司法领域,“互联网+”的出现契合了刑事司法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刑事司法无法自我隔离于现代化时代浪潮,从节约司法资源、刑事案件在线庭审与直接言词原则的契合、刑事案件在线庭审的价值基础的角度出发,引进信息技术运用于刑事案件在线庭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制于庭审样态与庭审规则的限制,刑事案件在线庭审仍蕴含诸多风险,影响庭审实质化的实现。面对信息技术与刑事司法的深度融合,通过合理划定刑事在线庭审的适用范围,完善被告人权利保障,完善刑事在线庭审规则,健全刑事在线庭审技术保障制度,力求在审判公正与审判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实现刑事案件在线庭审的高效与规范。

[关键词]在线庭审;刑事案件;权利保障;技术保障

一、问题的提出

在线庭审作为一种司法庭审方式,在当前司法工作中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于在线庭审的规定相对较少,其适用范围的规定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尽管刑事案件在线庭审并未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普通刑事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采用在线庭审的方式进行审理,这表明刑事案件适用在线庭审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当前的环境为在线庭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在线庭审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也得到了公检法以及诉讼参与人的认可。为了规范在线庭审的应用,2021年6月发布了《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该规则旨在减少案件积压、方便司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与此同时,在經过一年多的实施后,在线庭审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规则》所规定的在线庭审适用范围已无法完全满足当前庭审需求。法院也面临着案多人少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法院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缓解办案压力的方式,而在线庭审的引入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需求[1]。在此背景下,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刑事案件适用在线庭审的现状,来探讨刑事案件适用在线庭审的可行性,并提出在发展刑事案件适用在线庭审时应考虑的问题和建议。

二、刑事案件在线庭审的必要性

(一)节约司法资源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适当的经济学原理,诉讼活动也不例外。刑事诉讼活动旨在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效率最大化。在当前司法资源有限、处理刑事案件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的情况下,提高司法运行效率显得尤为迫切。第一,在线庭审可以减轻当事人的负担,节省交通和时间等成本。第二,在线庭审还有助于降低法院在诉讼活动中的开支,提高法院工作效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缓解法院的压力,还可以为更多的案件提供及时公正的审理,将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司法公正和效率的需求[2]。

(二)刑事案件在线庭审与直接言词原则上的契合

关于刑事在线庭审是否违反直接言词原则的争议点在于法官在在线庭审环境中所获取的信息量较传统线下庭审要少。必须承认的是,线下庭审中的信息种类更加多元化,如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等暂时无法通过在线庭审进行传输的信息。但是,对于庭审信息而言,法官最关注的是从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身上获得的视觉信息(如面部表情)和听觉信息(如语气和声音),而不是所有的庭审信息[3]。

而这些信息在刑事在线庭审平台上可以完整传输,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突出显示,使法官更加专注地关注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陈述时的面部表情和语气等信息。这一点是传统线下庭审难以实现的。换而言之,在刑事在线庭审中,法官可以获得的关键裁判信息并未减少,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增强。

(三)刑事案件在线庭审的价值基础

公正和效率是刑事诉讼追求的核心价值,以往的传统庭审模式注重追求公正,而效率则次之。然而,在线庭审却恰恰相反,将诉讼效率置于首要位置,但同时也不能牺牲程序公正。

对于法院而言,通过在线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发送庭审通知书等法律文件。被羁押在看守所中的被告人只需前往远程视频讯问室即可出庭,无需多次往返,避免了被告人潜逃风险。在线庭审还避免了特殊情况下案件无限期拖延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庭审过程中可以随时查阅在线档案,检索所需文件变得更为便捷。对于检察院而言,在线庭审减少了出庭所需的交通时间和费用支出,也缩短了每个案件的庭审时间,使得检察官有更多时间参与其他案件。

此外,刑事案件在线庭审还让诉讼参与人受益。他们可以节约出庭所需的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辩方可以在线接收卷宗,减少复印卷宗的费用支出,并且避免了因提交诉讼材料而多次往返法院的麻烦[4]。

三、刑事案件在线庭审的问题检视

(一)刑事在线庭审的适用范围待明确

首先,关于在线庭审适用范围的相关规定存在一些冲突。《关于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在线庭审的适用范围规定在部分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等案件中。而各地在《通知》发布后对在线庭审案件范围的规定存在三种情况:一是与《通知》中规定的案件适用范围保持一致;二是缩小了案件的范围;三是扩大了案件的范围。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存在出入[5]。其次,在实际操作中,案件适用在线庭审的范围呈现出一定的扩大趋势。一些较为复杂的案件,如再审和二审程序也开始采用在线庭审方式。因此,需要思考的是,当在线庭审未来成为常态时,如何合理化明确刑事案件在线庭审的适用范围。

(二)被告人权利保障存在潜在不足

1.被告人程序选择权削弱

在线审判程序的启动规则方面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尽管我国法律文件明确规定在线诉讼需要得到当事人的同意,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法官会依据职权提出启动在线审判的建议,虽然在提出建议后也会询问被告人是否同意,但不同地区或法院的询问方式有所不同。有些法院会通过向被告人发放在线庭审告知书来征求其意见,而其他法院则直接要求被告人在告知书上签字表示同意。甚至有些案件的承办法官会将一批简单的案件安排在同一天进行在线庭审,并未对在线庭审适用的相关权利进行详细告知,这导致被告人很难行使其异议权利。此外,当前我国法律并没有具体规定针对被告人选择适用在线审判但并非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的救济途径。

2.被告人个人隐私面临风险

为确保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身份认证是在线审判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法院需要确保人、案件和账号之间的匹配,以此为基础进行审判。在传统的线下庭审中,法官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核对被告人的身份信息,以确保其身份的真实性和审判过程的安全性,避免虚假诉讼的发生。然而,在刑事在线庭审中,被告人通过在线视频方式参与审判活动,这需要核对被告人的身份以确保庭审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因此,为了方便身份核对,需要收集更多关于被告人的相关信息。在线审判缺乏对被告人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这导致被告人的个人隐私面临风险[6]。

(三)刑事在线庭审的规则有待细化

在线庭审的实施是当代科技与司法相结合的体现,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在线庭审相比于线下庭审确实存在一些出入,尤其是在规范性和法庭秩序方面。首先,关于在线庭审的规范性问题,技术设备的使用可以帮助提高效率和便利性,但对于庭审过程的规范控制,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司法工作人员应该严守庭审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庭审的公正和规范进行,不得干扰庭审秩序或违反庭审程序。其次,线上庭审相比于线下庭审,法庭秩序更难把握。在线庭审无法像线下庭审那样直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可能存在延迟、网络不稳定等问题,这可能会导致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或发生误解,影响法庭秩序的维护。同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法官也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加灵活和迅速地采取行动来制止和惩戒违规行为[7]。

(四)刑事在线庭审技术保障制度面临挑战

刑事在线庭审系统的硬件设施缺乏统一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刑事案件的在线庭审实施。由于各地庭审设备不尽相同,可能存在技术问题,这可能对案件结果产生影响,潜在地威胁到被告人的权利。同时,各地区法院的在线庭审平台存在差异,无法实现在线庭审的互通和信息共享。这给案件的处理和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在线庭审平台的建设水平参差不一,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刑事在线庭审的规范化管理面临挑战[8]。

四、刑事案件在线庭审规则的优化和完善

(一)合理划定刑事在线庭审的适用范围

首先,速裁案件审理可采用在线方式进行,这类轻罪案件的事实相对简单,控辩双方在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方面基本没有实质性争议。还可以省去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环节,庭审时无需再展示证据。因此,采用在线庭审方法可以避免举证方面的不足,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其次,对于判处三年以下刑罚的简易案件,可以采用在线庭审方式。在线庭审能够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审理。这类案件事实清晰,庭审活动相对简单,采用在线庭审可以有效保证公正审理。通过网络视频等技术手段,使得庭审过程更加透明和公开。最后,在线庭审也能够避免诸如人为因素、地域限制等不利因素对案件审理的影响,最大程度地确保审判的公平公正。

(二)完善被告人权利保障

1.建立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救济机制

首先,在行使程序选择权时,被告人可能受到法律知識匮乏、线上诉讼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对线上庭审的运作方式方面缺乏清晰的理解。因此,有必要明确法院在程序选择权方面所承担的释明义务,以向被告人传达相关信息。其次,完善程序选择权的救济机制。被侵犯程序选择权而无法获得救济,不仅会损害被告人的个体权益,还可能削弱在线审判的合法性。这种行为应当通过程序性处罚来予以救济。即便被告人认罪并服刑,检察机关仍可根据此侵权提出抗诉,纠正程序违法的问题。

2.保障被告人的个人信息权益

在在线审判中,认证被告人身份所需的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需要遵循的要求有:第一,确保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正当合理,法院不能将为认证身份而收集的个人信息用于其他目的。第二,对于个人信息的收集,应当遵循比例原则,即在保障目的实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收集的个人信息量。第三,对于特定类型的个人信息收集,只有在充分告知被告人并获得其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自愿选择将个人信息提交到系统平台,以确保法庭获得合法的基础来收集和使用敏感个人信息。

在制定刑事在线审判技术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确保在线审判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防止数据泄漏等风险。第二,规范在线庭审设备的使用,以确保庭审过程的准确记录和传输。第三,需要明确电子证据的获取、保管和使用规则,确保司法过程的合法性和可靠性。第四,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刑事审判实践的需求。

(三)完善刑事在线庭审规则

目前我国刑事在线诉讼规则需要建立一套系统而专门的规定。首先,需要明确只能在配备在线设备的法院审判庭进行在线庭审,确保在线诉讼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其次,对于违反法庭秩序的行为,应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以维护庭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最后,在庭审流程上,除了《刑事诉讼法》允许简化的情况外,任何诉讼程序都不能被省略。所有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确保诉讼双方权益得到平等保障,避免因流程上的差异造成任何不公或偏见。

(四)健全刑事在线庭审技术保障制度

建立专门的在线庭审平台。首先,该平台应逐步建立统一化标准并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规范,确保各地区的在线庭审平台具备统一的功能和特性,以便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同时更好地保障在线庭审数据的安全和机密性。其次,硬件设施的标准制定应包括庭审环境的统一和专业性,以及连接远程庭审系统的电子设备的规范设定。统一的庭审环境标准可以确保庭审活动在任何地点都能顺利进行,无论是法庭还是在线庭审室。此外,对于连接远程庭审系统的设备,也需要设定一致的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刑事在线庭审的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结束语

总之,通过建立专门的在线庭审平台,并制定统一的硬件设施标准,可以有效解决刑事在线庭审中存在的硬件设施标准化问题,有助于提高在线庭审的质量和规范性,实现更加公正和高效的司法审判。

参考文献

[1]宋梓艺.刑事案件在线庭审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

[2]杨婷.刑事案件在线庭审的问题检视与规则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1):118-128+186.

[3]来宇.刑事案件在线庭审制度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

[4]任雅男.我国刑事案件在线庭审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23.

[5]方芳.刑事在线庭审方式适用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21.

[6]戴婧媛.论刑事在线审判中被告人的权利保障[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3.

[7]刘钰鑫.我国刑事案件在线诉讼的适用问题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22,43(7):24-28.

[8]张芳芳.刑事远程庭审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22.

作者简介:黄潇(1999— ),男,汉族,安徽安庆人,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青海民族大学2023年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04M2023080)属于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黄潇。

猜你喜欢
权利保障刑事案件
我国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之评价研究
刑事案件“情况说明”之规制——以C市B区200个案件为分析样本
未决羁押与权利保障之二律背反及其调适
未成年服刑人员的执行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转移的法治保障
关于高校教师权利及其保障的若干思考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
关于盗窃刑事案件认定的几点思考
基于当代大学生就业权利的维护与保障研究
职业病患者权利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