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维度和时代价值

2024-04-28 02:53王寿林
观察与思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建设文化

王寿林

提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论维度,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贯穿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弘扬中,贯穿于对外国文化成果的批判借鉴中,贯穿于对当今中国文化建设的使命担当中,通过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可靠思想保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我国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完成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指南,是赢得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的定海神针,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宏阔的文化视野、高超的政治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新的时代条件下,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维度和时代价值,对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顺利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文化使命,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维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论维度,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贯穿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弘扬中,贯穿于对外国文化成果的批判借鉴中,贯穿于对当今中国文化建设的使命担当中,通过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可靠思想保证。

(一)本来的维度:在弘扬中汲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内容,三者互相交融、相辅相成,构成了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内在力量,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精神纽带,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宝贵资源。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形成的体现中国人民对民族解放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的文化形态,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红色基因,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上的旗帜,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在多样化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思潮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基于当代中国实践,将民族文化传统、革命文化传统和先进文化传统的精华进行改造与融合,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资源和内容支撑,共同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气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话语,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规定。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以历史底蕴丰富精神世界,以改革创新成就文兴伟业,以团结统一凝聚磅礴力量,以开放包容彰显大国胸怀,以和平发展引领时代潮流,使中华文明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流光溢彩、再造辉煌。习近平文化思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重用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培根铸魂,锤炼不畏强敌、不惧艰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构筑起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的精神谱系,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自觉的历史主动、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形成和发展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丰硕成果和光辉结晶,其中,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路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文化资源大国。其优秀传统文化积千年之精华、蓄百世之流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大同理想、德治主张、民本思想、平等观念、正义追求、道德操守、用人标准、改革精神、外交之道等价值理念、创造智慧、人文气度和艺术神韵,凝结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孕育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支撑,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成就了世界上唯一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根本上彰显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自信之基,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的自强之道,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自立自强的显著优势,为我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提供了入门的向导。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创造智慧,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

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糟粕的内容。因此,只有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今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化相协调,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使之成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良田沃土,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源头活水。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文化思想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有机结合,赋予发展道路、理想信念以民族的血脉;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安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赋予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价值的根基;倡导以法为本、缘法而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华民族的法律文化有机结合,赋予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以历史的智慧;倡导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赋予先进文化以文明的底蕴;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既传承了民胞物与、立己达人、和谐万邦、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又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全球共识,赋予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以新的时代内涵。由此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又拓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魂脉,既是对中国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中华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使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广泛的感召力、牢固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可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

(二)外来的维度:在交流中借鉴

当今世界有8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群芳争艳。如同宇宙不能只有一种色彩,世界也不能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历史和现实无不表明,只有不断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创新发展,持续保持创造活力。我们汲取外来文化,目的是使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产生新的文化形态,形成新的文化样式,孕育新的文化理念,从而提升中华文化、丰富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外来文化同样是正确与错误杂陈、先进与落后同处、有益与腐朽共存。因此,对于外来文化,正确的就吸收,错误的就抵制;先进的就吸收,落后的就抵制;有益的就吸收,腐朽的就抵制。从而决定了我们吸收外来文化要有分析、有批判、有鉴别,不能囫囵吞枣、全盘照搬。

中华文化自古就有开放的传统,在其发展演进过程中,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吸收、借鉴了世界许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多元共生、自成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更需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18 页。,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继承发扬尊重、包容、择善从之的优良传统,贯彻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为我所用的原则,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善于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352 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光大,也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扬弃,通过把有益外来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元素,打上中国烙印,形成中国风格,为中华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的生机活力,从而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④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 年第1 期。。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世界文明的中国形态与人类文明的社会主义形态有机融合的伟大创造,既反映了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蕴含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独特的价值意蕴,既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推进的过程,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和显著标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秉持天下一家、命运与共的理念,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张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切实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蕴含的理念、主张和经验,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人民的赞同和支持,为国情相近、道路相通的国家摆脱贫困、加快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和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否定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性,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这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应当看到,西方先发国家既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其中必然蕴含着可资借鉴的现代化文化成果和思想资源,从而为后发国家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⑤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对于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工艺流程这些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我们实行大胆引进、为我所用的政策,以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最终赶超先进创造条件。对于国外法律制度方面的有益经验,我们坚持认真鉴别、合理采纳的方针。以法治原则为例,仅在刑事诉讼领域我们就借鉴了罪刑法定、罪刑均衡、无罪推定、审判公开、被告辩护、证据裁判等原则。借鉴这些体现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法治原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标识人类文明、顺乎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我们采取正本清源、批判扬弃的态度,并依据时代条件赋予其全新的含义。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既合理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给人类文明进步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维护人类共同利益贡献了中国智慧,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擘画了价值准则,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信念基础,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指明了正确路径。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时代,是多元文明相生相长的时代,更是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时代。世界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对不同文明价值内涵的理解,体现了对不同国家探索价值实现路径的尊重,体现了对不同国家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平等权利的认同。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了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和精神追求,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顺应历史潮流,契合时代需要,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深刻的价值理念创新,可谓当今世界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同心圆,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而且回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和共同诉求,为国际社会实现最广泛的团结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纽带,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零和博弈,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此,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共同创建共赢共享的美好世界的内在要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挑战,只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各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和睦相处、合作共赢,从而把全人类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才能共同推动历史车轮奔向光明的前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92 页。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和时代潮流作出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是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的生动范例。

(三)未来的维度:在担当中创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建设经济强国的同时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因此,“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完成这一文化使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抉择,是应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制衡西方大国文化扩张的必然抉择。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完成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指南,为推动文化繁荣指明了科学路径,为建设文化强国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辟了广阔前景。

为推动文化繁荣指明科学路径。文化繁荣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途径。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要按照文化产品意识形态和商品的不同属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从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看,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上取得突破,是当今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保障。与此同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产业主体;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提供精神套餐,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在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鲜明主题,细心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步伐,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丰富实践,从时代变革、中国崛起、人民需求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全方位展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开发反映现实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打造形式多样、设计精良、体验丰富、审美高雅、意蕴深厚的文化环境,提供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文化服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创新文化消费模式、拓宽文化交流渠道,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和升级换代提供技术支撑。完善文化管理制度机制,奖励、扶持、激励、保护文化理念、内容、形式、技艺创新,努力营造注重作品思想内容、丰富产品文化内涵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精神能量、文化意蕴、艺术价值,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

为建设文化强国注入强劲动力。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的竞争,而且包括文化实力的竞争。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深深浇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因此,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盛。有鉴于此,我们党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分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使文化强国建设有了明确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为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相承接的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35 页。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文化强国建设有着明确的要求。其中,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政治保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本质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灵魂工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工作重点,确立人民中心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规定,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条件,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感召力、引导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这些实践要求昭示我们,文化强国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各项制度,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为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辟广阔前景。作为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社会财富的珍贵结晶。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人类文明量的积累、质的跃升的过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是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②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成中华文明的有机整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根本标志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现代国家必须具有现代文明,民族复兴必然伴随文明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身就包含着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再现昔日的辉煌,其实质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当代中国的丰富实践有机融合起来的新型文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而且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开辟了广阔前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而形成,也将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而发展,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文明,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契合的文明。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③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构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机理。中华文明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中国式现代化将中华文明引入现代化轨道,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我国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完成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指南,是赢得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的定海神针,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精辟分析了文化的基础、来源及成因,明确了文化的性质、功能及作用,梳理了文化与经济、政治及历史传统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文化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作用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借助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才能得以实现。当先进的思想文化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宏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思想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①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63 页。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要坚持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实行又红又专的方针;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继承和借鉴我国历史和世界各国一切有益的科学文化知识,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他认为,这符合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毛泽东文化思想的显著特点,就是既重视物质的因素,又重视精神的因素;既重视经济的因素,又重视政治的因素;既重视科学技术的因素,又重视思想文化的因素。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伟大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把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确定下来,提出只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精神文明建设明确区分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提出只有坚持两个建设相统一,社会发展才能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同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提出只有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把精神文明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江泽民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坚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提出把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提出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原则。胡锦涛把文化建设置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重要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强调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带动战略,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弘扬中华文化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置于新的战略高度,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的文化使命提上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要日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宝库,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思想保证。

文化引领社会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发展的领域,因而创新发展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在推进中国文化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守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之正,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之新;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正,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新;守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之正,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②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③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的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动力的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包容性,是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文化思想。实践表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贯通起来,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引,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才能为文化建设赋予新动力,注入新元素,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汇聚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生生不息铺平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撑。

(二)政治价值

加强党的领导。在我国,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顺利完成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关键在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时代条件下,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思潮更加多变。纷至沓来的多元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以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也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甚至出现了价值错位、道德沦丧、腐败蔓延等突出问题。面对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通过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人民群众以美好的精神享受;通过鞭挞腐朽思想、颓废情绪、丑恶灵魂、堕落行为,使低级、庸俗、污秽的东西在社会上无藏身之地;通过发展传播先进文化、扶持保护有益文化、改造转化落后文化、清理抵制腐朽文化,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优化舆论引导。意识形态作为一定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反映并服务于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有着鲜明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为了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而确立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政治原则、行动纲领和实践方略,是现代国家和政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任何国家和政党都离不开意识形态提供的思想保障和道义支撑。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在斗争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与安全战略全局的高度,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36、455 页。。新闻舆论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要防止堡垒从内部攻破,新闻舆论责无旁贷。“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36、455 页。为了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新闻舆论战线必须坚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51、536 页。,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通过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文化发展而言,人既是文化的剧中人,又是文化的剧作者,文化发展规律总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因而文化之树并不依自然而春华秋实,它有赖于人的智慧、力量和不懈奋斗。在文化建设中,对国情的把握、对目标的确认、对使命的担当、对挑战的应对、对真理的追求、对文明的向往,这一切都离不开文化自信,都离不开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有效发挥。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51、536 页。其实质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突出优势和光明前景,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可靠依托和牢固基石,从而始终保持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身份认同,不断坚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实践昭示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挺起脊梁,百折不挠,众志成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奋发图强,蓬勃向上;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强化坚守的意志,负起捍卫的责任,焕发创新的活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化建设效能,转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行动;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促进不同文明开放包容,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不同文明合作共赢。

维护政治安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各种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空前激烈。西方国家凭借自身的强势文化,不断向我国传播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试图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西化、分化、弱化、丑化社会主义中国,进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促使社会主义中国向资本主义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伎俩不断翻新,即以台湾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人权问题为噱头,以经济遏制、政治分化、文化渗透、军事围堵、外交打压为手段,以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中国为目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策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面对一些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必须作好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全方位斗争的准备,同一些国家的颠覆与渗透进行坚决斗争,切实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与此同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表明,我们要经受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考验,并在斗争中战而胜之,不仅要加强经济建设,增强自己的物质力量;而且要加强文化建设,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我们同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归根到底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其胜负之数就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交汇点上。

(三)实践价值

拓展文化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文化建设置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重要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因而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35、37 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承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条件,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取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完整、更具有可操作性。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贯穿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各领域各方面,拓展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外延,其中包括经济领域的共享文化、政治领域的廉洁文化、法治领域的法治文化、生态文明领域的生态文化等,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拓展深化,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动再现。

推进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多样化、立体化、个性化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明显,对文化产品质量、品位和风格的需求日趋提高。在实际生活中,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衡量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是看能否提供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奋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从而决定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35、37 页。,大力实施文化创作精品工程,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努力扩大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在推进文化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着力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文化建设中科学文化发展与思想道德发展不平衡问题,思想道德建设中思想理论建设与道德风尚建设不平衡问题,从而更好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力量,最终体现为精神的力量;一个民族,只有形成振奋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才能自尊、自强、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不能空虚,只有物质上富强和精神上充实,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因此,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是铸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新辉煌的根本任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激发人民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33 页。实践昭示我们,文化建设不能仅靠精神的手段,它需要物力依托和财力保障;经济建设也不能仅靠物质的手段,它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快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的作用,更好地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从而将文化因素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可靠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主体条件;才能不断开创整个国家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崭新局面。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一个关系中国在国际社会发出什么声音、坚守什么立场、表达什么主张、树立什么形象的大问题。只有掌握国际传播规律,提高国际传播艺术,使我们的国际传播既入乡随俗又入情入理,既有深入肺腑的力度又有温暖心灵的温度,切实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316 页。。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完善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推动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艺作品、文化成果走向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立场、中国主张、中国形象的了解和理解;通过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以此向世界展示一个社会和谐稳定、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展示一个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全面发展的中国,展示一个热爱和平友好、日益繁荣富强的中国。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