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预警机制构建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04-28 10:24胡俊杰夏青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胡俊杰 夏青

摘    要: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且影响力巨大,但当下失范行为层出不穷。文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对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的动机进行探析,通过梳理目前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行为的突出表现及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对失范行为的产生进行内外成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失范预警机制的策略,同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预警机制;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5-0031-05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

月增长3 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2]。大学生群体是最为活跃的一支网民力量,大学生参与網络社群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且影响力巨大的现象。最早提出网络社群概念的是美国学者H.莱茵戈德(H. Rheingold),他认为网络社群是利用互联网沟通的人们,长期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与交流,逐渐形成共同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社会聚合现象的网络群体[3]。2010年起,我国学者对“网络社群”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王琪将网络社群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网络社群就是在网络空间中以电子空间、话题、帖子、角色为构成要素,通过网络互动形成以网络电子文本为表现形式的社群;而广义的网络社群就是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网络互动形成的具有共同目标和网络群体意识的相对稳定的人群[4]。此外,张华从社会学的视角阐释网络社群的内涵,认为网络社群是因互联网技术而突破了以往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的群体组织方式,亦即突破了一定物理空间和熟人圈的限制,从而将固定地点的社区转变为关系空间,使兴趣趋同、价值观趋同的人们汇聚在网络空间里[5]。网络社群是指网络社会中人们全新的结群方式、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6]。陶凤则提出青年网络社群的定义,认为其是基于共同信息共享和沟通的需求,具有群体目标、群体情感和群体意识等社会身份认同的、实现社会聚合的网络群体[7]。而大学生网络社群是指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虚拟空间里,因为共同的兴趣、需求或利益有组织或者自发形成以信息交流、学习和社交为主的社会群体[8-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加入各种网络社群,并通过这些社群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及展示自我等。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上聚集成为一个庞大而有力量的团体,因而他们对信息传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网络社群所形成的信息茧房,强烈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引导力,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学生形成相似或者一致的思想或行为方式;网络社群可以让大学生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团体,进而形成较强的群体凝聚力。“三力”(影响力、引导力、凝聚力)集于一身的大学生网络社群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价值观形塑和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旨在探析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表现、影响及成因的基础上构建预警机制,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二、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的动机探析

基于E. L.德西(E. L. Deci)等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11],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2个方面。内在动机是在个体进行行为决策时自我激励的一种结果,由自身的兴趣、价值观、准则等内生因素激发产生。外在动机则是个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结果,外在的环境变量成为用户行为的驱动条件和影响因素。

根据E. H.埃里克森(E. H. Erikson)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2],人类的人格发展可以分为8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目标,并需要面对相应的心理社会危机。只有成功地克服了当前阶段的危机,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并适切地发展出正向的人格。该理论认为,大学生的年龄多在18~25岁之间,正处于青少年和青年时期。与其他发展阶段相比,他们更容易产生参与网络社群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该阶段的人格发展面临着角色认同与角色混淆、亲密团结与孤立等心理社会危机。同时,大学生还面临着社会适应、寻求自我认同和角色定位不明确等懵懂阶段的挑战。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者积极投身于同侪团体,并渴望离开家庭追求独立。因此,他们成为网络社群中最大的参与人群。这一现象也验证了动机理论的观点。当有机体遭遇到内在失衡状态(心理调适)、产生爱与归属的需求(寻求认同)、追求自我成长(人格发展)时,会产生行为的驱动力(动机)。通过网络世界,大学生可以进行同侪的人际互动与交往,模拟和尝试线上角色,仿佛提前进入了一个成人化的社会。然而,大学生的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相对容易受到误导,导致其成为社会问题的潜在群体。

外在动机的触发则可根据F. D.戴维斯(F. D. Davis)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理论进行分析[13]。该理论认为,系统的使用受到用户行为意向的影响,而行为意向又同时受到使用态度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使用态度同时受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感知易用性也会对感知有用性产生影响。网络社群实际上也是一个系统,因此,为提高成员的参与度,在结合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的内在动机的基础上,除了增加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还需要极力维护感知凝聚力和增加感知娱乐性。具体而言,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凝聚力和感知娱乐性是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的态度的输入变量,并以此驱动其参与行为意向。

目前,大学生网络社群已呈现出圈层化状态。根据调查显示[14],在大学生使用的社交平台中,位居核心圈层的是微信和QQ等社交服务类平台,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社交功能,为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位于中间圈层的则是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购物类社交平台,这些平台已经形成一种虚拟的购物社群,不仅能够提供商品购买功能,用户在购物过程中的分享、评论和推荐还可进一步加强社群的强度;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娱乐资讯类平台则位于外部圈层,这些平台以内容创作和娱乐为主体,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吸引用户关注,并通过用户之间的互动产生一定的社交效应。从上述大学生网络社群圈层化的状态可以得知,其参与动机的具体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情感树洞”。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中倾向于使用匿名身份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感,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摆脱现实中可能存在的约束和压力,并找到一个宣泄情感和寻求支持的途径。二是休闲娱乐。网络为大学生满足自身兴趣爱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头条、热搜及各类短视频也成为其随时可得的休闲娱乐方式。三是人际社交。网络社群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扩展社交圈子的平台,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加入兴趣相同的社群或参与线上活动结识新朋友,建立起更多的人际关系,并且在这些关系中获取支持和帮助。四是信息获取。大学生在网络社群中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包括学习资料、就业信息、时事新闻等。通过分享和讨论,大学生能够获得不同角度的观点和见解,拓宽自身的认知。

三、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表现及负面影响

目前,网络社群已经全面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同时也成为了大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场域,可谓“生活全面上线,思想实时连线” 。网络社群在大学生中的无限蔓延和扩张,导致许多失范现象的出现。一是群体极化所导致的网络欺凌与网络暴力。网络社群中常常存在对立的群体,他们之间的意见、观点和价值观存在巨大分歧,并倾向于以敌对、攻击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当群体极化加剧时,大学生更容易形成对立的阵营,并对其他阵营持敌意态度。网络提供了一种相对匿名的交流环境,使得一些大学生误以为不用承担真实身份带来的责任和后果,从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恶意攻击和侵犯他人权益,以表达自己对其他阵营的不满或仇视。二是不良意见领袖操纵的虚假传播与恶意造谣。不良意见领袖会制造、编辑或传播虚假信息,有选择性地报道或解读事实和事件,制造各种谣言和阴谋论,借助情绪化的言辞和激烈的措辞吸引大学生的注意,以达到误导大学生群体、改变舆论或实现个人目的的目标。三是侥幸心理所产生的人权和版权侵犯。因为侥幸心理,导致一些大学生会在言论自由方面越界,发布歧视、仇恨言论或者攻击他人的个人隐私等内容,从而侵犯了他人的尊严;会突破他人的隐私边界,进行非法监听、偷拍、散布个人信息等行为,从而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利;会对特定群体展开歧视、迫害行为,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导致这些群体受到不公平待遇和基本权益的损害;还会复制、传播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或商业秘密,如音乐、电影、软件等,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进行非法传播和使用,剽窃他人的创意和创作成果,抄袭他人的作品,冒用他人的名义进行发布和传播,从而侵犯了原作者的创作权。

上述种种失范表现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多元价值冲击导致的价值观错位

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之间存在差异和冲突。这种冲击可能导致个体的价值观错位,即个体难以确定自己真正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在面对不同的文化和观念时感到困惑或迷茫。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个体往往会受到不同观念的影响,包括道德观、家庭观、婚姻观等,进而出现对这些观念进行反复考虑、摇摆不定的情况。由于接触到了多种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个体还可能陷入信仰迷茫,难以确定自己应该相信什么,对人生目标和意义产生疑问。面临来自不同文化、族群或社会群体的认同压力,个体可能感到自己既属于某一文化群体,又希望与其他文化保持联系,产生身份认同上的困惑。

(二)信息茧房效应引发的认知偏向

个体在获取信息时,倾向于选择与自身观点相符合的信息,而忽视或排斥与自身观点相悖的信息。这种认知偏向可能会导致个体对事实真相的失真理解和偏见。由于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等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个体往往会接收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并且更容易接触到来自同一阵营或立场的声音。这种筛选倾向使得个体对其他不同观点和事实的了解有限,形成认知上的偏见。当个体在信息茧房中只接收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时,他们更容易陷入确认偏误,即对已有观点进行过度确认,忽视或否定与之相反的证据或观点。在信息茧房中,个体可能会受到极化言论和情绪化言辞的影响,导致思维趋向极端化。他们可能变得更加固执己见,对不同观点缺乏容忍和理解。信息茧房中的个体往往会与持相似观点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形成社交圈子的共识。这种社交方式可能会加强个体对自身观点的坚持,并且对其他观点产生排斥或歧视。

(三)社交功利化催化的职业短视

受社交功利化的影响,个体可能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职业发展。他们可能会选择追求一些即时可得的机会或项目,而不考虑这些决策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由于过度专注于眼前的功利目标,个体可能缺乏对自身长远发展的规划和思考。他们可能沒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专业技能提升计划,或忽略了个人成长所需的学习和培训。在社交功利化的催化下,个体可能更倾向于与那些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或权力利益的人建立关系,而忽视了建立良好、真实和有价值的人际关系。这种职业短视可能会对个人的职业和合作机会造成负面影响。受功利化的影响,个体可能缺乏对行业趋势和未来发展的洞察力,可能没有意识到职业环境在不断变化,忽略了自我学习、适应新技术和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性。

四、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行为的成因分析

为更精准地提出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行为的对策,文章进一步对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可以说,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行为的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内因看,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动机不良。部分大学生出于个人私利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故意制造谣言或传播不实信息,攻击他人或组织,以达到炒作、恶搞或挑战道德底线的目的。二是意识缺失。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社群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底线认识不足,缺乏对自己言行后果的深思熟虑。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三是缺乏理性。部分大学生在网络社群中容易受到情绪和群体影响,缺乏冷静客观的分析判断能力。他们可能会通过盲目跟风、参与谩骂、人肉搜索等负面行为,追求短暂的集体认同感而忽略了合理思考和言行负责。四是道德缺位。部分大学生在网络社群中丧失了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会出现散布谣言、恶意攻击、侵犯他人隐私等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德和道义准则。

从外因看,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规范乏力。在一些大学生网络社群中,对于规范行为的标准和宣传不够明确,导致社群成员对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视而不见。缺乏有效的规范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侥幸心理,从而发生了失范行为。二是监管缺位。部分大学生网络社群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管理人员,导致了一些不良行为没有被及时制止和惩罚,进而得以滋生和蔓延。缺乏监管使得违规者可以逍遥法外,等于是鼓励了更多人参与到失范行为中。三是管理滞后。一些大学生网络社群的管理机制和手段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应对网络失范行为。技术手段、管理策略等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行为。四是教育缺席。部分高校缺乏针对网络社群行为规范和道德教育的培养,使得一些大学生在面对网络社群时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价值观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行为的影响。

五、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预警机制构建

为避免大学生在参与网络社群的过程中受到负面影响,高校应努力构建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预警机制,积极做好网络社群失范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做到失范行为及早预防、及时发现、有效干预。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预警机制的建立,其核心目标是防范大学生群体出现失范行为的风险。因此,预警机制应覆盖大学生网络社群的运行过程,对失范行为进行“识别、检测、干预”。

(一)建立“个人—宿舍—学院—学校”协同的识别机制

在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行为发生前,对大学生身心异常状态的识别,是阻止失范行为发生的有效路径。识别机制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异常识别和处理等环节。首先,明确各层次主体的职责。个人主要负责自我管理和言行规范;宿舍主要负责舍内成员日常作息、行为举止等方面的观察;学院则对课堂教学数据及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学校则定期通过心理测试评估大学生的身心状态。其次,4个层次的数据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快速高效地处理,借助机器学习算法来训练模型,通过对已有的违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使得模型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异常情况。最后,每个层次都应该建立报告制度,以及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流通和数据互通,从而形成一个全面、高效的网络社群管理体系。

(二)建立校內校外联动的协同检测机制

当识别出大学生状态异常时,高校需要进一步采取科学手段对其进行检测。首先,高校要明确需要识别的失范行为类型,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则,而且需要覆盖到所有可能存在问题的领域,并能够对所有可能存在问题的信息源进行监管。其次,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且及时处理,并通过高度可靠的方式准确判断异常是否真实存在,如采用量表检测的方式对大学生网络言论失范、学习失范或侵权失范等行为进行判定。最后,高校应与国家网络安全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建立联动机制,抓取外部行为数据,对行为性质进行确认,共同推进检测工作。

(三)建立家校协作的警示干预机制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2大主阵地,家庭和高校的协调一致能够产生“1+1>2”的效果。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让家长了解网络失范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并引导他们正确监管子女的网络使用情况。其次,高校和家长可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分享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等信息,有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子女在网上的表现,并与高校一起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最后,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进行监控和管理,在发现大学生存在网络失范行为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与家长进行沟通配合。在处理异常情况方面,高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处置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并严格执行。

六、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大学生网络社群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社群,并帮助他们识别和纠正错误观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提出以下4个方面的对策。

(一)教育主体:打造“识别—调解—教育”全过程

覆盖的专业团队

针对大学生网络社群的教育活动,有意识地认识和作用于客体的相关人员都属于教育主体的范畴[15]。因此,该活动的开展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即由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交媒体分析师组成。社交媒体分析师监测和分析网络社群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心理学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那些受到网络欺凌或其他虚假信息影响的大学生恢复自信和健康。教育专家负责开发并实施相关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网络社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案。此外,专业团队还需要与相关机构合作,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等,共同推进大学生网络社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教育客体:持续加强意见领袖的思想道德素养

在大学生网络社群教育活动中,大学生是教育客体,但是失范行为出现的控制力量在于社群中的意见领袖,因此,加强对意见领袖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关键。作为社群的意见领袖应该具备扎实的道德伦理素养,遵守社会公德、职业操守和道义规范,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并通过言行举止传递正能量;同时,应广泛涉猎知识,了解各种观点和理论,培养宽广的视野和深度思考能力,不断增强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善于辨别真假信息,能提出有价值的见解,并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进行深入研究,保持对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的关注。此外,意见领袖还应密切关注所参与的网络社群活动,了解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话题讨论内容、所在网络社群相关的舆情报道、评论和声音等;通过媒体报道和网民讨论,了解公众对该网络社群及其成员的看法和评价,并从中寻找潜在问题或警示信号;通过观察和分析,可以对网络社群的氛围和风向进行初步判断,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教育介体:完善承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介质网络

任何能够传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载体均为教育介体,其根据受大学生欢迎的社交平台的不同特点,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有效输出。一是增加优质内容,即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注重提供权威且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时事热点和社会现象,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二是丰富互动方式,即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互动方式,如在线讨论、投票调查、知识竞赛等,增加互动频率,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传达的信息。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即要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介质具有正确性、规范性和健康性,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小组负责定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介质进行审核、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信息和行为。四是创新教育形式,即要注重创新教育形式,尝试采用多种方式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采用虚拟实境、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来呈现内容,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育环体:极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社群环境

大学生网络社群的教育环体主要指大学生网络社群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具体构成可分为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就制度环境而言,一要制定完善的大学生网络社群规章制度,即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规范、失范行为预警机制、监督举报机制等,对于大学生在网络社群中的言行开展科学管理;二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制度的执行、机制的运行及问题的处理开展针对性的工作;三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或沟通渠道,促进多方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就文化环境而言,一要倡导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营造良好的网络风气,通过组织线上讲座、主题讨论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对某些热点问题的认知水平;三要加强文化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四要引导正面情感体验,通过分享成功经历、美好故事等内容,鼓励其他大学生也能够挖掘自身优势,并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五要推广优秀文化作品,定期分享优秀的电影、音乐、艺术作品等,让大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作品来提升自身素养。

七、结束语

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预警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采取多种手段和策略来实现目标。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网络社群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让大学生在正确使用网络社群的同时获得更多正能量和价值观引导,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會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10-12].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3-02)[2023-10-12]. https://www.cnnic.net.cn/n4/2023/0303/c881010757.html.

[3]  杨艺明.网络社群及其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今传媒,2020,28(5):107-110.

[4]  王琪.网络社群:特征、构成要素及类型[J].前沿,2011(1):166-169.

[5]  张华.网络社群:网络舆情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分析框架[J].新闻界,2014(15):7-15.

[6]  张华.网络社群的崛起及其社会治理意义[J].编辑之友,2017(5):50-54.

[7]  陶凤.聚合与共鸣:青年网络社群建构困境与路径[J].新闻爱好者,2021(6):36-39.

[8]  万文双.网络社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59-60.

[9]  李雨龙.互联网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创新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20(11):21-23.

[10]  钱尔红.以网络社群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  新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6):39-40;83.

[11]  张排房.动机研究黄金期的需要思想(下)[M].北  京:新华出版社,2020:231.

[12]  姚德薇.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运行逻辑[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7.

[13]  赵晋.大学生慕课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  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57.

[14]  骆郁廷,王巧.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及其思想传  播的空间分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5):  30-33.

[15]  张亮,杨其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  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76(11):  21-23.

编辑∕丁俊玲

收稿日期:2023-08-13                                                          修回日期:2023-10-12

作者简介:胡俊杰,男,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德育、人才评价;夏青,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

基金项目:2020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网络直播行为德育介入的实证研究”(2020GXSZ076);2022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共建课题“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社群失范预警及纠偏机制研究”(2022GZGJ14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