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视域下的高校室内设计教学分析

2024-05-17 10:27
山西青年 2024年7期
关键词:双创室内设计理念

闫 萌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双创”理念早已融入高校日常教学中,室内设计专业也不例外。室内设计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双创”素养,从而构建集成专业与创业的“双创”教育体系。所以“双创”理念与室内设计教学有机结合,可适时转变传统教学思路,拓展学生创造思维,为社会与企业输出高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也应与“双创”理念密切结合,以创新改革既有室内设计教学,并借助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以培养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1]。

一、室内设计需求现状分析

(一)社会基本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趋提升,基本物质需求已充分满足,人们对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等一系列外界空间环境要求不断提高,不论城镇或者乡村,不论居民住宅或者商业楼,在建设完成之后均需进行室内设计才可以入住使用。室内设计已演变成了社会基本需求,其主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持,以社会发展为方向,是稳定且持续的大众基本需求。

(二)城镇化建设需求

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切实推进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攀升,城镇化建设率显著提高,未来还会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建设率的提升来源于农村人口转移至城镇,且是部分乡镇基于建设转化为城镇。不论采取何种途径或者方式,城镇化建设率的提升均随着房屋建设、销售、使用,因此自然会增加对于室内设计的需求,可以推断室内设计发展会由于城镇化建设率提升而随之进步[2]。

(三)个性化设计需求

当今社会走进信息化时代,是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所接受的文化类型繁杂,对于室内设计需求也随之增加。在房屋进行室内设计时,一些业主会提出很多个性化的设计要求,可能是多种设计风格的有机融合,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新型设计风格。个性化设计体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等对于空间的使用功能、装饰功能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所以,现代化社会对于室内设计的要求更为全面化与具体化,要求设计表现以创新思维作为基本设计理念。

(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求

2018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指出严格遵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促使农村演进成安居乐业的家园。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室内设计的发展发挥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相比农村住宅设计更具灵活性,尤其是面向不同新农村建设的不同民俗文化,就地域特征以提炼独具特色的室内设计,以优质材料与制作工艺实现室内设计与风土人情的高度耦合。室内设计整体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呈现可引导人们高度重视顺应新农村地域特色的设计,对此要求室内设计不仅要具备现代感与地域性,还要切实反映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在此形势下,乡村旅游、特色民居、轻钢别墅等各式各样建筑蓬勃发展,室内设计得以应运发展,显著提高建筑体验感,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二、“双创”视域下的高校室内设计教学意义

(一)突破既有教学模式瓶颈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成效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很多高校毕业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无法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现实要求,这主要是由于既有教育模式存在的一系列弊端造成的。近年来,一些教育机构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对于教学双方定位不明确,导致所培养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匮乏。由此可见,创新创业理念下创新改革高校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室内设计教学始终主张学生基于理论有机联系实际,切实将教材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设计技巧与操作技能,切实融入生活中。所以“双创”视域下室内设计教学创新的关键性意义便体现于突破既有教学模式阻碍,以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

“双创”视域下的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侧重于知行合一与学以致用,基于系统性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抛砖引玉与推陈出新,利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生成“双创”机制与模式,以此既能够推动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又能够在传承高等教育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高校室内设计教学只有顺应社会发展整体态势,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3]。

(二)以“双创”教育带动就业率

近几年,社会与市场始终面临着人才聘用难度大而人才求职困难的显著性矛盾,这是由于毕业生数量与规模持续扩大导致必须竞争的工作岗位,部分用人单位无法获取心仪人才。目前,既有企业对所需人才要求日趋攀升,再加上一些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滞后,致使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其关键是许多高校并未针对性构建就业与创业双重并行室内设计教学体系。对此,高校室内设计教学应以“双创”理念为载体以助力就业创业意识培养与就业率提高。室内设计教学中融合“双创”理念并不代表学生必须深度尝试进行自主创业,而是侧重于以“双创”理念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且健康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指引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以多视角看待就业和职业发展路径。室内设计教学中“双创”理念的融合高度重视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以有助于学生以“双创”视角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对待职业发展,这样一来学生创业与就业均会保持稳定与平和心态。

三、“双创”视域下的高校室内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双创”与教学未有机融合

现阶段室内设计教学中包括“双创”教育通识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室内设计工作室运营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通识课程教师匮乏,教学方式方法不够专业,致使学生“双创”理论不扎实,无法充分开展室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室内设计专业“双创”课程缺乏实践,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密切,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难以真正意义上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室内设计课程教师忽视“双创”教育,导致“双创”教育与课程教学未实现充分融合,导致基于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双创”意识的整体效果不甚理想。

(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高校学生“双创”意识与能力明显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多数学生研究能力较弱且学习自主性较差。但是近年来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创业人数不断增多,而创业项目由于技术水平偏低、创新意识不足、盲目自信、行动力较弱、抗挫折能力较差等一系列问题日趋突出。所以,强化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培养势在必行,可以“双创”理念激发学生室内设计课程学习热情与兴趣,有效解决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

(三)相关机制实践保障匮乏

高校教育侧重于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主张校企深度合作。“双创”教育对于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培养而言非常关键。室内设计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是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与深度了解的专业前沿动态。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需要占用大量时间,而“双创”活动学分认定与评优评先等相关机制不健全,各个部门间的协同性相对较差,未生成育人合力[4]。

四、“双创”视域下的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优化路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

创新创业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衍生的理念,面向社会培养独具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在此理念下,高校可有机结合实际发展动态,针对性创新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切实可行的应用复合型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可以在室内设计专业学习时持续提高自身专业基础能力、公共通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在大众创新与万众创业形势下,高校可就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特征寻求突破口,强调特色教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契合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才能以此目标全方位整合教学资源,推动“双创”理念与室内设计教学融合,以服务于地方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

(二)转变思想观念

“双创”视域下高校室内设计教学应先顺势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知水平[5]。一是高校应明确认识到“双创”是普及性教育,只有快速实现“双创”理念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融合,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高学生“双创”意识、能力与水平,这也是切实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兴趣的主要条件。二是高校各相关主体均应明确意识到“双创”精神并非是临近毕业才开展的突击性行为,也并非只单纯针对拥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双创”视域下的室内设计教学应是系统且长期的全过程教育,是在培养室内设计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双创”思想观念。室内设计教学中“双创”理念的融合并非仅仅是为了应付毕业与求职,而是为了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双创”思维,以助于学生在宏观与微观双重理念下树立科学合理择业观与创业观,这是引导学生实现综合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强化教学内涵

室内设计以实践性与创意性为主,创新型人才培养尤其关键。室内设计具备一定的文化性,以此作为教学切入点,可强化学生对于室内设计深层内涵的深度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双创”意识与能力。“双创”视域下高校室内设计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适时转变以往教学内容与模式,融合“双创”理念,在尊重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将课程教学整合为设计理论模块、人文综合模块、实践操作模块、创新创业模块。其中设计理论模块应包括室内设计概念、演化、原则、方法等,在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融合新教学理念与设计思想;人文综合模块应包含基于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学生综合素质与市场认知能力培养,对此室内设计课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层解析独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以实地考察激发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激情与兴趣,并深度挖掘室内设计元素,促使其服务于室内空间设计;实践操作模块应囊括装饰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报价等模拟实战训练,促使学生接触真实案例,参与实践操作,新材料与新技术的演进促使实践操作训练课程开发也应随之更新,在实际项目操作中学生组建团队,协力合作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创新创业模块应涉及真实室内设计项目模拟,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思维训练,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创新思维方式方法,实地感知了解市场动态与客户实际需求,就消费心理设计集成功能与审美以完成室内空间设计。

(四)注重实习环节

高校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融入以工作室为主体的“双创”意识,教学团队应紧密结合市场,将室内设计市场动态与趋势转变为教学内容。高校可基于与室内设计工作室长效合作,集成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室内设计工作室拥有不同层面客户,学生面对不同客户群体时呈现不同能力,促使人才培养内容融合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实践技能,还可生成学习共享与交互氛围。对此,高校可与合作构建多元化反馈与开放教学系统,促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高校应高度重视实习实践活动环节,工作室为学生提供设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操作空间,以实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设计流程与基本技能。此外,高校还可与企业深度合作,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整个过程,拓展学生实习实训空间,并与就业无缝衔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集成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合作指导学生完成实际室内设计项目各个流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学生在经过设计实践考核之后,在企业自主积极参与真实项目设计整个过程,实现室内设计教学与实践的无缝衔接,突破以往灌输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6]。

五、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切实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紧随其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理念持续深入发展,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体系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与挑战,既有教学体系需切实创新变革,顺应潮流。

猜你喜欢
双创室内设计理念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