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的文化传承

2024-05-17 11:21朱步楼
银潮 2024年4期
关键词:祭祖扫墓传统节日

文|朱步楼

草长莺飞,花木芬香。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带上一束鲜花、斟上一盅热酒、捎上满腔思念,扫墓祭祖,凭吊英魂,在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同时,感悟生命、感恩生活、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文化传承。

慎终追远,是倡导“孝悌”文化。孝是孝顺父母、孝敬长辈,“悌”是尊敬兄长、友爱亲人。传统文化中,祭祖不仅仅是一种系牢血脉的祭祀仪式,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慎终追远,是厚植家国情怀。海内外炎黄子孙齐参加的黄帝、炎帝公祭,彰显了企盼民族复兴、祖国富强的共同心愿。清明节,我们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扫墓,到英雄纪念碑、纪念馆等地瞻仰、献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洗礼,同样是家国情怀的一脉相承。

慎终追远,是坚持以史为鉴。清明祭祖,承载着华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我们开拓创新最好的营养剂。祭奠先祖、追思先烈,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开创未来的智慧。

赓续慎终追远,就要在体验传统节日民俗、创新传播传承方式、构建传承体系上下功夫。

在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中让慎终追远文化传承落地生根。春节拜年、清明扫墓、重阳敬老……从孩提开始参加传统节日仪式和民俗文化活动,周而复始地接受濡染熏陶,就是对传统文化感悟和认同、赓续和传承的过程,会给每一位中华儿女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积极探索慎终追远文化传承的更多“打开方式”。充分利用AI、VR、声光电等新技术,让传统节日文化“潮”起来,不断扩大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要让慎终追远从民俗体验走向经典浸润、从陈列展览走向舞台视频、从线下参与走向线上互动,不断提炼新的文化元素,打造更多文化产品,使慎终追远的文化传承寓教于乐、直抵人心。

健全全社会统筹推进的慎终追远文化传承机制。学校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校园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慎终追远的文化种子。家庭要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节日礼仪活动,将敬祖崇德、尊老爱幼嵌入日常生活,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活力。主流媒体、新媒体和公共机构、公共场所要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力度,讲好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故事,进一步滋养广大公民的家国情怀,确保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共同记忆代代相传、万载永续。

猜你喜欢
祭祖扫墓传统节日
我们去扫墓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CLOSE TOHEAVEN
洪洞祭祖
祭祖
“代人扫墓”的是是非非
扫墓
从《诗经》祭祖诗看“周德”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