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大选中的经济议程

2024-05-17 07:14马伟
世界知识 2024年9期
关键词:选民议题拜登

马伟

3月5日“超级星期二”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分别在多个州胜出,各自扩大了党内初选的领先优势。如无特殊情况,2024年美国大选将再次上演拜登与特朗普的对决,这也是美国近70年来首次有两名相同的总统候选人再次对决。目前来看,经济议程在此次大选中仍将发挥关键作用,甚至可能决定胜负。

经济是首要议题

经济政绩和政策在美国大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历次大选两党争夺的主要议题之一。1992年比尔·克林顿竞选第42任总统期间,提出了经典的口号——“笨蛋,问题是经济!”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赢得经济辩论的候选人最终会赢得美国大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直到2016年,寻求连任的11位在任美国总统只有三人没有取得成功,分别是福特、卡特、老布什。无一例外,在他们任期的最后一年,美国经济都出了问题,发生了衰退或通胀。在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美国经济在前三年都保持了不错的增长,2020年却发生了严重衰退,虽然主要是由新冠疫情等因素冲击所致,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特朗普竞选连任的前景。

民调显示,2024年大选中选民最关注的是物价等经济议题。在历次美国大选中,选民们关注的议题颇为广泛。2022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半个世纪前“罗伊诉韦德案”中作出的堕胎合法化裁决,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女性将失去堕胎权。“堕胎权”因此成为很多选民在2024年大选中关注的重点。今年初,联邦政府和得克萨斯州政府在边境对峙后,移民问题也成为选民们关注的一大焦点。此外,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外部议题也很热门。但今年2月最新民调显示,认为“通胀和物价”是2024大选首要议题的选民占到了20%,认为“就业和经济”是首要议题的则有11%;共和党人比民主党人更关注经济议题,但对经济的担忧广泛存在于各个党派、族群和收入阶层。对比来看,认为“移民”是首要议题的占比为12%,“堕胎权”占5%,“外交政策”只占1%。同时,8%的选民更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5%的选民更关注“税收和政府支出”,而这两项又与经济议题高度关联。

“拜登经济学”未得到选民广泛认可

2023年6月,拜登政府提出“拜登经济学”的口号,宣传其执政以来取得的经济成绩,以期提前为大选造势。客观来讲,拜登的经济“成绩单”不可谓不亮眼:执政以来累计创造近1500万个就业岗位,将失业率一次性維持在4%以下的时间为50年来最长;通胀水平近期持续下降,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3.2%,接近两年多来最低点。而且,美国经济在美联储持续加息背景下并未陷入衰退,而是显示出较强韧性,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达2.5%。

但是,选民似乎并不认可拜登的经济成就。在《纽约时报》联合锡耶纳学院进行的最新民调中,81%的登记选民表示美国经济状况“一般”或“较差”,只有19%的人表示“良好”或“优秀”;19%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经济比特朗普执政时期要好,65%的人则表示选择“更糟”。这是为什么呢?关注经济议题的选民对拜登强调的那些宏观经济指标并没有直接感受,大多数选民更重视的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资、物价等。他们更关切的是,3月全美汽油价格升至3.53美元/加仑,为两年来新高;食品和杂货价格自2020年1月以来上涨了25%,房价也再创历史新高,部分地区的房租在2023年上涨了近40%。这些都大大拉低了民众对于拜登政府经济成绩的体感。

对拜登而言,尤为危险的是摇摆州居民收入下降。自2016年以来,美国政治极化日益严重,摇摆州对大选结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拜登在2020年大选中赢得了七个摇摆州中的六个,仅以1.3%的差距输掉了北卡罗来纳州。如何有效获取中间选民支持,是这次大选中拜登和特朗普均需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目前,经济议题严重影响着摇摆州的选情。尽管得益于拜登政府的半导体和清洁能源产业政策,部分摇摆州的制造业投资增长迅猛,但在居民收入这个核心经济议题上,受高通胀侵蚀,2021年至2023年12月七个摇摆州的平均薪资增速为-1.3%,居民实际购买力不增反降。摇摆州的大多数选民无法在高房价和高股价带来的财富效应中获益,反而要承受高通胀带来的生活压力。为了扭转不利状况,争取蓝领阶层支持,2023年9月拜登明确支持美国汽车工人涨薪40%,并在2024年2月前往摇摆州密歇根州会见工会成员,从而成为美国第一个参与现场罢工的在任总统,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彭博新闻社和美国晨间咨询公司(Morning Consult)3月进行的民调显示,特朗普在七个摇摆州的整体支持率仍以47%∶43%领先于拜登,经济议题在摇摆州仍是拜登面临的最大拖累。

拜登与特朗普的经济主张迥异

拜登试图利用他的蓝领家庭出身背景兜售一个愿景,即通过“自下而上”和“从内到外”的经济政策,为所有人建构一个“更好的美国”。特朗普则仍然主打“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口号,倡导“涓滴经济学”理念,即富人富起来,底层民众才能随之受益。因此,两位候选人在一些重要经济议题的主张上存在很大不同。

在政府支出和债务方面,拜登针对半导体、清洁能源产业及相关基础设施,先后推动签署《基础设施投资法》《芯片与科学法》和《通胀削减法》,进行了大规模的公共投资和税收刺激。这些法案实施的经济效果尚难评估,但已导致联邦债务规模上升,在共和党人看来是造成财政支出失控的根源。特朗普则寻求削减政府支出,但也强调不会降低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以免给对手留下口实。特朗普时期的联邦债务总额增加了7.8万亿美元,而截止到今年3月底,拜登政府时期的联邦债务总额也已增加6.8万亿美元。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其实都没有认真解决赤字和债务问题的打算,区别只在于政府支出的方向和对税收的态度。

2024年3月26日,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遭一艘集装箱船撞击后坍塌,巴尔的摩港被迫关闭,当地物流业遭受严重损失。

在税收方面,特朗普2017年推动签署了《减税与就业法案》,主要条款将于2025年到期。拜登一直在呼吁废除该法案对富人的减税政策,欲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率从37%恢复到39.6%,并对亿万富翁和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个人征收新的附加税,以减少预算赤字。特朗普在近期多次竞选演讲中自我吹捧其减税立法的经济效益,并在竞选网站上承诺延长针对企业和高收入者的减税条款。

在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方面,2022年拜登推动签署了促进绿色能源的《通胀削减法》,提供了包括最高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特朗普指责拜登的电动汽车政策将使美国汽车业面临倒闭,并威胁当选后取消补贴。特朗普还将高油价怪罪于拜登的清洁能源政策,批评《通胀削减法》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加税”,承诺如再次当选将寻求“化石燃料生产最大化”,进一步推动“能源自主”。

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拜登政府没有继续使用关税“大棒”,而是试图以“经济安全”为旗号构建“印太经济框架”(IPEF)等国际经济联盟,并将之与所谓“民主联盟”相互协同,企图构建排华的供应链小圈子;推动高端产业回流美国本土,中低端产业转移至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国家。拜登称若连任将继续推动相关联盟,特朗普则仍然坚持利用关税等工具重塑对外经济关系。特朗普及其顾问团队宣称正在酝酿一项“三管齐下”的政策,即对几乎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10%全面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60%统一关税以及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关税。

大选年的美聯储备受关注

大选之年,美联储的政策独立性总是引人注目,特别是在高通胀时期。在过去不到18个月的时间里,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从0升至5.25%,对控制通胀起到了较好效果,但也使美国经济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衰退压力,2023年硅谷银行等中小银行危机就是明证。尽管美联储在2023年8月后停止加息,并表示会在合适时间开始降息,但由于通胀水平有所回升,近期又开始强调“不急于降息”。美联储降息的时机选择影响着美国经济前景,推迟降息对拜登和民主党是巨大风险。拜登在3月初的竞选活动上开始公开督促美联储尽快降息——“我打赌它们会降下来”。作为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特朗普时期就多次遭遇来自白宫的降息要求,甚至曾被特朗普威胁撤职。鲍威尔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在党派之争正盛的环境下,他无论怎么做都看起来像是在选边站。

3月7日,拜登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大力推销了其“前所未有的美国复兴”叙事,重点强调民生经济,宣扬其提高富人和企业税率、降低处方药成本等举措,希望将选民对经济现况不满的视线转移到企业和富人身上。同时,拜登政府也积极开展让普通选民看得见的经济外交,4月初财政部长耶伦任内第二次访华,并在多个场合就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表达关切,要求中国控制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的产能,以“促进美国工人和企业的利益”。现距11月大选仅有半年,通胀和居民收入增长是拜登必须解决的难题,关于经济议题的角逐将持续到大选前的最后一刻。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选民议题拜登
拜登也要打造基建狂魔
普通人拜登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拜登”献吻拜登
拜登.你的手……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