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财税智慧课堂 精准制定教学策略

2024-12-19 00:00陈文婧
管理学家 2024年23期

[摘 要]在数字化时代,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通过智慧平台,构建智慧课堂,实现数据化决策、精准化和个性化教学。文章深入总结税法智慧课堂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智慧课堂建设的过程与成效,将其进一步推广于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教学改革,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精准教学;个性化教学;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23-0088-03

★课题项目: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类专业《税法》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KCSZJY202301)”

一、实施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的统筹安排和一体化部署,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在关于智慧课堂的研究中,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冯鑫等学者以智慧教育领域的1469篇文献计量分析为例,研究了近10年来大数据研究热点演进及平台发展,分析了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学习者个性化解决方案[ 1 ]。胡钦太等学者认为,在工业4.0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运用是教学常态,通过获取、分析教育大数据,观测学生的纵向成长变化,教师不再只凭经验管理和教学,使得教育管理越发精准化和教与学更加个性化[ 2 ]。钟晓流等学者提出,智慧教育的教学资源是微课,教学环境是智慧校园和慕课,智慧管理的依据是数据,教学方法是翻转,培养的目标主体是创课[ 3 ]。王正华等强调,利用平台进行监督与指导,开展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学与辅导,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4 ]。

由此可见,智慧课堂是以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素质为诉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全面支撑,监测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让教师了解并满足学生需求,实现课堂教学实施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二、主要举措

(一)通过智慧平台,实现数据化决策,精准化、个性化教学

课前,教师考量学生基本学情,基于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筛选预习资源并进行相应智慧设计,通过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预习资源,依据平台后台自动生成的数据制定“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明确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以税务会计岗位工作为依托,精选2分钟左右的税法政策动画,录制5~1 0分钟的微课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编制系统化的知识点思维导图,让学生认知学习的内容框架;设置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习题,以简单、基本的客观题为主;设计学生学习课件,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布置课前任务,组织学生小组协作,自主探究。学生领取课前任务,教师后台评阅任务成果,收集预习和自测动态数据以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分析自主预习结果,确定智慧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时调整智慧教学过程的活动策略,以实现数据化决策、精准化教学。

课中,利用“雨课堂”的“弹幕”“随机点名”“不懂”“发布习题”板块和“智慧职教”的“主题讨论”“课堂小测”“小组PK”板块,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互动,有效提取数据,教师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教师启用“雨课堂”的“弹幕讨论”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弹幕匿名提问,其他同学也能随时参与讨论。这种方式帮助一些不愿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学生积极互动,表达意见。教师及时归类问题,集中解答相似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的疑问都得到关注。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活跃了智慧课堂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教师根据教学平台后台提供的答题动态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每道题的答题率和正确率,在课堂上实时点评。学生认真审视自己的答题情况,聆听理解教师对每道题目的详细讲解。如果学生在讲解后仍有疑问,可以举手向教师提问,教师会针对具体知识点进行个别辅导,确保精准化和个性化教学的实现。此外,“雨课堂”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同步学习教师的课件。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在课件页面点击“不懂”按钮,教师端即时获取学生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及时整理学习难点,针对“不懂”的部分进行讲解,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课后,教师发布提升技能的小组任务,学生可以随时在线向教师求助,教师实时答疑并协助学生完成任务。小组成员通过线上讨论、资料收集、线下实地调研等方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针对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选择具有延伸性和启发性的知识点,设计课后智慧拓展小测。学生在线完成小测后,将获得即时评价,完善课程的知识结构。

(二)开启财税智慧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

以税法课程中“绿色消费税纳税申报”1课时智慧课堂为例,如图1所示。

1.课前资源推送,掌握纳税申报流程

教师在“智慧职教”平台发布消费税申报表及金税平台操作示范视频,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自主登入平台练习操作,查找资料,到税务机关实地走访,绘制消费税申报流程图。

2.课中翻转课堂,实操纳税申报系统

在本项目课程开始前,带领学生参观校企合作企业中华酒厂,了解酒的生产流程,学习酿酒大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劳模精神,实现文化浸润。此外,通过与财务人员座谈,了解企业的涉税业务,力求通过税法课程的学习,帮助企业处理涉税实务问题。小组展示课前预习成果,教师“智慧职教”小组PK评分。通过小组PK功能,营造课堂小组间的竞争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过量饮酒案例,领悟凡事有度原则,体会身体健康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小组展示消费税报税流程,教师通过平台“小组PK”评分,营造课堂竞争氛围。以酒厂真实销售数据为背景,学生领取任务在金税平台上实操完成消费税纳税申报,探究学习有效信息提取、单位转换、甲类乙类啤酒分类判断等技能。金税平台实时评分、标红纠错,教师答疑解析,帮助学生掌握纳税申报方法的教学重点。接着,学生领取企业导师下发的难度递进报税任务,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报税实操,进一步解决包装物押金和跨区销售违约金对消费税影响的问题,突破教学难点,并解答企业导师的疑问。

3.课后延伸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

小组在“智慧职教”平台完成课后讨论,通过课堂任务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帮助企业筹划税收,降低成本。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完成作业,在下一次课上派代表展示完成的成果。本次课堂教学通过“智慧职教”“雨课堂”“金税师”等平台,在“智慧教室”中利用平板实操,投屏共享,充分提升了课堂的活跃度,让学生理解了国家征收消费税的出发点,熟记消费税的计征规定,在真实情境中,提取所需有效信息,熟练掌握金税平台消费税的纳税申报方法。

(三)全方位监测学生学习过程,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智慧课堂教学评价的思想是以学生的“学”评定教师的“教”,做到以学定教;同时提倡评价的多元化,其表现形式为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内容多元等。学生线上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智慧职教”平台、微信端的“雨课堂”小程序等,教师t1R9glD6k0ZoLEe3qmQ1QA==在教师端观察每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成长轨迹,通过这些可视化的动态数据可以合理推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爱好等,作为评价学生线上学习成效的重要依据[ 5 ]。此外,教师基于学生在实体课堂中的综合表现,多维度评价学生。评价主体设计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三维主体的评价。

三、成果成效

(一)课堂满意度较高,受到大部分学生的欢迎

通过对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信息管理21级学生发放问卷,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课堂互动、评价体系、教学模式总体等五个方面,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智慧课堂课程改革的满意度,共回收172份问卷。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86.95%的学生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感到满意,其中对课堂立体互动最为满意,占90.41%,说明该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智慧平台,促进多元课堂互动,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同时,82.99%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训设计感到满意。此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满意度也超过81%,表明该教学模式在高职课堂教学中是受到大部分学生欢迎的,是行之有效的。

(二)会计技能竞赛成绩可喜,职称考试和1+X金税考证通过率提高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福建省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此外,近期组织80名学生参加1+X金税财务应用考试,通过率100%。

(三)学生企业财税实践表现得到企业导师肯定

与校企合作企业专家交流,发现他们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工作表现满意度较高,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基础,学生企业考核平均成绩高达93分。

四、经验总结

智慧课堂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通过智慧课堂建设,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带着目的进入课堂,在课堂中进一步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课前设定的三维目标。广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师生、生生立体化交流,拓展了思维碰撞的广度,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构建了良性互动的智慧课堂。但是,对于全面的个性化教学,执行难度和工作量太大,有时会忽略个性比较内向,不爱与教师、同学沟通的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和课堂观察,确定这一类目标群体,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的纵向成长,引导每一位学生提高涉税业务的处理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应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调整分组方案、任务设置和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推广应用

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通过智慧课堂建设,实现数据化决策,精准化、个性化教学的课堂革命,在财经商贸类课程中执行成效显著。该种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信息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还在新型农民班的课程教学、林职院经济管理系其他管理类专业中广泛推广。同闽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类专业教师共同交流教学心得,相互借鉴,共同促进闽北职业教育发展。在推广应用中,应结合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授课内容,有机融合该教学模式,对于智慧平台的选择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平台过多,会增加汇总学生过程性评价的难度,过多占用学生的时间,频繁更换学习平台也会给学生带来不便。

参考文献:

[1]冯鑫,李佳培,吴晔,等.近10年大数据研究热点演进及平台发展——以智慧教育领域1469篇文献计量分析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1(Z1):43-47.

[2]胡钦太,刘丽清,郑凯.工业革命4.0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新格局[J].中国电化教育,2019(03):1-8.

[3]钟晓流,宋述强,胡敏,等.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5(04):34-40.

[4]王正华,施新平.智慧教育2.0视域下高职学生深度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3(04):103-108.

[5]雷莹,孙继荣,吴蓓,等.基于双平台的四阶循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02):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