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保证完成任务!”10月26日,武汉大学5名科考队员接过队旗,正式出征中国第41次南极科学考察。
“00后”队员欧阳润川,是5名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来自测绘学院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研究生党支部(以下简称南极中心研究生党支部)。
南极中心研究生党支部依托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建立,现有硕博士党员40余人。支部成立以来,先后有17名党员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他们勇闯“生命禁区”,踏入“白色沙漠”,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南极高高飘扬。
支部将“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和武汉大学师生连续41次投身南极科学考察的生动故事融入支部建设,组织开展科考出征仪式特色党日、南极考察经历分享、红色基地寻访等活动,引导支部成员筑牢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
支部党员历经6个月寻访30余位老中青南极科考人员,“南极测绘之父”鄂栋臣教授、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 A的张胜凯教授……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和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迹,汇聚成榜样的力量。
“通过寻访,挖掘了很多感人事迹。我们希望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关注到我国极地事业。”支部党员陆廷国说。
在此基础上,支部协助学校万林艺术博物馆举办“不负嘱托写壮歌——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主题展”,展出98件科考实物和98件极地标本,展现武汉大学极地科考四十年的历程。
支部还组织举办科普活动和品牌讲座沙龙,带领广大青年学子和社会大众了解极地知识,推荐优秀党员加入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讲述南极故事,弘扬南极精神。
支部党员陈亮宇是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成员,也是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
卸货是南极科考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十分危险的事。海上卸货,风高浪大,稍有不慎,人就会被推到海里。但当队长说出“党员先上”这句话时,陈亮宇义无反顾报名参加。最后,陈亮宇等8名党员用7天7夜圆满完成卸货任务。
“以前总觉得‘党员先上’离自己很遥远,但在恶劣的环境下,那一声‘党员先上’是一种召唤和感召。”返回校园后,陈亮宇不仅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中,还通过宣讲的方式,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南极精神。
近年来,支部累计举办近200场极地考察科普报告,党员们以真实的故事、朴实的语言、动情的讲述,展现南极独特的风光和勇攀高峰的精神,引领广大学生坚定科研报国理想,厚植家国情怀。
此外,支部在老师的指导下,培育打造智汇极地学术沙龙,促进研究生与国内外学者深度互动,推动研究生学术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支部党员助力科研团队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发表论文80余篇,获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近20项。支部党员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金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今年,南极中心研究生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支部书记沈文钰表示,支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服务国家极地战略,激励更多党员成为南极精神的传播者、传承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