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社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该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高校更准确地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还可以为这一群体提供更精准的教育资助和支持,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文章旨在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为高校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设计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工作日益严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也越来越重视。然而,目前存在的认定标准和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足,导致了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因此,本文旨在设计一套科学、客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提高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为高校招生工作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资助,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理论依据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的理论依据主要基于多维度贫困理论、社会公正理论以及信息系统设计原则,这些理论为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明确的指导思路。
首先,多维度贫困理论指出,判断一个家庭经济状况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维度指标如收入水平、学业水平、健康状况、居住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要素,也需要全面评估。该现象揭示,仅以收入为标准的贫困衡量方法,不能全面描绘家庭经济状况整体视图及生活质量全方位。必须更新方法,以多元评价标准辨识贫困状况,保障扶贫工作精准性和实效性。为精确描绘经济困难学生,我单位构建量化评判体系,创新采用评价模型,全面收集收入状况、就业情况、教育医疗花费、住所条件等多方面数据,实现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细致分析和客观评估。
其次,社会公正理论强调了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和分配公平的重要性。教育公正,学生成长无限可能,经济状况非障碍。为保证教育公正性,须构建一套经济条件俱佳的学生量化评估体系,该系统应严格遵循公正性原则,做到评估准则和流程全面公示、明晰,确保每项个人状况均能公正评估,让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享受学业资助。
基于信息处理平台设计原则,打造高效、准确、用户友好的经济困难学生鉴定机制,旨在简化操作步骤,保证资助精确性,提升服务水准。在处理海量数据的过程中,系统需要保障高效性与精确性,同时,精简用户操作界面和操作步骤,以符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等用户群体的易用性需求。此外,在系统架构设计中,我们必须予以足够重视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保障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及家庭资料得到严格加密处理和适当管理,防止任何信息泄露或不当利用的情况出现。结合实际操作,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分类树、逻辑回归分析等数据解析手段,建立评价模型,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精确辨识。通过对不同信息方面赋予不同的重要性和整体评价,实现数值化评定,确保援助事务精准有效。采用数据引领与算法支持的公正评价手段,可有效提升认定之精确度与工作效率,彻底摒弃过往主观判断导致的误差与不公平。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设计结构
在基础平台层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系统的基底是基础平台层,该层包括了支持系统运行的基础技术设施,诸如:数据引擎、学生信息系统、流程引擎、web中间件、查询引擎等。这些技术构件贯穿整个系统,为上层的信息处理、数据采集与流程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该层用于高效处理和存储学生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情况、学业成绩和经济状况。并且,负责处理各种申请流程,例如困难生认定申请的审核流程,确保流程的合规与高效。提供一个用户接口,使得用户(学生、学校管理员等)能够通过PC端或移动端访问系统,进行数据查询或提交信息。
数据层是系统的核心,关联处理所有的数据需求和数据安全,具体功能包括对接数据管理、学生消费数据的处理、学生成绩监管、数据统计等。作为主要的数据源之一,储存范围内困难学生的数据。提供按年度、按专业、按地区等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帮助学校和政府部门了解困难生的分布和需求。在设计该内容时,需要保证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一致性和可用性,跟踪和记录学生的财务和学术表现,用于辅助评定学生的困难等级。
应用层包括直接与用户互动的各种管理功能,如勤工助学管理、家庭信息管理、学生资助管理等。勤工助学管理提供岗位发布、岗位报名和用工登记功能,帮助困难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减轻经济压力,而家庭信息管理和学生资助管理是系统核心功能,收集和管理学生的家庭经济信息,自动评分家庭经济状况,并据此进行助学金的管理和分配。
展现层是用户直接交互的界面,分为PC端和移动端,确保各类用户能够便捷地访问系统。界面设计需要简洁明了,易于操作,能够在多种设备上进行有效展示,保证用户体验。在功能实现上要包括家庭信息采集、困难生认定申请、学费补助管理等,通过在线填报、数据库采集等方式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维护。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设计方法
(一)需求分析
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量化评估系统设计中,需求研究成为满足用户需求与业务目标的关键环节。需求解析不仅涵盖收集用户需求,更涉及评估需求,并准确转换为可执行系统功能与非功能性规范。深入需求分析,当聚焦于三大核心层面:精确掌握用户需求,深入探讨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特别重视隐私保护和安全性问题。
第一,用户定位与需求收集是确保系统设计符合实际用户需求的起点。针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学子量化评估系统,须明确以资助工作者、学生、教育管理者及决策者为主要用户群体,并细致调研上述用户的详细需求。为精准把脉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资助管理人员亟须一套高效的资料输入与处理系统;报名流程关乎学子和家眷之关切,其公正性与保密性至关重要;教育管理人员须具备制作报告汇总及解析数据结论之功能,以助决策制定过程与策略之及时调整。为确保完整性,须实施问卷调查、交谈、讨论小组等多种方式,深入探究并精确整理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保证收集到的信息充实且详尽,全面揭示实际情况。
第二,开展需求方面的分析和评估,是保证系统适应实际操作环境与满足预定的性能规范的必要环节。本系统须实现诸如自动进行经济状况分级处理、制定学生资助方案、更新学生信息记录等关键功能。涉及系统效能、适用性、稳定度、伸缩性及维护便捷性等方面的非业务需求规范,应严谨界定,确保技术框架的稳健与前瞻。为满足众多学生数据处理要求,软件平台必须具备迅速反馈机制,确保持续稳定的运行效率,同时注重操作便捷性,以确保不同用户群体均能直观高效地使用。
第三,隐私与安全性需求是针对敏感数据处理的特别考虑。为确保涉及众多家庭和学生私密财务数据的量化认定系统的安全,必须采取严格措施保护数据不被泄露,同时维护用户的隐私权。本需求调研务必涵盖信息安全关键要素,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及备份方案,同时确保遵照个人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条文与政策规定。用户须知晓其数据使用方式及保护措施,以提高透明度,并增强信心。
(二)系统设计
第一,须确保系统结构既具备伸缩性,又集成高效核心。微服务结构能将业务要求拆分为独立服务模块,有效提升系统管理及伸缩性。将信息采集、加工、用户信息管理、数据解析和制作报告等功能独立成服务项目,助力团队协作开发与检验,未来轻松融入新增功能和服务。为应对数据量激增,云计算平台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支持,其有效资源分配确保了用户数量迅猛增加时,系统保持快速响应和稳定运作,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效率和智能化。
第二,用户界面与用户体验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最终用户使用系统的便利性和满意度。对于学生资助工作人员来说,一个直观的操作界面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处理申请的效率;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简洁明了的申请流程和即时反馈可以减少他们在申请过程中的困扰和不确定感。故在设计阶段,须特别强调优化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彻底执行用户测试工作,广泛获取用户反馈,以此为基础对设计计划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保证用户需求得到满足,提高用户满意度。为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系统便于使用,设计要统一且简洁,让操作简便易懂,造福所有用户。
第三,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设计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对敏感数据实施加密传送,推行身份验证与角色基础访问控制,以及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漏洞检测,确保信息安全固若金汤。必须恪守数据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诸如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其IbNxhIHmA/KTTL7y8jZN8Q==他地域的隐私保护法律,确保用户数据的合法合规处理,保护信息的安全性。为巩固用户信任度,体系必须制订并公布透明度数据处理准则,清楚标明个人资料之搜集、使用及安全保障手段。
(三)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核心环节,它决定了系统能否准确、高效地识别和帮助需要资助的学生。在数据搜集过程,系统须实现对学生注册表格、财务状况调研表以及学府与政府资料库的完整且精确的数据提取。为了高效收集准确数据,细心制作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输入平台势在必行。为保证数据整合的效果,系统需要有效应对多来源数据汇总的难题,保障不同来源数据的准确汇总、统一格式,从而使后期处理变得简便。此外,必须精心设计适应大数据分析需求的数据保存与管理方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稳定性。
在数据处理和校验步骤中,该系统采用自动化手段与计算方法,准确辨认并改正不准确、残缺、格式不当或重复的数据,保障数据准确性高精确度。制定数据验证规则,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诸如验证家庭收入数据的合法性,并审查学生信息记录的逻辑性。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有力支持识别数据异常与可能的输入错误。数据净化乃改进数据质量、保证后续研究的准确性之基础,极其重要。
在高级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阶段,系统将对处理过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旨在准确评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困难程度。借助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探索数据的相关性和模式,诸如决策树、群聚分析、逻辑回归等模型,旨在评估家庭经济状况,并根据既定标准对学生家庭经济水平分级。系统须具备卓越的信息展现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全局统计整合,为高层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此外,系统应能洞察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空间分布与需求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经过严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评估系统确保以数据为导向的决策,实现准确、公正、高效,为教育资源平衡分配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了数据基础。
(四)系统评估与迭代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其设计与实施过程至关重要。系统评价与更新过程不可或缺,以保障系统持续适应用户需求变化及环境适应能力。持续监控系统,主动搜集反馈信息,准确识别问题所在,持续增添新特性,以创新精神推动技术进步。通过持续性操作,该平台不仅保持了其效用与实际同步,而且不断优化用户感受,提升满意度。
为确保系统运行效率始终卓越,须定期开展严格的性能检测。涵盖了监控系统的反应速度、数据处理速度及用户操作流畅性等关键指标。通过设置阈限并进行即时监督,及时洞察系统潜在制约因素,如数据处理延时或数据准确度下降,保障精确性与效率。追踪用户行为模式与习惯,发掘在系统设计时易被忽视的需求,对改善系统功能极为重要。
主动收集用户反馈,细致分析问题根源。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网络反馈等多种方式,全面搜集学生、学生家长、教师等参与者的体验反馈及建议。这些反馈明确指出系统的优点与不足,提供优化路径。用户反映用户交互过程不直观,数据输入步骤复杂,希望系统增加决策支持工具,提供全面分析文档。定期检查回馈信息,工作小组可以确定改进的关键点,从而制定改进计划和调整策略。此举不仅极大提升了用户感受,亦使系统结构更紧密地与用户日常作业流程及需要同步,彰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根据监视数据和用户意见分析,软件程序须定期进行更新换代。每次更新需明确具体目标,如提升特定功能性能、增加新功能、改善用户界面交互体验等。在更新实施过程中,采用敏捷式开发方法,加快新功能的推出速度,保证开发过程中策略的灵活调整,适应持续变化的需求。必须全方位检验更新前后的系统,保证改动不会影响系统运作的稳固性和既有性能。鉴于系统不断更新,需要关注结构的持续性。例如,实施解耦策略,旨在增强系统的维护和拓展能力。
(五)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评估体系设计,用户界面与用户体验是其便捷性、效能及普遍接受的核心要素。良好界面,帮助使用者如学生、监护人、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流畅操控平台,便捷达成量化评价各环节。用户体验关乎系统使用过程中用户感知与满意程度,是其与系统互动全程的体现。为实现系统效率与用户满足度的全面提升,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设计须恪守简洁性、一致性、可访问性、直观性四大基本原则,保障设计的高效性与提升用户体验质量。
设计成功的要点,在于无须接受额外教育,即可自如操作系统。为确保用户高效、准确地进行数据输入、信息上报及状况查询等关键操作,本用户界面特设直观引导功能,以简洁明了的布局助力用户轻松上手,自动化流程进一步提升了使用方便性与运行效率。为达成目标,界面规划须简洁明了,图标和按钮清晰易见,各个模块的作用一目了然。为确保政策推广与执行的精准性,我们需以简单明了之言辞,搭配清楚之引导,旨在降低大众在接受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理解偏差与迷茫。为契合经济条件困难学生的特殊性,本设计专项考量了语言支持多样性与各级学生友好的用户界面优化,以保证平台能全面覆盖并服务全体目标用户。
在用户体验设计方面,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和预期。这意味着要考虑用户如何与系统交互,以及这些交互如何影响用户完成任务的效率。例如,可以通过用户故事、流程图和原型来展现和测试用户的交互路径。系统应提供一致的反馈机制,当用户执行操作时,通过加载指示器、成功或错误的提示来即时反馈,这可以大幅提升用户的信心和满意度。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输入,并减少用户的输入负担,系统可以通过智能表单和自动填充功能来辅助用户,同时,确保错误的输入能够被及时识别和提示纠正。
四、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量化认定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理念,为这一重要领域提供了具体的设计框架和实施策略。然而,量化认定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教育政策的调整和科技进步不断进行优化和更新。倡导持续性研究和开发,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完善认定系统的功能,增强用户的交互体验,并确保系统的应用能够适应于多样化和动态变化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丁天燕,李洁,张晓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量化体系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9(12):292.
[2]刘晓雨,钟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量化体系与应用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7(09):180.
[3]曹琦.基于CBR的高校贫困生智能认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7.
[4]王俊琪,杨东杰,延婷,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量化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9):102.
*基金项目:2024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系统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24KY1600);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学生资助专项课题“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广西职业院校国家助学贷款贷后风险管理研究”(编号:2022ZJY2638)。
【作者单位: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广西银行学校)。施维为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