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市烟草公司“1+1+N”模式风险管控审计体系构建研究

2025-02-16 00:00:00陆迪鸽廖晓玉罗钢
经济师 2025年1期
关键词:商业智能烟草审计工作

摘 要:当前,数字技术进展加快,传统的审计模式难以保证审计的效率以及质量。为适应内审环境的变化,构建一套新的风险管控审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G市烟草公司内审现状,在满足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结合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对G市烟草公司内部审计的“六要求”,构建一套“1+1+N”模式风险管控审计体系,以期能对国企完善制度体系,实现全过程风险管控,切实提升审计的监督效能等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1+1+N”模式 风险管控 审计体系 审计工具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5)01-290-03

一、引言

近年来,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速度明显加快,在提高社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企业要完善智能前瞻的财务数智体系,要统筹制定规划好企业的财务数字化转型,要完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管控体系,加强跨部门、跨板块协同合作,建立满足企业需要的智能化财务。G市烟草公司所在省级公司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引入财务共享中心。随着财务共享引入,G市烟草公司的财务职能、管理方式、组织形式、数据形式等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对G市烟草公司内部审计的对象、范围、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中央审计委员会会议的工作目标,结合《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的审计要求,G市烟草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进行改革,依托数字化转型这一手段更好实现审计目标和审计要求。在此背景下,G市烟草公司创新探索构建“1+1+N”模式风险管控的审计体系,即研究制定一套企业风险防控审计制度、构建一个风险管控审计运行机制和构建N个(N≥1)审计业务数字化工具等,对于应对新形势下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效能,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体系,促进业务的合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其在行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G市烟草公司概况

(一)G市烟草公司简介

G市烟草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卷烟、雪茄销售,无其他附属业务,下辖13个县级烟草专卖局(营销部)。G市烟草公司目前使用的是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系统,该系统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行业及省级烟草建设的卷烟、烟叶等业务系统以及财务两资两算等相关信息系统,采用智能财务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一体化方案,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的业财深度融合应用。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包括:会计核算自动化、智能报销管理、共享运营管理、资金管理、发票管理、预算管理、报表管理、商旅集成、智能化应用、业务财务数据服务、系统集成等11个部分。G市烟草公司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地对其组织结构优化,不仅规范了数据与流程,也使财务工作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G市烟草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引进以来,G市烟草公司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处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面对的审计数据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账本,而是无形且海量的电子数据,审计环境更为复杂,但G市烟草公司的内部审计仍然是通过传统内部审计的方式进行,即采用手工审计的手段,主要审查纸质会计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以现场审计为主。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再加上人力资源相对不足,G市烟草公司内部审计目前仍局限于事后审计,无法实现内部审计对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以有效防范风险,降低损失。针对上述问题,内外环境都对内部审计提出新的要求。就国家层面而言,中央审计委员会提出要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就企业层面而言,G市烟草公司要贯彻上级部门审计全覆盖、增加威慑力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等,这些因素都对审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而要想实现内审工作增质提效,数字化转型成为可以现实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对G市烟草公司内部审计“六”要求

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系统使G市烟草公司实现业财融合,这促使G市烟草公司内部审计目标、流程、方式、实效等方面开始产生新的转变。

(一)审计目的要求预防为主

传统的审计一般发生在事后,难以实现风险预警的防范作用[1]。通过引入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后,G市烟草公司可以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处理,其数据信息也更标准化,审计人员更有可能通过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系统以及其他打通的系统实现实时监督,满足企业检查业务的合规性需要及发现并规避风险的审计目标。

(二)审计范围要求全面

传统审计收集审计资料难且无法审查涉及的全部审计资料,多采用抽样的局部内部审计,无法实现国资委对于内部审计监督无死角、全覆盖的要求。在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系统下,G市烟草公司可以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快速收集集团的全面数据,实现全面内部审计。

(三)审计方式要求“远程为主,现场为辅”

在内审开发信息系统后,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运行审计模型和应用审计规则对财务收支业务进行线上数字化审计,如果发现审计结果需要进行现场核查时再进行现场核查,实现“远程为主,现场为辅”的审计方式的转变[2]。

(四)审计监督要求实时动态全面

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系统上线后,由于业务通过平台统一处理,财务信息也汇集起来。审计人员可以基于共享服务平台实时获取数据,对全量业务进行数字化监督分析;或以共享服务平台审计模型或审计规则运行结果,实时动态监督财务共享全量、全流程、全业务运行情况[1]。

(五)审计手段要求“三化”

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背景下,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新的审计工具从大量数据更快更准找到信息,通过财务共享中心进行数据整合分析,快速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3]。随着财务共享中心智能化的提升,该审计手段将向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六)审计重点要求风险管理

审计工作是企业治理的基石之一和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2018年,审计署对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进行修订,将风险管理内容纳入内部审计定义。财务审计要在防范重大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内涵和重心应该从内部控制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实施为此提供了条件。

四、G市烟草公司“1+1+N”模式风险管控审计体系的构建

G市烟草公司为了满足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对其内部审计“六”要求的基础上对审计风险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实施工具开始进一步研究,最终构建“1+1+N”模式风险管控审计体系。其中,“1+1+N”模式风险管控审计体系中的第一个“1”指的是一套烟草企业的风险防控审计制度,第二个“1”指的是一个动态、全过程的风险管控运行机制,最后的“N(N≥1)”指的是N个审计业务数字化工具。通过构建“1+1+N”模式风险管控审计体系,尽可能降低企业在经营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制定1套烟草风险管控审计制度

管理审计要确保审计部署的落实和审计工作制度的完善。当前,国企审计正从传统的财务和合规性检查转向风险管理。但许多国企的审计制度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和新经济形态的变化,导致监督效果受限。相较这些企业而言,G市烟草公司同样存在制度设计不新、执行不力的问题。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审计部门应强化审计过程,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

第一,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包括目标理念、审计部门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审计的流程以及制度运行注意事项等[4]。同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进行动态更新,满足管理需要,实现智慧审计业务流程全覆盖。

第二,要重视并加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需提升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引入多元化专业人才,构建成熟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三,要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制度,包括内审和外审的监督。要确保内审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同时定期接受外部审计,披露报告。

第四,强化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通过监督、管理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采用交叉审计、多级复核等手段提高审计质量。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审计工作的规范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确保审计能够全面覆盖智慧审计业务流程,满足管理需求,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1个动态的风险管控运行机制

制定烟草企业的风险管控审计制度是确保合规性和规范企业行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的风险管控机制,有助于实现以风险为导向,提高审计效率,减少风险的目标。

完整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活动, 应涵盖整个风险控制链条的所有内容。然而企业的各种资源是有限,为保障内部审计资源与风险点相互匹配,最大限度地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企业应该对风险控制点有所侧重[5]。因此,企业应全面覆盖风险控制链条,合理分配有限资源,侧重关键风险点。通过构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动态风险管理审计运行机制,快速识别和控制潜在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

首先,明确审计目标,如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强化风险管理等。

其次,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识别风险源,评估概率和影响,确定适用的风险评估指标,构建多因素评价模型。

再者,根据评估结果,企业应将风险分级,如高、中、低风险,帮助审计人员确定审计重点,减少损失。同时,制定应对策略,确保风险信息透明,让利益相关者了解风险状况并采取行动。

最后,需要定期更新和调整风险评估模型,优化审计资源配置,确保高风险领域得到足够关注。要加强风险信息与审计信息共享,实现审计活动的动态调整,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与反馈。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能够实现风险全过程监控和及时调整,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障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通过N个审计工具辅助风险管控

企业风险管控不仅需要内部审计制度和运行机制,还应借助现代化审计工具,如合规性管理软件、市场风险分析工具和数据挖掘等,以提高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的精准性和效率。

首先,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作为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提供审计模式、方法和质量的新思路,促进内部审计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能够理解审计人员的查询,提供关于审计规则、最佳实践和案例的详细信息,帮助避免因知识盲点导致的错误判断。

其次,在数据分析方面,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识别经营风险,如价格机制、采购成本和品牌声誉风险,并进行过程控制。它还能编写和解释代码,协助审计人员解决复杂的数据分析问题,降低审计风险。

此外,构建包含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审计大模型,可以通过爬虫技术获取财务数据和报告,识别报告中的风险信号,如不合理的会计估计和潜在欺诈行为,进行进一步审计核实。

最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文本创作方面的强大功能,可以用于审计程序、工作底稿和报告的编制,提高审计效率,使审计人员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数据分析和风险审查。

综上所述,通过现代化审计工具,尤其是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能够显著提高风险管控的准确性,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内部控制,增强合规性,提升审计效率。

五、总结

G市烟草公司内部审计面对商业智能财务共享中心新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亟需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构建一套适合自身业务、自身发展的风险管控审计体系。构建“1+1+N”模式风险管控审计体系,能够通过一套完整的审计制度,明确审计的要求和流程,降低企业的过程性风险;能够通过一个风险管控的运行机制,及时发现业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将风险以及损失降低到最小;能够通过N个审计工具来落实审计工作,充分实现审计智能化。信息技术与审计工作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企业风险规避、内部控制等方面的作用,为国企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杨涛,王芳,赵有琴,等.关于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以中国石油财务共享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24(01):48-52.

[2] 李青阳,李舸滔.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研究[J].会计师,2023(19):74-76.

[3] 宋娟.试析财务共享模式对国企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3(15):128-130.

[4] 郭文耀,胡智钊.国企审计强化措施和审计方法创新思考——以S集团为例[J].财经界,2023(12):156-158.

[5] 李涛,龚璇.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运行机制再造——基于价值创造与风险管控视角[J].财会月刊,2013(12):88-92.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桂林市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商业智能烟草审计工作
烟草具有辐射性?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什么是商业智能?它的定义和解决方案
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
关于实时商业智能的文献综述
消费导刊(2016年4期)2017-01-10 12:56:45
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综合信息商业智能系统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烟草中茄酮的富集和应用